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观潮
《观潮》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面试小学语文教师的8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观潮》,接下来我将按照说教材,说学,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七个部分来展开我的说课。
首先,熟悉文本,说教材
《观潮》是出自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本单元一共包含四篇文章,它们都是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本文描写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景象,还写出观潮人数之多,热情之高。
二、说学情
我所面对的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是\学的一个过渡阶段,他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字词,并且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但是他们对于写景类的文章修辞手法感悟还不足,对于深刻的语句缺乏理解,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启发、引导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正确读写、理解文中的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与想象,了解钱塘江潮的景色,学习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提高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大自然的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观。
教学难点是∶ 理解潮来时的描写部分。
五、说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体现了特定的教育和教学的价值观念。所以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去,配合朗读法、讲授法、想象法、视频教学法等。在学法上∶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
六、说教学过程
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为此∶我将从以下五个环节展开我的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激发求知欲
我们教书,是要引起学生的读书兴趣,因此,我会采用视频导入,播放钱塘江大潮的视频,学生交流观后感受,进而引出课题《观潮》。我的导入语设计如下∶
同学们,上课之前呢,老师要给大家播放一个关于举世闻名的大潮视频,请同学们认真观看,稍后,老师会请大家说出自己观看后的感受。
设想学生会积极参与,然后通过他们的回答,引出课题。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初读部分,我会先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自由的朗读课文,同时,边读边解决相关问题∶比如∶生字词的指导、主要内容的梳理。
读毕,我会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检查反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进行汇报学习,我会适当的进行指导。
字词方面∶我会展示到多媒体,指名学生朗读,然后带着他们理解"观潮"和"奇观"中"观"的意思。
内容方面∶我会指名学生回答,并找同学补充,最后得出本文是描写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景象。
环节三∶析读课文,质疑问难
会再给学生十分钟的时间,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如下问题∶课文是如何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我预设学生会做如下回答∶
内容一∶"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在滚动。"
当小组分享此处时,我会引导学生思考"闷雷是什么声音 跟平时的雷声有什么不同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联系上下文得出闷雷的声音,更加沉重,有力度。随后请学生模仿。接着再次引导学生∶这是从哪个感官来感知到潮来时的特点 最后带着学生分析比喻的修辞手法及其好处,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内容二∶"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当小组分享此处时,教师引导学生回答这是从哪个角度写潮水的 明确比喻中有着夸张,把潮来时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顺势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把浪潮比作"战马",那战马有什么特点 明确战马的特点是矫健、战斗力强,同时播放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这一壮观的景象。最后指导学生带着感情朗读,要读出震撼的气势。
环节四∶ 品读课文,品情学法
在这个环节,我会进行一个小活动,请学生配乐朗读,其他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再次感受钱塘江潮的雄伟壮观。这可以帮助学生体会课文的语言魅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和感悟能力。
环节五∶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这里我会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而使学生的学习内容趋于完善。并在多媒体上布置这样一份作业∶收集我国其他"天下奇观"的景点的资料和图片。
七、最后,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是一部微型教案,这是我本节课的板书,图文结合,力图带给各位评委老师清晰直观的感受,同时,便于学生学习和理解。
各位评委老师,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耐心倾听,请问我可以擦黑板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