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 第3单元 实验活动2铁及其化合物性质 课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 第3单元 实验活动2铁及其化合物性质 课时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9-15 17:30:4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实验活动2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我国宋代《开宝木草》中记载了中药材铁华粉的制作方法:“取钢煅作叶如笏或团,平面磨错令光净,以盐水酒之,于醋瓮中阴处埋之一百日,铁上衣生,铁华成矣。”中药材铁华粉是指
A.铁粉 B.氯化铁 C.冰醋酸 D.醋酸亚铁
【答案】D
【详解】取钢煅作叶如笏或团,平面磨错令光净,以盐水洒之,于醋瓮中阴处埋之一百日,铁是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则铁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亚铁,故答案选:D。
2.下列图示实验(部分夹持装置省略)正确的是
A B C D
制备NaHCO3 除CO2中的HCl 探究钠与Cl2反应 制备氢氧化亚铁
【答案】C
【详解】A.氨气的溶解度比二氧化碳大,氨气易溶于水形成氨水,溶液显碱性,利于二氧化碳气体的完全吸收,所以要先通入氨气,最后才通入二氧化碳;故制备NaHCO3是先将氨气通入饱和食盐水中,形成氨盐水,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故A不符合题意;
B.碱石灰中存在氢氧化钠和氧化钙,CO2和HCl都会和碱石灰反应,不符合除杂的原则,除CO2中的HCl应该使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浓硫酸,故B不符合题意;
C.加热条件下氯气和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尾气为氯气,浸有碱液的棉花球可以起到吸收尾气的作用,避免污染环境,故C符合题意;
D.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亚铁无法进入有氢氧化钠的试管里,得不到氢氧化亚铁,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3.有关物质或离子的检验和鉴别,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加入硝酸酸化,再滴加KSCN溶液后有红色物质生成,中则原溶液中一定有Fe2+存在
B.分别含有Mg2+、Al3+、Fe2+和K+的四种盐酸盐溶液,只用NaOH溶液就可以鉴别
C.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
D.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一定有
【答案】B
【详解】A.加入硝酸酸化,若溶液中有亚铁离子,能够被硝酸氧化成铁离子,所以滴加KSCN溶液后有血红色物质生成,原溶液中可能存在亚铁离子,也可能含有铁离子,故A错误;
B.含有Mg2+、Al3+、Fe2+和K+的四种盐溶液中分别加入氢氧化钠,镁离子与氢氧化钠生成白色沉淀、Al3+与氢氧化钠先产生白色沉淀继续加氢氧化钠白色沉淀溶解、亚铁离子能够与氢氧化钠生成白色絮状沉淀且迅速变成灰绿色、没有明显现象的为钾离子,所以可以使用氢氧化钠检验四种离子,故B正确;
C.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可能是硫酸钡也可能是氯化银,两者加盐酸均不溶解,因此依据白色沉淀不溶于盐酸不能确定硫酸根的存在,故C错误;
D.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有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所以原溶液中可能存在碳酸氢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亚硫酸氢根离子,所以原溶液中不一定存在碳酸根离子,故D错误;
故选:B。
4.下列对某溶液所含离子的检验,叙述正确的是
A.滴入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B.滴入盐酸酸化,再滴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C.滴入溶液并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D.滴入溶液无明显现象,再通入少量后呈红色,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答案】D
【详解】A.若原溶液中含有,加入硝酸,会被氧化为,也能产生白色沉淀,因此不能判断原溶液中是否含有,A项错误;
B.加入盐酸酸化,溶液中引入了,无法证明原溶液中是否含有,B项错误;
C.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为酸性气体,而氨气为碱性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项错误;
D.开始滴入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不含,通入少量后呈红色,说明发生反应,生成证明原溶液中含有,D项正确;
答案选D。
5.下列物质的检验,其结论正确的是
A.用铁丝蘸取待测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若火焰呈黄色,则表明待测液中含有Na+,不含K+
B.向久置的FeSO4溶液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紫红色褪去,表明FeSO4溶液未被完全氧化
C.向待测液里加入过量的盐酸,若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表明待测液中含有CO
D.向待测液里加入过量的盐酸无现象,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待测液中肯定含有Cl-
【答案】B
【详解】A.火焰呈黄色只能说明含有Na+,不能确定是否含有K+,A错误;
B.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紫红色褪去,说明溶液中含有Fe2+,未被完全氧化,B正确;
C.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气体可能为CO2或SO2,待测溶液中可能含有CO、SO、HCO、HSO,C错误;
D.检验Cl-不能用盐酸酸化,因为盐酸溶液本身含有氯离子,无法确定待测液中是否含有氯离子,D错误;
故选B。
6.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实验应该注意的事项中,主要是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的是
A.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 B.在实验前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
