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2.3伴性遗传(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2.3伴性遗传(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8-22 13:22: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3节 伴性遗传
人类X、Y染色体的扫描电镜照片
问题探讨
● 你能看清右边图案中的内容吗,如果分辨不清,那么你极有可能患了红绿色盲。据调查,在红绿色盲患者中,男性远远多于女性。
● 抗维生素D佝偻病也是一种遗传病,但这种病的患者中,女性远远多于男性。
为什么上述两种遗传病的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关联?
这两种遗传病的基因很可能位于性染色体,
因此总是和性别相关联。
问题探讨
● 你能看清右边图案中的内容吗,如果分辨不清,那么你极有可能患了红绿色盲。据调查,在红绿色盲患者中,男性远远多于女性。
● 抗维生素D佝偻病也是一种遗传病,但这种病的患者中,女性远远多于男性。
2.为什么两种遗传病与性别关联的表现又不同呢?
虽然这两种遗传病的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但红绿色盲基因为隐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基因为显性,因此,两种遗传病与性别关联的表现又不同。
人类的红绿色盲、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表现与果蝇眼睛颜色的遗传非常相似,决定它们的基因位于_____染色体上,所以在遗传上总是和_______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伴性遗传

回顾:控制果蝇的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什么染色体上?
性别
为什么有的遗传病患者中男多于女,有的女多于男呢?
伴性遗传还有哪些特点?
人的性别决定
人类X、Y染色体的扫描电镜照片
人类的性别是由什么决定的?
女性性染色体:
男性性染色体:
XX(性染色体同型)
XY(性染色体异型)
人类红绿色盲
● 红绿色盲症是被谁发现的,又是怎样被发现的?
● 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有怎样特点?
道尔顿(J.Dalton)
人类红绿色盲
分析红绿色盲遗传系谱图
隐性基因,隔代遗传
红绿色盲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在家族的传递中有什么特点?
1
人类红绿色盲
分析红绿色盲遗传系谱图
男性,说明红绿色盲的遗传与性别有关。
家系图中患病者是哪种性别?说明红绿色盲遗传与什么有关?
2
人类红绿色盲
分析红绿色盲遗传系谱图
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伴X隐性遗传病)
讨论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还是Y染色体上?
3
人类红绿色盲
分析红绿色盲遗传系谱图
(伴X隐性遗传病)
如果用B、b分别表示正常色觉和色盲基因,你能标出I代1、2,II代1、2、3、4、5、6和III代5、6、7、9个体的基因型吗?
4
人的正常色觉(B)和红绿色盲(b)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XBXB
XBXb
XbXb
XBY
XbY
B
B
B
b
b
b
B
b
正常
正 常
(携带者)
色盲
正常
色盲
表现型
基因型


性 别
为什么红绿色盲男性患者远远多于女性患者?
特点1:男性患者远远多于女性患者
正常女性与男性色盲的婚配图解
XBXB
XbY
XBXb
XBY
XB
Y
Xb
女性正常 男性色盲
亲代
配子
子代
女性携带者
1 : 1
男性正常
男性的色盲基因只能传给女儿,
不能传给儿子。
女性携带者与正常男性的婚配图解
XBXb
XBY
XBXB
XBXb
XBY
XbY
XB
Xb
XB
Y
亲代
配子
子代
女性携带者
女性
携带者
女性
正常
男性
色盲
男性正常
男性
正常
1 : 1 : 1 : 1
男孩的色盲基因只能来自于母亲
XbY
XbY
XBXb
I
II
III
1
2
1
2
3
4
1
2
3
4
色盲遗传家系图
5
6
特点2:男性患者的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一般具有隔代遗传现象.
思考:
1.女性携带者与男性色盲婚配(填写教材P36图2-14)
XBXb
XbY
配子
子代
XB
Xb
Xb
Y
XBXb
XbXb
XBY
XbY
女性
携带者
男性
正常
女性
色盲
男性
色盲
1 : 1 : 1 : 1
(女病父必病)
女儿色盲父亲一定色盲
亲代
女性携带者
男性色盲
XbXb
XBY
配子
子代
Xb
XB
Y
XBXb
XbY
女性携带者
男性色盲
1 : 1
(母病子必病)
母亲色盲儿子一定色盲
亲代
思考:
2.女性色盲与男性正常婚配(填写教材P36图2-15)
女性色盲
男性正常
特点3:女性患病,其父亲、其儿子一定患病
伴X隐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
①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②隔代交叉遗传
③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
哪些是伴X隐性遗传病:
红绿色盲、血友病、果蝇的白眼
项目 女性 男性
基因型
表型
抗维生素D佝偻病
(伴X显性遗传病)
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的腿骨X光片
● 观察图片,说出患者的主要症状。
● 若致病基因用D表示,正基因用d表示,请写出男性和女性的所有可能基因型及表现型。
XDXD
XDXd
XdXd
XD Y
Xd Y
患者
患者
正常
正常
患者
女性 男性
基因型
表现型 患病 正常 患病 正常
XAXa
XAXA
XaXa
XAY
XaY
案例一:
如果一个女性为患者(XAXa)和一位男性患者结婚,他们的后代患病情况
XAXa
XAY
×
亲代
配子
XA
Xa
XA
Y
XAXA
XAXa
XaY
XAY
子代
女患
女患
男患
男正
正常和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型和表型
案例二:
如果一个女性为正常(XaXa)和一位的男性患者结婚,他们的后代患病情况
亲代
配子
子代
XaXa
XAY
×
亲代
配子
Xa
XA
Y
XAXa
XaY
子代
女患
男正
抗维生素D佝偻病
(伴X显性遗传病)
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的腿骨X光片
● 对比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总结伴X显性遗传病的特点:
(1)女性患者数量多于男性患者
(2)连续遗传
(3)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
如果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又有怎样的遗传特点呢?
外耳道多毛症
(伴Y遗传病)
遗传病的特点:
(1)致病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
(2)致病基因来自双亲中的_______,将来只能传递给子女中的_______。即,男性患者的______都是患者。
Y
父亲
儿子
儿子
B
用于判定遗传方式:
有中生无为显性,
显性疾病看男病,
母女为正非伴性。
伴性遗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1. 根据伴性遗传规律,推算后代的患病概率,从而指导优生
例:某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了一个红绿色盲的儿子和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儿,该女儿与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子结婚,生出一个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
A.1/2 B.1/4 C.1/6 D.1/8
D
伴性遗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2. 根据伴性遗传规律,指导育种工作
已知鸡的性别决定为ZW型性别决定。雌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______,雄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______。已知芦花鸡的毛色是由Z染色体上的B基因控制,非芦花鸡的毛色由Z染色体上的b基因控制,怎样做到根据早期的雏鸡的羽毛特征即可判断雌雄,从而做到多养母鸡,多得鸡蛋。
ZW
ZZ
(思考讨论育种方案,用遗传图解和相关文字来表示。)
芦花:B;非芦花:b
雌性:ZBW(芦花) ZbW(非芦花)
雄性: ZBZB(芦花) ZBZb(芦花) ZbZb(非芦花)
伴性遗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2. 根据伴性遗传规律,指导育种工作
子代中表现芦花的为公鸡,表现非芦花的为母鸡。
伴性遗传的概念
课堂小结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特点
伴性遗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推算后代患病率,指导优生
指导育种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
伴Y染色体遗传特点
(1)女性患者数量多于男性患者
(2)连续遗传
(3)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
(1)男性患者数量多于女性患者
(2)隔代交叉遗传
(3)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
男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全是患者,女儿都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