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地球的公转教学目标1.掌握地球公转特征。
2.理解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3.通过模拟演示,理解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移动规律。
4.理解一年中不同季节和不同地方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5.掌握四季和五带的划分。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公转。地球的公转观察地球公转,思考下列问题:
1.地球公转的方向如何?与自转方向相同吗?
周期是多长?
2.地球公转时,地轴的方向如何?地轴是直立还是倾斜的?
3.太阳照射到地球表面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地球自转和公转比较地轴太阳自西向东自西向东一年一天四季变化你能列举四节变化的例子吗?
气温的变化
植物生长变化
太阳升落时间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
正午时刻物体影子的变化 太阳高度的变化地 面冬至春分 物体正午影子与太阳高度的关系规律夏至 春分后太阳高度逐渐增大,物体正午影子逐渐缩短,到夏至影子变得最短
夏至后太阳高度逐渐减小,物体正午影子逐渐变长,到冬至影 子变得最长
物体秋分
二分二至从这幅图上怎么看出太阳直射点和昼夜长短呢?读图要领:1、太阳直射点看太阳光指向,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低
2、白昼时间长短看各地所在纬线位于昼夜半球的比例,昼弧比例大则昼长,夜弧比例大则夜长
6月22日(夏至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夏至日前后的6、7、8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夏季9月23日前后(秋分日),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秋分日前后的9、10、11三个月是北半球的秋季12月22日前后(冬至日),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冬至日前后的12、1、2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冬季
3月21日前后(春分日),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春分日前后的3、4、5三个月是北半球的春季
地球公转示意图ABCD昼》夜昼=夜昼《夜昼=夜根据动画演示填表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赤道 昼长夜短 昼短夜长 昼夜平分 昼夜平分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春分日二分二至6、7、8月9、10、11月12、1、2月3、4、5月南半球与北半球正好 !相反最多最少比夏季少,比冬季多比冬季多,比夏季少季节划分 五带的划分光照角度不同 地表光热不同
热量的差异
人们根据不同纬度地区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划分了地球五带23·5oN23·5oS
0o夏至: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5°之间有规律地移动, 23.5°N纬线叫北回归线, 23.5°S纬线叫南回归线,它们是太阳直射点能够到达的最北和最南界线,一年只有一次直射,而它们之间的地区一年可以得到两次太阳直射。 得到 的太 阳直射多,地面获热就多。
23·5oN23·5oS
0o夏至: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半球:
············ 南半球:3月21日——9月23日9月23日——次年3月21日太阳直射点往南移动:
················· 往北移动:6月22日——12月22日12月22日——次年6月22日规律:直射点A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低,获得热量越少讨论:
1.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太阳分别直射哪条纬线?
2.太阳直射点是如何在南北半球之间移动的?
3.填写下表。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 北移南移
南移北移下一页23.50N23.50S001、已知太阳直射点由A点向B点移动,请问图中各点的分别是哪个节气?日期是?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春分日(3月21日前后)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今天太阳直射点处在哪两个节气之间,在哪个半球,向哪个方向移动?中考连接1、天安门国旗班升旗最早的是:
A 五一 B 六一 C 七一 D三八妇女节
2、我们学校旗杆正午影子最长的一天是
A 冬至日 B夏至日 C春分 D 秋分
达标训练
1.因地球公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
A.昼夜长短变化 B.昼夜交替 C.四季的划分 D.各地热量的差异
2.每年冬至日阳光直射( )。
A.北回归线 B.赤道 C.南回归线 D.40°N
3.我国科学家去南极进行科学考察时,我国正处在四季中是( )。
A.冬季 B.秋季 C.夏季 D.春季
4.“五一”这一天( )。
A.北京昼夜等长 B.中国南极长城站(62°S,57°W)没有黑夜
C.伦敦(0°,51°N)昼长夜短 D.悉尼(151°E,33°S)昼长夜短
5.当太阳直射23.5°N时,我们学校正处于( )。
A.夏季 B.秋季 C.冬季 D.春季
6.根据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下面四个地区有阳光直射的地区是( )。
A.热带 B.北寒带 C.南寒带 D.北温带
7.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依据是( )。
A.纬度高低 B.降水多少 C.地形地势状况 D.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分布状况
8.10月1日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接近的地方是( )。
A.赤道 B.北回归线 C.南回归线 D.北极圈
9.有关春分日时,我国各地学校昼夜情况是( )。
A.我国各地所有学校昼夜等长 B.南方比北方学校所在地昼长
C.东部学校比西部学校所在地昼长 D.只有位于同纬度的学校昼夜等长
10.一年内有两次太阳直射的地方位于( )。
A.回归线上 B.赤道上 C.极圈上 D.本初子午线上达标检测
11.产生四季的根本原因是地球公转时( )。
A.沿着近似圆形的轨道运动 B.保持自东向西的方向
C.地轴始终倾斜于轨道平面 D.地轴始终垂直于轨道平面
12.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是( )。
A.南回归线 B.北回归线 C.南极圈 D.北极圈
13.下列四个点中,位于热带的是( )。
A.上海(约31°N) B.北京(约40°N) C.海口(约20°N) D.厦门(约24°N)
14.中国南极长城站(62°13′S,58°55′W)位于( )。
A.西半球 B.南寒带 C.东半球 D.中纬度
15.我们学校,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16.下列有关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有( )。
A.自转和公转的方向相反 B.自转和公转的周期一致
C.都围绕太阳转 D.四季的形成是公转的结果,昼夜的交替是自转的结果
二、读图题
“地球公转示意图”如图1.2-14所示,回答:
⑴写出地球公转至A、B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A ,B 。
⑵地球公转至A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北极圈内有 现象。
⑶一年中,齐河县白昼最短的一天是在 月 日或 月 日。
⑷在公转轨道外的短线上,用箭头画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
⑸由图可看出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 ,而且它的空间指向 。
⑹由于地球的公转在温带形成了明显的 变化。2、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但向南移的时段是: 3、在元月1日至元月10日这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A 在北半球,并向北移 B 在北半球,但向南移
C 在南半球,但向北移 D 在南半球,并向南移4、下列日期中,太阳直射点距离北回归线最近的是:
A 4月2日 B 6月2日 C 5月2日 D 7月2日
6月22日——9月23日
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