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富饶的西沙群岛
课文介绍了位于我国南海的西沙群岛美丽的景色和富饶的物产,表达了对祖国海疆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课文结构清晰。第一自然段介绍了西沙群岛的位置,点明了西沙群岛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总领全文。第二至五自然段分别从美丽的海水、海底多样的生物、海上众多的水鸟三方面介绍了西沙群岛的风景和物产;第六自然段主要写了西沙群岛必将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变得更加美丽富饶,与开头相呼应。其中,第五自然段是围绕“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这个关键句写的。课文语言生动,富有儿童情趣,形象生动的语言把海底生物写得活灵活现。
教学目标
1. 借助拼音,认读“富、饶、优、瑰”等12个生字;会写“富、优”等12个生字。在语境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富饶、五光十色、瑰丽”等词语的意思。
2. 能围绕自己喜欢的内容与同伴交流,初步感受西沙群岛的富饶。
3. 学习“海水”的描写方法,掌握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并积累优美的词句。
教学重点
1.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尤其是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
2.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能选择喜欢的部分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
教学难点
1.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
2.能选择一幅图,写几句话描述图上的景观。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课件出示复习内容。
1. 上节课,我们被西沙群岛美丽的海水和丰富的海底生物迷住了。那么西沙群岛的海里还会有什么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文本去欣赏一番吧。
二、精读理解,体会情感。
1.学习第4自然段。
(1)读第4自然段,想一想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预设:海里的鱼数量多、样子美。
(2)课件出示本段关键句: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
预设:表明海里鱼的数量很多
表现出作者对这一景象的喜爱和赞美
写鱼在海里的状态
(3)课件出示: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预设:排比和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各种鱼的形态特征,展现了鱼的多样与美丽。
(4)为什么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运用夸张的手法,说明鱼的数量多。)这是形象地写出了西沙群岛的海里的鱼很多,表现了西沙群岛物产丰富的特点。
(5)再读第4自然段,你从哪里读懂了鱼很多。课件出示,教师总结。
4.学习第5、6自然段。
(1)朗读第5自然段,思考每句话主要写了什么?这些事物有什么特点?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2)课件出示本段关键句: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这句话表明本段是围绕西沙群岛的鸟来写的,写出了西沙群岛的鸟非常多。
(3)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
这句话写西沙群岛的海鸟多。
(4)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总结:这三句主要写了西沙群岛海鸟多、鸟蛋多、鸟粪多的特点。因为树多,所以鸟多,因而鸟蛋和鸟粪也多。同时鸟粪也是滋养树木的宝贵肥料,使西沙群岛成为鸟类良好的栖息地,从而成为“鸟的天下”。
(5)再读第5自然段,说一说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这里鸟多的。西沙群岛天上飞的是鸟,树上停的是鸟,地上落的还是鸟。这里到处是鸟,这里是鸟的天下,鸟的天堂!
(6)指出第6自然段和第1自然段中的哪句话相似。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与第1自然段“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严谨。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赞美和期待。)
(7)指导朗读:读出对西沙群岛的赞美。
三、回顾全文,读写结合。
1.学习比喻句。例句:海底的岩石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珊瑚比作绽开的花朵、分枝的鹿角,形象地写出了珊瑚多样又美丽的特点。
2.写法指导。
本体和喻体不能是同类事物。
本体和喻体要有相似之处。
充当喻体的事物要具体贴切,被人熟知
总结:课后请同学们复习课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