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动物的行为
第16章
什么是动物的行为?
生活在一定环境中的动物,不仅要对来自环境的各种刺激做出反应,而且要对来自身体内部的各种刺激产生反应。
运动
颜色变化
身体姿态
鸣叫
动物的行为
动物体在内外刺激下产生的活动表现
什么是动物的行为?
动物体在内外刺激下产生的活动表现叫做动物的行为。
动物行为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这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第1节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实验—涡虫的行为
涡虫:
是一种自由生活在淡水中的低等动物,在小溪、池塘等地采集涡虫时,往往会发现涡虫生活在石块或其他物体下方。
提出问题
涡虫为什么生活在石块的下方?涡虫喜欢黑暗环境吗?
实验情景
思考:
步骤(1)与步骤(4)中,涡虫对强光的反应有什么不同?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步骤1中涡虫伸展身体,是生来就有的;步骤4中涡虫收缩身体,这是由于涡虫个体在后天借助个体生活经验和经历形成的。
先天性行为(本能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这些行为是通过遗传、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
后天学习行为: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后天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
概念总结
为了维持生存和繁衍;
由遗传物质控制;
是一种天生就会的本能
行为。
先天性行为
后天学习行为
获得途径
出生以后通过学习获得
形成
通过尝试、顿悟、条件反射等学习逐渐形成
意义
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
黑猩猩摘香蕉实验
后天学习行为环境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
先天性行为适应简单的生活。
总结
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类别 先天性行为 后天学习行为
形成 生来就有的 行为 出生后由 和 形成的
获得途径 由体内 决定的 在的 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获得的
适应特征 适应 的环境 适应不断变化的 环境
行为方式 简单 复杂
进化趋势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 动物越高等,后天学习行为越发达,占全部行为的比例约大
联系 后天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基础上建立的。
举例
本能
生活经验
学习
遗传物质
遗传因素
简单
复杂
1.仔细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蚯蚓和小白鼠都是昼伏夜出的动物,它们都能经过训练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某兴趣小组训练蚯蚓和小白鼠走“T”形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结果表明.蚯蚓大约经过200次尝试,才能学会直接爬向食物。
( 1)从行为的发生(获得途径)看,蚯蚓和小白鼠昼伏夜出的行为属于 .
(2)蚯蚓和小白鼠相比,学习能力较强的是 .
( 3)兴趣小组训练蚯蚓和小白鼠走“T”形迷宫,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资料分析:
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动物越低等,学习能力也就越差;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也就越强。
动物行为的意义
适应变化的环境,提高存活机会。
有利于种族繁衍。
思考探究:
鸟飞行是否属于动物的行为?
那是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后天学习行为?
随堂练习
1、某动物里的狗用自己的乳汁喂养虎崽,狗的这种行为是( )
①先天性行为 ②后天学习行为 ③由遗传物质决定 ④由环境因素决定
A、①③ B、②④ C、① ④ D、②③
2、下列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 ( )
A、青蛙 B、蚯蚓 C、蝗虫 D、黑猩猩
随堂练习
3、连连看
公鸡报晓 猫捉老鼠
孔雀开屏 先天性行为 老马识途
大雁南飞 后天学习行为 蜘蛛结网
鹦鹉学舌 蜜蜂采蜜
随堂练习
4、如图,阴影部分表示先天性行为与后天学习行为的相同点,能够填在阴影部分的一项是 ( )
A.生来就有
B.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C.有利于适应环境
D.与遗传因素无关
随堂练习
6、虎鲸胎生、哺乳。捕食时,成年虎鲸用尾部叩击鲱鱼群聚集的海水,使鲱鱼受到袭击晕厥,仔鲸模仿成年鲸的这种捕食方式,通过反复练习,仔鲸捕猎技能逐步提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 )(1)母鲸哺育后代是先天性行为。
( )(2)仔鲸对鲱鱼的捕食行为是后天学习行为。
( )(3)虎鲸的繁殖和捕食都是适应环境的行为。
( )(4)仔鲸的捕食行为一旦获得将终身保留。
√
√
√
×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