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富饶的西沙群岛
课文介绍了位于我国南海的西沙群岛美丽的景色和富饶的物产,表达了对祖国海疆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课文结构清晰。第一自然段介绍了西沙群岛的位置,点明了西沙群岛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总领全文。第二至五自然段分别从美丽的海水、海底多样的生物、海上众多的水鸟三方面介绍了西沙群岛的风景和物产;第六自然段主要写了西沙群岛必将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变得更加美丽富饶,与开头相呼应。其中,第五自然段是围绕“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这个关键句写的。课文语言生动,富有儿童情趣,形象生动的语言把海底生物写得活灵活现。
教学目标
1. 借助拼音,认读“富、饶、优、瑰”等12个生字;会写“富、优”等12个生字。在语境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富饶、五光十色、瑰丽”等词语的意思。
2. 能围绕自己喜欢的内容与同伴交流,初步感受西沙群岛的富饶。
3. 学习“海水”的描写方法,掌握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并积累优美的词句。
重点
1.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尤其是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
2.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能选择喜欢的部分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
难点
1.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
2.能选择一幅图,写几句话描述图上的景观。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西沙群岛位于南海西北部,海南岛的东南部,是中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之一。西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西沙群岛是我国著名渔场之一,那里海域宽阔,岛礁星罗棋布,海产十分丰富,珍贵品种较多,每年吸引大批渔民来此捕鱼。此外,西沙群岛风景优美,已成为旅游胜地。
2.播放视频(多媒体播放西沙群岛风光,大约1分钟),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游览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吧!(播放完)美吗?如果我们读了课文,一定会有更美妙的感受的。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
3.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4.集中识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西沙群岛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说一说。
课件出示:
西沙群岛位于南海的西北部,是我国海南省三沙市的一部分。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交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
全文关键句。点明了西沙群岛的特点,全文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2.小组交流讨论。
认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介绍了西沙群岛哪些风景和物产。
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课文围绕“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两个方面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可爱。按照海水、海底的生物、海岛上的岛具体介绍了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
3.学习第2自然段。
课件出示: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1)指名读。
(2)读到这段话时,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预设: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各种颜色的海水交织在一起,非常漂亮的画面。课
件出示四到五张西沙群岛上各种颜色的海面的图片。
学习生字。
(3)你能把海水的美读出来吗?(指名读)
(4)这么美丽的海水是怎么形成的?让我们再读一读第2自然段去寻找答案吧。
4.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方面,轻声读一读,把自己特别喜欢的语句画下来,仔细想一想为什么喜欢它。
预设: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所以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5.学习第3自然段。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海底生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海底的岩石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1)课件出示海底的岩石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比喻。写出珊瑚形状多样又美丽可爱的特点。
学习岩字。
(2)课件出示: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
“到处都是”写出海参的数量多。“懒洋洋”赋予海参人的情态,写出海参行动可爱。
(3)课件出示: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好看极了
动作描写。写出大龙虾的威武。
学习虾字。
(4)再读第3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样把它们不同的样子写出来的?
作者在写的时候抓住了珊瑚的外形,让我们感受到了珊瑚的美丽可爱;抓住了海参、大龙虾的动作,让我们体会到了海参、大龙虾的不同特点。
总结:课后请同学们复习课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