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三年(2020-2022)小升初语文卷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5填空题(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西安市三年(2020-2022)小升初语文卷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5填空题(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19 12:33: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陕西省西安市三年(2020-2022)小升初语文卷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
05填空题(基础提升)
对联(共1小题)
(2021 蓝田县)毕业前夕,班级开展了“感恩教师”主题班会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第一组同学设计了“对联谢恩师”活动环节,同学们拟出了上联,请你选出合适的下联,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上联:育人才献身忘我如蜡烛
下联:   
A.传知识呕心沥血育桃李
B.多才学呕心沥血育桃李
C.传知识呕心沥血似春蚕
D.多才学无私奉献似春蚕
2.第二组同学打算给老师发一条微信,请你拟写微信内容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情。(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
   
名著(共2小题)
(2022 西安)请按性格特点把《童年》中的人物分成两类。(只填序号)
①两个舅舅 ②知识分子“好事儿”③继父 ④格里高利 ⑤外祖父 ⑥“小茨冈”⑦外祖母 ⑧伯爵小姐
(1)善良平凡的普通人:   
(2)自私粗野的小市民:   
(2022 周至县)下列两段文字,分别描述的是哪部名著中的哪个人物?
(1)从别的方面看,他和以前完全一样。他那淡黄的头发、鼻子上的雀斑、皮裤和袜子上的补丁都和过去一模一样,只不过变得很小很小罢了。
描述的是《   》   
(2)他出现在人行道上,提着一桶白色灰浆,拿着一把长柄刷子。他打量了一番围墙,所有的欢 乐离他而去了,一阵深深的沮丧笼罩着他的心灵。
描述的是《   》   
诗歌默写(共6小题)
(2022 周至县)根据你所积累的知识填空。
(1)   ,快走踏清秋。(李贺《马诗》)
(2)千锤万凿出深山,   。(于谦《石灰吟》)
(3)   ,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
(4)百川东到海,   ?《长歌行》)
(5)   ,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6)水是眼波横,   。( 王观《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7)关于改革,国家领导人曾说过:“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这和我们学过的《周易》中的名言“穷则变,   ,   ”蕴含的道理一样。
(2022 蓝田县)根据情景写诗句。
(1)春天是什么?是叶绍翁访友不遇时的“   ,一枝红杏出墙来”;是杜甫笔下似春雨般“随风潜入夜,   ”的悄无声 息;是韩愈笔下的“   ,草色遥看近却无。”
夏天是什么?是辛弃疾笔下“稻花香里说丰年,   ”的丰收景象;是令杨万里惊叹的“   ,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西湖风光。
(2)古人留下了许多劝勉人们要珍惜时间的名诗、名句,请你写出一句:   。
(2022 新城区)我能根据情景填写诗句。
(1)诗词中有美妙的比喻,如“   ,山是眉峰聚”;诗词中有柳絮飞舞的迷人春景。如“春城无处不飞花,   ”;诗词中有托物言志,如“粉骨碎身浑不怕,   ”。
(2)月亮能够承载人们的情感。那一弯明月,寄托诗人建功立业的渴望:“大漠沙如雪,   
。”月圆人团圆,诗人王建却独自吟道:“   ,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安石见明月,急欲飞舟渡江而过:“春风又绿江南岸,   。”
(2022 阎良区)根据你所积累的知识填空。
(1)看到有的同学学习不努力,虚度光阴,你可以用古人的诗句劝他“   ,   。”
(2)中秋节到了,爸爸在院子里吟诵:“今夜月明人尽望,   ”我知道爸爸是想念故乡了。
(3)“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前面一句是“   ,   ”
(4)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    ,或    ,所以叶挺将军面对敌人高叫“爬出来吧,给你自由”,他选择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这正是革命者“粉骨碎身浑不怕,   ”的精神写照。
(2021 蓝田县)经典诗歌默写。
(1)   ,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2)劝君更尽一杯酒,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粉骨碎身浑不怕,   (于谦《石灰吟》)
(4)   ,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5)南朝四百八十寺,   。(杜牧《江南春》)
(2020 阎良区)先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1)今夜月明人尽望,   。
(2)   ,明月何时照我还?
