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司马光(课件)(3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4.司马光(课件)(38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20 20:49: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24.司马光
结构:半包围结构
组词:司机 司长
造句: 作为司机,你应该遵守
交通规则。

音序:S 部首:
司马光(1019—1086),姓司马(复姓),名光,字君实,北宋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他主持编纂了著名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人物简介:
司马光 跌倒 皆大欢喜
放弃 支持
diē


chí
司马光 跌倒 皆大欢喜
放弃 支持
我会读
jiē
结构:上下结构
组词:登记 登机
造句: 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
dēng
音序:D 部首:
上面是两只脚,中间是一种用来装食物的器皿,下面是双手,合在一起表示两手捧着盛放食物的义种高脚盘向神供奉的意思。本义为进献新谷。
金文
楷书
规范化
简化
甲骨文
篆书
组词:观众 群众
造句:看着球员们精彩的进球,
观众欢呼起来。
zhòng
音序:Z 部首:人
上部是日,下部是三个弯腰站立的人,合在一起指太阳出来后许多人都要劳动。
金文
楷书
上部只写作目。本义为多人站立的样子。
规范化
简化
甲骨文
篆书
1.认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一边读一边想:这篇课文与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
字数少;文章简短;有些词语难理解。
这样的文章就叫做文言文,文言是指古人写文章时使用的语言。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默读课文,画出文中的人物。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庭:庭院。
瓮:口小肚大的陶器。
结构:半包围结构
组词:庭院 开庭
造句: 奶奶家的庭院里有一棵
高大的杏树。
tíng
音序:T 部首:广
群儿 戏于庭,
有一次,司马光和一群孩子在庭院嬉戏。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一个小孩爬上瓮,失足落入水中。
群儿戏于庭,
“群”:一群
“戏”:游戏
“庭”:庭院
文言文中有些字词的意思和白话文比较相近,可以用组词的方法来理解。 “戏”把一群小孩在庭院里嬉戏玩耍的场面尽情描绘了出来。
结构:左右结构
组词:跌落 跌倒
造句:我们在哪里跌倒,就在
哪里爬起来。
diē
音序:D 部首:
也许是太兴奋了,又或者是出于好奇,有个小孩玩着玩着登到了瓮上,“登”是“爬”的意思。这个这个小孩一不小心,掉进了装满水的翁中,瞬间被水淹没了。这一句,仅用九字就交代了故事的起因,让我们感受到了情况的危及。
当“一儿”“足跌没水中” 。这个孩子面临着什么样的危险?
小孩子一掉进瓮中就会被湮没,甚至会被淹死。情况危急,需要立刻解救这个落水的孩子。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皆:全,都。
光:指司马光。
迸:涌出。
结构:上下结构
组词:抛弃 丢弃
造句: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
丢弃勤俭的美德。

音序:P 部首:
结构:左右结构
组词:保持 持续
造句: 警察很快制伏了持刀的歹徒。
chí
音序:C 部首:扌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大家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瓮,翁破了。
水迸,儿得活。
水一下子喷涌出来,落水的小孩得救了。
众皆弃去,
看到同伴落水,孩子们都慌了神,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是好,有的吓哭了,有的吓跑了……一个“弃”让我们产生丰富的想象,可见文言文虽然字数很少,但表达的意思却很多。
光持石击瓮破之,
“持”“击”生动地展现了司马光急中生智,果断地拿石头砸瓮的画面,表现了司马光的冷静和机智。
瓮口小肚大,而司马光人小个子低,无法把小孩儿拉出来。在当时危急的情况下,砸瓮能让水快速流出,达到救人的目的。
为什么说司马光砸瓮救出小孩儿的办法最好?
此时此刻,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司马光呢?
我看到了一个沉着、机智、聪明、勇敢的司马光。
再读课文,读好停顿。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你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吗?
可以借助注释来说说故事,还可以关注图中人物的表情,想象当时人物的心理和语言,把故事说的更精彩。
示例:
一天,司马光和小伙伴们在庭院里玩耍。有个小伙伴爬上了装满水的瓮,结果他的脚没站稳,一不小心掉进了水瓮里,眼看就要被水淹没了!别的孩子一见出了事,都吓跑了,而司马光很镇定,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拼尽全身的力气向水瓮砸去。终于,水瓮被他砸破了,只听“哗啦”一声,水从砸破的洞口涌了出来,小伙伴终于得救了。
文言文字数少,语言更精炼。
对比阅读,感受文言文和现代文的不同
现代文的故事内容更丰富,更容易读懂。
学习文言文的小妙招
①不理解的地方看看注释。
②把不理解的字组词来理解。
③借助课文插图来理解。
经过
司马光
沉着冷静
众弃去
光击瓮
结果→翁破,儿得活
起因→群儿戏,一儿跌入瓮中
机智勇敢
主 旨
这篇文言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了司马光砸瓮救人的故事,表现了司马光机智勇敢、遇事沉着的优秀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