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第1课时 江海交汇之地
知识点 江海交汇之地
1.在图中圈出浙江省、江苏省和上海市。
2.在图中圈出长江、东海和黄海。
3.在图中填注京沪线和沪杭线。
读图,完成1~4题。
1.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 ( )
①江苏省南部 ②浙江省的北部地区 ③安徽省的东南部 ④上海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海南中考)长江三角洲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完成2~3题。
2.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形特点是 ( )
A.地表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B.地面平坦广阔,沃野千里
C.地形以丘陵为主,平均海拔在50米以下
D.地势平坦,湖泊、河网密集
3.长江三角洲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其气候特点与下图对应的是 ( )
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区。
A 地区;B 地区。
(2)如图所示,如果把长江比作“箭”,把 地区比作“弓”,那么 就位于箭头的位置。这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处 之地,得天独厚的 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无锡中考)读“我国柑橘优势区域及生产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柑橘优势区域的气候条件是 ( )
A.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B.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
C.气候高寒,光照强烈 D.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
2.与粤赣闽地区相比,汉中地区为我国柑橘生产的最北端,这里的热量条件之所以能满足生产柑橘的需要,最重要的原因是 ( )
A.南部有云贵高原阻挡,夏季风不易进入
B.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河湖密布
C.气温低,柑橘的生长期较长
D.北部有秦岭阻挡,冷空气不易入侵
3.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成为我国“鱼米之乡”的主要原因是 ( )
A.长江水的灌溉
B.水热条件优越,且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
C.纬度位置好
D.科学技术发达
4.长江三角洲地区物华天宝,经济发展条件得天独厚,能反映其核心优势的是 ( )
A.资源丰富 B.交通便利
C.人均占有土地多 D.临近港澳
5.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河网密布,城市密集,适合发展 ( )
A.林业、渔业 B.种植业、渔业
C.畜牧业、渔业 D.种植业、畜牧业
如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下列说法与图示事实不符的是 ( )
A.这里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
B.这里的长江河运享有“黄金水道”的美誉
C.位于长江下游,东临黄海和南海
D.享有江海联运优势,通过远洋航线与世界的主要港口相连
7.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长江对长三角地区和成都平原的有利影响为 ( )
A.长三角地区可开发大量的廉价水电
B.为成都平原提供便利的河运条件
C.为长三角地区发展淡水养殖,开发旅游业创造条件
D.修建于成都平原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可用于灌溉,但无法防洪
8.读“长江三角洲地区及杭州湾跨海大桥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势、气候、水系三方面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地理特点。
(2)以上海为铁路枢纽的铁路干线分别是 线和 线。
(3)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除铁路运输外,还有
等。(写出两种即可)
9.游轮航行在南京至上海江段时,王老师看到江面越来越开阔;客轮、货轮穿梭不断;两岸城市也多了起来,高楼大厦林立,一派繁荣景象。显而易见,长江深刻影响着两岸城市经济的发展。
据此,请你说一说长江从哪些方面影响了两岸城市的发展。
答案
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第1课时 江海交汇之地
【基础双练】
1.D 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江苏省南部、浙江省的北部地区、上海市,安徽省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
2.D 3.A
4.(1)京津唐 珠江三角洲
(2)东部沿海 长江三角洲 江海交汇 江海
本题形象地把长江比作“箭”,把东部沿海地区比作“弓”,充分体现了长江三角洲“箭头”位置的重要性。
【能力双测】
1.A 柑橘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我国南方地区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沛,为柑橘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2.D 汉中地区为我国柑橘生产的最北端,这里的热量条件之所以能满足柑橘生长的需要,最重要的原因是北部有秦岭阻挡,冷空气不易入侵,气温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明显偏高。
3.B 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水热条件优越,地势低平,是重要的稻米产区;这里河网密布,是重要的淡水鱼产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4.B 长江三角洲处于我国大陆南北海岸线的中点,面海临江,优越的位置,便利的交通,广阔的腹地,使其具有得天独厚的经济发展条件。
5.B 根据题干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湿热,适合发展以水稻为主的种植业;该地区河网密布,湖泊星罗,适合发展以淡水鱼养殖为主的渔业。
6.C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长江河运自古享有“黄金水道”的美誉;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下游,东临黄海和东海;长江三角洲地区享有江海联运优势,通过远洋航线与世界的主要港口相连。
7.C 长江对长三角地区和成都平原的有利影响为: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发展;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对外联系;为长三角地区发展淡水养殖,开发旅游业创造条件。
8.(1)地势低平;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河湖众多、水系发达。
(2)京沪 沪杭
(3)高速公路、航空、海运
本题考查长江三角洲的自然环境及农业的发展。第(1)题,长江三角洲是长江冲积形成的平原三角洲,地势低平;这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这里河湖密布,水系发达。第(2)题,北京至上海的铁路线为京沪线,上海至杭州的铁路线为沪杭线。第(3)题,从图例中可以看出,除铁路运输外,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还有高速公路、航空和海运等。
9.长江给沿江城市提供生产、生活用水和便利的水路运输。第2课时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知识点 1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1.在图中填注上海、杭州、南京及苏州。
2.用红笔描出京沪线和沪杭线。
读图,完成1~3题。
读图,回答1~3题。
1.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 ( )
A.北京 B.上海
C.杭州 D.深圳
