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19 21:26: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了解诗人的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诗歌。
2.灵活运用赏析诗歌的方法,领会诗歌中描绘的意境和抒发的思想感情。
3.感受诗人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和伟大品格。
课堂导入
刘禹锡多次遭贬后,还遇到了同样遭贬的白居易,后人称他们是“刘白”,同是天涯沦落人,于是就有了本文的故事。
今天,我们一起课文《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感受其中的情怀。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联读诗歌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站个人际遇的角度,对友人屡遭贬谪、怀才不遇的命运寄予深切的同情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自称为汉代中山王刘胜的后人。贞元九年进士,官至察御史。王叔文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刺史,官至检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有《刘梦得集》。他以《竹枝词》,《杨柳枝词》和《浪淘沙》为名的三组诗,是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终为一代大师。
走进作者这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刘禹锡被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被罢苏州刺史后也回归洛阳的白居易相会。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诗中白居易对刘遭贬表示了同情和不平,刘写此诗回赠白居易。
背景资料
资料链接
酬 乐天 扬州 初逢 席上 见赠
酬谢、答谢,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白居易
地点是在扬州
久别之后,再次相逢。
赠给我
题目的意思是说刘禹锡作诗应答白居易在扬州同自己初逢时即席所作的“赠诗”。
1.解题目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唐)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七言律诗
押en韵
2.读古诗
3.跳读,感受整体的情感变化。
首联:凄凉、伤心
颔联:伤感、沉郁
颈联:感慨、坚定
尾联:重拾信心、精神振作
情感变化:沉郁中见豪放
奔放中有哲思
从心酸凄凉到乐观豁达
语调:从低沉到高昂
译大意品文章
首联: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在巴山楚水这样凄凉的地方,我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首联“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写出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巴山楚水”代指被贬谪之地的荒凉;
“二十三年”被贬谪的时间之长;
表达诗人长期被贬谪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之情。
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怀念故友只能徒然地吟诵《思旧赋》,久谪归来,回到故乡,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jī)康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以此赋追念他。
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
作者刘禹锡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暗示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物是人非,岁月流逝之感。
品读诗歌析其情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引用典故
王质观童子下棋,时过百年
向秀作《思旧赋》
怀念好友嵇康
空:徒然 翻:却
对岁月流逝、人世变迁的感慨
品读诗歌析其情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病树”比喻遭遇坎坷的诗人自己
“千帆过”、“万木春”比喻新人辈出、后继有人
豪放激越、乐观豁达
品读诗歌析其情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不甘沉沦,振作精神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联读诗歌解其意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站个人际遇的角度,对友人屡遭贬谪、怀才不遇的命运寄予深切的同情
站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

难点探究
末句中的“暂”有什么意味 请结合诗意简要分析。
暂”,暂且、姑且。最后一句诗的意思是姑且借朋友的安慰和眼前的美酒来振作精神,表达了对朋友情 义的感谢;一个“暂”字,表明诗人的旷达是惆怅中的旷达,旷达之中也有隐隐的感伤(悲凉、无奈、对未来的 担忧)。
难点探究
在这首诗中,诗人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从辛酸(凄凉、愤懑、怅惘)变得乐观(豁达)。
主旨归纳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长期被贬荒凉之地的艰辛,含蓄地表达了对世事沧桑的无限伤感和久遭弃置的愤懑不平之情,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在朋友的关怀下振作 精神,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的坚定信念和乐观心态。
写作特色
1.层层递进,言简意深 。
首联自叙被贬的遭遇,为全诗定下感情基调;颔 联怀念老友,想象自己回故乡之景,使激愤之情进一 步深化;颈联一改悲愤,豁达乐观,蕴含哲理;尾联以自勉、相互鼓励结束全诗。全诗言简意深,层层递进。
2.巧妙用典,意蕴丰富。
诗歌颔联用了两个典故:上句是向秀作《思旧 赋》的典故,隐含诗人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 满,表达了诗人对受害友人的悼念;下句用王质烂柯 的典故暗含贬谪时间之久,表现了世事的变迁以及 归来之后物是人非的怅惘心情。这两个典故十分贴 切巧妙,于委婉含蓄中表现了诗人的愤激之情。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教师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