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一课一练《诗经.周南》
1.诗经六义。
(1)《诗经》“六义”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内容上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风》是______;《雅》是周人的______,又分______和______;______是朝廷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______。
(3)在艺术手法上主要采用赋比兴的方法:
赋:直接铺陈叙述,直截了当地表达所要_______,是_______最基本的表现手法。朱熹:“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如《邶风击鼓》所言“‘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很直接、很热烈地将自己的_______表达出来。
比:即_______,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朱熹:“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魏风硕鼠》通篇用比。
兴:即起兴,用_______。朱熹:“兴者,_______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如《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用“雎鸠鸟在河中叫”起兴。
2.选出对下列划线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峥嵘岁月稠 不平凡 采采芣苢 茂盛的样子
B.对酒当歌 当时 唤渠朝餐歇半霎 助词,无义
C.悠悠我心 思虑连绵不断 枉用相存 问候、探望
D.但为君故 只是 烟涛微茫信难求 确实,实在
3.下列对文中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错误的是( )
A.场圃:农家种菜蔬和收打作物的地方。
B.廪:粮仓。
C.五谷:诗中所说的“麦”和“谷”均属于五谷。
D.苏辙,晚号颍滨遗老,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4.下列关于《诗经》的说法,错误的是( )芣苢 /《诗经·周南》
A.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05篇。
B.《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C.《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颂》是周王室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和《鲁颂》。
D.《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5.请以“亲情”为开头,仿照例句再写两句话。
例句:亲情是一株永不凋谢的玫瑰,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为你送去温馨和美丽。
仿写:亲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亲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举办《诗经》读书交流活动。主题是“《诗经》鉴赏”。请为主持人写一段开场白。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紧扣主题,表达得体,富有文采,不写称呼语、问候语,不超90字。
7.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字。
劳动教育成为今年教育领域的高频词: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方针,“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等。劳动教育不仅是党和国家对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对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要求。劳动教育,应该是素质教育最厚实、最质朴、最关键的部分,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这是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亦能为其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劳动却长期缺位,种种因素也导致劳动教育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该如何让青少年发现劳动之美、体验劳动乐趣、创造劳动价值、享受劳动成果,依然是一个待解难题,考验着教育者、家庭以及社会的智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芣苢》一诗,采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描写了一群劳动妇女采芣苢的情景,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
B.《芣苢》全诗通过“采”“有”“掇”“捋”“袺”“襭”六个动词的变换运用,在重章复沓中展现出劳动妇女从采摘到收获的全过程以及愉悦欢快的心情。
C.《芣苢》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此诗采用赋的方式,直叙其事,通过妇女们采野菜的过程,描绘了一幅其乐融融的劳动画面。
D.《芣苢》一诗,将劳动者的精神和情绪自然地吟唱出来。从节奏、意境、韵味等方面,显示出相当高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9.《芣苢》描写了古人日常生活与劳作的场景,感受到他们劳动时的欢乐与情趣。试结合诗歌说说“乐”从何来。《芣苢》
10.这首《插秧歌》似是率口而出,却又不失耐人寻味的新鲜之意和活泼之趣,请任选一联简析诗人是怎样表现新鲜之意和活泼之趣的。《插秧歌》
11.你觉得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要表达一个什么主题?
12.《芣苢》一诗在形式上有什么鲜明的特点?有什么艺术效果?
13.这首《芣苢》,语言简练生动,描写形象传神,章句复沓回环,节奏鲜明有力。试结合全诗,分析体现了《诗经》的哪些艺术特色。
1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采采芣苢 采采:茂盛的样子
B.薄言掇之 掇:拾取,摘取
C.薄言袺之 袺:提起衣襟兜东西
D.薄言襭之 襭:采摘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15.《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__________。
16.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17.从题中选出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两项( )
A.本诗采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描写了一群劳动妇女采芣苢的情景。
B.全诗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重章叠句,在看起来很单调的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
C.诗歌通过采、有、掇、捋、袺、襭等动词的变换生动的表现了采摘野菜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
D.第三、五句重复第一句,第四、六句又重复第二句,只改动一个字,在意义上与前句没有变化。
E.这是一曲劳动欢歌,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
18.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芣苢
《诗经·周南》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1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的诗歌,共305篇,手法上有“赋”“比”“兴”三种。
B.诗歌开篇四句写人们呼朋引伴,一起去采芣苢。前两句表现出发前兴致盎然的样子,后两句流露出将要采到芣苢时的喜悦心情。
C.诗歌中间四句中“掇”“捋”两个字不但写出了芣苢的不同长势,而且使人想象出忙碌的场景以及人们采摘芣苢时娴熟的技巧。
D.诗歌最后四句具体描写人们采摘的芣苢越来越多,于是用衣襟兜芣苢,“袺”“襭”两个字直接写出了人们采摘芣苢的敏捷灵巧。
20.诗中“采”“有”“掇”“捋”“袺”“襭”六个字能够调换顺序?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各题。
_____
(北宋)孔武仲
万里长江一叶舟,客心萧索已惊秋。
乱霞影照山根寺,落日光翻水面楼。
浅浦耀金知跃鲤,前滩点雪见栖鸥。
少年壮气悲寥廓,未忍沧江下钓钩。
21.根据诗意,适合做本诗题目的一项是( )
A.夜泊 B.野寺 C.山行 D.江上
22.对第二、三联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景象悠远宽阔,笔触则又细腻传神。
B.写景远近结合,丰富立体而有情致。
C.写秋日景色萧条冷落,富有画面感。
D.写眼前所见,也含有诗人揣度之辞。
23.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24.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以鼠喻人,锋芒直指统治者。
B.这首诗将人鼠对照,痛骂统治者不如老鼠。
C.这首诗直抒胸臆,痛斥并鞭挞统治者,锋芒毕露。
D.这首诗连用反复加强了语气,强化了感情。
25.这首诗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试分析这两种手法的运用。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蚕麦①二首(其一)
苏辙
疏慵自分人嫌我,贫病可怜天养人。
蚕眠已报冬裘具,麦熟旋供汤饼新。
撷桑晓出露濡足,拾穗暮归尘满身。
家家辛苦大作社②,典我千钱追四邻。
注:①苏辙晚年因政见与当政者不和被免官赋闲在家,还曾一度被褫夺俸禄。一家老小主要靠种地为生。此诗即写于这一时期。②社:此处指秋社,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约新谷登场的八月,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祀土地神报谢。
2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清淡如话,既无华丽辞藻、难解词句,又能对仗灵活、格律工细,可谓炉火纯青。
B.首联说因为自己的懒散招致别人的嫌弃,好在老天有眼还肯着顾我这贫病之人。
C.颔联写蚕吐丝作茧冬裘已备,麦子成熟新汤饼可供食用,表达了衣食无忧的富足安乐.
D.颈联写农人早出采桑,露水湿足;捡拾麦穗,日暮方归。表现丰收的来之不易。
27.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一)
贯休
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
28.本诗在语言上运用了多处叠音词,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其作用。
29.这首诗在艺术上的一个特色,就是景外有人,景中有情。试作简要分析。
30.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答张十一①
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②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注】①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张十一与韩愈同任监察御史时上书请求减免关中赋税,因触怒权贵而一起被贬。张到郴州临武令任上曾有诗赠韩愈,韩愈写此诗作答。②踯躅:羊踯躅,开红黄色的花。
诗歌的颔联在语言上有何特点?有何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四牡①
《诗经 小雅》
四牡②,周道倭迟③。岂不怀归?王事靡盬④,我心伤悲。
四牡,啴啴⑤骆⑥马。岂不怀归?王事靡盬,不遑启处⑦。
翩翩者鵻,载飞载下,集于苞⑨栩⑩。王事靡盬,不遑将 父。
翩翩者鵻,载飞载止,集于苞杞。王事靡盬,不遑将母。
驾彼四骆,载骤骎骎 。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谂 。
【注】①四牡:四匹雄马。②(fēi):马行走不停而显得疲劳的样子。③倭迟:道路迂回遥远的样子。④盬(gǔ):休止。⑤啴(tān):马疲惫喘息的样子。⑥骆:黑鬃的白马。⑦启处:安居休息。⑧鵻(zhuī):—种短尾的鸟。也叫鹁鸠。⑨苞:茂密。⑩栩(xǔ):柞树。 将:奉养。 骎(qīn)骎:马快速奔跑的样子。 谂(shěn):思念。
3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这首诗的首章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在“王事靡盬”与“岂不怀归”一对矛盾中展现了人物“我心伤悲”的感情世界。
B.全诗有三章写到马,马是诗中主人公出行的唯一陪伴;有两章写到鵻,这是诗人行途所见。写景随意而又自然。
C.马儿气喘吁吁地在迂回遥远的道路上奔跑是由于“王事靡盬”“我”的“伤悲”和“不遑启处”也是因为“王事靡盬”。
D.鵻自由自在地上下翻飞和随意栖止,与“我”和“我”的马儿不停奔波形成对比,增加了“我”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E.“将母来谂”是全诗的关键句,本句揭示出诗人“怀归”和“伤悲”的根本原因,也表现了连年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
32.这首诗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举例并加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诗经》中的诗歌,回答问题。
谷风
习习谷风,维风及雨。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
习习谷风,维风及颓①。将恐将惧,置予于怀;将安将乐,弃予如遗②!
