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与使命——时代的美术担当》教学设计
一、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美术鉴赏》第六单元主题三《初心与使命——时代的美术担当》。《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指出,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科学技术进步新成果,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话语体系,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的新成就"。在美术鉴赏板块中列出具体的内容要求:“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美术的发展,以及新中国成立以后讴歌党、祖国、人民、英雄的精品力作,探究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关系”。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一个复杂艰辛而又漫长的过程,中国美术的发展也是变化多端,所以课堂以时间为线索概括与凝练这一时期的中国美术的发展状况。具体到本主题,主要着眼于当下中国美术发展状况,研究与探讨美术如何体现中国特色,如何实现中国梦,体现时代担当。因此特别择取能通过具体、生动、鲜明的形象来阐述建设、发展的理念、成就的美术作品,师生通过对具体作品的探讨来完善、认识这一伟大的时期。在丰富生动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认识当代美术创作反映了人们生活翻天覆地的改变,能够丰富学生对这个时代的认识,达到对这一主题学习的最佳效果。
二、 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人格比较独立,思想比较成熟,接受知识能力快,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所以本课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方式为主。课堂以标题形式,简单明了的分析本课的学习,方便与学生在脑海里归结知识,结合四步法进行鉴赏,学生易于掌握正确的鉴赏步骤和方法。通过接触我发现学生有着深刻的爱国情怀,只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近代美术不太了解,需要加强对时代主旋律美术作品的了解和感知,理解和体会在当今时代中美术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美术学习活动,让学生学会用艺术思维的方式认识世界,学习艺术表现和交流的方法,提高美术素养。
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和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当代美术发展的基本脉络与现状,学会赏析当代美术作品的方法。探究、比较和感受新媒体艺术与传统美术门类的异同,了解其在表达当代中国建设成就与人们生活面面貌方面所起的独特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经典作品、代表性艺术家、典型事件的分析、研究、探索、解读,认识这一阶段美术创作的时代特征和变化,感受这一时代艺术家的价值追求,从而提高学生的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文化理解等重要能力的核心素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创作的美术作品的鉴赏,认识世界、关注现实,提高学生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意识,激发学生为时代而放歌,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奋斗的精神,理解艺术对于生活的意义。
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美术创作在新时代经历了怎样的转变,艺术家们是怎样利用手中的工具和媒介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文化自信,增强文化意识。
难点:
新媒体的出现给艺术家们带来了怎样的新理念和手法,作品背后产生了怎样的观念变化。如何理解科技创新与艺术创作的关系,如何理解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关联性,艺术活动通过哪些方式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提升人类的价值和尊严的。学会并掌握鉴赏当代美术作品的方式方法。
五、 教学设计思维导图:
六、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如果你是一名当代美术家,面对时代的变革和发展,你会用怎样的作品表达我们的初心与使命?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 问题。 回望当下 生活,引起共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讲授环节一 新 时 代的美术创作是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的。 提问(过渡语):我们该如何铭记 如何祭奠和感恩 如何将其讲述给我们的后代 1、展示画家周思聪、 卢沉作品 《同胞·汉奸和狗——矿工图》 ,请同学们运用美术鉴赏四步法:描述、分析、解释、评价对作品进行赏析。 2、展示画家王迎春、杨力舟中国画作品《太行铁壁》,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的方式鉴赏。 3、知识巩固,对比鉴赏作品《同胞·汉奸和狗——矿工图》和《太行铁壁》,引导进一步深入理解作品。 教师总结 1、学生利用图像识读的方法,仔细观察作品的细节,思考老师的问题,展开讨论。 2、根据教师的提供的思维导图,深入理解作品 《太行铁壁》。 观看视频:美术评论家对作品的解读。 3、从题材、技法、含义、构思、反映的时代担当等方面进行对比赏析。 欣赏改革开放初期的美术作品。练习、运用在本模块前期学习中学会的方法鉴赏美术作品。 让学生认识、理解艺术家是怎样讲述中国故事的。
讲授环节二 新 媒 介艺术承载的社会使命。 提问(过渡语):随着时代发展,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给艺术家的创作带来了新的理念与手法,新媒介给当代美术创作带来了什么影响,承载着怎样的社会使命呢? 1、教师展示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精彩视频。 由北京冬奥开幕式看中国传统文化与科技美学奇妙结合,新媒介艺术展示极具魅力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创新情怀。 2、比较 2008 到 2022 北京奥运开幕式新媒体艺术的变化。 1、学生探究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有哪些突出亮点。 2、思考、交流与讨论 了解人类 21 世纪以来新媒体艺术在中国发展状况。
讲授环节三 艺术作品担负起为生活更美好的价值追求。 思考(过渡语):一切创作技巧和 手段都是为内容服务的,技术革新可以带来新的艺术表达,但艺术的丰盈始终有赖于生活。 1、浏览改革开放后创作的优秀美术作品。 《公元一九四五年九月九日九时·南京》陈坚 、《黄河魂》周韶华、《1978年 11 月 24 日·小岗》王少伦、《重于泰山》代大权 贺秦岭 、《道德经》吴为山、《开荒牛——献给深圳特区》潘鹤、 《天书》徐冰、《山水书房》吕胜中等作品 2、教师总结:给我们留下深刻记忆的美术作品,都那些承载着历史文化记忆、表现人生意义、讴歌生命价值、彰显人生理想与人性光芒、具有独特艺术形式的美术作品。美术,一方面以更广泛的形式融入生活,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一方面担负着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人生理想,构建“诗意栖居”的环境和净化精神家园的使命。有艺术相伴,生活更光亮,人生更美好。 学生观看、分析、欣赏,对自己感兴趣的作品进行课后探究。 揭示艺术创作的根本目的。
作业要求 让我们怀着一份使命和担当,尝试运用绘画或新媒体艺术手法创作一件关于“家 国情怀”相关主题的美术作品,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所思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