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县第一中学初二物理日日清 主编:张鹤兵
1.1 声音是什么(2)
编辑:李晓刚 审核:张旭曦 班级: 姓名:
[课堂检测]
1.声音是靠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 。声音能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中传播,但不能在________中传播.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一般来讲,声音在 中传播得最快, 中次之, 中最慢。
2.如图1,当敲响音叉后,用悬吊着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叉股时,小球会被______,这个实验说明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_,同时说明声波具有 .我们听到的音叉发出的声音是通过 传入耳朵的,用泡沫塑料球被弹开来放大音叉微小的震动,这种方法叫 法。
3.如图2所示,图甲为人敲鼓,能发出悦耳动听的鼓声,这说明声音是由于___________产生的;图乙为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就听不到铃声,说明声音的传播依赖于__________.
4.要使笛子发出声音,必须用口来吹,使管子里的_ __发生_ _.
5.人们交谈时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表明 能够传声;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主要说明______________.
6.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_________m/s,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帛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夏季的雨天,一个人看到闪电6s后才听到雷声,打雷处距人有 米。
8、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 。
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声音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大于光的传播速度
B.声音在空气中比在金属中传播得快
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在旷野里谈话比在屋子里响亮
10.在鱼缸旁击掌,缸中的金鱼惊跑开了,这时鱼接收声波的主要途径是 ( )A.水→鱼 B.空气→水→鱼 C.鱼缸→水→鱼 D.鱼缸→空气→水→鱼
11.试解释古代的士兵晚上睡觉时为何常枕着牛皮箭筒睡在地上(枕戈待旦)
[课外拓展]
1.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及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
物质 空气 氧气 铝 铁 铅
物质的密度(Kg/m3) 1.29 1.43 2700 7900 11300
声音传播的速度(m/s) 330 316 5100 5000 1300
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
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2.人耳能分清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应大于0.1s,所以要能听到自己拍手的回声,人离障碍物的距离应( )
A.大于17m B.大于34m C.小于17m D.小于34m
3.甲在足够长的有水自来水管一端打击一次,乙在另一端用耳朵伏管听,能听到( )
A.一声 B.两声 C.3声 D.4声
4.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在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后才按表计时,测得运动员的成绩为13.69s,求运动员的真实成绩是多少?(设当时气温为15℃,无风)
[中考之窗]
1.【齐齐哈尔市】在桌面上撒些碎纸屑并用力敲击桌面,我们看到纸屑在桌面上“跳 舞”,同时能听到敲桌子发出的声音。这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_ ; 纸屑“跳舞”说明声音能传递___ 。
2.【江苏省】 如图3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产生的原因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真空不能传声是通过实验与推理的方法获得的
B.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C.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竞赛之窗】有一段长为18m的装满水的铁管,将耳朵贴在装满水的铁管一端,在另一端敲一下,能听到几次声音?(已知:声音在铁、水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依次为5200m/s、1500m/s和340m/s。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要大于0.1s)【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图2
图1
图3
PAGE
1盱眙县第一中学初二物理日日清 主编:张鹤兵
声音是什么(1)
编辑:李晓刚 审核: 张旭曦 班级: 姓名:
【课堂检测】
1.小明将手放在喉咙处,讲话时,感觉到手有点“麻”,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产生的,发声的声带 (是/不是)声源.
2.如图1-1所示的“土电话”由两个圆纸盒和一根棉线组成,只要将棉线绷紧,两人就可以通话了,“土电话”是利用 的原理制成的.
3.《黄河大合唱》中有一句歌词:“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句歌词中的声源分别是 、 、 .
4.如1-2图是小明所做的一个听声的实验,他将衣架悬空挂在细绳的中央,请小华用铅笔轻轻敲打衣架,使声音通过___________传入他的耳朵.接着,小明将细绳绕在手指上,再用手指堵住双耳来听敲打衣架的声音,通过比较发现,固体传声的本领比空气________(强/弱).
5.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 ,这说明:声波具有 .
