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第1课时,共2课时)
【教学目标】
1.利用描点法作出函数的图象,并能根据图象认识和理解二次函数性质;
2.能作出和的图象,并比较它们与的图象的不同之处,初步体会二次函数关系式与图象之间的联系;
3.经历探索二次函数的作法和性质的过程,获得利用图象研究函数性质的经验.
【教学重点】
利用描点法作函数的图象.
【教学难点】
观察图象研究图象特点以及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是二次函数?
2、我们学完二次函数的定义,接下来我们应该学习该函数的什么?
生:它的图象以及性质.
对!很好!我们从这节课开始就来看看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它又具有哪些性质?二次函数较为复杂,所以我们从比较简单的开始,即当b、c都为0时,的图象与性质.
二、新课
1、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
(由学生在黑板上演示,教师点评更正)
2、交流
观察二次函数的图象,思考下列问题并与同桌进行交流
(1)图象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的对称轴是什么?
(2)图象有最低点吗?如果有,最低点的坐标是什么?
(3)当x<0时,随着x值的增大,y的值如何变化?当x>0时呢?
让学生交流自己随图象的看法,并发表自己的观点,让学生体会函数的性质就是从图象中看出的.
3、总结归纳
(1)二次函数的图象叫做抛物线;
(2)抛物线的开口向上;
(3)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y轴(直线x=0);
(4)对称轴与抛物线的交点是抛物线的顶点,顶点坐标为(0,0);
(5)从图上看,抛物线的顶点也是图象的最低点,即当x=0时,对应的函数值y=0是所有函数值中最小的值(这时可记作y最小值=0)
(6)当x<0时,随着x值的增大,y的值在减小;当x>0时,随着x的值的增大,y的值在增大.
4、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的图象.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逻点评
5、交流
观察抛物线和,分别指出它们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抛物线有最高点还是最低点?图象何时上升、下降?并就上述问题与同桌交流.
由学生总结,教师点评.
三、巩固练习
课本P9练习
四、小结
谈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校本作业
六、教学反思:
22.2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第1课时,共2课时)
【教学目标】
1.利用函数,和的图象的共同特点,总结出二次函数(a>0)的性质;
2.类比二次函数(a>0)的图象及性质总结(a<0)的图象及性质;
3.经历探索二次函数的性质的过程,体会函数性质与图象之间的联系,渗透数形结合.
【教学重点】
探索二次函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
二次函数的性质及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请一位同学上黑板把我们上次画的,和的图象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
教师点评,特别是开口大小,在这里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哪个抛物线开口最大,哪个最小?
2、思考:你能根据黑板上,和的图象的共同特点,总结出二次函数(a>0)的性质吗?
二、新课
1、让学生交流、思考,提示学生应从哪几个方面去研究,教师点评,最后让学生阅读课本P9的表格,得到二次函数(a>0)的性质.
2、类比二次函数(a>0)的性质,我们怎么研究二次函数(a<0)的性质呢?
生:通过画具体的二次函数y=—x ,和的图象,观察图象特点,总结出二次函数(a<0)的性质.
很好!
由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指导.
总结: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它关于y轴对称, 它的顶点坐标是(0,0).
抛物线的形状的形状与a密切相关,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 顶点是抛物线最低点,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顶点是抛物线最高点.
3、请同学们将所画的四个函数、、y=—x 和的图象作比较,你们还能发现什么?
生:抛物线的开口大小与a有关.
生:|a|越大,抛物线开口越小;|a|越小,抛物线开口越大.
生:当a>0时,在对称轴左侧,曲线自左向右下降;在对称轴右侧,曲线自左向右上升.
三、巩固练习
1、不画图象,说出抛物线y=-4x2和y=x2的对称轴、 顶点坐标和开口方向。
【答案】
y=-4x2 对称轴 顶点坐标 开口方向
y轴 (0,0) 下
y=x2 y轴 (0,0) 上
2、课本P10练习1、3、4
3、已知抛物线经过点.
(1)求抛物线的关系式;
(2)求抛物线上纵坐标等于3的点的坐标,并通过观察函数图象回答,当x在什么范围内,y<3?
四、小结
1、二次函数(a≠0)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
2、图象关于y轴对称,顶点是坐标原点;
3、当a>0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上,顶点是抛物线上的最低点;当a<0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下,顶点是抛物线的最高点.
4、抛物线的开口与|a|的大小关系.
五、作业:校本作业
六、教学反思:
PAG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