C.可燃性气体的验纯 D.胶头滴管不能交叉使用
【答案】C
【详解】A.因药品变质会污染试剂瓶中的药品,实验剩余的药品一般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不是出于实验安全考虑,A错误;
B.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是防止仪器漏气,不是出于实验安全考虑,B错误;
C.因可燃性气体不纯时,点燃易爆炸,是出于实验安全考虑,C正确;
D.因滴管交叉使用容易污染药品,不是出于实验安全考虑,D错误。
故答案为:C。
7.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目的
A 盐酸滴入硅酸钠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证明非金属性:
B 向碳酸钙固体中加入盐酸,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饱和碳酸钠溶液、浓硫酸 制取并纯化
C 向盛有2mL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C溶液(无色),观察颜色变化 探究维生素C的还原性
D 向支盛有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溶液和溶液,观察到加入溶液的分解速率更快 证明对分解的催化效果比的效果好
【答案】C
【详解】A.盐酸滴入硅酸钠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只能证明盐酸的酸性比硅酸强,要想证明非金属性,应将盐酸改为,故A错误;
B.向碳酸钙固体中加入盐酸,将生成的气体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以除去中的气体,再通过浓硫酸干燥,可制得纯净的,故B错误;
C.通过向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C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可证明维生素C将还原为,进而证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故C正确;
D.溶液中的和溶液中的均对的分解有催化效果,但二者的阴离子不同,无法控制变量得出结论,故D错误;
答案选C。
8.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不相符的一项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Mg2+
B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C 向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可能含有Cl
D 用玻璃棒蘸取氯水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随后褪色 氯水中含有酸性物质、漂白性物质
【答案】A
【详解】A.向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不一定含有Mg2+,也有可能是Al3+,故A符合题意;
B.向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可知白色沉淀为Fe(OH)2,则溶液中含有Fe2+;故A不符合题意;
C.向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可能是氯化银、碳酸银、硫酸银等,所以溶液中可能含有Cl ,故C不符合题意;
D.氯水中含有盐酸,次氯酸,具有酸性、漂白性,则玻璃棒蘸取氯水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随后褪色,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A。
9.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待测液中滴加KSCN溶液,变红色,再滴加氯水 红色逐渐加深 待测液中存在、
B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该溶液中含有
C 将某化合物在酒精灯上灼烧 焰色为黄色 该化合物是钠盐
D 将一小块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将其放置在坩埚中加热 钠表面变暗,加热时,钠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钠易与氧气反应,加热时生成的速率加快
【答案】A
【详解】A.加入KSCN溶液变红说明溶液中有Fe3+,再滴加氯水红色加深,证明有Fe3+生成,因此待测液中有Fe2+,A正确;
B.检验的方法是:先加入盐酸酸化,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即可证明有。若同时加入盐酸与BaCl2,则无法排除Ag+的干扰,B错误;
C.焰色试验的颜色为黄色只能证明物质中含有钠元素,不能证明是钠盐,C错误;
D.钠与氧气在加热时生成Na2O2,D错误。
故本题选A。
10.黄铁矿主要成分是二硫化亚铁。某化学实验小组取1.0g黄铁矿样品在空气中充分灼烧时发生反应4FeS2+11O22Fe2O3+8SO2(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生成的SO2气体恰好被50mLFe2(SO4)3溶液完全吸收,在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13.98g固体。回答下列问题:
(1)FeS2在空气中灼烧时,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__________,SO2与Fe2(SO4)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原Fe2(SO4)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黄铁矿中FeS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3)工业上煅烧10 t上述黄铁矿,产生的SO2经催化氧化制硫酸,理论上可制得98%的浓硫酸多少吨______?(列式计算)
【答案】 Fe和S SO2+Fe2(SO4)3+2H2O=2FeSO4+2H2SO4 0.3mol/L 90% 15 t
【详解】(1)在反应4FeS2+11O22Fe2O3+8SO2中,Fe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FeS2中的+2价变为反应后Fe2O3中的+3价,化合价升高;S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FeS2中的-1价变为反应后SO2中的+4价,化合价升高;O元素化合价由由反应前O2中的0价变为反应后Fe2O3、SO2中的-2价,化合价降低。所以FeS2在空气中灼烧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Fe、S元素;SO2与Fe2(SO4)3在溶液中反应产生FeSO4、H2S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O2+Fe2(SO4)3+2H2O=2FeSO4+2H2SO4;
