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第一章3-5节练习
选择题
1、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右图所示,图上画出了几个力的方向,你认为鸡蛋所受浮力的方向应是( )
A.F1 B.F2 C.F3 D.F4
2、2012年9月25日,中国制造航母“辽宁号”交付使用,圆了无数中国人的梦想。一艘航母的舰载机飞离航母后,则( )
A.航母将上浮,所受浮力减小 B.航母将上浮,所受浮力增大
C.航母将下沉,所受浮力增大 D.航母将下沉,所受浮力减小
3.在帮妈妈做家务的时候,小明发现两根相同体积的筷子,甲浮在水面上,乙沉在水底,如图。由此可知甲比乙( )
A.所受浮力小 B.质量大
C.所受压强大 D.密度大
4.由图可知,从0℃升温到50℃,一定量的水中能溶解的质量变化最大的物质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如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b物质宜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获取晶体
C.t1℃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t2℃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的物质,b比a多
6.一定温度下,有一杯食盐水,杯底尚有少量食盐固体不能溶解。现将新鲜的萝卜块放入其中,放置一段时间。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食盐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B.萝卜块质量一定减少
C.杯中的食盐固体一定全部溶解 D.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
7、木糖醇是一种理想的蔗糖替代品,它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
判断,下列关于木糖醇溶解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木糖醇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
B.木糖醇溶液从30℃升温到50℃,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C.木糖醇溶液从50℃降温到30℃,一定没有晶体析出
D.30℃时,75克木糖醇可以完全溶解在100克水中
8、20℃时,向一盛有40 g氯化钠的烧杯内加入100 g水,充分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氯化钠固体,过滤得到4 g 固体和澄清溶液。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36 g B.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 g
C.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36% D.加水后该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9、如图表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2时,当A、B两种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时,下列哪种方法使两溶液都能达到饱和?( )
A.降低温度 B.加入溶剂
C.加入溶质 D.倒出部分溶液
10、图甲为蔗糖的溶解度曲线。现将剩有蔗糖固体的饱和溶液降温,则烧杯底部的蔗糖固体质量将 ( )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11、配制硝酸钾溶液时得到下表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不正确的是 ( ) ( )
序号 温度/℃ 水的质量/克 所加硝酸钾的质量/克 所得溶液的质量/克
① 28 10 4 14
② 28 10 6 14
③ 60 10 8 18
A.28℃时1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4克B.60℃时等质量水中能溶解的硝酸钾比28℃时多
C.①②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③所得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12、轮船上,都漆着五条“吃水线”,又称“载重线”,其中标有W的是北大西洋载重线,标有S的印度洋载重线,当船从北大西洋驶入印度洋时,轮船受到的浮力以及北大西洋海水密度ρ北与印度洋海水密度ρ印的关系是( )
A.浮力增大,ρ北=ρ印 B.浮力减少,ρ北=ρ印
C.浮力不变,ρ北>ρ印 D.浮力不变,ρ北<ρ印
13、把质量相等的实心木球和实心铝球浸没于水中,放手后木球漂浮而铝球下沉,静止后木球所受浮力F木和铝球所受浮力F铝的大小关系是( )
A.F木=F铝 B.F木>F铝 C.F木14、“海宝”是2010年世博会的吉祥物,其形象如图所示。小玲的爸爸从上海给她带回一个“海宝”。经测量,她发现该“海宝”的质量为200g,体积为300cm3。已知水的密度,g=10N/kg,则( )
A.将该“海宝”浸没在水中,它受到的浮力为2 N
B.将该“海宝”浸没在水中,放手后“海宝”将下沉
C.将该“海宝”浸没在水中,放手后“海宝”将上浮
D.将该“海宝”浸没在水中,放手后“海宝”将悬浮
15.周末,感到有点饿的甲同学泡了一杯白糖开水。他用筷子充分搅拌杯中的白糖后,将杯子放在一边待糖水变凉,喝糖水时。发现杯底有少量未溶解的白糖(如图所示)。下列操作或现象能说明糖水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A.泡糖水时进行了充分搅拌
B.糖水热的时侯白糖全部溶解
C.凉的糖水底部有剩余的白糖
D.喝糖水时感到很甜
16、2012年6月,我国首台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进行7km级海试.“蛟龙号”采用向空气舱中注入海水实现下沉,用抛弃压载铁的办法实现上浮.“蛟龙号”下沉、上浮的原理是( )
A.下沉时靠减小浮力,上浮时靠增大浮力 B.下沉时靠增加自重,上浮时靠减小自重
C.下沉时靠减小浮力,上浮时靠减小自重 D.下沉时靠增加自重,上浮时靠增大浮力
17、吃火锅时,我们虽然没往锅内继续放盐,但汤越吃越咸,这是因为 ( )