(3)咬定青山不放松,   。
(4)粉骨碎身浑不怕,   。
“托物言志“在古诗这个大花园里屡见不鲜。比如“   ”(填序号)表达了郑板桥坚定不移的秉性,“   ”(填序号)表达了于谦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品质。由此,我还想到了另两句托物言志的诗:   ,   。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共1小题)
(2022 蓝田县)根据你所积累的知识填空。
(1)   ,弗若之矣。(《学弈》)
(2)卷地风来忽吹散,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3)《马诗》一诗中,想象策马奔驰,强烈地传达出企盼建功立业而不被赏识的诗句是:“   ,   。”《竹石》一诗中,赞美劲竹在恶劣的环境中接受磨炼与考验,坚韧不拔的诗句是:“   ,   。”
课外阅读(共2小题)
(2022 蓝田县)名著阅读。
他在航海中经历无数险情,后来整条船在太平洋上不幸罹难,船上的人都葬身海底,只有他一人得以奇迹般地活下来,并只身来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岛上。他从绝望的缝隙中得到了生命的启示,性格坚强的他在岛上独立生活了28年。这段文字叙述的是英国作家    写的长篇小说《   》,流落孤岛时,   是他的精神寄托,他敢于   ,勇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
(2022 新城区)根据《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的内容,请以“救”为关键字,将鲁滨逊与以下三个人物之间发生的事情叙述清楚。
葡萄牙船长:   
“星期五”:   
英国船长: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对联(共1小题)
(2021 蓝田县)毕业前夕,班级开展了“感恩教师”主题班会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第一组同学设计了“对联谢恩师”活动环节,同学们拟出了上联,请你选出合适的下联,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上联:育人才献身忘我如蜡烛
下联: C 
A.传知识呕心沥血育桃李
B.多才学呕心沥血育桃李
C.传知识呕心沥血似春蚕
D.多才学无私奉献似春蚕
2.第二组同学打算给老师发一条微信,请你拟写微信内容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情。(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
 老师,您像一支蜡烛,虽然细弱,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照亮了别人,耗尽了自己。我们永远感谢您! 
【解答】1.本题考查对联。对联讲究上下联的对仗,“育人才”对应“传知识”,“献身忘我”对应“呕心沥血”,“如蜡烛”对应“似春蚕”。故选C。
2.本题考查根据要求写句子。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写出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即可,注意要用上至少一种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
1.C;
2.老师,您像一支蜡烛,虽然细弱,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照亮了别人,耗尽了自己。我们永远感谢您!
名著(共2小题)
(2022 西安)请按性格特点把《童年》中的人物分成两类。(只填序号)
①两个舅舅 ②知识分子“好事儿”③继父 ④格里高利 ⑤外祖父 ⑥“小茨冈”⑦外祖母 ⑧伯爵小姐
(1)善良平凡的普通人: ②④⑥⑦ 
(2)自私粗野的小市民: ①③⑤⑧ 
【解答】《童年》这部小说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沙俄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
(1)书中善良平凡的普通人有:知识分子“好事儿”、格里高利、“小茨冈”、外祖母。故选②④⑥⑦。
(2)书中自私粗野的小市民有:两个舅舅、继父、外祖父、伯爵小姐。故选①③⑤⑧。
故答案为:
(1)②④⑥⑦;
(2)①③⑤⑧。
(2022 周至县)下列两段文字,分别描述的是哪部名著中的哪个人物?
(1)从别的方面看,他和以前完全一样。他那淡黄的头发、鼻子上的雀斑、皮裤和袜子上的补丁都和过去一模一样,只不过变得很小很小罢了。
描述的是《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 尼尔斯 
(2)他出现在人行道上,提着一桶白色灰浆,拿着一把长柄刷子。他打量了一番围墙,所有的欢 乐离他而去了,一阵深深的沮丧笼罩着他的心灵。
描述的是《 汤姆 索亚历险记 》 汤姆 索亚 
【解答】(1)《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讲一个不爱学习、喜欢恶作剧的顽皮孩子尼尔斯,因为一次捉弄小妖精,而被小妖精用魔法变成了一个跟老鼠差不多大的小人。他骑在他家的大白鹅背上,跟着一群大雁出发作长途旅行。通过这次奇异的旅行,尼尔斯增长了很多见识,结识了许多朋友,也碰到过好几个凶恶阴险的敌人。他在种种困难和危险中受到了锻炼,最后尼尔斯回到了家中,恢复原形,变成了一个好孩子。
(2)《汤姆 索亚历险记》是发生在19世纪上半世纪美国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主人公汤姆 索亚天真活泼、敢于探险、追求自由,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
故答案为:
(1)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尼尔斯;
(2)汤姆 索亚历险记 汤姆 索亚。
诗歌默写(共6小题)
(2022 周至县)根据你所积累的知识填空。
(1)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李贺《马诗》)
(2)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于谦《石灰吟》)
(3)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
(4)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长歌行》)
(5)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6)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 。( 王观《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7)关于改革,国家领导人曾说过:“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这和我们学过的《周易》中的名言“穷则变, 变则通 , 通则久 ”蕴含的道理一样。
【解答】(1)出自唐代李贺的《马诗》;
(2)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
(3)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
(4)出自汉乐府的《长歌行》;
(5)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
(6)出自唐代王观的《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7)语出《周易》,意思是: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地发展。
故答案为:
(1)何当金络脑;
(2)烈火焚烧若等闲;
(3)今夜月明人尽望;
(4)何时复西归;
(5)千磨万击还坚劲;
(6)山是眉峰聚;
(7)变则通 通则久。
(2022 蓝田县)根据情景写诗句。
(1)春天是什么?是叶绍翁访友不遇时的“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是杜甫笔下似春雨般“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的悄无声 息;是韩愈笔下的“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夏天是什么?是辛弃疾笔下“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的丰收景象;是令杨万里惊叹的“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西湖风光。