习习谷风,维山崔嵬。无草不死,无木不萎。忘我大德③,思我小怨。
【注】①颓:旋风。②遗:遗弃。③大德:指能共患难。
33.诗歌的第一章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特点?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34.诗歌表达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请结合诗歌作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话说《诗经》之“风”
风本是地球大气层内的空气涌动,它使地球上的万物能不断地接受到新鲜的空气而得以生存。那么,孔子在编集《诗经》时,为什么将一部分诗称为“风”呢?孔子自己有一段很好的解释: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这就是“风气”!孔子用很形象的语言形容它,风吹草伏,风往哪边吹,草就往哪边倒伏。所以,要建立和谐社会,关键在于领导人,也就是“上行下效”。由此也形象地说明了“风”的含义,也就是说,风俗、风情、风致等,无一不是指向社会行为规范和人们的行为方式的。
换言之,《诗经》之“风”,即是各地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在一般的口语中,我们称为“风俗习惯”,在先秦时期的书面语言及理论中,“风”实际上就是“礼”,就是“社会行为规范”。《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各以其所在国家和地区得名,就是记载了各地的风俗习惯、人们的行为方式,以及他们各自的价值观、思想感情。与此相印证,《周易》中有十五个卦牵涉到“风”,每个卦都对应着一种人生或社会现象。火风鼎,火下有风则上宜有鼎,而鼎凭三足,正立不倚,既强调合作,也预示持正守位,为人倚重;风火人家,以火在下而风行其上来表达一家人团聚的景象。……周文王用“风”的各种景象论述了人世间不同的社会情状。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情,首先考虑的不是法律法规如何规定的,而是亲友们的看法!而这些所谓的“看法”,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亲友们认同你这个行为,你就会大胆高兴地去做;否则,你就不会去做,或者只有偷偷摸摸去做。“风俗”因此会给人一种无形的束缚。这就是孔子为什么强调“礼”的作用的真正含意。孔子删诗书、定礼乐、系易辞、著春秋,把《诗经》作为教材,是因为没有其他书籍了吗?不是,孔子是借《诗经》说明以及教育学生们要懂得各种各样的社会行为规范。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人生若想追求到快乐与幸福,就要认识社会。社会是精彩的但更是复杂的,不认识社会就只能四处碰壁,最后落个失败的人生;能认识社会就能游刃有余,利用社会。
风俗的形成,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是大部分人“约定俗成”的,人们在实际生活、生产中,认识到只有这样做才能更好地生存,所以就形成了这样一个风俗习惯。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重读《诗经》,一是要了解古代人们的风俗习惯;二是可以借鉴和发扬一些好的风俗习惯,如春节团聚、清明祭祖等;三是创造我们今天的新风俗,使生活更加日新月异,更加幸福。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可能都有法律约束和指导,而且人类社会的维持也不能完全依靠法律法规,那么还要依靠什么呢?就是风俗习惯、“礼”、“社会行为规范”等,依靠良好的社会风气,才能使社会肌体健康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之所以出现混乱,一是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第二个原因就是社会风俗混乱。一群人恣意破坏另一群人的风俗习惯,便会导致争斗打闹,甚而引发战争。所以,入乡随俗,懂得并调节自己去适应不同的风俗习惯,才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这或许便是孔子编集《诗经》的主要原因吧。
3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文王用“风”的各种景象论述了人世间的社会情状,形成了《周易》中的十五个卦象,而这十五个卦象正与《诗经》中的十五国风相对应。
B.孔子把君子之德喻为风,把小人之德喻为草。草随风动,强调百姓在领导者的影响下,自然会形成一种普遍的风气或社会风貌。
C.《诗经》中的“风”,实际上就是“礼”,就是社会行为规范。它要求人们要懂得这些规范,并在这些规范的约束下从事社会活动。
D.在自然界中,因为大气内空气涌动而形成的风使大地万物不断接受新鲜空气,从而保持生机;人类社会亦如此,没有正常风气,就没有美好生活。
3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每做一件事往往把亲友们的看法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因为这些看法代表着一种社会行为规范;而不是先考虑符不符合法律法规。
B.孔子强调“礼”的作用,正是要通过“风俗”给人设定一种无形的束缚,对人的行为提出要求,使之符合所有人约定俗成的规范。
C.孔子把《诗经》作为教材,意在向学生表明这样的思想:社会是精彩的但更是复杂的,只有认识社会,做事才能游刃有余,追求到人生的快乐与幸福。
D.而今,我们重读《诗经》,除了要了解古人的生活习惯以外,还要以此为借鉴,摒弃那些落后习俗,发扬和创造有利于我们今天生活的好习俗。
3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种风俗习惯的形成,一要靠领导人的垂范和引领,二要靠长期的实践检验,三要获得民众的普遍认可,其目的是更好地生存。
B.由于风俗习惯的冲撞而引发的摩擦甚至战争,在当今世界也并不鲜见,只有彼此尊重,互相适应,才能实现民族和解与世界和平。
C.《左传》记载楚使言于齐师:“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这句话是指两国距离甚远,而非各自的风俗文化不同。
D.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属于不同的层面,人类社会的维持除了依靠法律法规,还要依靠风俗习惯,有了这两方面的结合,人们就不敢做大家不认同的事。
3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薄言采之 _______________
②薄言掇之 _______________
③薄言袺之 _______________
④薄言襭之 _______________
⑤唤渠朝餐歇半霎 _______________
⑥低头折腰只不答 _______________
⑦秧根未牢莳未匝 _______________
39.词语解释。
(1)采采:
(2)芣苢:
(3)薄言:
(4)袺:
(5)襭:
40.一词多义
①薄
薄言采之 助词,__________
儿已薄禄相 形容词,________
门衰祚薄 形容词,________
不宜妄自菲薄 动词,___________
日薄西山 动词,__________
②言
薄言有之 助词,_________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动词,_________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名词,_________
言和而色夷 名词,_________
凡六百一十六言 名词,_________
一家之言 名词,_______
③比
一竿晴日舞比邻 形容词,_______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 介词,_________
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介词,_________
朋比为奸 动词,_________
41.翻译下列诗句的意思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高汉筠,字时英,齐州历山人也。曾祖诣,尝为是邑令,故家焉。汉筠少好书传,尝诣长白山讲肄,会唐末齐、鲁交兵,梁氏方霸,乃掷笔谒焉,寻纳于军门。未几,出为卫州牙校。唐天祐中,庄宗入魏,分兵谕其属郡,时汉筠以利病说卫之牧守,俾送款于庄宗,以汉筠为功,寻移洛州都校。其后改常山为北京,以汉筠为皇城使,加检校兵部尚书、左骁卫将军同正。明宗即位,除成德军节度副使,俄以荆门用军,促诏汉筠移停襄州,权知军州事。长兴中,历曹、亳二州刺史。秩满,加检校司徒,行左金吾卫大将军。清泰末,高祖建义于河东,唐末帝遣晋昌节度使张敬达率师围太原,委汉筠巡抚其郡。及敬达遇害,节度副使田承肇率部兵攻汉筠于府署,汉筠乃启关延承肇,谓曰:“仆与子俱承朝寄,而相迫何甚?”承肇曰:“我欲扶公为节度使。”汉筠曰:“老夫耄矣,不敢首为乱阶,死生系子筹之。”承肇目左右令前诸军投刃于地日高金吾累朝宿德不可枉杀承肇以众意难拒遂谢云与公戏耳遂与连骑以还。高祖入洛,飞诏征之,遇诸途,乃入觐,寻迁左骁卫大将军、内客省使。天福三年正月,遘疾,终东京之私第,时年六十六。汉筠性宽厚,仪容伟如也。虽历戎职,未尝有非法之言出于口吻,多慕士大夫所为,复以清白自负。在襄阳,有孽吏常课外献白金二十镒,汉筠曰:“非多纳铼舜,则刻削閬闐,吾有正俸,此何用焉!”因戒其主者不复然,其白金皆以状上进,有诏嘉之。及莅济阴,部民安之,四邑饭僧凡有万八千人。在亳州三年,岁以己俸百千代纳逋租,斯亦近代之良二千石也。
(选自《旧五代史·高汉筠传》)
4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承肇目左右令前/诸军投刃于地/曰/高金吾累朝宿德/不可枉杀/承肇以众意难拒/遂谢/云与公戏耳/遂与连骑以还
B.承肇目左右/令前诸军投刃于地/曰/高金吾累朝宿德/不可枉杀/承肇以众意难拒/遂谢云/与公戏耳/遂与连骑以还
C.承肇目左右令前/诸军投刃于地/曰/高金吾累朝宿德/不可枉杀/承肇以众意难拒/遂谢云/与公戏耳/遂与连骑以还
D.承肇目左右/令前诸军投刃于地/曰/高金吾累朝宿德/不可枉杀/承肇以众意难拒/遂谢/云与公戏耳/遂与连骑以还
4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权”指暂时代理官职,“知”是主持的意思,“权知”合指暂时代理某官职。
B.“秩”指官吏的职位或品级,“秩满”也称“满秩”,即指职位已满暂无空缺。
C.“觐”最早指古代诸侯朝见天子,文中的“入觐”指地方官员入朝进见帝王。
D.“二千石”原是指俸禄等级,后称郡守、刺史等,“良二千石”文中指好刺史。
4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汉筠少好读书,年高德劭。高汉筠年轻的时候喜好典籍和传述类著作,曾经前往长白山讲学研习,一生历经了多个朝代,年老德重,受人爱戴。
