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19 11:15: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单元导言
1、国家的产生:
“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国家产生的必然性)
2、国家的职能:
政治职能
社会职能
经济职能
3、政治制度:
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共和制
(1)形式:
(2)原因:
国情不同
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发展……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第一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文结构:
第一目: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第二目:秦朝的政治制度
第三目: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
制度的演变
重点:
中央集权制度
宰相制度
地方行政制度
时空定位
一、奠基-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夏朝(前2070--前1600年)-王位世袭制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权力传承:传贤→传子 政权性质:公天下→家天下
社会形态:原始公有制 →奴隶私有制
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的进步。
(二)商朝:内外服制
(3)商朝已经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4)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
(1)内服: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
(2)外服: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
(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特点:
(1)直接统治和间接统治相结合
(2)商王对外服控制力有限
商朝统治者通过占卜来决定国家大事。
(三)西周(前1046--前771年前1046年,武王伐纣,灭商,西周建立):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
分封制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
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蕃篱,屏蔽周室。
——顾炎武
“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周人(都城在镐京)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怀抱殷宋(宋国为殷族遗民之国)。” ——钱 穆
1.分封制-权力分配
(利簋)武王征商簋(guǐ)
材料1: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
直接:对征服地区进行有效统治。
根本:强化王权,巩固西周统治
分封制
原因
对象
封建亲戚 以藩屏周
同姓贵族
异姓功臣
旧贵族
材料一:分封制起到了“稳定政局”的作用。在分封过程中,周公要求那些受封诸侯在治理诸侯国过程中要“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实行文王“德明慎罚”的方针,广求“殷先哲王”的“保民”办法。这起到了“镇抚各族”的作用,使周王室的统治范围扩大。
材料二: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 ——《左传·桓公五年》
问题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分封制的影响?
诸侯有相对的独立性,埋下了割据混战的隐患。
影响:
积极
影响:
消极
影响:
拱卫王室,稳定政局,扩大周的势力范围;
(2)宗法制
核心:
以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是一种权力继承制度。
概念: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
嫡长子继承制
特点:
“家国同构”
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3.礼乐制-权力认同
血缘纽带(里)
分封制
政治制度方面的表现(表)
宗法制
家国一体
礼乐制
维护的工具
维护的工具
材料一: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也。
——《公羊传·桓公二年》
材料二:《周礼·春官·小胥》中有对乐队的规定:天子用六十四人,列成八行,称为“八佾”;诸侯用三十六人,列成六行,称为“六佾”;卿大夫用十六人,列成四行,称为“四佾”;士用四人,列成二行,称为“二佾”。
——《论语·八佾》
4、商周——原始民主遗存
材料一: “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
——《左传·襄公十四年》
材料二:厉王虐,国人谤王。 ——《国语·周语》
材料三: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汉书 艺文志》
君权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传统对君权有制约作用。
原始民主不是制度层面,意见采纳与否,取决于君主的意志,
所以仅仅是原始民主遗存。
商王在遇到重大事务时,除了占卜,还要征求大臣、民众意见,周朝时国人可以通过舆论影响朝政。
(四)先秦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材料三:分封制给予诸侯国较大的统治权力,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遗存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自由民“国人”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中央集权。
材料二:夏商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材料一:西周时期盛行宗法制,以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决定政治地位的高低。将国家权力和家庭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不同等级的权利和义务固定,很难逾越。
特点:
(1)等级森严;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3)具有延续性和稳定性;
(4)神权与王权相结合,迷信色彩浓厚;
(5)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五)春秋战国(前770--前221年)
(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
——《中外历史纲要(上)》
论及周王朝的统治模式,有学者指出,周王是家族中嫡长子一脉的首领,代表整个家族祭祀上天;诸侯国君主的排序反映了他们与周王嫡长子一脉的亲疏关系。下列项中,对这一“统治模式”解读正确的是
①神权与王权结合
②中央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
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④标志着中国开始迈入早期国家起源的历史阶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随堂演练
1.(2013·课标版全国Ⅰ卷)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2.(2019新课标I卷)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二、确立及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概念:
专制主义
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政权组织方式(政体)
特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矛盾:皇权与相权
中央集权
是一种国家结构形式,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特点:
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矛盾:
中央与地方
在中央、朝廷内: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全国范围内: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权力削弱
3、趋势:
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分封制-郡县制- 行省制)
2、发展:
秦 朝:确立形成
从汉到元:发展完善
明 清:顶峰衰落
(一)秦朝制度
1、皇帝制度
嬴政(前259—前210)
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妙妙之身,兴兵诛暴乱……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 制曰:“可”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上(核心)
思考:皇帝制度的特征有哪些?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
(1)特 点:以皇权为中心,国与家同治,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2)参政方式:三公九卿以“廷议”的方式讨论国家重大事务,供皇帝裁决。“廷议”可以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但最终决定权仍掌握在皇帝手中。
皇 帝
御史大夫
丞 相
太 尉


