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通州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
生 物
注 意 事 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 8 页,包含单项选择题(第 1 题~第 14 题,共 28 分)、多项选择题(第 15 题~ 第 19 题,共 15 分)、非选择题(第 20 题~第 24 题,共 57 分)三部分。本次考试满分 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75 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用书写黑色字迹的 0.5 毫米签字笔填写在 答题卡上。 3.请认真核对答题卡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 4.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 0.5 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 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作答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5.如有作图需要,可用 2B 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描写清楚。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 14 题,每题 2 分,共计 28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的叙述, 错误的是
A.抗体由浆细胞合成,参与特异性免疫过程
B.胰岛素由胰岛 B 细胞合成,参与血糖调节
C.血红蛋白由红细胞合成,参与 O2 的运输
D.胰蛋白酶由胰腺细胞合成,参与脱水缩合反应
2.下列关于糖类、脂质、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糖类、脂质、核酸都是由单体聚合而成的多聚体
B.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均能与斐林试剂发生显色反应
C.脂质具有储存能量、传递信息、组成细胞结构等功能
D.核酸能携带遗传信息,其特异性取决于碱基的配对方式
3.在“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的实验中,先将黑藻放在光照、温度等适宜条件下预处理培养,然后进行观察。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预处理可减少黑藻细胞中叶绿体的数量,便于观察
B.制作临时装片时,实验材料不需要染色、不需要切片
C.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中的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
D.显微观察到的细胞质环流方向与实际环流方向相反
4.木耳长时间泡发可能会滋生椰毒假单胞杆菌,该细菌产生的米酵菌酸耐高温、毒性强。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椰毒假单胞杆菌可能来自于木耳表面
B.米酵菌酸的合成与细胞核中的 DNA 有关
C.米酵菌酸的加工、分泌需要高尔基体参与
D.米酵菌酸的毒性可通过高温烹饪完全消除
5.右图为真核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结构①与结构④的形成有关
B.结构②的成分主要是 RNA 和蛋白质
C.结构③是蛋白质自由进出的通道
D.结构①②③④均只存在于真核细胞
6.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醋酸菌制作果醋时,需先通气再密封以提高发酵效率
B.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时,加大用盐量可缩短发酵时间
C.利用酵母菌制作果酒时,控制 30℃左右可提高产酒量
D.制作果醋、泡菜、果酒的过程中发酵液 pH 都下降
7.科研人员从某污水处理系统中分离出能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菌株,为从中获得能高效降解
有机污染物的菌株进行了相关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时,都应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B.用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培养可筛选出能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菌株
C.用平板划线法在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上接种可得到图示菌落分布
D.培养一段时间后可根据灭菌污水中污染有机物的剩余量筛选出理想菌株
8.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选用幼嫩的动物组织是因为其全能性高
B.用胃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以分散成单个细胞
C.培养过程中加入抗生素可以防止杂菌污染
D.培养过程中细胞内的遗传信息始终保持不变
9.棉花易受黑腐病菌的侵染而患黑腐病,昭苏野生油菜具有黑腐病的抗性基因。为培育抗