B.高汉筠从军任职,言语谨慎。唐末时局动荡,高汉筠放弃文业,投身军伍,虽然先后担任军中的不同职务,但是他从来没有说过不符合体统的话。
C.高汉筠竭诚尽忠,守节不移。高汉筠用逆耳的忠言劝说卫州牧守应该顺时投诚庄宗;面对田承肇想扶助他担任节度使的利诱,高汉筠誓死不从。
D.高汉筠廉洁自律,体恤百姓。有恶吏在定额之外献上白金,高汉筠严词拒绝,原封上缴;在亳州三年,每年用自己的薪俸代百姓缴纳拖欠的租税。
4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唐末齐、鲁交兵,梁氏方霸,乃掷笔谒焉,寻纳于军门。
(2)汉筠曰:“老夫耄矣,不敢首为乱阶,死生系子筹之。”
(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46.识记字音。
芣苢( ) 掇( ) 捋( ) 袺( ) 襭( )
47.(1)《国风·周南·芣苢》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__________中的一首诗,又作“芣苡”。这是一曲__________的欢歌,是__________时所唱的歌谣。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全是重章叠句,仅仅只变换了少数几个动词,其余一概不变,反复地表达劳动的过程,劳动成果的由少至多也就表达出来,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
48.(1)__________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间的诗歌__________。《诗经》在先秦叫做《诗》,或者取诗的数目整数叫《诗三百》,本来只是一本诗集。从汉代起,儒家学者把《诗》当作经典,尊称为《诗经》,列入“五经”之中,它原来的文学性质就变成了同政治、道德等密切相连的教化人的教科书,也称“诗教”。
(2)《诗经》中的三百零五篇诗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也就__________。“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即“__________”,共一百六十篇。“雅”是__________,__________。“雅”分为“__________”(用于隆重盛大宴会的典礼)和“__________”(用于一般宴会的典礼),一共有一百零五篇。“颂”是__________,__________,现存共__________篇。《诗经》的三百零五篇诗歌,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容涉及政治、经济、伦理、天文、地理、外交、风俗、文艺各个方面,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对后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3)《诗经》编辑成书的年代约在__________,据说孔子曾经删定过《诗经》。到汉代,传授《诗经》的有四家。齐国辕固所传的《诗》叫__________,鲁国申培所传的《诗》叫__________,燕国韩婴所传的《诗》叫__________,鲁国毛亨所传的《诗》叫《毛诗》。东汉时,__________得到了官方和学者们的认同,逐渐盛行,齐、鲁、韩三家《诗》逐渐衰落以至亡佚。
49.把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芣( )苢( ) ②掇( ) ③捋( ) ④袺( ) ⑤襭( )
⑥阴霾( ) ⑦场圃( ) ⑧村酤( ) ⑨闭廪( )
50.给下列词语注音并解释意思
采采:______ 芣苡( ):______ 有:______ 掇( ):______
捋( ):____ 袺( ):______ 襭( ):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唐人的古诗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排场景,发生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在前人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增强了诗的表现范围,无论从思想和艺术技巧来看,唐诗的成就都明显超越了前代。体裁上也有明显改进。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________。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________。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________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这样的句子,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念起来则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________,铿锵成韵。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读诗和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如此。( )。
5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唐代诗人从前人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增强了诗的表现范围,无论从思想还是艺术技巧来看,唐诗的成就都明显超越了前代。
B.唐代诗人在前人创作实践的基础上扩大了诗的表现力,无论从思想和艺术技巧来看,唐诗的成就都明显超越了前代。
C.唐代诗人从前人创作实践的基础上扩大了诗的表现力,无论从思想还是艺术技巧来看,唐诗的成就都明显超越了前代。
D.唐代诗人在前人创作实践的基础上扩大了诗的表现范围,无论从思想还是艺术技巧来看,唐诗的成就都明显超越了前代。
5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观察 泾渭分明 发扬蹈厉 轻重缓急
B.观察 大相径庭 厉兵秣马 抑扬顿挫
C.体察 泾渭分明 厉兵秣马 轻重缓急
D.体察 大相径庭 发扬蹈厉 抑扬顿挫
53.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五言诗日渐脱离民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期停留在歌行体的范围内合乐歌唱,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起源于民歌的缘故
B.七言诗长期停留在歌行体的范围内合乐歌唱,五言诗却日渐脱离民乐取得独立的发展,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起源于民歌的缘故
C.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言诗日渐脱离民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期停留在歌行体的范围内合乐歌唱的缘故
D.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七言诗长期停留在歌行体的范围内合乐歌唱,五言诗却日渐脱离民乐取得独立的发展的缘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吟一首诗,看千年经典惹人恋;歌一阕词,让荡气回肠咏流传。从《登鹳雀楼》这类耳熟能详的唐诗经典,到《乡愁》这样的现代佳作,经典诗词________。当下社会,经典诗词更需要赋予鲜活的新生命,让这些千百年的经典诗词随着优美旋律飞进每个人的心田,飞遍社会的角角落落,涵养人们的精神世界。
当前,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不断升温,不仅体现了现代人对精神文化溯源寻根的渴求,而且是全社会创造性蜕变古老中国智慧精髓成果的展现。例如,热播的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就为观众打开了一扇气象万千的文学经典之门,让传统文化重新________出蓬勃生机。
文学经典必然含情、传情、怡情,它本就是“以情流传”的,无论时光过去多久,( )。它们早已化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千年之后,依然让品读历史的人________。我们将传承诗词的经典精品献给人们,用经典诗词、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希望这些底蕴深厚、魅力无限的艺术经典能够持续________当代文化风尚。
5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沁人心腑 萌发 心悦诚服 引领
B.感同身受 焕发 心悦诚服 指引
C.感同身受 萌发 心驰神往 指引
D.沁人心腑 焕发 心驰神往 引领
5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仅是现代人对精神文化溯源寻根的渴求的体现,而且是全社会创造性转化古老中国智慧精髓成果的展现。
B.不仅体现了现代人对精神文化溯源寻根的渴求,而且展现了全社会创造性蜕变古老中国平智慧精髓成果。
C.不仅体现了现代人对精神文化溯源寻根的渴求,而且是全社会创造性转变古老中国智慧精髓成果的展现。
D.不仅是现代人对精神文化溯源寻根的渴求的体现,而且是全社会创造性蜕变古老中国智慧精髓成果的展现。
56.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其中蕴含着永恒不灭的真善美
B.其中蕴含的真善美永恒不灭
C.真善美蕴含在其中,永恒不灭
D.真善美永恒不灭地蕴含在其中
5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芣苢》一诗出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一首民歌,它的起首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芣苢》一诗中,“采采芣苢,_________________。采采芣苢,_________________”是对采摘过程的细腻观察。
(3)《芣苢》一诗中,“采采芣苢,_________________。采采芣苢,_________________”是对收工时满载而归的叙写。
(4)《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了收麦前的天气状况——久雨忽晴。