6.手拨动琴弦,便能听到悦耳的声音,这声音是下列哪个物体振动产生的( )
A.手指 B.琴弦 C.空气 D.弦柱
7.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现象是( )
A.在岸上的人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
B.古代枕着牛皮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
C.我们能听到波浪排击礁石的声音 D.潜水员能听到岸上的讲话声
8.我国已进行了“神舟”号载人航天飞船的试验,我们的宇航员已乘坐宇宙飞船邀游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是 ( )
A.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太空中噪声太大 D.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
9.将正在发声的手机、电铃或接通电源的音乐芯片悬挂在广口瓶内,如图1-3所示,当把瓶内的空气抽出时,声音会逐渐变小,但始终能听到声音.原因是( )
A.声源发声太强 B.瓶内已被抽成真空,真空亦能传声
C.声源离广口瓶太近 D.瓶内仍有少量空气,悬挂声源的固体亦能传声
【课外拓展】
10.给你一支小试管,不增添其他器材,设计两个发声的实验,并简述发声的原因。
11.看图说理:
(如图1-4)
(1)观察图甲得出的结论是:
;
(2)观察图乙得出的结论是:
.
如果按照上图去设计声音传播的实验,有的同学提出这样的想法:
1、甲图中怎么知道鱼是听到拍手的声音把鱼吓跑的,而不是看到拍手的动作被吓跑的?
2、乙图敲桌面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还是通过桌子传入人耳?或者两者都有?
针对这些疑问,怎样改进实验,使它更完善.
(3)改进甲实验:
;
(4)改进乙实验:
.
【中考之窗】 ( 江苏常州)为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小明同学进行实验研究(如图1-5).
(1)在玻璃圆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块机械表,耳朵靠近玻璃圆筒口正上方l0cm处,能清晰地听见表声,表声是通过 传播的.
(2)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圆筒口一段距离后,如图(甲)所示位置,恰好听不见表声.
(3)在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 cm处安放一块平面镜(图乙),调整平面镜的角度直到眼睛能从镜面里看到表,此时耳朵又能清晰地听见表声了,说明声音 (能/不能)反射.
(4)用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说明海绵板吸收声音的能力 (强/弱)于玻璃板.
【竞赛之窗】某课外探究小组做了如图1-6所示的实验:敲响右边的音叉,结果发现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小球弹起,这是为什么呢?假如在月球上做此实验,我们能看到这种现象吗?为什么?
图1-1
图1-2
图1-3
甲
乙
图1-4
图1-5
图1-6(共10张PPT)
1.1《声音是什么》习题课
盱眙县第一中学 初二物理组
声音是什么
产生条件:由物体______产生,_______停止,发声也停止,但声音不一定消失
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固体,液体,气体)
声音的传播
条件:
介质
(固体,液体,气体)
方式:
声波(声音是一种波)
真空中不能传声
声速
声速大小的一般规律是:固体 > 液体 > 气体
(不同介质声速不同)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40 m/s (15 0C )
影响因素:
回声:
声音具有一定的能量,可以传递信息
基本知识点回顾
振动
振动
介质,温度
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后要发生反射
一个法则——人耳朵辨别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是0.1秒
规律方法总结
转化法:在物理研究中经常用到变抽象为具体,变细微为显箸的研究方法(用轻小物体把微小振动放大)
实验推理法(科学推理法):在实验基础上经过概括、抽象、推理得出规律的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但得出的某些规律却又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真空不能传声)
类比法:两种物体有很多的相同之处,一种物体是我们熟悉的,我们要研究另一种物质的性质,通过第一种来研究的方法(声波与水波)
1. 2009年5月30号,第六届“南宁国际龙舟邀请赛”在美国的南湖上进行,各国选手在振奋人心的鼓声中奋力拼搏,这是鼓声由于鼓面的 _产生的,是通过_______传到岸上观众的耳朵中。
振动
空气
2.指出下面的声音分别是由哪些物体振动发出的。
二胡独奏 吹海螺 水壶报警 欣赏音乐电视
弦 ,空气 ,空气 ,喇叭上的纸盆
3.运动会的百米赛跑,终点计时员应选择以下哪种方法开始计时( )
A.听到枪声时 B.听到发令员的哨声时
C.看到运动员起跑时 D.看到发令枪冒烟时
D
4.钟声“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
A.钟的回声 B.大钟还在振动
C.鈡已经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D.人的听觉发生“复制”
C
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生的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D
6.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听到远处传来的火车汽笛声就知道汽笛正在振动
