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10 极地地区 (Word版附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10 极地地区 (Word版附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8-19 12:01: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章 极地地区
知识点 1 独特的自然环境 科学考察的宝地
图10-1
1.在两图中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
2.在左图中标注①太平洋、②印度洋、③大西洋。
3.在右图中标注④北冰洋、⑤亚洲、⑥欧洲、⑦北美洲。
4.在左图中填出A长城站、B中山站、C昆仑站、D泰山站(填字母)。
5.在右图中填出E黄河站。
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北极地区中部是陆地,南极地区中部是海洋
B.北极地区代表动物是企鹅,南极地区代表动物是北极熊
C.北极气温比南极气温高,降水比南极多
D.到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是每年6月至8月
2.南极地区的特征与称谓搭配正确的是 (  )
A.干旱——自然资源“大仓库”
B.大风——“风库”
C.矿产丰富——“冰雪高原”
D.寒冷——“白色荒漠”
知识点 2 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图10-2
说说这幅公益海报的用意是什么。
读图,回答第3题。
3.爱护和保护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南极洲。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A.在南极海域捕鲸
B.大规模开发南极矿产
C.把垃圾埋在雪地下
D.作为科研基地和平使用
1.下列框图体现了南极地区自然要素间的相互关系,①②③④处用词准确的一项是 (  )
图10-3
A.①低 ②低 ③高 ④减弱
B.①高 ②低 ③高 ④加剧
C.①高 ②低 ③低 ④减弱
D.①高 ②高 ③低 ④加剧
2.读“北极地区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10-4
A.大部分地区终年冰雪覆盖,是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
B.居住着因纽特人,耐寒的北极熊和企鹅也生活在这里
C.甲是格陵兰岛,乙是跨经度最广的国家俄罗斯
D.中国黄河站位于北极圈以外,无极昼极夜现象
  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各国在南极地区建立了一系列科学考察站。下图示意部分科学考察站在南极洲的位置。据此完成3~4题。
图10-5
3.各国在南极洲科学考察站工作的时段主要集中在2月份,原因是该时段的南极洲(  )
①有极昼现象,白昼时间长,利于考察 
②正处“暖季”
③降水较多,可用水源充足
④动物冬眠,对人类威胁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图中位于南温带的科学考察站是 (  )
A.中山站 B.昆仑站 C.长城站 D.俄罗斯站
5.在“爱护和捍卫地球的最后一片净土——南极”主题班会上,对如何加强南极的保护和利用,小明提出以下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大量捕杀企鹅,研究地球演化
B.开采南极矿产,利用自然资源
C.开发旅游项目,丰富游览内容
D.科学考察利用,维护生态平衡
6.(眉山中考)20世纪以来,人类的极地活动从自然探险进入科学考察阶段,我国先后在南极大陆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读“以南极大陆为中心的海陆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0-6
(1)与南极大陆隔海相望的甲是    洲,围绕在南极大陆周围的乙是    洋。
(2)我国在南极建立的四个科考站,纬度最低的是    站,它位于    (填“东”或“西”)半球;到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眉山正处于    季(季节)。
(3)南极大陆最显著的气候特征是    、干燥和烈风。为了保护南极生态环境,和平利用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禁止军事活动和领土要求,1959年12月,相关国家签订了《    条约》。
7.电视纪录片《第三极》将南极、北极、珠穆朗玛峰合称“世界三极”。此次拍摄任务的宗旨是关注全球气候变化,提倡全球节能减排,让我们更爱、更珍惜我们共同的绿色家园。
你觉得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家园
答案
【基础双练】
1.C  北极地区中部是海洋,南极地区中部是陆地;北极地区代表动物是北极熊,南极地区代表动物是企鹅;北极气温比南极气温高,降水比南极多;到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是每年11月至次年3月。
2.B  南极地区资源丰富:南极大陆的地下埋藏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海洋中生物资源极其丰富,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故有自然资源“大仓库”之称。 南极地区多狂风,有“风库”之称。 南极大陆孤立于地球的最南端,95%以上的面积被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冰雪高原”之称。南极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仅为55毫米,是地球上降水最少的大陆,而且降水几乎全部是雪,所以南极地区有“白色荒漠”之称。
3.D  本题主要考查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为了保护与和平利用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南极洲,各国应当加强合作,履行《南极条约》,保护南极环境。A、B、C三项都是破坏环境的做法,D项是爱护环境的做法。
【能力双测】
1.B  南极地区纬度高,气温低,海拔高,加剧了气候严寒。
2.C  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南极地区;企鹅是南极地区特有的动物;甲是格陵兰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乙是俄罗斯,是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国家;黄河站位于北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
3.A  极地地区气候恶劣,考察时间应选择当地“暖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到南极地区考察,应选择11月至次年3月,即我国的冬季,此时段南极地区为“暖季”,气温较高,且有极昼现象,便于进行科学考察。
4.C  读图可知,图中的科学考察站中位于南温带的是长城站,该站位于南极圈以外。
5.D  “爱护和捍卫地球最后一片净土——南极”,提倡各国把南极作为科研基地,和平利用。捕杀企鹅、开采矿产、开发旅游都不利于南极地区环境的保护,都是错误的做法。
6.(1)南美 太平
(2)长城 西 冬
(3)酷寒(严寒) 南极
本题考查南极地区的概况。(1)读图分析可知,与南极大陆隔海相望的甲是南美洲,围绕在南极大陆周围的乙是太平洋。(2)读图可知,我国在南极建立的四个科考站,纬度最低的是长城站,它位于西半球;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的冬季,为南半球的夏季;我国正处于冬季时;南极地区为暖季,且有极昼现象,是去南极进行科学考察最佳的时期。所以到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眉山正处于冬季。(3)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南极大陆最显著的气候特征是酷寒、干燥和烈风,为了保护南极生态环境,和平利用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禁止军事活动和领土要求,1959年12月,相关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
7.保护环境无小事,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不随地吐痰、吐口香糖,垃圾、空饮料瓶、食品包装袋放入垃圾箱,不乱扔废旧电池、塑料袋、一次性饭盒等一次性用品,爱护花草树木,不破坏植被等。一些节约行为也是保护环境,如节约用电就可以减少因发电而产生的污染;节约纸张,少用一次性纸杯、木筷,就可以减少树木砍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