(5)《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一诗中,苏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自己做饭备酒数待忙碌辛劳的外孙,表现出对外孙辛劳的疼爱之情。
(6)《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麦收结束,自己赋诗赞扬外孙的勤劳能干。
5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___________。采采芣苢,___________。采采芣苢,___________。采采芣苢,___________。(《诗经 周南 芣苢》)
(2)_________________,小儿拔秧大儿插。_________________,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________________:“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杨万里《插秧歌》)
参考答案:
风 雅 颂 赋 比 兴 《风》 《雅》 《颂》 周代各地的歌谣 周人的正声雅乐 《小雅》 《大雅》 《颂》 《商颂》 陈述的思想感情 《诗经》 爱情誓言 比喻 其他事物引出要说的内容 先言他物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
本题主要从“内容”和“手法”两方面考查《诗经》。《诗经》在内容上指“风、雅、颂”,手法主要采用“赋、比、兴”,合称为《诗经》“六义”。
2.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和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B项,“对酒当歌”的意思是“对着酒,应该唱歌,指人生时间有限,应该有所作为。后也用来指及时行乐”,所以“当”的意思是“应当,应该”。“唤渠朝餐歇半霎”的意思是呼唤他们歇息一会把早饭吃了,所以“渠”是代词,应译作“他”。
故选B。
3.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
C项,“‘麦’和‘谷’均属于五谷”错误,对于“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中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
故选C。
4.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
C项,“又分为《周颂》和《鲁颂》”错误,《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故选C。
5. 【示例】一缕明媚灿烂的阳光,在人生艰难的攀登中,为你送来光明和温暖 一处安谧宁静的港湾,在人生坎坷的际遇中,为你提供关爱和呵护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
本题仿写时,首先确定句式结构:亲情是……(量词+形容词)的……(名词),在人生……中,为你……和……。其次确定修辞——暗喻。最后确定内容,要写出对亲情的感悟,格调上是积极向上的、温馨的。注意省略号处字数、词性等应该和被仿句相同。
6.答案示例:《诗经》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经典名句脍炙人口,耐人寻味,让我们走进《诗经》,去鉴赏其中无穷的璀璨与绚丽吧。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写开场白的能力,实际上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在解答此类题型时要注意说话的语言环境,然后还要注意题目的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如本题的语言环境是举办《诗经》读书交流活动中为主持人写一段开场白,并且主题是《诗经》鉴赏,并且要至少使用有种修辞,表达得体,富有文采,并且还有字数要求。
既然是《诗经》读书交流活动的开场白,那么可以从《诗经》的重要性说起,除了说到《诗经》在我国名学史上的地位,还可以引用《诗经》中的名句。注意一定要运用至少一种修辞手法,注意字数上的要求。
7.劳动教育成为教育领域的高频词;它关涉青少年综合素质与身心健康;(但)推进和实施劳动教育存在困难。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这类题一般采用以下方法:摘中心句法。压缩时,只需将这个中心句摘取出来,然后根据要求将多余的枝叶去掉,压缩就完成了。删繁就简法。有些语段,很多内容都是对某个关键信息的阐释、说明、补充抑或是拓展、引申等等应将其删繁就简。
本题中,新闻共有五句话。第一句主要是讲“劳动教育成为今年教育领域的高频词”;第二、三句主要是讲“这是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亦能为其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后面四、五句主要是讲“劳动教育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因此可以压缩为:“劳动教育成为教育领域的高频词;它关涉青少年综合素质与身心健康;推进和实施劳动教育存在困难。”
【点睛】
语段的多种信息中,往往有主次之分轻重之别,压缩时,需要对语段信息进行准确分辨、慎重权衡,确立信息的主体,分清主次,拈出轻重,然后舍弃次要的、轻微的,选择根本的、重要的,去粗取精,舍末逐本,最后压缩成句,准确全面地表述出来。有些语段,没有明显的主干,看不出主次、轻重,几乎是并驾齐驱的,信息没有明确的指向性。这就需要对语段的每个信息进行推敲,——找出它们的精髓所在,探明它们各自的意向,提炼出它们的要义,然后将其融和、贯通,抽象出它们的内在联系,压缩、概括出它们的核心意思。
8.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A.“采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错误,诗歌开头说“采采芣苢,薄言采之”,开篇就是说采芣苢,并没有用他物起兴。
故选A。
9.采撷之乐。《芣苢》仿佛看到风和日丽中,三三两两的美丽女子行走在田野间,看到满山遍野的芣苢绿得鲜亮,她们喊着:“咱们一起采芣苢吧!”一开始,姑娘们是一颗颗掇之,芣苢太多了,姑娘们兴致勃勃,一把把捋之,手提衣襟袺之,扎起衣襟襭之,她们一边采摘一边对歌,清亮的歌声在田野里飘荡。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在整体把握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概括,得出答案。
从整体上来说,这首诗歌描绘了一幅热烈、紧张、繁复,充满欢欣的劳动图景。
从具体诗句上来说,“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描绘了一幅采摘前的喜悦图,一想到如此茂盛的芣苢,即将“采而有之”,不由得心情欢悦,动作轻快,情绪高昂;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则是一幅采摘时的竞技图,慢慢摘取的动作就变成了飞快的拾取,紧接着由手指的动作变成了手指与手掌的协作,从“拾”变成了大把大把的“捋”。竞赛时的紧张,收获时的快乐,蕴含其中。“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变成了一幅采摘结束时的丰收图,飞快地采摘,让她们不得不一手拉起衣襟,一手把捋下的车前子放进去。但这样仍然不够,最后,她们还要把已经沉甸甸像个大包袱似的衣襟塞进腰带里。丰收的快乐感染了人们。
10.诗的颈联,诗人巧妙地插入了画外音,农妇招呼农夫来吃早饭并小憩片刻,可农夫却依然低头弯腰劳作不辍。这一“唤”与“不答”,新鲜且生动活泼,给紧张的插秧场面以灵动的点染,极富生活的情趣。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内容和语言的能力。
《插秧歌》首联,种田的农夫将秧苗抛在半空,农妇一把接住,小儿子把秧苗拔起,大儿子再把秧苗插入水中。值此时节,无论男女老少,一齐来到田头,各有所司,不敢稍有懈怠。这一“抛”与“接”,一“拔”与“插”,新鲜且生动活泼。
颔联,通过对雨具和雨势的刻画,表现了插秧的艰苦。天公不甚作美,连连洒下雨水,正在插秧的农家夫妇只好戴上斗笠,披上蓑衣。这里,作者别出心裁地将“斗笠”比作头盔,“蓑衣”比作铁甲,不仅是为了变化生新,而且也是暗示:插秧简直就是一场紧张的战斗,农家儿女正像全副武装的士兵一样在与天奋斗,与地拼搏。同时,两个形象化的譬喻的叠用,还化板滞为飞动,造成一种前人所盛赞的“活泼泼”的气势。
颈联,“唤渠朝餐歇半霎”,这是写农妇招呼农夫小憩片刻,且去用餐。“朝餐”,点出农夫起早出工,直到现在还水米未沾。说明农事已紧张到极点。“低头折腰只不答”,这是写农夫的反应:他仍然保持着插秧的姿势,手脚不停地忙着,仿佛连抬起头来望一眼的功夫也没有。诗人巧妙地插入了画外音,农妇招呼农夫来吃早饭并小憩片刻,可农夫却依然低头弯腰劳作不辍。这一“唤”与“不答”,新鲜且生动活泼,给紧张的插秧场面以灵动的点染,极富生活的情趣。
尾联,便是农夫的答话。言外之意是,在这当口,农夫没有时间歇息。农夫嘱咐妻子要照管好家中饲养的雏鸭,提防它们来田里作践。真是时时尽力,事事操心。农家的勤劳、艰辛,全部凝聚在这朴实的答话中。
诚斋体的特点之一是语言生动、自然、新鲜、活泼,富于幽默诙谐的风趣。该诗似是率口而出,却又不失耐人寻味的新鲜之意和活泼之趣。
11.这是一首集体劳动的赞歌,描写了人们集体采摘芣苢的过程,表达了劳动者喜悦的心情。开始是泛言采摘,最后是满载而归,欢乐之情也从这一过程表现出来。诗歌反复地描写劳动的过程,形象地表现了劳动成果的由少至多,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你觉得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要表达一个什么主题”,这是针对全篇设题,然后要抓住诗歌的标题、注释、诗中的意象以及直接流露情感的词语来分析。
本诗在形式上具有重章叠句的特点,通过诗中的动词可以看出,这是描写人们采芣苢的过程。并且在不断的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回环反复的音乐感,传达出全诗欢快的节奏。同时六个动词的变化,又生动地表现了越采越多直至满载而归的过程。所以这是一首劳动的欢歌,表达了劳动者喜悦的心情。
【点睛】
