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课件(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课件(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18 21:45: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1900—1901)
识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和中国军民抗击八国联军的基本史实;
《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和主要内容
1
2
3
学习目标
了解义和团运动兴起,发展的大致情况,理解义和团运动的意义和失败原因;
一、义和团运动
1.原因:
(1)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根本原因)
(2)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
2.源头:
3.兴起:
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习武组织发展而来。
19世纪末,义和团由反清逐步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
右图明信片,描述了1900年古老的中国,老大帝国被几个新兴大国合围起来,把大清国弄得支离破碎,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关头。中国社会各个阶层都起来进行救亡图存,义和团运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义和团成员
义和团原名义和拳,主要成员是贫苦农民,也有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义和团战士多头裹红巾、腰扎红带,手执大刀长矛。
“剿灭”
“招抚”
“剿灭”
4.清政府对义和团态度的变化
5.口号:
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抱有幻想。
扶清灭洋
进步性:
局限性:
鲜明地表达了反帝斗志。
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迷信。
材料二: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劝奉教,真欺天,不敬神佛忘祖先。不下雨,地发干,都是教堂遮住天。不用兵,只用拳,要废鬼子不为难。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并江山。
6.性质:
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
7.顶峰:
1900年夏,控制京津地区。
①张贴文告,揭露列强罪行
②毁教堂、拆铁道、砍电线。
“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
“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瓦西德
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1900年6月—1901年
镇压义和团
保护和扩大在华侵略权益
英,法,日,俄,美,德,意,奥
二、抗击八国联军
攻陷天津、占领北京,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西摩尔(前期)、瓦德尔(后期)
攻陷大沽炮台
攻占天津
(统帅:瓦德西)
攻占北京
义和团运动失败
天津保卫战 聂士成
慈禧携光绪帝西逃
1、时间:
2、直接目的:
3、根本原因:
4、国家:
5、联军统帅:
6、经过:
7、结果:
6.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主要战役:
●大沽
●老龙头火车站
天津●
廊坊●
京师

廊坊阻击战
西什库教堂
和东交民巷
战斗(成为列强扩大侵略的借口)
天津保卫战
聂士成牺牲
7.结果:
八国联军攻陷天津、北京,义和团运动被中外反动势力镇压而失败。
1900年8月14日,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皇帝仓皇西逃。
7.结果:失败
(1)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8.失败原因:
(2)农民的阶级局限性
9.影响: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机”
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民被押往菜市口刑场
慈禧颁布的“绞杀义和团”的诏令
八国联军屠杀义和团战士
1900年8月,八国联军进入紫禁城
被八国联军炮火轰毁的北京正阳门
八国联军为炫耀武力,在紫禁城举行阅兵式。
各国公使、商人纷纷进宫,坐在乾清宫的龙椅上.
联军进入紫禁城,堆满珍宝文物的宫室苑囿被洗劫一空
紫禁城内镏金防火大水缸上面至今留有当年八国联军所刮的痕迹
经过这次洗劫,中国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国宝奇珍,扫地遂尽
——《庚子记事》《义和团》第1册
在八国联军炮火下燃烧的北京城
八国联军杀害义和团团员
法军抢来的耕牛
美军抢劫的白银
八国联军的侵华罪行
“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瓦西德
英国人记载说:“北京成了真正的坟场,到处都是死人,无人掩埋他们,任凭野狗啃食。”
1.时间: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1901年
【拆】
【赔】
【禁】
【划】
项目 内容
经济
政治
军事
外交
赔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
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2.内容:
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税收受列强控制。
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沦为西方列强侵华的工具。
清政府完全处于列强控制之下,失去了军事自主权。
“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华大本营。
《中国历史地图册》八年级上册,P20
天津
北京
大沽
山海关
允许外国驻兵……
紫禁城
“国中国”
3.影响:
《辛丑条约》是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慈禧回銮图
慈禧一路西逃到西安,直到《辛丑条约》签订,列强承认慈禧太后执政合法后,才挟光绪帝于1902年1月3日回到北京。在回宫后却向列强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清廷给日军授勋以示感激
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洋人的朝廷”
你们的地盘,我做主
课堂小结
八国:英法德意奥俄美日
1901年签定《辛丑条约》
天津--北京(英法联军也曾攻克北京)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1900-1901)
直因:
根因:
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加剧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原因:
经过:
结果:
影响:
鸦片战争
(1840—1842)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
近代中国人探寻救亡图存之路:
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
失败
地主阶级:
维新运动
(19世纪末)
失败
资产阶级:
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
义和团运动
(1900—1901年)
农民阶级:
失败
失败
中国人民通过这一次血的教训,进一步认清了清政府已经变成帝国主义的真实走狗,不打倒它,中华民族不可能有振兴之日。
全国人民反清斗志日益高涨,清政府则越来越孤立,终于在十年之后,为辛亥革命的浪潮所吞没。
——《中国近代史》(第四版),李侃等人主编
反帝反封建相结合的革命任务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签订国家
赔款
土地
其它
影响
中英
中日
中与英俄德法美日意奥等国
2100万银元
2亿两白银
4.5亿两白银,本息共计9.8亿两
割香港岛
割台、澎、辽
划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区
五口通商
通商;设厂
严禁反帝活动;拆毁军事防线,允许列强派兵进驻沿线要地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大不平等条约对比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