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课堂同步练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一、选择题
1.前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与它形成对峙局面的南方政权是( )
A.西晋 B.东晋 C.孙吴 D.成汉
2.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与成语“草木皆兵”有关的战役是( )
A.牧野之战 B.马陵之战
C.淝水之战 D.官渡之战
3.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贡献,4世纪后期建立北魏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
A.氐族 B.匈奴族 C.契丹族 D.鲜卑族
4.“鲜卑族本身,尽管因此而不再作为一个单一民族而存在,但在另一个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使鲜卑族“得到了永生”的历史事件是( )
A.管仲改革 B.商鞅变法
C.文景之治 D.孝文帝改革
5.下列图片所示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家具,这些原本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传入内地。这在实质上反映了( )
A.少数民族的汉化 B.民族交流对汉族的影响
C.民族矛盾尖锐 D.民族文化冲突不可调和
6.东汉《风俗通》说“灵帝好胡服,景师作胡床(椅子)”;晋人《搜神记》中也说“胡床,戎狄之器也”。南北朝时期,胡床已经普及到民间。对这些现象解读最准确的是( )
A.内迁各族的习俗影响了汉族 B.灵帝的生活太奢华
C.汉族的习俗影响了内迁各族 D.晋朝人不喜欢胡床
7.下列砖画出土于甘肃嘉峪关魏晋古墓,生动反映了当时汉人胡食的生活习俗。这组砖画可以用来直接研究( )
A.民族交融 B.江南开发
C.政权并立 D.经济重心南移
8.“孝文帝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者……于是诏: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材料反映了孝文帝在改革中( )
A.严禁贪污 B.颁布均田令
C.迁都洛阳 D.实行汉化政策
9.北朝正史记载,有姓名可考的不同民族间通婚共241起,仅北魏一朝民族间通婚就有121起,史书上未记载的更多。材料反映南北朝时期( )
A.南北政权对峙 B.江南得到开发
C.北方民族交融 D.重视编修史书
10.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研究历史上某次著名的战役时,运用了以下的示意图。这次战役( )
A.使前秦统一了全国 B.使东晋收复了北方
C.是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D.使东晋因国力消耗过大而亡国
11.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华民族自我完善发展的强大推力。我国各民族在交往中加深了解,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在交融中和谐共赢。下列三幅图画摹绘自敦煌莫高窟壁画。这些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引入中原。据此,我们可以得出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在哪一方面的影响( )
A.生活方式上 B.政治制度上
C.思想文化上 D.民族心理上
12.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与下面目录相关的标题应该是( )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繁荣开放的社会 D.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苻坚说,四方基本平定,只剩下南方的东晋还在抗拒王命。我要亲自统率大军出征,一举荡平江南地区。以我百万大军,把马鞭扔在长江中,就可以阻断长江水流,征服东晋如同疾风扫秋叶一样。
(1)材料一中苻坚的话流露了一种什么情绪 这对后来的战争产生什么影响
材料二 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2)材料二中“魏主”指的是谁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主”迁都的原因。
(3)有人认为“孝文帝的汉化路线不值得肯定,他的汉化路线是一条加速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衰亡的路线”。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为什么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魏初年,有个姓拓跋的人穿鲜卑族的衣服,说鲜卑话,曾担任“白鹭官”,没有俸禄,但战争中掠夺到的财物可以归自己。
若干年后,他的后人已改用汉人的“元”姓,担任的官职是太尉,有规定的俸禄可以领取,穿汉人的衣服,说汉话,还与朝中的一个汉人官员结成了亲家。
材料二 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材料三 北魏时期,出现了“汉人胡食”“胡人汉服”的现象。
(1)材料一中,与“白鹭官”相比,其后人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
(2)导致“白鹭官”后人生活习俗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历史上的哪一重大改革
(3)材料二、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
1.B 2.C 3.D 4.D 5.B 6.A 7.A 8.D 9.C 10.C 11.A 12.B
13.答:(1)情绪:骄傲轻敌。影响:导致淝水之战中前秦战败。
(2)“魏主”指北魏孝文帝。原因:平城是用武之地,不利于对中原地区的统治;为改革减少阻力;洛阳曾
是多个王朝的都城,适合作为都城。
(3)不同意。评价改革应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推动历史前进,是否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
为标准。(言之有理即可)
14.答:(1)改鲜卑姓为汉姓,改穿汉服,说汉话,与汉人联姻。
(2)北魏孝文帝改革。
(3)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促进了北方的繁荣与发展,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