古典诗歌的作者在他们的作品中表达情感、主张、观点和态度时,直白张扬(或开门见山,或卒章显志)的少,含蓄隐晦(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多。因此,正确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必须多管齐下,准确理解、仔细分析,做出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抓情感的关键词,首先,熟悉形象的符号意义。众所周知,古典诗歌乃至各类文学作品都是借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诗歌中塑造的形象,除了人物形象(叙事主人公、抒情主人公),更多的是景物形象: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这些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所以被称作“意象”。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意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然后,把握诗中的显性信息,古典诗歌中,除了含蓄隐晦的隐性信息,也有一些显性信息,鉴赏时要注意把握。这些显性信息,一般出现在诗歌的标题或由命题者提供的注释中。第三,了解典故的关联比照。典故辞约意丰,常为古人在诗词中使用,以与所反映的时、事、人形成关联比照。典故的含义一般是固定的,因此对诗歌内容的分析鉴赏有时可以从所用典故的联想比照意义着手。第四,分析运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的运用,是为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服务的。不仅是在解答“表达技巧”类题目时,而且在解答“思想情感”类题目时,也需要对诗歌中所采用的表达技巧进行分析,通过对表达技巧的分析来把握诗意诗情。五,捕捉蕴含的情感理趣。古诗词大都采用两种表达方式,一为描写,一为抒情。结构上,往往描写在前,抒情在后;描写是为抒情作铺垫,抒情是描写的升华。诗中的抒情句,情感充实饱满,意蕴很深。
12.(1)这首诗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
(2)这种看起来很单调的重叠,有它特殊的效果。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同时,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又生动地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审清题干,如本题“《芣苢》一诗在形式上有什么鲜明的特点?有什么艺术效果”,然后对诗歌进行整体阅读,指出形式上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并且分析这样的表达技巧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芣苢》,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在关键部位,即动词部分有所变化,其余全是重叠,所以运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重章叠句因为大部分是重叠,在回环反复中更富有音乐感,而动词的变化也更生动地表现了采芣苢的过程。
13.①赋的手法。本诗直接描写采摘芣苢的劳动,从劳动开始到结束,没有交代劳动者、起因、地点、环境、结果,没有刻意创作的意识,直接吟唱劳动的主题,就事唱事。
②重章叠句。重章叠句是诗歌的一种常见手法,即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本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字交替变动,其余全是重叠,看似单调重叠复沓,实则别有韵味。“采采”是一重叠词,“采采芣苢”“薄言×之”反复咏唱,产生简沽明快、回环往复的韵律感,有音乐之美。这种回环往复的节奏又与反复的劳动动作和劳动效果谐和一致,形成融合无间、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
③丰富的想象空间。这首诗只写了采摘芣苢的过程,却没有交代采摘的背景、人物及行为动机等。主体的模糊性使这些空白留给读者丰富的审美空间和解读空间。于是,细节中的蛛丝马迹就激发读者进行揣摩并加以想象,然后创造出更具体形象的美。读罢诗歌,人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三三两两、三五成群的女子,在平原旷野上你追我赶、群歌互答,同时又不忘采摘芣苢的欢快劳动场景。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这首《芣苢》,语言简练生动,描写形象传神,章句复沓回环,节奏鲜明有力。试结合全诗,分析体现了《诗经》的哪些艺术特色”,然后回顾《诗经》的艺术特色,再结合本诗进行分析。
《诗经》的艺术手法之一,是“赋、比、兴”,赋,是直陈其事;兴,是托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比,比喻。从本诗来看,没有涉及芣苢以外的诸如节候、风景等任何事物,而是用赋体手法,只通过对芣苢形象与采芣莒的劳动节奏及过程进行了描写,就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效果,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
艺术手法之二是重章叠句,即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这种手法具有回环反复的表达效果与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就本诗来看,“芣苢”全诗“采采”共出现六次,是一再赞美芣苢种子(果实)外売的光彩注目,逗人喜爱,因而妇女们一边高兴地歌唱赞叹,一边动手采摘,到了第二句,“薄言”是无意义的语助词,“采之”在意义上与前句无大变化。第三句重复第一句,第四句又重复第二句,只改动一个字。第二章、第三章竟仍是第一章的重复,只改动每章第二、四句中的动词。也就是说,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但这种看起来很单调的重叠,却又有它特殊的效果。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同时,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又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
艺术手法之三是想象。诗中没有写采芣苢的人,但读起来却能够明白地感受到她们欢快的心情——情绪就在诗歌的音乐节奏中传达出来;诗歌虽然没有交代采摘的背景、人物以及行为动机,但通过一群人在野外采芣苢,兴高采烈,采而又采的情景可以让读者仿佛看到那个欢快的劳动场面。
14.D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D.薄言襭之:掖起衣襟兜回来。襭: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东西。
故选D。
15.赋
16.“采”“有”“掇”“捋”“袺”“襭”六个动词的变换运用是其特点,其余文字均无改变,全诗在重章复沓中表达情绪与情感。
【解析】
【分析】
15.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
《诗经》使用的手法可以概括为赋比兴三种。赋,铺陈、排比。诗歌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比,比喻。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从特征上讲,有直接起兴、兴中含比两种情况;从使用上讲,有篇头起兴和兴起兴结两种形式。本诗选自《诗经》,诗歌直接描写妇女采摘芣苢的劳动情景,从劳动开始到结束,没有交代劳动者,起因、地点、环境、结果,没有刻意创作的意识,直接吟唱劳动的主题,就事唱事。用三节的动词变化来表现她们的动作,属于赋的形式。
16.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把握诗歌手法技巧能力。
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明确诗中所运用的手法,然后要结合诗句进行具体分析,最后指出这种手法的艺术效果。本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动词是不断变化的,其他都是在重复地一章内容。变化的动词分别是“采”“有”“掇”“捋”“袺”“襭”六个动词,这六个变化的动词生动地表现了她们芣苢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而其余全部是重叠,所以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全诗在重章复沓中表达劳动者收获渐丰直至满载而归的愉悦欢快心情。
17.AD
18.通过动词的变换表现出来的。
【解析】
【分析】
17.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A.“本诗采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错误。“比兴”指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而诗歌开篇就写“采采芣苢,薄言采之”,即采芣苢,并未由“他物”引出,所以不是“比兴”手法。
D.“在意义上与前句没有变化”错误。“采、有、掇、捋、袺、襭”,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
故选AD。
18.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内容及表达技巧的能力。
答题时注意明确具体的手法,然后诗歌的内容解释,然后分析艺术效果。
此题要求分析这首诗是如何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动过程的,诗歌第一章,其实只说了两句话:采芣苢,采到了。这还罢了,第二章、第三章竟仍是第一章的重复,只改动每章第二、四句中的动词。也就是说,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这确实是很特别的。但这种看起来很单调的重叠,却又有它特殊的效果。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同时,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又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诗中完全没有写采芣苢的人,令人读起来却能够明白地感受到她们欢快的心情——情绪就在诗歌的音乐节奏中传达出来。
19.D
20.不能。这首诗用词连贯,是按劳动情景的推进来写的。首先是“采”,采摘之后才“有”,这是概略地叙述采集劳动;然后是“掇”“捋”,是对采芣苢动作的具体描写,或采摘,或捋取,真切又生动;最后是“袺”“襭”,或是手提起衣襟兜着,或是一腰带掖起衣襟来兜着,都是对盛放芣苢的具体描写。切合劳动过程,既是源自生活,又深具艺术匠心。
【解析】
19.