黑腐病植株,研究者设计如下流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①需要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来处理两种细胞
B.过程②后,显微镜下观察到有叶绿体的细胞即为融合细胞
C.过程③需向培养基中加入相关植物激素来诱导脱分化
D.过程④可借助黑腐病菌接种实验对杂种植株进行筛选
10.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可以实现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其机理如下图。相关叙
述 错误的是
A.该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可以用肿瘤抗原对实验动物进行免疫处理
B.该单克隆抗体可以利用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等技术获得
C.ADC 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以胞吞方式进入肿瘤细胞
D.ADC 中的药物会在溶酶体中降解,从而失去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11.雌核发育是指胚胎的发育仅在母体遗传物质控制下进行的一种发育方式。图示为单亲纯
合动物培育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对黑色雌鼠注射性激素进行超数排卵处理
B.细胞松弛素 B 能抑制细胞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C.对代孕雌鼠注射免疫抑制剂防止免疫排斥反应
D.后代小鼠细胞中遗传信息与黑色雌鼠完全相同
12.下图是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新品种植物的部分操作程序,相关叙述 错误
的是
A.过程①需使用不同的限制酶切割 B.过程②需用 T4DNA 连接酶连接
C.过程③需采用农杆菌转化法介导 D.过程④需选择性培养基进行筛选
13.葡萄糖异构酶在工业上应用广泛,科学家将其第 138 位甘氨酸替换为脯氨酸后,其最适温度提高了 10℃左右。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功能是由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决定
B.改造蛋白质结构可通过改造基因结构实现
C.蛋白质工程不可以定向改变蛋白质的结构
D.酶最适温度提高是因为脯氨酸比甘氨酸更耐热
14.下列关于“洋葱细胞 DNA 粗提取和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相同质量根和叶中提取得到的 DNA 总量相同
B.将洋葱细胞置于蒸馏水中使其吸水涨破释放 DNA
C.析出 DNA 过程中快速搅拌可以加快 DNA 的析出
D.DNA 的盐溶液中滴加二苯胺试剂沸水浴条件下呈蓝色
二、多项选择题: 本部分共 5 题,每题 3 分,共计 15 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
15.人体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细胞含丰富的突起,有利于细胞间信息的传递
B.胃腺细胞含丰富的高尔基体,是胃蛋白酶合成的场所
C.睾丸细胞含丰富的核糖体,直接参与雄性激素的合成
D.精子尾部含丰富的线粒体,为精子的运动提供能量
16.反转录 PCR 又称逆转录 PCR(RT–PCR),是以 mRNA 为模板进行的特殊 PCR,过程如下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除图示条件外还需反转录酶、扩增缓冲液等
B.过程②形成的双链 cDNA 中含外显子和内含子等片段
C.过程③中引物 P1、P2 所含 AT 的比例会影响复性温度
D.RT–PCR 技术可应用于新冠病毒(RNA 病毒)的核酸检测
17.生产苹果酒和苹果醋过程中,某些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参与果酒、果醋发酵的微生物都是真核生物
B.果酒、果醋发酵过程中都需要不断通入空气
C.由果酒发酵转为果醋发酵需要适当升高温度
D.a、b 曲线可分别表示酒精和醋酸的浓度变化
18.为探究某物种的等位基因“CST1”与“Cst1 E81K ”的功能,科研人员将表达 CST1 和 Cst1 E81K的质粒分别导入不能吸收葡萄糖的酵母菌(以麦芽糖为碳源),经处理后将其接种到含不同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情况如下表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基中除碳源外还需添加氮源、无机盐、水等成分
B.加葡萄糖类似物的目的是鉴定酵母菌能否吸收葡萄糖
C.据表推测,CST1 可能与转运葡萄糖进入细胞有关
D.导入 Cst1 E81K 的酵母菌吸收葡萄糖能力大于导入 CST1 的酵母菌
19.试管婴儿胚胎移植前通常需要取胚胎细胞进行遗传学分析,筛选出健康胚胎进行移植。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应将早期胚胎培养到原肠胚阶段才能进行胚胎移植
B.可采用 PCR 和 DNA 分子杂交技术进行遗传学分析
C.试管婴儿技术涉及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等技术
D.胚胎移植前的遗传学分析可有效避免缺陷婴儿的出生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 5 题,共计 57 分。