(2)反应产生的13.98g BaSO4的物质的量为:n(BaSO4)==0.06 mol,SO42-由Fe2(SO4)3和SO2气体在溶液中发生的反应SO2+Fe2(SO4)3+2H2O=2FeSO4+2H2SO4产生,根据方程式可知Fe2(SO4)3与反应产生的SO42-的物质的量关系是1:4,故在原50 mL溶液中含有Fe2(SO4)3的物质的量为n[Fe2(SO4)3]=n(BaSO4)=×0.06 mol=0.015 mol,所以Fe2(SO4)3的浓度c[Fe2(SO4)3]==0.3 mol/L;根据方程式中物质反应关系可知n[Fe2(SO4)3]:n(SO2)=1:1,则n(SO2)= n[Fe2(SO4)3]=0.015 mol,由4FeS2+11O22Fe2O3+8SO2可知n(FeS2)=n(SO2)=×0.015 mol=0.0075 mol,其质量m(FeS2)=0.0075 mol×120 g/mol=0.9 g,则该黄铁矿中FeS2的质量分数为×100%=90%;
(3)根据S元素守恒可得关系式FeS2~2SO2~2H2SO4,1 mol FeS2反应产生2 mol H2SO4,即120份FeS2完全反应会产生2×98份H2SO4,由于硫铁矿中FeS2的含量是90%,10 t该硫铁矿完全反应可制成98%的硫酸质量为x,可得比例式,解得x=15 t。
【点睛】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应用。清楚反应过程,寻找关系式是解题关键,在计算时要注意结合物质的含量、利用率,结合元素守恒分析解答。
11.现有CuO和Fe2O3组成的混合物,用100mL一定浓度的稀硫酸将其完全溶解。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4.48g铁粉,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12mL(标准状况下)气体,过滤得到红色固体4.48g。
(1)反应中放出气体的质量为__。
(2)固体混合物中CuO的物质的量为__mol。
(3)所用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mol·L-1。
【答案】 0.01 0.07 0.9
【分析】CuO和Fe2O3组成的混合物加入稀硫酸完全溶解,发生CuO+2H+=Cu2++H2O、Fe2O3+6H+=2Fe3++3H2O,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铁粉有气体产生,说明混合物与硫酸反应,硫酸过量,混合物与硫酸反应后,溶液中的阳离子有Cu2+、Fe3+、H+,其氧化性大小顺序是Fe3+>Cu2+>H+,因此加入铁粉发生反应先后顺序是Fe+2Fe3+=3Fe2+、Fe+Cu2+=Cu+Fe2+、Fe+2H+=Fe2++H2↑,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CuO和Fe2O3组成的混合物加入稀硫酸完全溶解,发生CuO+2H+=Cu2++H2O、Fe2O3+6H+=2Fe3++3H2O,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铁粉有气体产生,说明混合物与硫酸反应,硫酸过量,混合物与硫酸反应后,溶液中的阳离子有Cu2+、Fe3+、H+,其氧化性大小顺序是Fe3+>Cu2+>H+,因此加入铁粉发生反应先后顺序是Fe+2Fe3+=3Fe2+、Fe+Cu2+=Cu+Fe2+、Fe+2H+=Fe2++H2↑,
(1)根据上述分析,放出的气体为氢气,即氢气的质量为==0.01g;
答案:0.01;
(2)根据上述分析,红色固体为Cu,Cu原子来自于CuO,根据铜原子守恒,因此有n(CuO)=n(Cu)= =0.07mol;
答案:0.07;
(3)根据上述分析,加入4.48g铁粉,发生的反应有Fe+2Fe3+=3Fe2+、Fe+Cu2+=Cu+Fe2+、Fe+2H+=Fe2++H2↑,可以看出铁粉作还原剂,Fe3+、Cu2+、H+作氧化剂,根据得失电子数目守恒,有:n(Fe)×2=n(Fe3+)+n(Cu2+)×2+n(H2)×2,代入数值得出:=n(Fe3+)+ +,解得n(Fe3+)=0.01mol,反应后溶液中铁原子总物质的量为(0. 01mol+)=0.09mol,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FeSO4,SO42-全部来自于H2SO4,且硫酸中的SO42-全部转化成FeSO4中SO42-,因此有n(Fe2+)=n(SO42-)=n(H2SO4)=0.09mol,c(H2SO4)==0.9mol·L-1;
答案:0.9。
【点睛】本题的难点是对加入4.48g铁粉后,反应的分析,应首先判断出混合物与硫酸反应后,溶液中阳离子有哪些,即为Fe3+、Cu2+,根据后续反应,产生的气体,因此还含有H+,需要考虑谁先与铁粉反应,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先后规律,一种还原剂多种氧化剂,先与氧化性强的反应,即得到Fe+2Fe3+=3Fe2+、Fe+Cu2+=Cu+Fe2+、Fe+2H+=Fe2++H2↑;计算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也是本题的难点,有些学生可能会根据反应方程式一步一步的计算,最终也能得到结果,这样计算比较繁琐,应观察方程式的特点,利用守恒的思想解决。
12.如图所示装置可用来制取Fe(OH)2和观察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时的颜色变化。实验药品:铁屑、稀H2SO4溶液和NaOH溶液。
填写下列空白:
(1)B中盛有一定量的NaOH溶液,A中应预先加入的试剂是_____。
(2)实验开始时应先将弹簧夹E_____(填“打开”或“关闭”),其目的是_____。
(3)反应结束后拔去装置B中的橡皮塞,使空气进入,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1)铁屑
(2) 打开 让生成的氢气排走装置和溶液中的空气
(3)4Fe(OH)2+O2+2H2O=4Fe(OH)3
【分析】通过制备氢气,利用氢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再利用发生装置中积累氢气增大烧瓶内压强,将溶液压入B瓶内,生成Fe(OH)2;
(1)
利用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本问应填“铁屑”;
(2)
反应开始,需用氢气作为载气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尽,需要气体通道通畅,所以本问第一空应填“打开”,第二空应填“让生成的氢气排走装置和溶液中的空气”;
(3)
Fe(OH)2还原性强,遇空气中的氧气及水,反应生成Fe(OH)3,所以本问应填“4Fe(OH)2+O2+2H2O=4Fe(OH)3”。
13.化学实验室产生的废液中含有大量会污染环境的物质,为了保护环境,这些废液必须经处理后才能排放。某化学实验室产生的废液中含有两种金属离子:Fe3+、Cu2+,化学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方案对废液进行处理,以回收金属,保护环境。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加入铁屑先发生的离子反应为:________
