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为人民服务》第1课时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为人民服务》第1课时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19 18:17: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12.为人民服务
(第一课时)
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人在为人民服务?
警察维护社会治安
医生治病救人
环卫工人清运垃圾
……
教师教书育人
提出观点
得出结论
具体论证
演讲稿的一般结构
(议论文)
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课文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围绕这一观点,课文讲了哪几个方面的意思?
学法指导:按照议论文的一般特点,请大家先读读第1自然段,尝试提炼出文章的观点;再读读第2、3、4自然段,抓住关键词句,概括课文围绕观点写了几个方面的意思。
彻底 泰山 鸿毛 剥削 压迫 牺牲 送葬 哀思 炊事员
读一读,注意把字音读正确。

砌 沏 窃

彻底
贯彻
彻头彻尾
词语解释
政府机关实行精兵简政,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
精兵简政: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人生自古谁无死,只要死得其所。
名垂青史 永垂不朽 虽死犹荣
读到这些词语,我不由自主想到了文天祥、黄继光、董存瑞、王继才……
固:本来。
鸿毛:大雁的毛。比喻事物微不足道。
泰山:山名,在山东省。古人以泰山为高山的代表,常用来比喻敬仰的人和重大的、有价值的事物。
或:有的。
人本来就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不同,有的人死得有价值,意义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毫无价值,意义比鸿毛还轻。
全部,没有遗留
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
中心观点
提出观点
得出结论
具体论证
轻声朗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看看毛主席用了哪些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在文段中圈圈画画,空白处做批注。
精读课文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引用名人名言:名言是经过实践得出的结论和建议,有警世的作用。这里引用名言,简明地点出了死的意义,使论述更有说服力。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对比:通过两种不同死的意义对比,很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生死观——要为人民利益而死。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举例:事实胜于雄辩,课文选用张思德的事例,具有说服力,具体阐明了为人民服务的真谛。
资料一:
资料二:
长征途中,为了战胜饥饿,走出草地,完成北上抗日的任务,组织发出了“尝百草”的号召。张思德总是抢在他人之前,差一点儿牺牲生命。
1944年9月5日,张思德带领战士们在陕北安寨县执行烧炭任务时,即将挖成的的窑洞突然塌方,他奋力把战友推出洞去,自己被埋在窑洞,牺牲时年仅29岁。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