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3张PPT。第一节 区域和区域差异中国地图出版社SINOMAPS PRESS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必修?第3册讲述:武汉长江大桥我的故乡是: 湖北省武汉市,地处江汉平原,地势低平,河湖密布,气候四季分明,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同时,交通发达,物流通畅,地理位置优越,素有“九省通衢”的美称….. (老师)讲述:我的故乡是:(学生)探索:湖南凤凰古城西藏日喀则“区域”和“区域差异”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一章青藏高原第一节 区域和区域差异一、区域和区域差异东北西南 区域——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和可量度的实体;区域内自然、社会等要素间相互联系,使区域保持一定的相似特征。 区域的级别有高有低,划分的指标也不尽相同。一、区域和区域差异 自然区域的划分是依据自然特征的差异来进行的。思考:经济区域、社会区域、文化区域的划分是依据什么进行的?经济条件:产业结构、主要产业部门、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潜力与发展方向等 社会条件:政治、交通、人口、民族等 一、区域和区域差异1、区域 区域是指地表某一特定的地理空间,有一定的区位、面积、形状与界线,并且内部特征具有相对一致性,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
(1)区域有时与地区或地方同义
(2 )区域范围有大有小,级别有高有低
(3)区域划分指标有单一的,也有综合的
(4)区域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分界线,往往表现出相互渗透的过渡性特征
(5)区域之间差异显著,但区域内部则表现出相对一致和相似的地理特征。
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1.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地形气候植被土壤决定区域差异三大自然区形成划分 基本因素标志400㎜等降水量线阿尔金山昆仑山祁连山3000m等高线2.三大自然区的划分界线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季风区非季风区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青藏高寒地区 区域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分界线,往往表现出相互渗透的过渡性特征。区域之间的差异显著,但区域内部则表现出相对一致和相似的地理特征。东侧: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的东段
西侧:与200MM等降水量线接近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季 风 区非 季 风 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
山—冈底斯山一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以下图片反映了哪个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江南地区油菜种植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1.东部季风区季风气候海拔较低雨热同期平原广阔间有丘陵森林植被森林土壤雨水补给地下水丰河流入海外流区流水地貌显著海拔较低平原广阔间有丘陵以下图片反映了哪个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2.西北干旱区自然要素之间的关联地处内陆,四周多山气候干旱,降水稀少风力强烈风力作用强风成地貌多荒漠和荒漠草原植被多内流河和内陆湖泊流水作用弱关于我国西北干旱 半干旱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形以山地为主,新疆的地形有“三山夹两盆”之说
B、塔里木河为我国最长的内流河,位于准噶尔盆地内
C、灌溉农业为本区的特色,河套平原、宁夏平原被誉为“塞外江南”
D、内蒙古高原东部的草原为我国最好的草原之一,我国著名的三河马、三河牛就生长在这里CD以下图片反映了哪个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3.青藏高寒区自然要素之间的关联海拔高高寒气候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风力大寒冻荒漠广布少成熟土壤寒冻风化作用强冰川广布湖泊众多大江大河发源地内、外流区兼具完成教材P7“三大自然区地理特征表”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地形和地势气 候水 文 特 征植被和土壤区域特征形成主导因素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海拔多在1000米以下高原和盆地,海拔较高,海拔多在2000米左右,但差别明显高原山地为主,海拔较高,多在4000米以上季风气候显著,风向、降水、气温明显随季节变化。雨热同期,温暖湿润深居内陆,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量少,风力较强高寒气候,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风力强河湖多,雨水补给,主要为外流河、淡水湖,绝大部分属外流区河湖少,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多内流河、咸水湖,多属内流区多冰川、湖泊,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内流区与外流区兼备以森林和森林草原为主,多农作物和人工林,多森林植土壤大部为荒漠,部分为荒漠草原和草原。土壤为荒漠土壤和草原土壤广泛分布寒冬荒漠,少成熟土壤气温随纬度的变化水热组合状况随海拔变化降水随距离海洋的远近变化1.有关东部季风区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比较平坦,海拔均在500米以下
B.夏季普遍高温多雨,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
C.植被以森林为主,部分为森林草原
D.河流均为外流河,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2.新疆瓜果特别甜,原因是:
A.云量大,光照弱,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
B.降水少,瓜果水分含量少,糖份高
C.昼夜温差大,营养物质消耗少,糖份积累多