(2)沉淀A中含有的金属单质有___________。
(3)操作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4)检验溶液B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常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
(5)操作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答案】 过滤 Fe + 2Fe3+ = 3Fe2+ Cu、Fe 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 KSCN溶液 Fe3+ + 3NH3·H2O = Fe(OH)3↓ + 3
【分析】Fe3+、Cu2+与铁反应分别生成Fe2+和Cu,故沉淀A为Cu和过量的Fe,溶液A含Fe2+,经过操作②被氧化物Fe3+,Fe3+进入操作③与氨水反应生成Fe(OH)3沉淀C,可排放废水中主要含。
【详解】(1)分离溶液和沉淀用过滤,故操作①为过滤;铁先与Fe3+反应,即Fe + 2Fe3+ = 3Fe2+;
(2)沉淀A含有生成的Cu和过量的Fe;
(3)操作②将Fe2+氧化为Fe3+,故现象为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
(4)B中阳离子为Fe3+,常用KSCN溶液检验;
(5)操作③为Fe3+与氨水反应,即Fe3+ + 3NH3·H2O = Fe(OH)3↓ + 3。
14.高铁酸钾()是一种新型、高效、无毒的多功能水处理剂。资料:为紫色固体,微溶于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产生,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1)制备
①除杂装中的试剂为______。
②为制备装置,溶液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_。
③为尾气处理装置,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探究的性质
取中紫色溶液,加入稀硫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得溶液,经检验气体中含有。为证明能否氧化而产生,设计以下方案:
方案Ⅰ 取少量溶液,滴加溶液至过量,溶液呈红色
方案Ⅱ 用溶液充分洗涤中所得固体,再用溶液将溶出,得到紫色溶液。取少量,滴加盐酸,有产生
①由方案Ⅰ中溶液变红可知中含有______。该离子的产生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一定是由被还原而形成的。
②方案Ⅱ用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方案Ⅱ得出氧化性:______(填“>”或“<”)。
(3)使用时经常通过测定高铁酸钾的纯度来判断其是否变质。在硫酸溶液中反应如下: 。
①完成上述离子方程式_____。
②现取中洗涤并干燥后样品的质量,加入稀硫酸,收集到气体(标准状况)。则样品中高铁酸钾的质量分数约为______。(计算结果保留到0.1%)
【答案】 饱和氯化钠溶液 微溶于溶液,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或有利于生成) 不能 排除的干扰,防止干扰后续实验,同时减少晶体损失 < 79.2%
【分析】本实验为制备丙探究其性质的实验,根据装置分析可知,A装置为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的装置,装置B为除去的除杂装置,装置C为制备的装置,装置D为通过碱液吸收尾气的装置,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产生,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据此分析解答问题。
【详解】(1)①装置B为除杂装置,反应物有浓盐酸,浓盐酸会挥发产生,使得产生的中混有,需要除去,可将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达到除杂的目的;
②根据题目信息可知,微溶于溶液,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③通过碱液吸收尾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①方案I中加入溶液至过量,溶液呈红色,说明反应产生,但该离子的产生不能判断一定是将氧化,因为在碱性溶液中稳定,在酸性溶液中铁速产生,自身转化为;
②表面可能吸附,在酸性条件下可与反应生成,从而干扰实验,所以用液洗涤的目的是把表面吸附的除尽,防止与在酸性条件下反应产生,避免干扰实验,同时减少的损失;在碱性条件下被氧化为,可以说明的氧化性强于,而方案Ⅱ实验表明,和的氧化性强弱关系相反,方案Ⅱ是在酸性条件下氧化生成,两种反应体系所处环境酸碱性不一样,所以可以说明溶液酸碱性会影响粒子氧化性的强弱,方案Ⅱ得出氧化性:;
(3)①反应中,元素从价降到价,元素从价升高到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的化学计量数为4,的化学计量数为3,再根据原子守恒配平离子方程式为;
②由得:,则有,解得,则样品中高铁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15.铁、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有非常广泛的用途。
Ⅰ.实验室欲模拟工业制备一定量CuSO4,甲、乙两同学分别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甲:Cu CuSO4
乙:Cu CuOCuSO4
(1)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分析,________同学的方案更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实验时通入O2的速率不宜过大,为便于观察和控制产生O2的速率,宜选择______装置(填字母序号)。
(3)请写出乙同学所选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某化学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来探究一包黑色粉是否含有Fe3O4、CuO,探究过程如下:
提出假设:
假设1.黑色粉末是CuO;
假设2.黑色粉末是Fe3O4;
假设3.黑色粉末是CuO和Fe3O4的混合物。
设计探究实验:
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得溶液X,取一定量X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
(1)若假设1成立,则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色。
(2)若假设2成立,则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如何检验溶液X中含Fe2+离子?____________。
(3)若假设3成立,需继续向X溶液加入足量铁粉,则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