20.(11 分)下图 1 表示胰岛 B 细胞合成、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图 2 为图 1 部分过程放大示意图,图中①~⑥代表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乳酸菌相比,胰岛 B 细胞最显著的特征是_____ 。图 1 中参与胰岛素合成、分泌的细胞器有______(填序号),分离这些细胞器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 。
(2)图 2 中的囊泡直接来自于图 1 中的_____(结构名称),其与细胞膜融合分泌胰岛素
依赖于膜的_______ 性。
(3)自由基是细胞正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可损害机体的组织和细胞。当自由基
攻击磷脂分子时,图 1 中很可能损伤的细胞器有_________(填序号)。
(4)研究发现,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因其存在部位不同,其去向也有差异。
①若错误折叠的蛋白存在细胞质基质中,可能会被细胞中溶酶体包裹水解形成 ____及其它衍生物。
②若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存在内质网腔中,则与伴侣蛋白结合,正确折叠后方可离开,过程如下图 3。
图 3 中,只需少量的伴侣蛋白就可帮助较多错误折叠的蛋白进行正确折叠,其原因是_____ (2 分)。当胰岛 B 细胞中内质网功能异常时,也可导致糖尿病,据图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2 分)。
21.(11 分)泡菜是中国传承数千年的传统发酵食品。在泡菜发酵过程中,杂菌会将蔬菜中
的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危害人体健康。为提高泡菜品质,研究人员利用初步筛选获得的三个菌种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照组发酵过程中菌种的来源是________,实验组中用酒精消毒、无菌水清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
(2)实验中加入的盐水应先煮沸,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2 分)。
(3)装坛发酵时要盖好坛盖并向边缘的水槽中 _______,以保证乳酸菌发酵所需的无氧环境。
(4)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连续 5 天测定了发酵液的 pH 和亚硝酸盐含量,结果如下表:
①据表格数据分析,对照组发酵初期亚硝酸盐含量快速上升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发酵后期,乳酸菌数量相对较高,结合细胞代谢类型及表格数据分析,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2 分)。
③结果表明,较适合泡菜发酵的菌种是______,做出此选择的依据是________(2 分)。
22.(12 分)土壤中含有大量的难溶性磷酸盐,为改善植物磷元素供应,科研人员进行如下
实验,筛选出了高效降解磷的菌株,固体培养基中难溶性磷酸盐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溶解,
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③步骤培养基时,以难溶性磷酸盐为磷源,其作用是 ______,按照配方要求称量
各种成分配制完成后先调节_____ ,再进行________灭菌。从功能看,该培养基属于_____
培养基。
(2)④过程中培养的目的是 _____ ,培养过程用“摇床”进行培养的好处是 _____(2 分),
⑤过程接种环划线结束后还需要灼烧灭菌的目的是__________。
(3)⑤过程初步筛选出 3 种菌株,其透明圈直径和菌落直径如右表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确定降解磷能力最强的菌株是 ______________ 。
(4)为进一步测定初步筛选的三种菌株实际溶解磷的能力,研究人员将它们接种到基础培养基(以难溶性磷酸盐为磷源)中摇床培养,定期取上清液,测定溶液中可溶性磷含量,得到右图所示曲线。结果表明降解磷能力最强的菌株是______________。
(5)纯化培养过程中,部分菌株降解磷能力减弱了,进一步研究表明这是由于在纯化培养
过程中阻碍了不同菌株之间的互利关系,该研究结果对土壤菌肥使用的指导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2 分)。
23. (11 分)下图是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人肝癌单克隆抗体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肝癌抗原免疫小鼠需在一定时间内间隔注射 3 次,其目的是________ 。
(2)步骤②常用_______(化学物质)诱导细胞融合,经 HAT 培养基筛选出来的细胞可能
_______________(2 分)。
A.不能分泌抗体 B.分泌抗人肝癌的抗体 C.分泌不抗人肝癌的抗体
(3)对步骤③筛选得到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培养后,将细胞培养液稀释到 3~10 个细胞
/mL,每孔加入细胞稀释液 ________(填“0.1”“1”或“10”)mL,使每个孔内不多于一个细
胞,利用_________原理筛选获得的杂交瘤细胞具有的特点有___________。
(4)杂交瘤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常会凋亡,从而降低单克隆抗体的生产能力。