A.汤的上部淡下部咸 B.汤内盐的质量分数随着水份的蒸发而增大
C.汤内锅底的盐没溶解 D.其它原因
18、在一根表面涂蜡的细木棍的一端绕着适量的铁丝,把它放到甲乙丙三种密度不同的液体中,木棍浸入液体里的情况如图所示,则木棍在三种液体里受到的浮力F的大小及三种液体密度ρ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F甲>F乙>F丙 ρ甲>ρ乙>ρ丙 B.F甲<F乙<F丙 ρ甲<ρ乙<ρ丙
C.F甲=F乙=F丙 ρ甲>ρ乙>ρ丙 D.F甲=F乙=F丙 ρ甲<ρ乙<ρ丙
19、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右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溶质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 )
A.海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B.溶剂质量增多
C.海水质量不变 D.溶质质量增多
20、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物体。将物体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物体在空气中示数的三分之一,这个物体的密度是 ( )
A.0.3×103kg/m3 B.0.67×103 kg/m3 C.1.5×103kg/m3 D.3×103 kg/m3
二、简答题:
21、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_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飞艇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气囊,在里面装着__________比空气小的气体,当飞艇受到的重力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浮力时就能升空。
22、将少量的①植物油,②面粉,③味精,④白糖,⑤泥土,⑥洗涤液,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振荡后,其中_________形成悬浊液,_________形成乳浊液,_________形成溶液。(填编号)
23、如图所示,重为3×108牛的飞艇静止在空中,飞艇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______牛,方向______________。
24、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小华全家团聚,煮汤圆以示庆祝,小华在帮妈妈煮汤圆时发现,生汤圆放入锅中由于浮力___________重力而下沉,在煮的过程中,汤圆受热膨胀,浮力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致使浮力_______重力而上浮。
25、质地均匀的小球漂浮于水面,切掉小球露出水面的部分,小球剩余部分的密度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将小球剩余部分浸没于水中,松手后它将_________(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26、根据右图所示的物质溶解度曲线图,回答以下问题:
(1)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升高的物质是_________。
(2)现有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当温度从t2℃降至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____,没有晶体析出的是_________。
27、图1 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1℃ 时,分别将20 克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加人到盛有100 克水的两个烧杯中,恰好完全溶解,升温到t2 ℃ 时出现图2 所示的现象。则t2℃ 时烧杯中甲物质溶液的质量是 克。
28、已知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所示:
如果要配制该物质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饱和溶液200克,需要水 克,此时溶液的温度应为 ℃。
实验探究题:
29.平常我们吃熟鸡蛋时,发现被蛋白质包围的蛋黄是圆球形的,那么生鸡蛋的蛋黄形状是否也是圆球形的呢?为探究这个问题,某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下面的实验,同时还查阅了相关材料。
步骤一:取一只玻璃杯,里面盛小半杯清水,在清水里加入一大滴菜油,发现菜油滴到水面上后呈薄片浮于水面;
步骤二:再取一定量的酒精,沿着杯壁慢慢倒入水中,发现随着倒入酒精量的增多,油的薄片慢慢变小,厚度渐渐增加,变成扁球形,最后演变成圆球形,悬浮在酒精溶液中。
小资料:当油滴处于悬浮状态时,表面张力会使它的表面积可能缩小到最小值,而在体积一定的条件下,以球形的表面积为最小。
对上述实验过程进行分析后完成下列问题;
推测生鸡蛋中蛋黄的形状是 __ __ __ 形;
请从密度的角度分析油滴处于悬浮状态的原因; __ __ __
该实验体现了哪一种科学探究方法? __ __ __
A.控制变量法 B.类比法 C.对照法
30、下图是小明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的有关实验操作示意图。
(1)配制过程中使用的四种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________、_________、量筒。
(2)请你指出图中一处错误操作,并分析该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②、图③表示的操作步骤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配制时需称量氯化钠_____g,如果氯化钠中含有少量不溶的杂质,溶质的质量分数会______(填“偏大”或“偏小”);量取水最好选择____ ___的量筒(填序号①10mL②50mL③100mL)。(水的密度为1g/cm3)
四、分析计算题
31、现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氢氧化钠溶液300克,需要氢氧化钠和水各多少克?