【答案】 乙 甲方案会生成污染环境的SO2气体,乙方案则没有SO2气体生成 B 2Na2O2+2H2O=4NaOH+O2↑ 蓝 溶液变为红色 取X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的酸性KMnO4溶液,若KMnO4褪色则证明X溶液中含有Fe2+离子,反之则不含 溶液X中会有气泡冒出,且红色的沉淀生成。
【详解】试题分析:Ⅰ(1)铜与浓硫酸加热直接反应生成硫酸铜、SO2和水,一方面硫酸利用率低,另一方面产生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所以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分析,乙同学的方案更合理。
(2)A装置中能控制反应速率,但不能观察氧气的生成速率。C装置不能控制反应速率,也不能观察氧气的生成速率,B中分液漏斗控制反应速率,通过浓硫酸中的气泡观察氧气的生成速率,答案选B。
(3)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
Ⅱ(1)若假设1成立,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则实验现象是溶液显蓝色;
(2)若假设2成立,四氧化三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硫酸亚铁和水,则实验现象是溶液变为红色。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则检验溶液X中含Fe2+离子的实验设计为取X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的酸性KMnO4溶液,若KMnO4褪色则证明X溶液中含有Fe2+离子,反之则不含。
(3)若假设3成立,则反应后溶液中有硫酸铜、硫酸铁和硫酸亚铁,另外还有过量的稀硫酸,继续向X溶液加入足量铁粉,则铁离子被还原为亚铁离子,铜离子被置换出来,所以实验现象是溶液X中会有气泡冒出,且红色的沉淀生成。
考点:考查物质制备、检验实验方案设计与探究
16.现有金属单质A、B、C和气体甲、乙、丙及物质D、E、F、G、H,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金属元素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反应③_____________
反应⑤________________
(3)检验物质G中阳离子的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保存物质F的溶液时,要加入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Na
(2)
(3)取物质G少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的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证明物质G中有Fe3+离子
(4) 铁屑 防止Fe2+氧化为Fe3+
【分析】金属单质A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则A为金属Na;反应①为Na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则气体甲为H2,D为NaOH;黄绿色气体乙为Cl2,则丙为HCl,E为盐酸;反应③为金属B与NaOH反应生成H2,能与碱反应生成H2的金属为Al,即B为Al;反应⑥NaOH与物质G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红褐色沉淀为Fe(OH)3,则物质G中含有Fe3+;金属C与盐酸反应生成F,F与氯气反应生成物质G,则金属C为Fe,F为FeCl2,氯化亚铁与氯气反应生成G为FeCl3,据此分析作答。
(1)
A为Na,Na元素为11号原子,则原子结构示意图为:Na;
(2)
反应③为Al与NaOH溶液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反应⑤为FeCl2与Cl2反应生成FeCl3,离子方程式为: ;
(3)
G物质为FeCl3,Fe3+的检验方法为:取少量G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证明物质G中有Fe3+离子;
(4)
F物质为FeCl2,Fe2+容易被氧化,配制和保存FeCl2时,加入少量铁屑,Fe可以与FeCl3反应:Fe+2FeCl3=3FeCl2,即加入铁屑可以防止Fe2+被氧化为Fe3+。
【点睛】Fe3+的检验方法:取少量样液,向其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变成血红色,证明有Fe3+存在。检验Fe2+的方法:取少量样液于试管中,先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排除Fe3+存在的可能性,再滴加适量新制氯水,溶液变成血红色,说明样液中有Fe2+。
17.A、B、C分别是三种常见金属单质,其中B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都是两性化合物。A、B、C和气体甲、乙、丙及物质D、E、F、G、H,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B___________,F___________。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若向物质F的溶液中加入物质D溶液,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
(4)将金属A投入物质G的溶液中也可发生剧烈反应,其现象是___________。
(5)若开始金属A有6.9g,则共需___________g金属C才能使A生成的物质D完全沉淀。
【答案】(1) Al FeCl3
(2)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3)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4)金属钠浮在水面,熔成小球,四处游动,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
(5)5.6
【分析】B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都是两性化合物,推出B为Al,金属A的焰色为黄色,且A为单质,因此A为Na,Na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气体甲为H2,物质D为NaOH,气体乙为黄绿色气体,即气体乙为氯气,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HCl,物质E为盐酸,H为红褐色沉淀,则H为Fe(OH)3,金属C为Fe,据此分析;
(1)
根据上述分析,B为Al;铁单质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和H2,即F为FeCl2;故答案为Al;FeCl2;
(2)
反应③为金属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NaAlO2和H2,其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故答案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3)