①为解决杂交瘤细胞凋亡的问题,可通过 _________法将小鼠的抗凋亡基因导入杂交瘤细
胞,再筛选出抗凋亡能力明显提高的杂交瘤细胞。
②乙醇有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为了建立杂交瘤细胞凋亡检测模型,科研人员利用不同
浓度的乙醇溶液诱导杂交瘤细胞凋亡,其结果如右图。筛选抗凋亡细胞株应选择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
(5)科学家从某些无限增殖细胞的细胞质中分离出无限增殖调控基因(prG),该基因能激发
动物细胞分裂,这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提供了更多的实现路径。请简要写出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新路径:______________(2 分)。
24.(12 分)CRISPR–Cpf1 敲除系统是 Cpf1–crRNA 复合体,利用 crRNA 引导 Cpf1 结合到靶 DNA 的特定序列上并切割双链 DNA 分子。利用此系统在基因特定部位切割,再通过同源重组作用去除靶基因,进一步利用质粒自身的温敏特性将质粒消除,从而完成基
因敲除。为研究精氨酸代谢调控因子基因(argR 基因)对精氨酸代谢的影响,科研人员利用上述技术敲除谷氨酸棒状杆菌 argR 基因,过程如下图。其中 kan r 是卡那霉素抗性基
因,argR-HR1 和 argR-HR2 是 argR 基因两侧的部分序列。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过程通过 PCR 获得 argR-HR1 和 argR-HR2,该过程的原料是________ ,所需的酶是____________ 。
(2)②过程需要的酶是 ________,③过程应用______处理谷氨酸棒状杆菌使其能吸收质粒 2。
(3)④过程经过 ______表达出了 Cpf1,与 DNA 复制相比,⑤过程特有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 _________。
(4)⑥过程中Cpf1–crRNA复合体的作用有_______(2分)。⑦过程在同源重组酶的作用下,谷氨酸棒状杆菌基因组中的 ____________基因被敲除。
(5)由于质粒2的温敏特性,⑧过程在37℃条件下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6)为了验证过程⑧后重组菌种的抗性,通过影印接种(A、B两个培养基中接种菌种的位置相同)培养,结果如下图,其中 __________(2分)是完成目的基因被敲除的菌株。
南通市通州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
生物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 14 题,每题 2 分,共计 28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D 2.C 3.B 4.A 5.A 6.D 7.D 8.C 9.B 10.D
11.B 12.C 13.B 14.D
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 5 题, 每题 3 分,共计 15 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
15.AD 16.ACD 17.CD 18.ABC 19.BCD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 5 题,共计 57 分。
20.(11 分,特殊注明除外,每空 1 分)
(1)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③④⑤⑥ 差速离心
(2)高尔基体 流动性
(3)③④⑥
(4)①氨基酸
②伴侣蛋白可重复利用(2 分) 胰岛 B 细胞合成和分泌的胰岛素减少(2 分)
21.(11 分,特殊注明除外,每空 1 分)
(1)萝卜切条表面的野生菌种 去除萝卜条表面的微生物
(2)去除盐水中的杂菌和溶解氧(2 分)
(3)注满水
(4)①pH 下降幅度小,微生物大量增殖
②乳酸菌是厌氧菌,氧含量低有利于其无氧呼吸;乳酸菌适于酸性环境(2 分)
③菌种 2 产酸量高,亚硝酸盐降解能力强(2 分)
22. (12 分,特殊注明除外,每空 1 分)
(1)筛选出高效降解磷的菌株 pH 高压蒸汽(湿热) 选择
(2)对筛选出的菌种进行扩大培养(,增加菌体的数量) 菌体能与营养物质充分接触,
增加培养液中的溶解氧(2 分) 杀灭环上残留的菌种,防止污染
(3)B3–5–6
(4) M–3–01
(5)合理进行菌种搭配组合,有利于增加土壤肥力(2 分)
23. (11 分,特殊注明除外,每空 1 分)
(1)加强免疫,刺激小鼠机体产生更多的淋巴细胞
(2)聚乙二醇(PEG) ABC(2 分)
(3)0.1 抗原抗体杂交 既能无限增殖又能分泌单一抗体
(4)①显微注射
②510mmol/L 乙醇诱导 6h(或 510mmol/L 乙醇诱导 7h)
(5)通过基因工程向浆细胞中导入 prG、利用核移植技术将浆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
无限增殖细胞中(答对其一即可得分) (2 分)
24. (12 分,特殊注明除外,每空 1 分)
(1)4 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dNTP) Taq 酶
(2)限制性内切核酸酶、DNA 连接酶 Ca2+ (或 CaCl2 )
(3)转录、翻译 A-U
(4)识别 DNA 分子上特定的碱基序列,并进行切割(2 分) argR
(5)消除质粒
(6)能在 A 培养基上生长,不能在 B 培养基上生长的菌株(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