本题考查理解和赏析诗歌的能力。
D项,“两个字直接写出了人们采摘芣苢的敏捷灵巧”错误,“袺”“襭”两个字直接写出了人们盛放芣苢的动作,间接突出人们采摘芣苢的敏捷灵巧。
故选D。
20.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和个性化阅读诗歌的能力。需要学生通读并认真翻译诗歌,理解诗歌内容和作者抒发的情感,据此表达观点。
题干问“采”“有”“掇”“捋”“袺”“襭”六个字能够调换顺序,其实考查学生对诗歌层次、劳动场景的理解。这首诗描写人们采摘芣苢的劳动场景,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人们应当先“采摘”,然后才能“拥有”,接着再描写具体的动作,最后写采摘的芣苢太多,因而需要手提起衣襟兜着,或是一腰带掖起衣襟来兜着。如果将六个字的顺序颠倒,就不符合正常的劳动顺序,不符合人们的日常认知了。
21.D
22.C
23.首联以“万里长江”映衬“一叶舟”传递出羁旅的寂寞萧索,而秋天触动诗人,让他心绪难平;二、三两联描绘秋光烂漫,一片生机的景象,这样的景象消释了作者的寂寞萧索;尾联写廖廓江天激发慷慨昂扬的少年壮志,以不愿垂钓沧江、归隐江湖表达积极入世、兼济天下的志向。
【解析】
2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题目的能力。根据诗歌中的“长江”“落日”“前滩”可知,这里展现出的是江上的美丽风光,故标题应为“江上”。故选D。
22.本题考查赏析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C项,“写秋日景色萧条冷落,富有画面感”错误。这两联描绘秋光烂漫,一片生机的景象。故选C。
23.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情感的能力。首联中,“万里长江一叶舟,客心萧索已惊秋”,通过“一叶舟”传递出萧瑟的秋风,展现出寂寞萧索的人生感受。颔联和颈联中,“乱霞影照山根寺,落日光翻水面楼。浅浦耀金知跃鲤,前滩点雪见栖鸥”描绘的是秋光,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之感,突出作者内心的无奈之感。尾联中,“少年壮气悲寥廓,未忍沧江下钓钩”突出辽阔江天的美景和垂钓沧江,归隐江湖的志向。
24.C
25.对比:将老鼠和人对比,揭露并讽刺贵族统治者竟不讲究礼义廉耻。反衬:以鼠衬人,连老鼠都有皮,而人却丧尽礼义,不要人皮,不如老鼠。
【解析】
24.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C项,“这首诗直抒胸臆”错误,此诗明为描述老鼠,实则是统治者用虚伪的礼节以欺骗人民,人民深恶痛绝,比之为鼠,给予辛辣的讽刺。可见,不是直抒胸臆,而是通过老鼠的意象来讽刺统治者。
故选C。
25.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诗歌手法的能力。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相鼠有齿,人而无止”“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三句将老鼠与人做对比,老鼠有皮,人却没有威仪;老鼠有牙齿,人却没有节制;老鼠有体,人却不能守礼。揭露并讽刺贵族统治者竟不讲究礼义廉耻。同时,本诗通过老鼠来反衬人的“无仪”“无止”“无礼”,给予辛辣的讽刺。
26.B
27.尾联意思是家家都不辞辛苦大办一年一度的秋社祭祀活动,庆祝来之不易的大丰收;面对如此热闹的庆祝场景,诗人自己虽然贫病不堪,但也要借钱来买贡品像四邻那样献上诚心。表现了作者对丰收的喜悦之情。
【解析】
26.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B项,“因为自己的懒散招致别人的嫌弃”错,原文是诗人“自分”也就是自认为别人嫌弃自己,而非是自己真的懒散。从苏辙当时所处的被朝廷贬官甚至被褫夺俸禄的政治环境看,这里的“嫌”所表达的应该是政治上的牢骚和不满,此句中既有讥讽也有自嘲。
故选B。
27.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分析具体诗句,按照由大到小的手法来分析。答题时先说术语,再分析运用,最后结合情感分析效果。
结合小注“此处指秋社,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约新谷登场的八月,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祀土地神报谢”可知,尾联意思是:家家都不辞辛苦大办一年一度的秋社祭祀活动,庆祝来之不易的大丰收。面对如此热闹的庆祝场景,贫病不堪的诗人,借钱来买贡品像四邻那样献上诚心,能够充分表现作者对丰收的喜悦之情。
28.在本诗中,叠字有三:“寂寂”,写出春雨初晴后农家春耕忙,家家无闲人的特点;“蒙蒙”,状雨后庭花宛若披上轻纱而看不分明的情态;“冷泠”,描摹春水流动时发出的清脆悦耳的声音。这些叠字的运用,不仅在造境、绘形、模声、传情上各尽其妙,而且声韵和谐,具有音乐美。
29.晚春是农家大忙的季节,然而诗人却只字不言农忙而着墨于宁静之景,由宁静之景中见农忙之人。春雨下得及时,天晴得及时,农家抢耕及时,不言喜雨,而喜雨之情自现。此诗妙在不写人,不写情,单写景,由景及人,由景及情。这样写,既紧扣了晚春的特色,又称得上短而精。
【解析】
2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品味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本诗在语言上运用了多处叠音词,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其作用”,然后到诗歌中找到叠音词,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作用。
第一句“柴门寂寂黍饭馨”中使用叠词“寂寂”,意思是“寂静”,这是写柴门内外静悄悄的,缕缕炊烟,冉冉上升,一阵阵黄米饭的香味,扑鼻而来,只有饭的馨香,却没有人,展现出农忙时节的情形:一场春雨过后,不违农时的农夫自然要抢墒春耕,所以“柴门”也就显得“寂寂”了。
第三句“庭花蒙蒙水泠泠”中有两个叠词,“蒙蒙”“泠泠”,这是写庭院中,水气迷蒙,宛若给庭花披上了轻纱,看不分明,山野间,“泠泠”的流水,是那么清脆悦耳,“蒙蒙”是视觉,“泠泠”是听觉,这一切正都是写春雨晴后的景色,流露出喜雨之情。
由此可见,这三处叠词主要通过境、形、声几个方面展现农家雨后农忙的情形。
2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以及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这首诗在艺术上的一个特色,就是景外有人,景中有情。试作简要分析”,然后到诗中找到能体现出“景外有人,景中有情”的诗句进行分析。
从诗歌标题可知季节是“晚春”,而晚春是山家大忙的季节,但在诗中,诗人却只字不言农忙而重点写宁静,如“柴门寂寂黍饭馨”,“寂寂”可见山家之宁静,而宁静是因为农忙,故由宁静中见农忙;晚春又是多雨的季节,春雨过后喜悦的心情是农民普遍的心情,“山家烟火春雨晴”“庭花蒙蒙水泠泠”,诗人不写人,也不抒写山家之人的情感,单单写景,而写景之中又让人感受到山家的喜雨之情,可以说是短而精,浅而深,景中有情,景外有人,于“澹中藏美丽”,于静处露生机。
30.颔联中诗人采用了“纤纤”“艳艳”两个叠音词,从形态与色彩上生动地描写了筼筜竹、踯躅花繁茂的姿态,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诗歌的颔联在语言上有何特点?有何表达效果”,然后理解颔联的意思,分析颔联所写的对象是谁,是如何来写的,展现对象什么特点,表达诗人什么情感。从诗中来看,本诗前四句写景,描写的是诗人被贬之地的景色;后四句叙事抒情,表达的是诗人复杂的心情。整首诗显得婉转蕴藉,是一首耐人寻味的赠答佳作。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这里所写的对象是“筼筜”和“踯躅”。“筼筜”是一种粗大的竹子;“踯躅”即羊踯躅,开红黄色的花,生在山谷间,二月花发时,耀眼如火,月余不歇。这一联,可以说是作者为前面一联的冷落景象又点缀了一些鲜艳、明快的色彩,增添了些许春天的生气。上句的“竞”字同下句的“闲”字,不但对仗工稳,而且传神生动。“竞”字把嫩笋争相滋长的蓬勃景象写活了;“闲”字则把羊踯躅随处开放、清闲自得的意态托写出来;“纤纤”“艳艳”都是叠词,分别展现“竹子”和“花”的特点,色彩艳丽的绿竹和红花,浓淡相宜,形象突出,真可谓诗情画意,交相辉映。作答时,考生应先找出颔联的叠音词,然后指出这两个叠音词描写景物的角度及其表达效果。
31.BE
32.全诗共五章,基本上都采用“赋”的手法,铺陈了“我”的伤悲和“怀归”之情。除采用“赋”的表现手法之外,诗人还将鵻的自由自在与“我”的奔波劳顿进行对比,加深了“我”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解析】
3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
B项,“有两章写到鵻,这是诗人行途所见。写景随意而又自然”错误,鵻是诗人行途所见,但诗人所见并不单有鵻,而诗中只写鵻;可见“写景随意而又自然”错误,这是诗人精心筛选出的能表达自己情感的一个意象。
E项,“……本句揭示出诗人‘怀归’和‘伤悲’的根本原因,也表现了连年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错误,从原诗看不出“王事”是指“连年战争”;“将母来谂”意思是寄托我对母亲深深的怀想,篇末揭旨,道出不能尽孝的悲哀。
故选BE。
3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这首诗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举例并加以简要分析”,然后分析诗歌的内容,看了写了什么,如何来写的,有何效果。
本诗出自《诗经》,而《诗经》常用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这首诗用了“赋”“兴”的手法,全诗共五章,每章五句,交互使用赋和兴两种手法,叙其事,抒其情,写诗人的所见所想,表达了奔波在外的辛劳和不能在父母身边奉养的遗憾;另外,还用鹁鸪鸟与“我”以及“我的马儿”的奔波劳累进行对比。能选取两点,结合诗歌的内容分析即可。
