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小小的船
备教材教法
文本解读
《小小的船》是一首富有童趣、朗朗上口的儿童诗。诗歌将弯弯的月儿和小小的船巧妙地联系起来,描绘了一幅有趣的夜景图——月儿是停泊在天空中的小船,“我”坐在“船”上看闪闪的星星和蓝蓝的天。诗歌以合理的比喻为纽带,将遥挂天空的月儿瞬间拉到眼前,把现实和奇妙的幻想不留痕迹地融合在一起。读着诗歌,脑海中便会闪现一幕幕形色兼具的图景,带来亦真亦幻的奇妙感受。
诗歌共有两句,第一句运用比喻,将弯弯的月儿和小小的船两幅图景带进读者脑海里,弯弯的月儿和小小的船在形状上相似,都是“弯弯的”“两头尖”,二者合二为一。第二句说“我”坐在小船上,实际是想象自己坐在月亮上看星空,以充满童趣的幻想,勾画了坐在月亮船里,与星星相伴,畅游蓝天的浪漫图景。文中出现三个“小小的船”,第一个指的是真实的小船,第二、三个指的是弯弯的月亮。
这首儿童诗最大的特色在于运用了叠词描写景物,读来朗朗上口,自然亲切。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读好叠词,感受叠词的作用,并积累叠词。
课文插图画了一个小女孩躺在月亮上,伸出手,向着天空中的星星说着什么,两颗星星正对着她微笑,画面充满想象和童趣。教学时可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想象,从而体会夜空的美丽。
课后第二题让学生照样子说词语,就是对于叠词的理解巩固和拓展。教学中可以先把词语放在具体的语境中让学生体会。“弯弯”比“弯”的程度大一些,“小小、蓝蓝”也一样,都强化或突出了事物的特点。“闪闪”则是说星星不停地一闪一闪的,给人感觉很调皮。让学生在朗读中想象具体的事物,感受到作者对这些景物喜爱、亲切的感情。模仿表达时可以提问学生:船——小小的船——还有小小的什么?通过交流,打开学生的思路,如“小小的蚂蚁、小小的珠子、小小的手指”。
教学策略
1.认写字词
(1)识字。
本课要求学生掌握新偏旁“门字框”,门字框源于“门”字,可结合生活实际,联系门的样子进行识记。
教学中,注意渗透多种识字方法。有的可用编字谜的方法:“两”——一横一框,一对小人藏中央;“头”——一点一点大;“里”——土中长出一个太阳。有的可用做动作模拟字形的方法:“看”——将一只手罩在眼睛上往远处看;“闪”——请一个同学双脚平开,站到门框下。识记生字的过程中让学生跟着动起来,在说一说、演一演的活动中,让识记活动变得丰富有趣。
(2)写字。
指导写字,关注学生的书写坐姿和握笔姿势,学写新笔画横折钩、竖弯钩。教师在范写过程中,引导学生边说笔画名称边学写。
书写时,可引导学生发现“月、儿、头”3个字撇的异同:“月、儿”的撇同为竖撇,要写得正一些,“头”的撇则要写得斜一些,不过它们都要写得修长、舒展。
2.阅读理解
课文一共4行两句话,第一行是理解的难点。因为月亮离我们很远,看上去很小,所以说“小小的”,而“弯弯的、两头尖”其实都在说月亮和小船形状相似的地方。让学生明白,第二、三行中的“小小的船”,指的是“月亮”。
3.积累表达
一是背诵课文《小小的船》;二是文中有一些带叠词的“的”字短语,如“弯弯的月儿”“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建议积累这些带叠词的“的”字短语和其中的叠词,并在表达中运用。
教学资源
作者简介
生平简介: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江苏苏州人。早年任小学教师,并从事文学创作。
突出成就:他从事教育教学工作70多个春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撰(zhuàn)写了大量有关教育教学的专论、专著。
主要作品:童话集《稻草人》,长篇小说《倪(ní)焕(huàn)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