F为FeCl2,与NaOH溶液反应Fe2++2OH-=Fe(OH)2↓、4Fe(OH)2+O2+2H2O=4Fe(OH)3,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故答案为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4)
物质G为FeCl3,FeCl3溶液中投入金属钠,金属钠先与H2O反应生成NaOH和H2,FeCl3再与NaOH反应生成Fe(OH)3,现象是金属钠浮在水面,熔成小球,四处游动,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故答案为金属钠浮在水面,熔成小球,四处游动,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
(5)
金属Na的质量为6.9g,其物质的量为0.3mol,根据钠原子守恒,产生NaOH的物质的量为0.3mol,反应⑥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OH-=Fe(OH)3↓,产生的0.3molNaOH全部转化成沉淀,需要Fe3+的物质的量为0.1mol,根据铁原子守恒,铁单质的物质的量为0.1mol,即质量为5.6g,故答案为5.6。
18.物质A~K有如图的转化关系,其中D、E为气体单质,A、H为常见金属。试回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是________, I是______。
(2)写出“C→F”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J→K”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溶液I中滴入NaOH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H2 FeCl2 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分析】黄绿色气体E为Cl2,红褐色沉淀K为Fe(OH)3,金属H与溶液B反应得到I,I能被氯气氧化得到J,J与氢氧化钠反应得Fe(OH)3,可推知H为Fe、B为盐酸、I为FeCl2,J为FeCl3,故B为HCl、气体单质D为H2,金属A与盐酸反应得到C为盐,能与氨气反应得到白色沉淀F,且白色沉淀F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得到G,可推知A为Al、C为AlCl3、F为Al(OH)3、G为NaAlO2,据此解答。
【详解】(1)由上述分析可知,D为H2,I为FeCl2,
故答案为:H2;FeCl2;
(2)C为AlCl3,其与NH3·H2O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氯化铵,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3)J为FeCl3,其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钠,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4)I为FeCl2,其与NaOH溶液反应会生成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极易被空气氧化而生成氢氧化铁,其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故答案为: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19.A、B、C、D是中学化学常见的单质,甲、乙、丙为化合物,乙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元素A有可变化合价。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图的所示的转化关系。由此推断:
(1)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丙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2)写出甲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检验化合物甲中元素的化合价,需要用到的药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稀硫酸 B.盐酸 C.硫氰化钾溶液 D.高锰酸钾溶液
(4)为测定A和乙高温反应后所得固体中化合物甲的质量分数。取反应后所得固体并设计以下实验:
化合物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 Fe3O4 Al2O3 3Fe3O4 +8Al 9Fe +4Al2O3 A、C、D 80.6%
【详解】A、B、C、D是中学化学常见的单质,甲、乙、丙为化合物,乙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元素A有可变化合价,则A是Fe,乙是H2O,甲是Fe3O4;B是O2,C是H2,D是Al,丙是Al2O3。
(1) 甲的化学式为Fe3O4,丙的化学式为Al2O3;
(2)甲和D在高温下发生铝热反应,产生Al2O3和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Fe3O4 +8Al 9Fe +4Al2O3;
(3)化合物甲是Fe3O4,要检验其中所含有的阳离子,要先用非氧化性的酸使其发生反应:Fe3O4+8H+= 2Fe3++Fe2+ +4H2O,然后在用高锰酸钾溶液检验Fe2+;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Fe3+,故使用的物质是A、C、D;
(4)Fe与水蒸气反应产生Fe3O4,要测其含量,最后得到的红棕色的固体是Fe2O3,其物质的量是,n(Fe)=0.2mol×2=0.4mol,假设在28.8g中含有Fe、Fe3O4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y,则x+3y=0.4mol,56x+232y=28.8g,解得x=0.1mol,y=0.1mol,所以化合物甲的质量分数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实验活动2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我国宋代《开宝木草》中记载了中药材铁华粉的制作方法:“取钢煅作叶如笏或团,平面磨错令光净,以盐水酒之,于醋瓮中阴处埋之一百日,铁上衣生,铁华成矣。”中药材铁华粉是指
A.铁粉 B.氯化铁 C.冰醋酸 D.醋酸亚铁
2.下列图示实验(部分夹持装置省略)正确的是
A B C D
制备NaHCO3 除CO2中的HCl 探究钠与Cl2反应 制备氢氧化亚铁
3.有关物质或离子的检验和鉴别,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加入硝酸酸化,再滴加KSCN溶液后有红色物质生成,中则原溶液中一定有Fe2+存在
B.分别含有Mg2+、Al3+、Fe2+和K+的四种盐酸盐溶液,只用NaOH溶液就可以鉴别