33.起兴的手法。“习习谷风,维风及雨”的意思是风带来雨,诗歌以此起兴,引出下面丈夫抛弃妻子的内容。
34.诗歌的一、二两章,在特定的风雨交加的环境中表现弃妇的悲惨命运,第三章写出弃妇情绪的变化、思想的觉醒和人格的升华。体现了女主人公从被遗弃之后的悲愤到对现实有深刻理解,从而自重自强的情感变化。
【解析】
3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以及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诗歌的第一章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特点?结合诗句简要分析”,题干直接指向“第一章”,考生要分析第一章写了什么内容,然后再看使用什么表现手法。“习习谷风,维风及雨。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意思是“谷口呼呼刮大风,大风夹带阵阵雨。当年担惊受怕时,唯我帮你分忧虑。如今富裕又安乐,你却弃我掉头去”,前两句以“谷风”起兴,表现女子对遗弃自己的丈夫的控诉。这种风雨的描写既是对环境的描写,也是对生活艰难境况的暗指,表现在过去的风雨中,有许多的不安和恐惧,但是他们在苦难中能够相亲相爱;苦难过后,丈夫却把妻子遗弃了。考生可以围绕“起兴”进行分析。起兴,又叫“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说,先说其他事物,再说要说的事物。它一般用在诗章或各节的开头,是一种利用语言因素建立在语句基础上的“借物言情,以此引彼”的艺术表现手法。
3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诗歌表达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请结合诗歌作具体分析”,考生要关注题干中“变化”一词,由此可知,诗歌中的情感不是一成不变的,考生要借助诗歌的语言分析这种变化。从诗中来看,诗歌的第一、二章写女子被丈夫遗弃,诗中的女主人公被丈夫遗弃,她满腔幽怨地回忆旧日家境贫困时,她辛勤操劳,帮助丈夫克服困难,丈夫对她也体贴疼爱;但后来生活安定富裕了,丈夫就变了心,忘恩负义地将她一脚踢开。此时的女子是满腔幽怨而又是满怀控诉。第三章写女子的态度变化。如从“转弃”“弃予如遗”等可以看出女子遭受遗弃;从“无草不死,无木不萎”看到女子思想的转变,女子从被遗弃之后的悲愤到现在对现实有深刻理解,从而自重自强的情感变化。考生围绕这些内容答题即可。
【点睛】
诗歌的技巧主要包括表现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以及修辞手法。描写手法包括:(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2)联想和想像 (又叫虚实结合); (3)对比; (4)白描。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此外还有设问、反问、 借代、对偶等。表现手法主要有渲染、烘托等。抒情手法主要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答题步骤: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35.A
36.B
37.D
【解析】
【分析】
3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十五个卦象正与《诗经》中的十五国风相对应”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周易》中有十五个卦牵涉到‘风’,每个卦都对应着一种人生或社会现象”,可见并非“十五个卦象正与《诗经》中的十五国风相对应”。
故选A。
3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所有人”错,文本第二段中说的是“大部分人”:“风俗的形成,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是大部分人‘约定俗成’的”。
故选B。
37.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有了这两方面的结合,人们就不敢做大家不认同的事”错。根据原文第四段“亲友们认同你这个行为,你就会大胆高兴地去做;否则,你就不会去做,或者只有偷偷摸摸去做”,可见,两方面的结合并不一定能使人们不敢做大家不认同的事,有公然抗法者,也会有偷偷摸摸去做的。
故选D。
38. “薄”“言”都是助词,无实义 拾取,摘取 提起衣襟兜东西 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东西 第三人称代词,他 回答 栽种,这里指插秧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和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这是文言虚词实词的含义设题,然后把加点词的现代意思代入句中,看能否讲得通。
①薄言:“薄”“言”都是虚词中的助词,无实义。
②掇:动词,拾取,摘取。也有选取、捉的义项。
③袺:动词,提起衣襟兜东西。
④襭:动词,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东西。
⑤渠:本指名词“沟渠”,这里指第三人称代词,“他”。
⑥答:回答。此外“答”还有报答、回复的义项。
⑦莳:动词,移栽,引申为栽种、种植,这里指插秧。
39.(1)采采:色彩鲜艳而繁盛的样子。
(2)芣苢:野生植物名,车前,也称当道、牛舌草、车轮菜、蛤蟆衣。全体光滑或稍有短毛。荒地或路旁常见,分布遍及全国。嫩叶可作菜蔬食用,有些地区用作饲料。全草和种子皆可入药。
(3)薄言:发语词,无义。这里主要起补充音节的作用。
(4)袺:一手提着衣襟兜着。
(5)襭:把衣襟扎在衣带上,再把东西往衣里面塞裹。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结合平时的积累理解词语本身的含义,然后还可以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含义,同时还可以借助字形来帮助理解。
本题中“采采芣苢”中“采采”修饰芣苢,所以“采采”指色彩鲜艳而繁盛的样子;“芣苢”的偏旁都为“草字头”,所以指的是一种野生植物的名字;“薄言采之”中“采之”已经把意思表达完整,并且“言”本身就有一个义项为:无义,起补充音节的作用,所以“薄言”为发语词,无义;“袺”“襭”都和衣服有关,“袺”,指一手提着衣襟兜着;“襭”,指把衣襟扎在衣带上,再把东西往衣里面塞裹。
【点睛】
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
40. 无实义 微薄,稀少 浅薄 轻视 迫近 无实义 说 言语,话 语气 字 著作,书籍,学说 紧靠,挨着 等到……的时候 引进比较对象 勾结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是考查一词多义,然后考生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
第①组是“薄”
“薄言采之”意思是“采呀采呀采起来”,“薄”是助词,没有实在意思。
“儿已薄禄相”意思是“儿已经没有做高官享厚禄的福相”,“薄”是形容词,微薄,稀少。
“门衰祚薄”意思是“门庭衰微,福气浅薄”,“薄”是形容词,浅薄。
“不宜妄自菲薄”意思是“不应该随随便便看轻自己”,“薄”是动词,轻视,看不起。
“日薄西山”意思是“太阳迫近西山”,“薄”是动词,迫近,接近。
第②组是“言”
“薄言有之”意思“采呀采呀采得来”,“薄”和“言”都是助词,没有实在意思。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意思是“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言”是动词,说,告诉。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意思是“把沛公的话详细地报告给项王”,“言”是名词,话。
“言和而色夷”意思是“言语温和而脸色怡悦”,“言”是名词,语气。
“凡六百一十六言”意思是“共六百一十六个字”,“言”是名词,字。
“一家之言”意思是“一家的学说”,“言”是名词,学说,著作。
第③组是“比”。
“一竿晴日舞比邻”意思是“,雨过天晴,太阳终于出来了,那初生的太阳令乡邻欢欣鼓舞”,“比”是形容词,紧靠,挨着,临近的。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意思是“等到到了陈地,战车六七百辆,骑兵一千多”,“比”是介词,等到……的时候。
“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意思是“与我的乡邻相比,我已经死在(他们)后面了”,“比”是介词,引出对象。
“朋比为奸”意思是结党营私,互相勾结干坏事,“比”是动词,勾结。
41.车前子儿鲜艳动人,一颗一颗拾起来。车前子儿采呀采,一把一把捋下来。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采采:采而又采。芣苢:野生植物名,也叫车前子。薄言:发语词,无义。捋:顺着茎滑动成把地采取。
42.C
43.B
44.C
45.(1)正碰上唐朝末期齐、鲁交战,梁氏正在称王称霸,他就投笔从戎,前去拜见梁氏,不久就被收录进军门。
(2)汉筠说:“老夫老了,不敢率先背叛,我的生死就由你安排吧。”
(3)我们已经出洞了,便有人责怪那些要求退出来的人,而且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不能尽那游览的乐趣。
【解析】
42.
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
本题为选择题,可以找准切入点,即各选项不同之处。“承肇目左右令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在它后面断开,下一句主语为“诸君”,排除B项、D项。“遂谢云”中“云”就是说的意思,一般与后文说的内容断开,排除A项。
画波浪线部分句意为:承肇用眼神示意身旁的人上前,众士兵将兵器扔到地。上说:“高金吾是几朝中年高德劭的人,不能滥杀。”承肇因为众人的心意难以违背,所以就谢罪说:“我和您开玩笑罢了!”就和他并马返回。
故选C。
43.