D.晴天多,云量少,温差不大,有利于作物生长CC3.下列关于青藏高寒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海拔高,导致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风力大,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
B.森林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边缘的山谷地区
C.冰川广布,冰雪融水资源丰富, 湖泊众多,为内流区
D.有复杂的地质发育过程和寒冻风化作用C三、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主要农耕区重要的畜牧业基地;灌溉农业和绿洲农业高原畜牧业为主;河谷农业道路纵横交通便利交通线路稀疏,山区道路常受洪水和泥石流破坏影响深刻人口集中经济发达影响一般,水源不足。土地出现荒漠化和盐碱化影响微弱,低温、空气稀薄、风大、少水、地形崎岖教育和文化水平较高教育和文化滞后,文盲和半文盲所占比例高文化经济政治基础深厚,开放时间早文化科学技术相对落后,开放时间较晚水田旱地草 地思考:我国便于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主要位于哪些地区?这些地区受当地人类活动影响程度如何?中西部东部7个沿边省区的省会、首府
11个内陆省省会城市
13个边境开放城市
长江沿岸5个开放城市198019821984198619881990该图反映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所经历的时空历程。
从时间轴来看,起步于1980年的4个经济特区。
从空间轴看,改革开放先从沿海开始,再向中西部推进,但目前中西部的开放城镇仍呈点状分布,开放程度尚不及东部沿海地区。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说明了什么问题?读“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城市气温特点”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城市是: A.① B.②C.③ D.④
2) 下列对四城市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哈尔滨②武汉③广州④北京 B.①广州②武汉③哈尔滨④北京 C.①北京②哈尔滨③武汉④广州 D.①广州②北京③哈尔滨④武汉30 20 10 0 -10 -20 3020100-10-20最冷月平均气温最热月平均气温①③④3)这四个城市属于三大自然区中的哪个区?②四、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东部季风区地域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的自然地理差异也很明显。大致以秦岭—淮河为界,可以再分为“南方”和“北方”两个亚区。东 部 季 风 区南 方北 方1.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 秦岭—淮河线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走势大致与我国一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成为北方和南方、暖温带与亚热带、旱地与水田等地理事物的重要分界。了解东部季风区内部亚区的各自地理特征阅读《教材》P10图1-1-8北方南方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热带、亚热带旱地水田温带季
风气候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结冰不结冰多平原和高原多丘陵
和山地四、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因素差异农业生产类型和耕作方式的差异居民建筑耕作制度和类型农作物和水果外形和结构资源北重南轻人类活动地域联系方式和交通通达性陆运和水运文化景观和文化行为风土人情读图思考:南北地区的农业生产类型有何差异?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一年两熟到
一年三熟旱地水田小麦、棉花、杂粮稻谷、茶叶、蚕丝苹果、梨、桃、杏、山楂等温带水果柑橘、香蕉、荔枝、龙眼等亚热带和热带水果方言吃戏曲性格1.南北的公路及铁路的分布密度有何差异?
2.南北的内河航线分布密度有何差异?
3.形成上述差异的原因何在?煤炭、石油、天然气和铁矿分布的差异对南北方工业结构有何影响?读下面两幅民居建筑景观图,回答相关问题
1.这两种民居建筑景观中,A图所示景观分布在我国的______地区,它反映当地自然环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图所示是景观分布在我国的______地区,它反映当地自然环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景观差异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A.风俗习惯 B.气候条件 C.生产活动 D.地表形态
3.A景观所在地区的最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___,B景观所在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AB南方气候湿润,降水丰富北方气候夏热冬寒,降水较少,黄土直立性好水稻谷子、高粱五、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阅读教材,了解三个经济地带所包括的省级行政区五、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距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实力或竞争力大小最基本的总量指标,反映了该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人均GDP则可以更好地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我国三个经济地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比较经济发展速度不同课堂练习 将教材P13“表1-1-2 中国三个经济地带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的变化(%)”转绘成一幅折线图。课堂练习 从该折线图中,你能够分析出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经济发展的哪些信息?1、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2、东部与中西部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知识梳理区域和区域差异三 大 自 然 区三 大 经 济 地 带自然环境人类活动案例研究:吐鲁番盆地四川盆地比 较案例研究: 将你们小组的研究心得或研究报告用电子文档的形式发送到这个邮箱中:12917401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