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总第 节
教学内容 氧气—氧气的性质
课时 1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备课日期 202 年 月 日
备课组成员
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加深氧气与其他物质反应现象的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丰富多彩的实验现象,增强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难点:理解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较为活泼的气体,能够与很多物质发生反应。
五、教具学具准备 教材 教案 PPT 实验仪器 实验药品
共性教案 个性教案
教学过程 【回顾】在前面的课中,我们已经学习学习过氧气性质,请一位同学说一说氧气有哪些性质。 【回答】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具有助燃性。 【提问】有人知道氧气的水溶性是怎样的吗?是易溶于水还是不易溶于水? 【思考】为什么鱼儿能在水中生存,而我们不可以呢? 【回答】氧气不易溶于水。 【投影】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g/L,比空气的密度(1.293g/L)略大;不易溶于水。在室温下,1L水中只能溶解约30mL氧气;在压强为l0lkPa时,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218℃时凝固成淡蓝色雪花状的固体。工业生产的氧气,一般加压贮存在蓝色的钢瓶中。 【投影】贮存氧气的蓝色钢瓶 【展示】一瓶充满氧气的集气瓶。 【提问】如果我们将一个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会有什么现象出现? 【猜想】木条复燃。 【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验证猜想。 【提问】请一位同学描述一下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回答】木条复燃 【提问】这个现象说明了氧气具有什么样的性质?根据这个实验,我们是否可以得出检验氧气的更好的方法? 【总结】氧气的鉴别: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为氧气。 【展示】如果我们将这块发红热的木炭放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会有什么现象?大家仔细对比木炭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并填写好表格。 【实验】分组实验,完成表格 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反应文字表达式碳发红光,放出热量,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碳+氧气二氧化碳
【展示】这是硫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硫磺,请一同学描述下你看到的性质。 【回答】黄色固体。 【讲述】请大家按书本上的步骤,实验观察硫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的不同现象,并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分组实验,完成表格 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反应文字表达式硫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氧气二氧化硫
【思考】为什么在实验的时候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的水? 【回答】因为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放水的目的就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讲述】现在按照书本上的步骤,完成铁丝燃烧实验。在进行实验的时候思考,每一步的目的是什么?比如说为什么要将铁丝绕成螺旋状,集气瓶底部为什么要放水等等。 【实验】分组实验,完成表格 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反应文字表达式铁丝红热,不燃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放出热量,生成黑色 固体。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思考】(1)实验时需要将铁丝绕成螺旋状,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3)为何要待火柴快燃尽时,再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4)在做这个实验时,底部应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为什么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最佳答案,并分组展示讨论结果。 【回答】(1)增大细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2)引燃(3)防止火柴燃烧消耗氧气,保证有充足的氧气与细铁丝反应。(4)防止生成的熔融物溅落,使瓶底炸裂。 【讲述】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在化学反应中提供氧,它具有氧化性。 【提问】上述实验物质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都是与氧气反应,为什么现象有很大的差异? 【回答】反应的剧烈程度取决于氧气的含量,氧气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
七、作业布置
八、板书设计 课题2 氧气 一、氧气的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物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反应文字表达式碳发红光,放出热量,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碳+氧气二氧化碳硫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氧气二氧化硫铁丝红热,不燃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放出热量,生成黑色 固体。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九、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