本题考查的是文化常识。
B项,表述错误,“满秩”指全俸;“秩满”指官吏任期届满。
故选B。
44.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C项,“用逆耳的忠言劝说”分析错误,原文是“以利病说卫之牧守”,其中“利病”指利害得失。
故选C。
45.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1)中“会”,恰逢,正碰上;“霸”,名词用作动词,称霸;“谒”,拜见;“寻”,表时间,不久。
(2)中“耄”指年纪老;“乱阶”,祸端、祸根,引申为叛徒;“筹”,安排。
(3)中“既”,已经;“咎”,责备;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中的“其”,代词,自己;“极”,尽。
参考译文:
高汉筠,字时英,齐州历山人。曾祖父离诣,曾任本县县令,因此就在这里定居。汉筠少年时喜好典籍和传述类著作。曾经到长白山讲习。正碰上唐朝末期齐、鲁交战,梁氏正在称王称霸,他就投笔从戒,前去拜见梁氏,不久就被收录进军门。不久,出任卫州牙校。唐天祐年间,庄宗进入魏州,分兵招抚各属郡,当时汉筠用利害得失去游说卫地长官,让他向庄宗投诚,因为汉筠有这个功劳,所以很快调任他为洛州都校。后来将常山改为北京,任命汉筠为皇城使,加官检校兵部尚书、左骁卫将军同正。明宗登上皇位,任命他为成德军节度副使,不久因荆门发生战争,明宗赶紧命令汉筠调任襄州节度副使,暂时代理军州事。长兴年间,历任曹、亳二州刺史,任期满后,加官检校.司徒,兼任左金吾卫大将军。清泰末年,高祖在河东举义,后唐末帝派晋昌节度使张敬达率军包围太原,派汉筠巡视安抚晋昌。敬达被害后,节度副使田承肇率领部下到府署进攻汉筠,汉筠就打开门栓请承肇进门,告诉他说:“我和你都肩负朝廷的重任,为什么要这样相逼呢 ”承肇说:“我想要扶持您做节度使。”汉筠说:“老夫老了,不敢率先背叛,我的生死就由你安排吧。”承肇用眼神示意身旁的人上前,众士兵将兵器扔到地。上说:“高金吾是几朝中年高德劭的人,不能滥杀。”承肇因为众人的心意难以违背,所以就谢罪说:“我和您开玩笑罢了!”就和他并马返回。高祖进入洛阳,飞速下令征召他,在途中相遇,汉筠于是进京朝见,很快升任左骁卫大将军、内客省使。天福三年正月,汉筠患病,在东京家中去世,时年六十六岁。汉筠生性宽厚,身材魁伟,虽然历任军中职务,但从来没有说过很失体统的话,很羡慕士大夫的作为,以清白自负。在襄阳时,有不法官吏在定额之外献上白金二十镒,汉筠说:“如果不是多收小麦大麦,就是侵夺市场店铺,我有正当的薪俸,拿这些来干什么呢!”随即告诫负责人不能再这样做,至于白金他都原封不动献给朝廷,得到诏书嘉奖。他到济阴任职后,辖区百姓感到安宁,四个属县总共供养僧人一万八千名。在亳州三年,每年用自己的薪俸成百上千地代缴拖欠租税,他也是近代的好刺史。
46. fúyǐ duō luō jié xié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注意平时课内外的街垒,然后还可以借助字形和字义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的容易读错的读音有:“掇”读作“duō”;“袺”读作“jié”。
【点睛】
对多音字的把握,掌握音随意转的原则。吃不准的情况下,可多考虑从词语具体意义的角度入手解决问题。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
47. 《诗经》 劳动 当时人们采芣苢时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和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同时要全面理解诗歌的内容。
《诗经》分为“风”、“雅”、“颂”,所以《国风·周南·芣苢》选自《诗经》。从诗歌中“采”“有”“掇”“捋”等动词,可以看出这是一首人们采芣苢时所唱的歌谣,可以说是一曲劳动的欢歌。
48. 《诗经》 三百零五篇 风 雅 颂 各地方的民歌 十五国风 正声雅乐 是正统的宫廷乐歌 大雅 小雅 祭祀乐歌 用于宫廷宗庙祭祀祖先,祈祷和赞颂神明 四十 春秋后期 《齐诗》 《鲁诗》 《韩诗》 《毛诗》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本题主要考查《诗经》的有关知识,考查的内容非常全面,平时在积累时要全面准确。
49. fú yí duō luō jié xié yín pǔ gū lǐn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把下列加点字注音”,然后根据字形和字义辨析字音,尤其要关注形声字,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组成,考生可以结合声旁推测读音。如“掇”“袺”“襭”“圃”“酤”等都是明显的形声字,声旁分别是“叕” “吉”“颉”“甫”“古”,考生可以根据这些声旁推测读音。
50. 采而又采 fú yǐ 植物名,即车前子,种子和全草入药 取也 duō 拾取 luō 以手掌握物而脱取 jié 用衣襟兜东西 xié 翻转衣襟插于腰带以兜东西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识记常用字字音和词义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考生应先看清题目要求,考生应结合课本知识,根据已经学过的课文写出答案,注意多音字和容易误读的字形、词语,书写时注意标号音调,标准位置。本题易错字音有:芣苡 fú yǐ,捋luō,袺jié,襭xié。
51.D
52.D
53.C
【解析】
51.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题干明确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
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搭配不当,“增强”和“范围”搭配不当,应把“增强”改成“扩大”。二是关联词搭配不当,“无论”不能跟“和”搭配,应把“和”改成“还是”,故排除AB。C项,“扩大”和“表现力”搭配不当,修改不正确,故排除C。
故选D。
52.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第一处:“体察”,体会观察,比“观察”含义丰富,结合语境,“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可知,此处不仅需要“观察”,更需要细细地“体会”,选用“体察”。
第二处:“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是非、好坏分明。根据语境“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可知,这里强调区别大,选用“大相径庭”。
第三处:“发扬蹈厉”,形容奋发有为、意气昂扬的样子。“厉兵秣马”指准备战斗。语境是“七言音促”指的是音律声音,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并没有指战斗。选用“发扬蹈厉”。
第四处:“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谐而有节奏。“轻重缓急”各种事情中有主要的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语境强调的是读诗时的语调,选“抑扬顿挫”合适。
故选D。
5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本题中,
语段内容分析的是五七言为何后来走向不同道路的原因,而不是两者源于民歌的原因,故排除A、B。第一句的“五七言”决定了五言在前,七言在后,排除D。
故选C。
54.D
55.A
56.B
【解析】
54.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这类题一定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词语的基本义、感彩和语境意义。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感同身受:内心感激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为代人向对方致谢。沁人心腑:形容优美的诗文、乐曲等打动人心,给人以清新、舒畅的感觉。此处指经典诗词打动人心,给人以清新、舒畅的感觉,故:沁人心腑,排除BC。萌发:比喻事物发生。焕发:光彩四射或者振作。此处指让传统文化重新振作,故:焕发,排除A。心悦诚服:指愉快地接受某种观点、事实等,诚心诚意地信服或服从。心驰神往:形容心神向往或思慕之极。引领:引导、带领。指引:指点、引导。
故选D。
55.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做病句题首先整体阅读,根据语感可以直接排除个别选项。其余的,要仔细阅读,划分句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内部修饰是否恰当。这样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句式是否杂糅等问题。最后再看句中有无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细细推敲。原文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应当是“不仅体现了……而且展现了……”;或者“不仅是……的体现,而且是……的展现”,排除CD;二是搭配不当,“蜕变古老中国智慧精髓”错误,应为“转化古老中国智慧精髓”,排除B。
故选A。
56.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补写方法: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内容,把握文段层次;2.明确空缺句子所处的位置,判断补写句子与前后句的关系;3 勾画出能够选用或参照的信息;4.选词造句;5.串读检查。从前文看,承接“文学经典”,应指出“其中蕴含……”,排除CD;从后文“它们早已化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看,强调的重点是“真善美”,排除A。
故选B。
57. 采采芣苢 薄言采之 薄言掇之 薄言捋之 薄言袺之 薄言襭之 三夜阴霪败场圃 一竿晴日舞比邻 急炊大饼偿饥乏 多博村酤劳苦辛 闭廪归来真了事 赋诗怜汝足精神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芣苢、掇之、捋之、袺之、襭之、阴霪、场圃 、一竿、偿、酤、廪。
58. 薄言掇之 薄言捋之 薄言袺之 薄言襭之 田夫抛秧田妇接 笠是兜鍪蓑是甲 低头折腰只不答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后者。对于直接默写,考生需要根据上下句提示回顾诗句,写出正确句子。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易错字:(1)掇、捋、袺、襭;(2)兜、鍪、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