B.物体停止振动后还能发出很弱的声音
C.一切振动的物体都能发声,但人不一定能听到
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
7. 音乐家贝多芬耳朵后听不到声音,但他用牙咬住木棒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创作出传世之作,这是怎么回事
答案:贝多芬用牙齿“听到”声音。钢琴声通过木棒传到牙齿,通过颌骨、头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样就可以听到自己演奏的乐曲,进行创作
8.探究下列声速表:
一些介质的声速 v (m/s)
(1)从声速表中你能得到的信息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声音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
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有关
固体,液体中的声速一般要比气体中大
9、如图,船上的声纳系统向海底发射声波,经过2.4秒接受到回声,则此海深多少米?(此时海水中的声速为1531m/s)
答:0.5х1531 m/sх2.4s=1837.2 m
10、远洋轮船为了防止与面前的冰山相撞,利用装在船上的声纳系统向前方发射声波,为了能及时地探测前放到前方的冰山,你认为装声纳的系统的位置是应在水面以上还是在水面以下,并利用声现象的知识对你的想法进行评估。
答案:安装在水面以下。因为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快。声纳安装在水面以下便于及早的发现前方的障碍物
利用声纳探测海深
加深题
11、一辆汽车沿着直线行驶,向山崖迅速前进,在山崖700米处鸣笛。汽车继续行驶40米时,司机听到了鸣笛的回声。如果空气的速度为340 m/s,求汽车行驶的速度。
返回
40m/V×340m/s+40m=700m×2
V=10m/s盱眙县第一中学课堂教学设计
盱眙县第一中学课堂教学设计
主备人:李晓刚 审核:张旭曦
课题 声音是什么 课型 新授 课时安排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⑵知道固体、液体、气体能传 声,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⑶了解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能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身实验体验,日常常见现象中,体会分析该现象中包含的物理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应用物理和喜欢物理的兴趣,体会声学知识的价值;
重点难点 1、重点 声音产生的原理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难点 观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
教学方法 教师演示实验、质疑、学生观察等实验探究的方法
教学用具 鼓、锣、音叉、共振音叉、悬挂有乒乓球的铁架台
板书设计 1.声音的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3.声速关键词:振动、介质、340m/s
教学过程设计(共案) 个性化补充
一、引入新课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声音是什么? 利用一张纸、一个笔帽、一杯水,怎样让它们发出声音,比比看谁得方法多,谁的方法与众不同。二、新课教学 (一)声的产生 1、敲一锣,让学生停止活动敲锣锣响了,你能不能让正在发声的锣停止发声?怎么做?(用手捂住锣)问:手有什么感觉?说明了什么?2.探究实验· 实验1:喉头进行发声实验(教师指导观察学生实验,尤其强调将发声与不发声时进行比较)问: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何区别讨论答案:物体发声时振动,不发声时不振动。问:通过以上实验,正在发声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征。发声物体分别是什么?实验2 :敲击音叉让音叉发声问:音叉发声了,音叉在振动吗?能明显地看出来吗?为什么?用什么办法可以把这种不明显的微小的振动放大呢? 启发学生(在屋子里怎么知道外面起风了,可用风吹草动,风吹树叶动)是否可利用它对别的物体产生的效果来显示呢?归纳:在物理 ( http: / / ttjiaoan.com / TeachesTheDocument / PhysicsDocument / " \t "_blank )的研究中经常用到变抽象为具体,变细微为显箸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叫转换法。·实验3 吹口哨、吹瓶子实验吹瓶子口,听声音。问1:这个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猜想可能是空气的振动产生的。问2:假如空气在振动,你能看见吗?怎么办?问3: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呢?归纳:气体振动可以产生。 实验4 利用水产生声音,并注意观察水面的振动情况。学生进行实验并归纳总结。总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向学生介绍一些特殊的发声现象(二)声音的传播问:老师讲课的声音是通过什么传到你耳朵里的呢?·学生讨论 列举生活中哪些物质可以传播声音。演示图1-2实验:上面的三个实验说明了什么?空气、细绳、水能传声。其它的气体、液体和固体也能传声吗?举例说明· 提出问题宇航员在宇宙中为什么不能直接进行交谈呢?· 实验探究播放视频:演示“真空罩中的闹钟”实验,探究真空能否传播声音。听到的声音随着空气被抽出来有何变化?如果里面形成真空还能听到声音吗?说明了什么?问:纸的振动会影响到周围的空气吗?问:水滴使水面振动,以水波的形式传播,振动的纸发出声音,在空气中以什么形式传播呢?我们可不可以用水波类比一下呢?从而引入了声波。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三)声速问:声音在不同介质里传播需要时间吗?学生活动:自读课文学生讨论交流,归纳总结规律。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声音的传播还会受到温度的影响,学生讨论交流,归纳总结规律.(四)声音具有能量三、小结学生自我小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四、完成课内作业 通过提出的问题使学生感悟到:实验中要用到比较的方法,比较发声时与不发声时物体的区别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不是声音消失)
