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
一、 生物的变异现象
1.概念:生物变异是指生物体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存在 的现象。
2.变异现象和遗传现象一样,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二、 变异对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1.变异的类型:根据生物的变异能否遗传给后代,变异可分为 和 两种类型。
(1)可遗传的变异是指生物体 遗传给后代的变异。这种变异是由 发生变化引起的。如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2)不可遗传的变异是指生物体在不同 的影响下产生的变异。由于
没有发生变化,生物体出现的一些变异现象,一般只表现在当代而 遗传下去。如常露天劳动,皮肤比较黑。
2.变异对生物的影响
(1)在自然界中,每种生物都有可能产生 。对于生物自身来说,有的变异 生物的生存。例如,普通小麦易倒伏、易感染锈病,变异后就可能产生抗倒伏、抗锈病的新品种。有的变异则 生物的生存。例如,海狗变异为白化个体后,容易被天敌发现并捕食。
(2)地球上的环境是复杂多变的,如果没有生物的 ,就没有生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同样,如果没有 的变异,就不可能产生新的生物类型。正是由于生物的
和 ,才使得生物界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地进化发展。
三、 变异在实践中的应用
1.采用 的方式培育变异的苹果新品种;通过对牛的肉质鲜嫩或产奶量较多的变异个体后代的 得到新品种。
2.通过诱变育种方法培育新品种
(1)生物的自然变异频率很低,人们开始通过 的方法培育新品种。
(2)常用的诱变育种方法是,采用 (如紫外线辐射等)或 (如秋水仙素诱变剂等)诱导动、植物的遗传物质发生较多变异。再从这些变异群体中逐步选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3.太空育种
利用物理因素(如宇宙射线等)诱导农作物发生 而培育新品种的方法。
【重点再现】
1.变异是指生物体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
2.变异的分类
(1)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不可遗传的变异是指生物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产生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2)对于生物自身来说,有的变异有利于生物的生存,为有利变异;有的变异不利于生物的生存,为不利变异。
【易错易混】
1.易错字(请书写易错字)
锈病( ) 紫外线辐射( )
2.误认为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都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判断生物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还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主要根据变异的产生过程中是否有遗传物质的变化。如果环境条件的改变使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这样的变异就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一、选择题
1.(2021贺州)下列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
A.经人工选择繁育的高产奶牛
B.同种玉米因土壤肥沃程度不同,长势有所不同
C.某人的肤色夏天较黑,冬天较白
D.由于昼夜温差,新疆的哈密瓜特别甜
2.下列变异现象既属于可遗传变异,又属于有利变异的是 ( )
A.野猪经过驯化并选择育种培育后形成了家猪
B.小麦地里出现了个别白化苗
C.经过多年的除四害运动,人们感觉苍蝇比以前更灵敏而更难捕杀了
D.在不同家庭中长大的一对同卵双胞胎,哥哥又胖又高,弟弟又矮又瘦
3.生物种子随“神舟七号”飞船在太空中飞行,通过这次飞行,可能使种子出现某种地球上无法获得的变异,而大大提升生物的品种质量,这种育种方法的原理是 ( )
A.诱导染色体变异 B.诱导基因突变
C.人工选择培育 D.杂交
4.(2021海南)育种专家利用射线处理农作物种子,选育出优质高产的新品种,根本原因是射线改变了农作物的 ( )
A.性状 B.生活环境
C.遗传物质 D.生活习性
5.人们常利用变异原理来选育新品种,下列方法不能选育新品种的是 ( )
A.利用杂交技术培育的杂交水稻 B.利用秋水仙素诱导培育的番茄
C.利用宇宙射线培育的太空小麦 D.利用化肥培育的又长又大的藕
6.(2021泰安)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
B.变异的实质是生殖过程中亲代与子代之间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C.生男生女取决于与卵细胞结合的精子中所含的性染色体
D.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二、非选择题
7.遗传变异的原理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
Ⅰ.遗传咨询
人类多指(趾)症是一种由显性基因(D)控制的遗传病。芮芮手指正常,父亲患多指(趾)症,母亲正常。遗传分析如图,请回答:
(1)芮芮的基因组成是 ,芮芮的父亲以 为桥梁将d基因传给了芮芮,因此父亲的基因组成是 。
(2)芮芮父母再生一个孩子 (填“可能”或“不可能”)患多指(趾)症。
Ⅱ.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3)用高产易倒伏小麦与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选育出了纯种的高产抗倒伏小麦新品种,这标志新品种小麦含有成对的 基因和 基因。
(4)同一品种的结球甘蓝在北京栽培,长成的叶球重1~3千克,引种到西藏后,结球最大的竟达到 6千克,性状明显改变,可是,将此甘蓝再引种回北京,叶球仍为1~3千克,说明这种改变仅由
环境引起,是 (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的变异,也证明性状是基因和
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
【自主学习】
一、1.差异
二、1.可遗传的变异 不可遗传的变异
(1)能够 遗传物质
(2)环境条件 遗传物质 不会
2.(1)变异 有利于 不利于
(2)变异 可遗传 遗传 变异
三、1.嫁接 不断选育
2.(1)诱变育种
(2)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3.变异
【课时作业】
1.A 经人工选择繁育的高产奶牛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因此是可遗传的变异。同种玉米因土壤肥沃程度不同,长势有所不同;某人的肤色夏天较黑,冬天较白;由于昼夜温差,新疆的哈密瓜特别甜;都是环境影响产生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因此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2.C 野猪经过驯化并选择育种培育后形成了家猪,不利于野猪的生存,属于不利变异。小麦地里出现了个别白化苗,属于不利变异。在不同家庭中长大的一对同卵双胞胎,哥哥又胖又高,弟弟又矮又瘦,属于环境引起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3.B
4.C 利用射线处理农作物种子,可使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从而使性状发生改变,从改变性状的个体中选育出优质高产的新品种。
5.D 利用化肥培育的又长又大的藕,是环境导致的变异,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因此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故不能选育出新品种。
6.B
7.(1)dd 精子 Dd
(2)可能
(3)高产 抗倒伏
(4)不可遗传 环境
(1)人类多指(趾)症是一种由显性基因(D)控制的遗传病,芮芮手指正常,则基因组成为dd,其中的d分别来自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又因父亲为多指,所以父亲的基因组成一定为Dd,正常妈妈的基因组成一定是dd。(2)芮芮父母再生一个孩子基因组成是Dd的概率为50%,可能患多指(趾)症。(3)高产易倒伏小麦与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选育出纯种高产抗倒伏小麦是利用了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使基因重组,产生稳定的、可以遗传的、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这标志纯种新品种小麦含有成对的高产基因和抗倒伏基因。(4)甘蓝种到北京长成的叶球重1~3千克,引种到西藏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叶球重可达6千克,再引种回北京,叶球仍为1~3千克,这种变异是环境改变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同时也证明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