若将此溶液稀释成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加水多少克?
32、汽车蓄电池中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8%,密度为1.2克/厘米3。若要在实验室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这种稀硫酸630 克。求:
(1)630 克稀硫酸的体积是多少毫升?
(2)需要浓硫酸多少克?
33、一块石蜡,放在酒精中将下沉,放在水中将上浮,请判断出这块石蜡的密度在什么范围内?如何利用一只量筒及适量的酒精和水,精确地测出石蜡的密度?(ρ酒精=0.8×103kg/m3)
34.2010年4月20日美国墨西哥湾钻井平台发生爆炸,使海面下1500米深处的管道破裂。截止
到5月6日,至少有6000米3的石油泄漏到大海,导致石油大面积地漂浮在海面上。当海面上漂浮着大量油膜时,会造成很多危害。例如油膜会降低表层海水中的日光辐射量,使浮游植物大量死亡,从而使这个地区的海洋生态系统遭受破坏。
(1)泄油事件发生后,事故处理部门采用“烧油”方法进行处理,即点燃海面上的石油,但是
环保部门认为这种方法不妥。“烧油”方法不妥的主要原因是 。
(2)为了堵塞漏油,事故处理部门曾用一个钢筋水泥罩罩住漏油点。已知钢筋水泥罩体积为200米3,海水密度为1.03×103千克/米3,求钢筋水泥罩浸没在水中(没碰到海底)时受到的浮力。(取g=10牛/千克)
参考答案: 1-5 CAACC 6-10 CBCCA 11-15 DCBCC 16-20 BBCAC
21、自身重力 密度 小于 22、②⑤ ①⑥ ③④ 23、 3*108 竖直向上
24、小于 增大 大于 25、不变 上浮一些 26、(1)A (2)A C
27、115 28、 160 60
29、(1)圆球(回答“球”也得分,回答“圆”、“扁球”不得分)
(2)水和酒精混合液(酒精溶液)的密度等于油滴的密度(填写“酒精或水的密度和油滴密度相等”不得分)
30、(1)烧杯 玻璃棒 (2)称量时物体和砝码放反了 后果是称得的氯化钠质量偏小导致配置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3) 称量 溶解 (4) 12 偏小 ③
31、75克 225克 450克 32、(1)525(2)180
33、由石蜡放在酒精中将下沉可知ρ蜡>ρ酒精,由石蜡放在水中将上浮可知ρ蜡<ρ水,则ρ酒精<ρ蜡<ρ水,即石蜡的密度在0.8×103kg/m3和1.0×103kg/m3之间。
精确地测定石蜡密度,步骤如下:
(1)往量筒中放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
(2)将石蜡块放入量筒中,记下水的体积V2;
(3)取出量筒中的水和石蜡块,再往量筒中放入适量的酒精,记下酒精的体积V3;
(4)将石蜡块放入量筒,浸没于酒精中,记下此时液体的体积V4;
(5)根据上述数据计算石蜡块的密度F浮=ρ水gV排1=ρ水g(V2-V1);
根据浮沉条件F浮=G蜡=m蜡g=ρ蜡gV蜡=ρ蜡g(V4-V3),
ρ水gV排1=ρ蜡gV蜡,可得:ρ蜡=ρ水(V2-V1)/(V4-V3)。
34.(1)造成大气污染(2)F浮=ρ液gV排(1分)=1.03×103千克/米3×10牛/千克×200米3(1分)=2.06×106牛(1分)
答: 钢筋水泥罩浸没在水中(没碰到海底)时受到的浮力为2.06×106牛。
F1
F4
F3
F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