2.下列关于“同城效应”模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工作与居住地不在同一个城市 B.缓解大城市的住房压力
C.就职于大城市,收入更高 D.促使昆山发展成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
3.该生活方式主要依赖的条件是 ( )
A.丰富的自然资源
B.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C.便利的海洋运输
D.发达的航空运输
知识点 2 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1.图a是世界文化遗产 ,位于浙江省。
2.图b是世界文化遗产 , 位于江苏省。
读图,完成第4题。
4.下列能反映长江三角洲地区特色景观的是 ( )
1.小明夏季随父母旅游,到达长江三角洲时,爸爸告诉小明:“这里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下列不能成为爸爸说法依据的是 ( )
A.上海作为该区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显著
B.有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沿江、沿海港口众多,高速公路、铁路迅速发展
C.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农业基础好
D.这里有著名的古都——南京、西安、洛阳等众多历史文化名城
2020年11月4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在上海举行。上海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促进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发展。读长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完成2~3题。
2.长三角有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其形成和发展的便利条件有 ( )
①平原广阔,气候适宜
②经济发展快,科技力量雄厚
③矿产资源丰富,乡镇企业发展快
④国家政策支持及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下列有关上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图中序号表示上海的是④
B.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
C.连接①③城市的铁路线是京沪线
D.上海对长三角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的繁华风貌。下图是其苏绣作品(局部),读图完成4~5题。
4.由图中景观可推断当时该地 ( )
A.水运发达 B.商业落后
C.水流湍急 D.全年少雨
5.苏绣是中国的四大名绣之一,产于丝绸之乡——江苏。苏绣 ( )
A.能体现出西北大漠的地域特点
B.作品都反映了江南水乡的景观
C.是我国蒙古族女子的传统技艺
D.原料取自当地盛产的优质蚕丝
6.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旅游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是因为 ( )
①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②便捷的交通
③较为完善的服务设施 ④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读“长江三角洲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城市:A 市,是 省的行政中心,该省的简称是 。经过城市A的主要铁路线是 。
(2)B 市,是 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也是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现在重点开发的地区是 ,因位于B市的黄浦江东畔而得名。
(3)甲是 省,C是 市,该市最著名的旅游景点是 ,该景点以其秀美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驰名中外。
(4)D城市是 ,该城市的 建筑精巧别致,文化内涵丰富,是我国园林艺术的典范。
(5)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是我国旅游业发达的地区之一,该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是什么
8.长江三角洲地处我国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该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你认为城市应不应该快速发展 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
第2课时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基础双练】
1.B
2.D “同城效应”模式是指人们居住在一座城市,工作在另一座城市,每天往返于两座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这种模式可以缓解大城市的住房压力;就职于大城市,收入更高。但不能使昆山发展成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
3.B “同城效应”这种生活方式主要依赖的条件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让人们更加方便地来往于不同的城市之间。
4.A
【能力双测】
1.D 有历史文化名城不能说明经济发展水平高,而且洛阳位于河南省,西安位于陕西省,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
2.D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长江三角洲地区平原广阔、气候温暖湿润、自然条件优越,人口和城市密集,工商业发达,经济基础雄厚。这里拥有长江黄金水道和众多的铁路、公路干线以及现代化的港口群和航空港,形成密集的立体交通网络。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对长江三角洲地区乃至整个长江流域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而长三角地区矿产资源缺乏,其工业的发展依靠广阔的市场和便利的交通。
3.A 读图可得,图中③是上海;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连接①南京、③上海的铁路线是京沪线;上海是享誉世界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对长三角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4.A 据图可知:该地区多依靠河流进行运输,水流平稳、航运发达;该地区人口密集、商业繁荣;该地区地势平坦,河流落差小,水流平稳;该地为河南开封,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
5.D 江苏属于南方地区,植桑养蚕,有苏绣所需的原料——优质蚕丝;苏绣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反映的内容众多,例如:人物、植物、动物等,不能体现出西北大漠的地域特点,也并非都反映了江南水乡的景观;蒙古族集中分布于西北地区。
6.A 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加上便捷的交通和较为完善的服务设施,使得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我国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7.(1)南京 江苏 苏 京沪线
(2)上海 长江三角洲 浦东地区
(3)浙江 杭州 杭州西湖
(4)苏州 园林
(5)该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服务设施完善,交通发达。
8.城市不应该快速发展。城市过快发展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犯罪率上升等。(言之有理即可)
城市应该快速发展。城市的发展是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表现,其具体表现为:城市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就业机会多,医疗水平高,教育水平高等。(言之有理即可)(两种观点均可选择,但理由要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