作业与练习 日日清正面预习下节令人厌烦的噪声
教学反思
PAGE
3(共22张PPT)
第一节 声音是什么
第一章 声现象
盱眙县第一中学 初二物理组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
请我们一起来制造声音
利用一张纸、一个笔帽、一杯水,怎样让它们发出声音,比比看谁得方法多,谁的方法与众不同。
一、声音的产生
体会一下锣在发声与不发声时有何区别?
发声时振动,不发声时不振动
体会一下喉头在发声与不发声时有何区别?
发声时振动,不发声时不振动
思考:通过以上实验,正在发声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征?
发声体都在振动
敲击音叉让音叉发声
问:音叉发声了,音叉在振动吗?能明显地看出来吗?为什么?
归纳:在物理研究中经常用到变抽象为具体,变细微为显箸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叫转化法。
综上所述: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思考:用手握住正在发声的音叉,又会怎样?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我能不能说振动停止,声音消失呢?为什么?
因为声音已经产生,要向四周传播
二胡.小提琴等通过弦的振动发声;长笛.萧等包含一段空气柱,吹奏时空气柱振动发声;流水的哗哗声是水的振动而产生
固体、液体和气体均能因振动而发声
练习:“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找出里面的声源各是什么?
蟋蟀
蝉
长颈鹿
鼓膜振动
翅膀摩擦
声带振动
常见发声体
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吗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老师讲课的声音是通过什么传到你耳朵里的?
二、声音的传播
思考:声音又能在固体中传播吗
铅笔敲打衣架发出的声音时通过什么传到你耳朵里的?
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
食指堵住双耳,你听到衣架发出的声音又是通过什么传入你的耳朵的?
思考: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吗
水中的鱼会被拍手声吓跑
渔民利用电子发声器捕鱼
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传声,那真空能不能传声呢?
当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变稀薄时,声音如何变化?当里面没有空气,形成真空时,还能听到声音吗?
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们想要交谈,你能帮他想想办法吗?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
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的传播形式和水波的很相似,于是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三、声音是一种波
声音具有能量----声能
声波能使物体振动,粉碎物体……,这些表明声音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声能
请你举几个声音传递信息的例子!
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吗?
【想一想】
声音在不同介质里传播需要时间吗?
猜猜看:空气、水、钢铁三种介质,声音在哪个里跑得快?
带着问题,自读课本“声速”及“读一读”
小结:声音在15℃的空气里速度约为340m/s,在水里的速度约为1500m/s,在钢铁中的速度约为5200m/s
声速:声音在1秒内传播的距离
四、声速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同种介质中温度越高速度越快。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里速度最快,液体次之,气体里速度最慢
【想一想】
有一根 较 长 的空心钢管,一个同学在一端敲击钢管,另一个同学在另一端把一只耳朵贴在钢管上听,该同学一共能听到几次声音?
知识拓展:
1、回声
2、区分回声与原声的条件:0.1s
3、回声测距
两次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发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必须靠介质(气体、液体、固体),固体物质传声最快,液体次之,气体物质传声最慢。
真空不能传声。
记住:声音在空气(15℃)中的传播速度为了340米 / 秒
(3)声音具有能量;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1、完成日日清内容以及课本中的“WWW”;
2、阅读课本“声现象”第二节: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