C.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
D.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一定有
4.下列对某溶液所含离子的检验,叙述正确的是
A.滴入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B.滴入盐酸酸化,再滴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C.滴入溶液并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D.滴入溶液无明显现象,再通入少量后呈红色,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5.下列物质的检验,其结论正确的是
A.用铁丝蘸取待测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若火焰呈黄色,则表明待测液中含有Na+,不含K+
B.向久置的FeSO4溶液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紫红色褪去,表明FeSO4溶液未被完全氧化
C.向待测液里加入过量的盐酸,若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表明待测液中含有CO
D.向待测液里加入过量的盐酸无现象,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待测液中肯定含有Cl-
6.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实验应该注意的事项中,主要是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的是
A.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 B.在实验前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
C.可燃性气体的验纯 D.胶头滴管不能交叉使用
7.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目的
A 盐酸滴入硅酸钠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证明非金属性:
B 向碳酸钙固体中加入盐酸,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饱和碳酸钠溶液、浓硫酸 制取并纯化
C 向盛有2mL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C溶液(无色),观察颜色变化 探究维生素C的还原性
D 向支盛有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溶液和溶液,观察到加入溶液的分解速率更快 证明对分解的催化效果比的效果好
8.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不相符的一项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Mg2+
B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C 向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可能含有Cl
D 用玻璃棒蘸取氯水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随后褪色 氯水中含有酸性物质、漂白性物质
9.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待测液中滴加KSCN溶液,变红色,再滴加氯水 红色逐渐加深 待测液中存在、
B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该溶液中含有
C 将某化合物在酒精灯上灼烧 焰色为黄色 该化合物是钠盐
D 将一小块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将其放置在坩埚中加热 钠表面变暗,加热时,钠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钠易与氧气反应,加热时生成的速率加快
10.黄铁矿主要成分是二硫化亚铁。某化学实验小组取1.0g黄铁矿样品在空气中充分灼烧时发生反应4FeS2+11O22Fe2O3+8SO2(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生成的SO2气体恰好被50mLFe2(SO4)3溶液完全吸收,在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13.98g固体。回答下列问题:
(1)FeS2在空气中灼烧时,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__________,SO2与Fe2(SO4)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原Fe2(SO4)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黄铁矿中FeS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3)工业上煅烧10 t上述黄铁矿,产生的SO2经催化氧化制硫酸,理论上可制得98%的浓硫酸多少吨______?(列式计算)
11.现有CuO和Fe2O3组成的混合物,用100mL一定浓度的稀硫酸将其完全溶解。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4.48g铁粉,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12mL(标准状况下)气体,过滤得到红色固体4.48g。
(1)反应中放出气体的质量为__。
(2)固体混合物中CuO的物质的量为__mol。
(3)所用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mol·L-1。
12.如图所示装置可用来制取Fe(OH)2和观察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时的颜色变化。实验药品:铁屑、稀H2SO4溶液和NaOH溶液。
填写下列空白:
(1)B中盛有一定量的NaOH溶液,A中应预先加入的试剂是_____。
(2)实验开始时应先将弹簧夹E_____(填“打开”或“关闭”),其目的是_____。
(3)反应结束后拔去装置B中的橡皮塞,使空气进入,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3.化学实验室产生的废液中含有大量会污染环境的物质,为了保护环境,这些废液必须经处理后才能排放。某化学实验室产生的废液中含有两种金属离子:Fe3+、Cu2+,化学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方案对废液进行处理,以回收金属,保护环境。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加入铁屑先发生的离子反应为:________
(2)沉淀A中含有的金属单质有___________。
