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悬浊液:
____________悬浮在液体里形成的混和物。 乳浊液:
________分散在(不相溶的)液体里形成的混和物。 溶液:
是一种______、______透明的_____物。均一稳定混合固体小颗粒小液滴在中国很多地方有这样的习俗,以前,在走亲戚常有喝糖茶的习俗,主人为了表示好客,在开水里放了许多糖。在一杯开水中不断加蔗糖,蔗糖能无限的溶解吗?1、如右图所示,将一药匙的蔗糖放入盛有20毫升水的烧杯中,进行充分搅拌,你观察到的现象是?2、逐渐增加放入水中蔗糖的数量,你观察到的现象是?分析归纳:从上述实验中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我们知道,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不同的溶质在同一种溶剂里的溶解性不同。例如,高锰酸钾易溶于水,而泥沙就难溶于水。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物质的溶解性呢?我们一起来探究。
固体药品选用硫酸铜白色粉末,溶剂选用水、酒精。1.提出问题:
根据研究的内容,提出探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 ?
2.建立假设: 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我们知道一定量的水中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硫酸铜。当硫酸铜超过一定量后,总会有一部分不能在该条件下再继续溶解。我们可以建立如下假设:
①换一种溶剂,可以使未溶解的硫酸铜继续溶解。② 。
③ 。3.设计实验进行检验:
对每一个假设,设计相应的实验进行检验。4.解释数据、表达与交流:
对所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思考实验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合,并与同学进行交流。表1-5 记录表从以上实验可以知道: 要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性,必须在一定的温度、一定量的溶剂及该溶质不能再继续溶解的条件下进行比较。 物质溶解时,是从外界吸收热量,还是向外界释放热量呢? 思考:如图1-42所示,取2只烧杯,装入部分水。用温度计测出水的温度,读数是 。在其中的1只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并使之溶解,再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计的读数是 。
在另1只烧杯中加入硝酸铵,并使之溶解,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计的读数是 。图1-42 溶解的吸热与放热实验实验表明:有的物质溶解时,会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有的物质溶解时,会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也有许多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没有明显变化。饱 和 溶 液按图1-43所示装配好仪器。在烧杯里加20毫升水,用酒精灯加热至约40℃。往烧杯里加入硫酸铜晶体,每次加一匙, 用玻璃棒搅拌,直至硫酸铜晶体不能继续溶解为止。
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在一定的条件下,某种物质在水中不能无限制地溶解 溶解形成蓝色溶液继续溶解溶液下部有固体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1.如何用实验证明两瓶溶液中,一瓶是饱和溶液,而另一瓶是不饱和溶液?
2.如何将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化成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在一定的条件下,某种物质在水中不能无限制地溶解 溶解形成蓝色溶液继续溶解溶液下部有固体多余的固体逐渐溶解加水可变为不饱和溶液多余的固体逐渐溶解加热可变为不饱和溶液①增加溶剂③增加溶质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②升高温度(一般情况)①降低温度②蒸发溶剂 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2、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增加溶剂,改变温度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改变温度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间的转化不饱和溶液【注意】只有指明“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时,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才有意义; 1、如何判断某一蔗糖溶液是否饱和? 2、在一定温度下,向100克食盐饱和溶液中加入3克食盐,充分搅拌后,溶液的质量变为103克,此说法对吗?为什么?4、有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欲使其成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 。思 考3、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化成不饱和溶液,可采取什么方法? 加硝酸钾蒸发水想一想:1、饱和溶液在用水稀释变成不饱和溶液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量是 ,发生改变的是 和 。2、不饱和溶液在水分蒸发变成饱和溶液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量是 ,发生改变的是 和 。3、不饱和溶液在加入溶质变成饱和溶液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量是 ,发生改变的是 和 。溶质溶剂溶液溶质溶质溶剂溶剂溶液溶液 生活中我们会碰到很甜的糖水,说明浓度很大,那么这种浓度很大的糖水是否一定是饱和溶液呢?
在溶液配制过程中,有的溶液溶有较多的溶质,称为浓溶液;有的溶液溶有较少的溶质,称为稀溶液。
那么,饱和溶液是否一定是浓溶液呢?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吗? 在2支装有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1小匙蔗糖和熟石灰,振荡后, 静置片刻,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实 验观察到的现象: 熟石灰在水中溶解的 ,溶液较 ,但已经 ;而蔗糖在水中溶解的 ,溶液较 ,而还未 。较少稀饱和较多浓饱和 通过刚才实验,想一想饱和溶液跟溶液的浓、稀有关系吗?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在同一条件下(温度),对同一溶质的溶液,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一些。根据上述实验事实,思考“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这句话是否正确。你能举出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吗? 溶液的分类根据在一定条件下,能否继续溶解同种溶质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根据含溶质的多少浓溶液稀溶液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⑥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一定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 )动动脑①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②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③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多( )④一定温度下,向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如果溶液质量不变,则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⑤一定温度下,溶质的质量不改变,则无法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1、小明已经配制好300C的硫酸铜溶液,但不知道是否饱和,你认为小明检验时最合适的方法是 ( )
A加入少量硫酸铜看是否还能溶解
B 冷却 C加热 D蒸发水 试一试吧A2.现有一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使它变为饱和 溶液,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加入硝酸钾晶体 B.降低溶液的温度
C.蒸发部分溶剂 D.用吸管吸出一部分溶液D3、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
(A)非常浓的溶液
(B)很稀的溶液
(C)增加该溶质,溶质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
(D)增加该溶质,溶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液 D一杯饱和的食盐水溶液,能否继续溶解蔗糖呢?思考:要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通常可采用三种方法: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使饱和的糖水溶液转变为不饱和溶液,通常只有两种方法: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硝酸钾(溶质)蒸发水(溶剂)降低温度加水(溶剂)升高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