廷尉
少府
卫尉
宗正
郎中令
太仆
典客
治粟内史
(三)地方制度-郡县制
作用: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是古代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分封制 郡县制
划分基础
官员任免
与中央关系
历史作用
血缘
地域
世袭统治权
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
地方独立性强
服从中央
前期稳定统治;
后期地方割据
①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控制,加强中央集权;
②有利国家统一、稳定
三个变化:
①从世袭到任命;
②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
③从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
比较分封制和郡县制
3、秦朝文书管理制度
材料一:有事请殴(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羁)请。
——《睡虎地秦墓竹简 内史杂》
材料二: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脣(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 ——《睡虎地秦墓竹简 行书律》
材料三:“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东汉王充在《论衡》
作用:
(1)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
(2)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一)中央行政制度变化
三、两汉至明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两汉
(1) 西汉:
① 汉承秦制,三公九卿
② 汉武帝设立中外朝制度 (内外朝制)
加强了皇权 削弱了相权
(内朝)
汉武帝刘彻
(前156年—前87年)
(2)东汉:汉光武帝刘秀确立尚书台为新的
行政中枢,削弱三公权力。
学思之窗:
光武皇帝愠(怒)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篡夺皇权)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尚书台)。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南朝宋 范晔
《后汉书·仲长统列传》
(一)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隋唐——【三省六部制】
皇 帝
中书省
尚书省
决策
门下省
审议
执行
决策机构
执行机构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特点: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可以有效履行封建国家的不同职能。
(一)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皇 帝
三司
枢密院
财政
中书门下(政事堂)
三司使
御前会议
台谏
同平章事(宰相)
参知政事
(执政)
枢密使
(执政)
枢密副使
(执政)
御史中丞
知谏院
行政
军政
监察
宋——【二府三司制】
皇 帝
中书省
御史台
行政
枢密院
军事
监察
宣政院
宗教西藏






元——【中书一省制】
中书令一员……以太子兼之……右丞相、左丞相各一员……统六官,率百司,居令之次,令缺,则总省事,佐天子,理万机”。
——《元史·百官志》
宰相权力过大,造成元中后期内乱频繁。
明代——【内阁制】废丞相,权分六部,内阁权力不断膨胀
(明太祖)设置殿阁学士……大学士皆五品官,使侍左右备顾问,并不参预机务。
(明成祖)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七人入值直文渊阁,参预机务,称为内阁学士……内阁之名及阁臣参预机务自此始。
——《明清简史》
雍正帝设置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5、清朝:
跪受笔录
上传下达
直接秉承皇帝旨意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者,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军机大臣)亦只供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军机处不过是皇帝御用的秘书,实实在在只是皇帝的一个“南书房”。 ——钱穆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清——军机处
特点:①简:机构简单、有官无吏
②密:地处内廷、便于保密
③速:跪受笔录、上传下达,办事效率高
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秦:三公九卿制 西汉:(汉武帝) “中外朝”制 东汉: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 隋唐:三省六部制
宋:二府三司制 元:中书省 明:废丞相,设内阁 清:(雍正)军机处
(一)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特点
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
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
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在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
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
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逐渐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1.皇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
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条主线发展演变。
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效率低下的弊端。
(二)、地方行政制度
1、西汉
郡国并行制
郡县
二级制
郡:
县:
郡守(最高长官)、郡尉(军事)、郡丞(行政)
县令、县丞、县尉
分封制
王国
侯国
(“推恩令”)
“一国两制”
平定
“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
汉景帝:
汉武帝:
诸侯国权力不断削弱,不再对中央构成威胁
2、东汉—魏晋南北朝
州—郡—县三级制
州刺史权力增强,有领兵权,内轻外重,干弱枝强,危及中央集权
“州”成为地方一级行政机构
3、隋朝
废郡,以州统县
实行州、县二级制
节度使拥兵自重,形成
藩镇割据。危及中央集权
①设道为监察机构
②道由监察机构成为地方行政实体
③战略重地设节度使
道—州—县三级制
4、唐朝



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 中央权力集中于皇帝
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行政效率。
路—州(府)—县
5、宋朝:
①设路监督州县各级官吏
②派文臣出任地方长官
③设诸路转运使统管地方财政
④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
“强干弱枝”削弱地方实力,巩固统一,强化中央集权
(1)特点:
(2)意义:
①进步性
②局限性:
(二)地方管理制度的演变
行省制特点:
(1)行省的双重性,既是朝廷的派出机构,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
(2)行省制度既有利于中央集权,又给地方留出了部分权力,达到中央与地方势力的平衡。
(3)犬牙交错,打破山川河流走向
(2)意义:
加强中央集权,促进了各民族交融;
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
7、明清:
省—府—县
加强中央集权
奠定中国版图
明朝:
清朝:
①废行省 设三司
布政使司
按察使司
都指挥使司
分割
行省
权力
(民政)
(司法)
(军事)
② 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逐渐总揽一省之权
巡抚为一省长官,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
阶 段 朝代 地方制度(措施) 对中央集权影响 形成 秦 郡县制 加 强
巩 固 汉初 郡国并行 削 弱 武帝 推恩令 加 强 完善 唐 节度使,发展为藩镇割据 削 弱 加 强 宋 收兵权建禁军;派文官设通判;掌控赋税 加强;但三冗、 积贫积弱 新 发 展 元 行省制,宣慰司,宣政院辖地 加强,重大变革, 省制开端 明 废行省,设三司 加 强 清 督抚制度 加 强 趋势:中央权力不断加强;
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二)地方管理制度的演变
在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演变中,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单位的变化最大,同时最为频繁。
3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中最稳定的是县,它始终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中最基本和最低一级的行政单位,具有极强的稳定性。
2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经历了从两级制到三级制再到四级制、五级制的演变,其中三级制占主体地位,层级的增加体现了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1
(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特点
4
随着州、道、路等监察区转化为一级行政单位,原有的郡、州、道、路等一级行政单位的级别不断下降,沦为二级或者三级行政单位。
4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变革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
真题演练
1.(2017新课标I卷)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2、2018新课标I卷)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3、(2016新课标Ⅰ卷)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4、(2017新课标II卷)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5.(2022新课标Ⅰ卷)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
A.规范地方行政 B.防止武人干政 C.提升军事能力 D.削弱州府权力
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