(3)操作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4)检验溶液B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常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
(5)操作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14.高铁酸钾()是一种新型、高效、无毒的多功能水处理剂。资料:为紫色固体,微溶于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产生,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1)制备
①除杂装中的试剂为______。
②为制备装置,溶液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_。
③为尾气处理装置,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探究的性质
取中紫色溶液,加入稀硫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得溶液,经检验气体中含有。为证明能否氧化而产生,设计以下方案:
方案Ⅰ 取少量溶液,滴加溶液至过量,溶液呈红色
方案Ⅱ 用溶液充分洗涤中所得固体,再用溶液将溶出,得到紫色溶液。取少量,滴加盐酸,有产生
①由方案Ⅰ中溶液变红可知中含有______。该离子的产生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一定是由被还原而形成的。
②方案Ⅱ用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方案Ⅱ得出氧化性:______(填“>”或“<”)。
(3)使用时经常通过测定高铁酸钾的纯度来判断其是否变质。在硫酸溶液中反应如下: 。
①完成上述离子方程式_____。
②现取中洗涤并干燥后样品的质量,加入稀硫酸,收集到气体(标准状况)。则样品中高铁酸钾的质量分数约为______。(计算结果保留到0.1%)
15.铁、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有非常广泛的用途。
Ⅰ.实验室欲模拟工业制备一定量CuSO4,甲、乙两同学分别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甲:Cu CuSO4
乙:Cu CuOCuSO4
(1)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分析,________同学的方案更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实验时通入O2的速率不宜过大,为便于观察和控制产生O2的速率,宜选择______装置(填字母序号)。
(3)请写出乙同学所选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某化学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来探究一包黑色粉是否含有Fe3O4、CuO,探究过程如下:
提出假设:
假设1.黑色粉末是CuO;
假设2.黑色粉末是Fe3O4;
假设3.黑色粉末是CuO和Fe3O4的混合物。
设计探究实验:
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得溶液X,取一定量X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
(1)若假设1成立,则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色。
(2)若假设2成立,则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如何检验溶液X中含Fe2+离子?____________。
(3)若假设3成立,需继续向X溶液加入足量铁粉,则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
16.现有金属单质A、B、C和气体甲、乙、丙及物质D、E、F、G、H,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金属元素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反应③_____________
反应⑤________________
(3)检验物质G中阳离子的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保存物质F的溶液时,要加入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
17.A、B、C分别是三种常见金属单质,其中B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都是两性化合物。A、B、C和气体甲、乙、丙及物质D、E、F、G、H,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B___________,F___________。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若向物质F的溶液中加入物质D溶液,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
(4)将金属A投入物质G的溶液中也可发生剧烈反应,其现象是___________。
(5)若开始金属A有6.9g,则共需___________g金属C才能使A生成的物质D完全沉淀。
18.物质A~K有如图的转化关系,其中D、E为气体单质,A、H为常见金属。试回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是________, I是______。
(2)写出“C→F”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J→K”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溶液I中滴入NaOH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A、B、C、D是中学化学常见的单质,甲、乙、丙为化合物,乙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元素A有可变化合价。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图的所示的转化关系。由此推断:
(1)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丙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2)写出甲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检验化合物甲中元素的化合价,需要用到的药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稀硫酸 B.盐酸 C.硫氰化钾溶液 D.高锰酸钾溶液
(4)为测定A和乙高温反应后所得固体中化合物甲的质量分数。取反应后所得固体并设计以下实验:
化合物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