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部编版 四年级上
一课时
新知导入
同学们,你爱看天上的繁星吗?每当你凝望那充满神奇色彩的星星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产生了怎样的遐想呢?
教学目标
1.
文化自信: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
2.
语言运用:认识“昧、坠”等3个生字,积累描写繁星的词句,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
思维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作者的写作顺序了解其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体会其看繁星的感受。
4.
审美创造:从文中感悟作者的童心、童趣,以及她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走近作者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作家。他的散文常常在朴实的语言中,传达出强烈的激情,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和艺术上的享受,具有一种特殊的魅力和光彩。
主要作品:“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寒夜》等。
自读课文
要求: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别人。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识字解词
我会读
(1)根据拼音读一读
(2)开火车认读生字
半明半昧
摇摇欲坠
怀抱
mèi
zhuì
huái
识字解词
古文识字
(怀)
衣,胸襟
眔,流泪
父母将伤心哭泣的幼儿抱在胸前加以安慰。
识字解词
加一加:
日+未=昧
队+土=坠
换一换:
坏
怀
识字解词
挂
灯
笼
怀抱
半明半昧
摇摇欲坠
识字解词
理解词语
半明半昧
半明半昧:形容有时明亮,有时昏暗。
识字解词
半明半昧:形容一会儿明亮,一会儿昏暗,多指星星。昧,昏暗。本课指天空中星星一会儿明亮,一会儿昏暗。
识字解词
摇摇欲坠:形容十分危险,很快就要掉下来,或不稳固,很快就要垮台。本课指作者在摇晃的船上,看到星星在动,感觉好像要掉下来。
造句:大街上的有个招牌被狂风刮得摇摇欲坠,仿佛马上就要掉下来。
朗读课文
要求:
1、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
是否正确。
2、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3、带着问题读课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作者三次看繁星,每次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集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内容
自己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想: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
2.文章按怎样的顺序写的?找出相关词语。
时间顺序:
从前——三年前——如今
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内容
作者写了几次观星的经历?找出每次看星的地点。
第一次
从前
家乡庭院
第二次
三年前
南京菜园
第三次
如今
海上舱面
朗读课文
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
1.用“ ”圈出作者第一次看繁星的时间、地点。
2.用“ ”画出看到什么样的繁星。
新知讲解
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
这句话表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也为下文作了铺垫。
新知讲解
默读第2自然段:
1.用“ ”圈出作者第二次看繁星的时间、地点。
2.用“ ”画出看到什么样的繁星。
新知讲解
三年前,在南京我住的地方有一道后门,每晚我打开后门,便看见一个静寂的夜。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
新知讲解
既然星光是“微小”的,为什么“我”会觉得“光明无处不在”呢?
青年时代的巴金,正在南京求学,也认识一些星星,所以他把星星当做朋友,时时与星星谈话。当时的社会正处在黑暗时期,但巴金仍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所以才说“光明无处不在”。
新知讲解
默读第3自然段:
1.用“ ”圈出作者第三次看繁星的时间、地点。
2.用“ ”画出看到什么样的繁星。
新知讲解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惬意、信赖,知心之情
新知讲解
品析句子
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的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看到的实物比作无数的萤火虫。
新知讲解
品析句子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依次从触觉、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海上之夜令“我”产生的种种美感。
新知讲解
品析句子
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星星的闪烁当作人在“眨眼、说话”,生动形象,想象奇妙。
虚实结合
新知讲解
“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想一想:它们在说什么呢?
看!船上有个人在看我们。
他看起来有心事,我们发发光逗他开心吧。
新知讲解
想象说话:
你也看过夜晚的繁星吧?说说你当时的感受。
拓展阅读
展开想象,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写一下星空。
星星像顽皮的孩子,稚气地注视着大地,仿佛用那明亮的眼睛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写法借鉴
在作者的笔下,繁星点点,胜似仙境,美妙无比。文章之所以有如此美妙的意境,是因为文章既有对星空的真实描绘,也有作者自己丰富的联想,这种写法就叫做虚实结合。
如文章的第三段,前3 句主要写海上每晚观看繁星的夜景,是实写;第4 句开始,主要写“我”在舱面上仰望星空产生的种种奇妙的感受,是虚写。从这些虚实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作者的童心、童趣,对繁星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由实到虚,虚实结合。
我的家在月亮上
拓展阅读
一天,我家搬到了月亮上,住进一座蘑菇形的小屋!每个月过了农历十五,小屋会越来越挤。但是我知道,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十五月圆之时,就是我家最宽敞的时候。
门前,有一棵桂花树。桂花的清香,飘满了小屋的庭院。我喜欢在桂花树下荡秋千。秋天荡得可高啦!
我的好邻居——改行种树的吴刚叔叔好心地提醒我:“小心哪,别荡到月亮外面去了!”
吴刚叔叔送给我一些桂花树种。我打算把它们带到地球上,送给表哥,种在沙漠里。月亮上的桂花树可耐旱了,什么地方都能长。
拓展阅读
嫦娥阿姨把玉兔送给我当宠物。它身上的毛,像月光一样洁白,真让人喜欢。爸爸和妈妈开垦了许多荒地,整天忙碌也不觉得累。月牙形的香蕉,圆月形的苹果,一年收获十二季的稻子……所有的果实都晶莹发亮,太美了!有时候,流星落下来,妈妈会把它们捡起来,种在地里。过不了多久,流星开出美丽的星星花,星星花结出星星果。星星果特别好吃,嚼起来还会冒出一闪一闪的星光呢。
从地球上带来的小狗总想吃月亮。它很苦恼,因为它不知道月亮跑到哪儿去了。我告诉它:“月亮就在我们的脚底下。”“汪——”小狗瞪大眼睛不相信。等它明白过来,竟不知道从哪儿下嘴:“汪汪!月亮太——太大了。”
拓展阅读
我们全家随着月亮一起,绕着地球飞呀飞呀。要是我想爷爷奶奶了,就飞到老家的窗口。爷爷看见月亮里我的笑脸,惊喜地告诉奶奶,奶奶以为自己在做梦呢。有时候,月亮从海上升起,爸爸会趁机抛下渔网,捞一些鱼虾上来。当月亮从山背后落下时,妈妈会迅速跳下去,采回许多野花。碰上月全食,我和爸爸妈妈就甜甜地睡上一觉。
哦,我的家在月亮上……
思考:作者有哪些奇特的想象?
想象到在月亮上荡秋千、和玉兔玩、吃星星果、小狗吃月亮、飞到老家。
拓展阅读
思考:作者有哪些奇特的想象?
想象到在月亮上荡秋千、和玉兔玩、吃星星果、小狗吃月亮、飞到老家。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巴金的作品《繁星》,领略了大海、夜色和星空的美好,感受了作家那种追求自由、渴望美好的情怀。我们要像巴金那样,做一个向往美好、追求美好、展示美好的人,做最好的自己。只要努力,你们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的!
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
1、本文写作者看星星的地点是( )、( )、( )。虽然不同时期,作者看星星的感受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都表达了作者对( )的热爱,对( )的向往。
2、“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这一句是( )句。
家乡
南京
海上
繁星
美好生活
拟人
知识梳理
繁
星
第一次
从前 家乡
密密麻麻的星星
第二次
第三次
三年前 南京
星群密布的蓝天
如今 海上
半明半昧的星
光明无处不在
仿佛睡在母亲的怀里
对繁星的热爱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抄写下来。
2、完成同步练习。
作业布置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