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综合评价
[测试范围:第八章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暑假期间,小明到西北地区游玩,回来后向同学分享了自己的见闻,下列描述不符合事实的是 ( )
A.看见了成群的三河马、三河牛
B.住过游牧民的蒙古包
C.那里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D.当地居民喜欢喝青稞酒,吃糌粑
2.塔里木盆地与北京市纬度相当,但气候相差很大,最主要的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影响 D.地势高低不同
河西走廊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文物古迹众多,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近年来,该地制种业结构不断变化,蔬菜、瓜果、花卉等制种规模迅速扩大。下图示意甘肃省地形与降水量分布图。据此完成3~4题。
3.与华北平原制种基地相比,河西走廊成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的优势条件是 ( )
A.靠近高速公路,交通便捷
B.地形平坦,利于耕种
C.海拔高,气温低,病虫害少
D.雨热同期,利于作物生长
4.河西走廊制种业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节水技术改进 B.机械化水平提高
C.土壤肥力下降 D.市场需求改变
读西北地区略图,完成5~6题。
5.关于我国西北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制约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水源条件
B.位于柴达木盆地的油气田是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
C.西北地区因降水少,气候干旱,全部属于内流区
D.新疆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是日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小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山大致是我国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B.②山是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分界线
C.图中A处降水量少于B处
D.本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有三块大沙漠,共8万平方千米。为防止它们扩大连接,工作人员在它们之间种植梭梭树,梭梭树根系非常发达,能够深入泥土达到数米。读图,完成7~9题。
7.工作人员在种植与养护梭梭树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可能是 ( )
A.气温过低 B.光照强烈 C.水源缺乏 D.风沙过大
8.图中①②③地所对应的自然景观正确的是 ( )
A.森林、草原、荒漠 B.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C.荒漠、草原、森林 D.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9.位于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年降水量仅5.9毫米,其原因是 ( )
①位于内陆地区,距离海洋远 ②海拔高,水汽难以到达 ③周围有高山阻挡,水汽难以进入 ④纬度高,终年严寒,空气中水汽含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0.当人们为“戈壁沙滩变良田”而喜悦的时候,应该特别注意防止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有 ( )
①土地荒漠化 ②土壤盐碱化 ③水土流失 ④生物多样性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读“塔里木盆地略图”,回答11~12题。
11.该地大部分聚落已移向地势高的地方,其原因主要是 ( )
A.洪水泛滥 B.坡地开发 C.交通线增多 D.荒漠范围扩大
12.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看是呈 ( )
A.网状分布 B.“之”字形分布 C.点状分布 D.环状分布
在打赢“蓝天保卫战”中,西气东输工程起到了积极作用。如图为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大量源自我国西北地区甚至中亚的天然气输入沿途各省市区。据此完成13~15题。
13.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因素中修建西气东输工程主干管道线路走向须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 )
A.地形类型 B.地质构造 C.城市分布 D.河流状况
14.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带来的积极影响是 ( )
①消除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常规能源不足的问题
②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③协调自然资源的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平衡问题
④建设过程中造成沿线生态破坏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5.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经过下列地形区的是 ( )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 C.云贵高原 D.黄土高原
二、综合题(共55分)
16.(16分)(临沂中考)新疆地区出产的棉花具有产量高、质量好的特质,2020年,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棉花产量的87%左右,被誉为“中国第一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甲,简述新疆棉花产区的分布特点。(4分)
(2)新疆棉花白度好,长度好,为世界优质长绒棉之一。分析新疆棉花品质高的气候原因。(4分)
(3)坎儿井(图)是一种古老的引水工程,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灌溉水源。结合区域特征,分析坎儿井为何修建暗渠而不修建较容易开凿的明渠 (4分)
(4)棉花是新疆最大的特色支柱产业,种植棉花是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为促进新疆的发展,有人建议进一步扩大棉花生产规模,你是否赞同 并说明理由。(4分)
