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行路难(其一)》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行路难(其一)》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19 21:18: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1.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并默写这首诗。(重点)
2.感悟诗意,品味意境,赏析名句,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难点)
3.感受诗人充满自信、乐观进取的精神,积极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素养)
公元742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他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仁无望的他深感仁途的艰辛,满怀愤慨地写下了《行路难》。课本中选取的是《行路难》是其中的第一首。
背景资料
强调情感因素,个性色彩鲜明。
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浪漫主义
1、生字生词
金樽(zūn) 斗(dǒu)十千
珍羞(xiū) 投箸(zhù)
冰塞(sè)川 太行(háng)
歧(qí )路 沧(cāng)海
诗歌赏析三部曲
一读:结合注释,读懂内容
二悟:联系背景,把握情感
三品:抓住关键,赏析写法
方法指导
指导朗读
欣赏朗读,注意节奏的划分。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酒杯里盛着价格的清醇美酒,玉盘里装潢价值万钱的佳肴。
樽:盛酒的器具。 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
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直:同“值”,价值。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吃喝,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箸:筷子。 茫然:若有所失的样子。
疏通文意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想渡黄河,坚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
塞:堵塞。 川:河流。 太行:太行山,在现在山西、河南、河北三省交界处。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闲来坐在碧溪边钓鱼,又想象梦中在日边乘船远航。
闲来垂钓碧溪上:相传姜尚(姜太公)未遇周文王前曾在渭水的蹯溪垂钓,后辅佐周
武王灭商。
忽复乘舟梦日边:相传伊尹受商汤任用前,曾梦见乘船经过太阳旁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多啊,如今身处何方。
歧路:从大路上分出来的小路。
今安在:如今身处何方?也可理解为:现在要走的路在哪里?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我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一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高高的帆远渡碧海。
长风破浪会有时:比喻终将实现远大理想。《宋书·宗悫传》载,南朝时宗悫用“
乘工风破万里浪”来形容自己的抱负。会,一定,必然。 云帆:高高的帆。 济:渡。
玉盘珍羞直万钱。
“羞”:
“直”:
同“馐”,美味食品。
同“ 值”,价值。
通假字
赏析诗歌
李白因受奸臣的排挤被迫离开京城长安,朋友设宴为他送别。诗中是怎样描写酒宴的 描写了怎样的场面?有何作用?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以极夸张的笔法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与后文作者的行为形成强烈的反差,以乐景写哀情,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思考:“停”“投”“拔”“顾”,这些动词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面对美酒佳肴,作者为什么却放下酒杯,撂下筷子,离开座席,拔出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呢?
赏析:“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与“金”“清”“玉”“珍”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诗人极度苦闷、抑郁不舒的心情。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赏析:这是诗人的想象。想象自己离开长安渡过黄河与攀登太行山的情景。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仕途的艰难。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自己的仕途道路受到阻塞,济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抒写世路的艰难。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赏析: 姜太公,九十岁在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后被重用,助周灭商;伊尹,受命于商汤助商灭夏之前,梦见自己乘船经过太阳旁边。
这两个都是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终大有作为的人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用典故,借古人的事例,表达自己的愿望:相信自己终有一天会被朝廷任用,施展才能。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赏析:但理想与现实是有距离的,理想不能征服现实,现实也不肯认同理想。这样的痛苦交织在诗人心中,他终于发出“行路难”的感叹。反复咏叹,节奏短促,声调低抑,唱出无穷的忧虑和焦灼不安的心。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赏析: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相信自己总会有一天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是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 现在常用这两句诗表达自己有宏大的理想抱负和实现理想抱负的坚定的信念。
探究作者的情感脉络(情感起伏和心理变化)。
从中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李白?
要求:小组合作探究。
组长组织,成员积极参与发言。
小组安排好发言人。
探究主旨
概括主题
这首古诗诗人以行路难来描写人生道路上的坎坷,抒写了怀才不遇的愤懑,同时表达了诗人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用典精当。
诗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诗连用两个典故,诗人自比姜尚、伊尹,表达自己渴望得到明君赏识从而施展才能和抱负的愿望。“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自比宗悫,可见其志向远大。
艺术特色
虚实结合,想象雄奇。
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一会儿飞到“冰塞川”的黄河,一会儿飞到“雪满山”的太行,一会儿想到碧溪垂钓、乘舟日边,一会儿又回到“多歧路”的现实,一会儿又要乘风破浪,高挂云帆远渡沧海。从上古写到未来,从现实写到幻境,虚实结合,想象雄奇。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酌酒(zhuó) 歧路(qǐ)   冰塞川(sài)
B.鲍照(Bào) 踯躅(zhí zhú) 应届(yìnɡ)
C.珍馐(xiǔ) 迂讷(nè) 膝盖(xī)
D.投箸(zhù) 尽管(jǐn) 比拟(nǐ)
解析: A.歧qí,塞sè;B.应yīnɡ;C.馐xiū。
D
巩固提升
2.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拟行路难(其四)》是鲍照的寄寓悲愤之作。
B.诗人用泻水流淌这一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
C.通过“酌酒”“吞声”“踯躅”“不敢”等词,足见作者所忧的是些情感琐事。
D.“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这是本诗的名句,写出了底层人士及千千万万不得志者的内心痛苦。
C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行路难
(其一)
停杯不食,拔剑茫然
坚信理想
积极乐观
冰塞黄河,大雪满山
垂钓碧溪,乘舟日边
长风破浪,挂帆济海
苦恼
艰难
希望
追求
清酒,珍馐
停、投、拔、顾
冰塞川
雪满山
垂钓碧溪、乘舟梦日
多歧路
今安在
长风破浪
直挂云帆
(苦闷、抑郁、悲愤)
(痛苦、失望)
(希望)
(忧虑、焦灼不安、迷惘)
(自信、执着、乐观)
板书设计
(欢乐场面,以乐景写哀情)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教师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