(2)古人留下了许多劝勉人们要珍惜时间的名诗、名句,请你写出一句: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解答】(1)分别出自宋代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唐代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宋代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出自《长歌行》。
故答案为:
(1)春色满园关不住 润物细无声 天街小雨润如酥 听取蛙声一片 接天莲叶无穷碧;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022 新城区)我能根据情景填写诗句。
(1)诗词中有美妙的比喻,如“ 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诗词中有柳絮飞舞的迷人春景。如“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诗词中有托物言志,如“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
(2)月亮能够承载人们的情感。那一弯明月,寄托诗人建功立业的渴望:“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月圆人团圆,诗人王建却独自吟道:“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安石见明月,急欲飞舟渡江而过:“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
【解答】(1)分别出自宋代王观的《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唐代韩翃的《寒食》,明代于谦的《石灰吟》。
(2)分别出自唐代李贺的《马诗》,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宋代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故答案为:
(1)水是眼波横 寒食东风御柳斜 要留清白在人间;
(2)燕山月似钩 今夜月明人尽望 明月何时照我还。
(2022 阎良区)根据你所积累的知识填空。
(1)看到有的同学学习不努力,虚度光阴,你可以用古人的诗句劝他“ 少壮不努力 , 老大徒伤悲 。”
(2)中秋节到了,爸爸在院子里吟诵:“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我知道爸爸是想念故乡了。
(3)“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前面一句是“ 昔我往矣 , 杨柳依依 ”
(4)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  重于泰山 ,或  轻于鸿毛 ,所以叶挺将军面对敌人高叫“爬出来吧,给你自由”,他选择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这正是革命者“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的精神写照。
【解答】(1)考查课内外古诗积累。作答时围绕劝告别人珍惜时间,勤奋学习即可。
(2)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
(3)出自《采薇》。
(4)出自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
故答案为:
(1)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2)不知秋思落谁家;
(3)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4)重于泰山 轻于鸿毛 要留清白在人间。
(2021 蓝田县)经典诗歌默写。
(1)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2)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
(4) 千磨万击还坚韧 ,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5)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
【解答】(1)出自王建的《十五夜望月》。
(2)出自王维是《送元二使安西》。
(3)出自于谦的《石灰吟》。
(4)出自郑燮的《竹石》。
(5)出自杜牧的《江南春》。
故答案为:
(1)今夜月明人尽望;
(2)西出阳关无故人;
(3)要留清白在人间;
(4)千磨万击还坚韧;
(5)多少楼台烟雨中。
(2020 阎良区)先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1)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在谁家 。
(2)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3)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
(4)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
“托物言志“在古诗这个大花园里屡见不鲜。比如“ (3) ”(填序号)表达了郑板桥坚定不移的秉性,“ (4) ”(填序号)表达了于谦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品质。由此,我还想到了另两句托物言志的诗: 不要人夸好颜色 , 只留清气满乾坤 。
【解答】(1)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
(2)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3)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
(4)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
根据前面分析作答即可。诗句根据积累写一句即可。
故答案为:
(1)不知秋思在谁家;
(2)春风又绿江南岸;
(3)立根原在破岩中;
(4)要留清白在人间;
(3)(4)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共1小题)
(2022 蓝田县)根据你所积累的知识填空。
(1) 虽与之俱学 ,弗若之矣。(《学弈》)
(2)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3)《马诗》一诗中,想象策马奔驰,强烈地传达出企盼建功立业而不被赏识的诗句是:“ 何当金络脑 , 快走踏清秋 。”《竹石》一诗中,赞美劲竹在恶劣的环境中接受磨炼与考验,坚韧不拔的诗句是:“ 千磨万击还坚劲 , 任尔东西南北风 。”
【解答】故答案为:
(1)虽与之俱学;
(2)望湖楼下水如天;
(3)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课外阅读(共2小题)
(2022 蓝田县)名著阅读。
他在航海中经历无数险情,后来整条船在太平洋上不幸罹难,船上的人都葬身海底,只有他一人得以奇迹般地活下来,并只身来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岛上。他从绝望的缝隙中得到了生命的启示,性格坚强的他在岛上独立生活了28年。这段文字叙述的是英国作家  笛福 写的长篇小说《 鲁滨逊漂流记 》,流落孤岛时, 《圣经》 是他的精神寄托,他敢于 冒险 ,勇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
【解答】结合《鲁滨逊漂流记》的内容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
笛福 鲁滨逊漂流记《圣经》冒险
(2022 新城区)根据《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的内容,请以“救”为关键字,将鲁滨逊与以下三个人物之间发生的事情叙述清楚。
葡萄牙船长: 第二次航海,鲁滨逊沦为海岛的奴隶,最终被葡萄牙船长所救。 
“星期五”: 鲁滨逊搭救了即将被野人当作美餐的“星期五”。 
英国船长: 英格兰船长遭船员反叛,鲁滨逊救了他。 
【解答】结合《鲁滨逊漂流记》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
第二次航海,鲁滨逊沦为海岛的奴隶,最终被葡萄牙船长所救。
鲁滨逊搭救了即将被野人当作美餐的“星期五”。
英格兰船长遭船员反叛,鲁滨逊救了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