17.(每空2分,共20分)运用地图归纳区域人文地理要素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学习区域地理的一种重要能力。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掌握的相关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如图所示。
材料二 塔里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
(1)台湾山脉的最高峰是 ,塔里木盆地北侧是 山脉,南侧是 山脉。
(2)影响台湾城市和铁路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影响塔里木盆地人口和城镇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为适应干旱地区的自然环境,新疆吐鲁番地区人民创造的一种特殊灌溉系统的水利工程叫 。
(3)塔里木盆地中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 ,沙漠中有丰富的 资源, 工程将这里丰富的资源运送到我国东部地区,缓解了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局面,优化了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
18.(19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是“中国滩羊之乡”,地处毛乌素沙地边缘,年平均降水量258毫米,蒸发量2000多毫米,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风吹沙子跑,沙丘比房高”是20世纪80年代盐池县的生态写照,经过生态整治后,盐池县呈现“但闻风声响,不见沙尘起”的景象。
材料二 柠条的根系发达,是一种抗旱、耐寒的灌木,粗蛋白含量较高,林草兼用,能加工成滩羊饲料。柠条是盐池县退耕退牧还林的主要树种,种植面积约占林地的68%。
材料三 毛乌素沙地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
(1)图中,A是 (山脉),B是 高原,C是 河。(6分)
(2)毛乌素沙地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量介于 毫米之间,降水量小,蒸发量 (填“大”或“小”)。(4分)
(3)说明盐池县大面积种植柠条的主要原因。(4分)
(4)有人提出应该扩大盐池县滩羊的养殖规模。你认为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5分)
答案
自我综合评价(四)
1.D 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主要的畜种是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细毛羊等;西北地区的游牧民族传统的居所是蒙古包;西北地区远离海洋,气候干旱,降水稀少;青稞酒、糌粑是青藏高原人们的食品。
2.B 新疆的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北京距离海洋较近,夏季能够受到来自太平洋湿润气流的影响,气候较湿润。
3.C 4.D 本题组主要考查河西走廊农业的发展条件。第3题,华北平原海拔较低,河西走廊海拔较高,所以河西走廊气温较低,病虫害少,更有利于制种业的发展。第4题,读图及材料可知,该地蔬菜、瓜果、花卉等制种规模迅速扩大,原因应该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市场需求量快速增加。
5.A 6.D
7.C 读图可知,图示为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沙漠面积广大,因此工作人员在种植与养护梭梭树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可能是水源缺乏。
8.D 图示西北地区由于距海洋远近不同,从东到西,降水逐渐减少。因此我国西北地区从东到西①②③地自然景观,依次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9.B 位于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年降水量仅5.9毫米,其原因是其位于内陆地区,距离海洋远,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且周围有高山阻挡,水汽难以进入。
10.A 新疆干旱区面积广大,沙漠、戈壁等难以利用的土地所占比重较大,生态环境脆弱。随着经济开发力度的加大,新疆一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荒漠化和土壤盐碱化、河流和湖泊干涸、耕地和草场退化、自然灾害频发等方面。
11.D 12.D 第11题,新疆气候干旱,缺少灌溉水源就不可能发展农业。在天山山麓、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由于高山冰雪融水的灌溉,分布着较多的绿洲,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于盆地边缘的绿洲地带。但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恶化,荒漠范围不断扩大,致使该地大部分聚落已移向地势高的地方。第12题,读图可知,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看呈环状分布,其主要原因是盆地边缘水源条件好,人口较多。
13.C “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城市分布,以满足沿线城市对天然气的需求。
14.B 西气东输并不能消除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能源不足问题,只能一定程度上缓解;西气东输工程建设过程中造成沿线生态破坏是消极影响。
15.D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穿过的主要地形区有:准噶尔盆地-河西走廊-宁夏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江南丘陵-华南丘陵-珠江三角洲。
16.(1)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上,呈点状、带状分布。
(2)新疆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夏季气温高,晴天多,光照足,昼夜温差大。
(3)当地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气温高,蒸发量大,修建暗渠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
(4)第一种答案:赞同扩大。理由:扩大种植面积,能增加农民收入,脱贫致富。
第二种答案:不赞同扩大。理由:当地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扩大种植面积可能造成过度消耗淡水资源,加剧土地荒漠化。
17.(1)玉山 天山 昆仑
(2)地形因素 水源 坎儿井
(3)塔里木河 塔克拉玛干沙漠 油气 西气东输
18.(1)秦岭 黄土 黄 (2)200~400 大
(3)柠条抗旱、耐寒,又可以加工成滩羊的饲料。
(4)不可行,该地区气候干旱,牧草的承载力有限,扩大养殖规模会加剧土地荒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