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结构的设计-脚踏式消毒垃圾桶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目标
(一)技术意识
通过自觉发现生活中垃圾桶现状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项目式活动,以身边常见的垃圾桶为切入点,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困惑和难题,在活动过程中开拓科技视野。学生形成对技术世界的基本观念,技术的规范、标准与工程意识。
(二)工程思维
能够认识垃圾桶整体系统与结构的复杂性关系,能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针对某一结构技术领域的问题进行要素分析、整体规划、并运用模拟和简易建模等方法进行设计。
(三)创新设计
通过观察常用垃圾桶的现状,提出具有一定深度的设计想法,能够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进行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用科学方法开展研究调查市民的需求、反思并优化调整垃圾桶的设计,形成助于城市垃圾的研究制作结果,并尝试进行推广。
(四)图样表达
学生能够用手工绘制简单的结构技术图样等;能通过图样表达设计构想,用技术语言实现有形与无形、抽象与具体的思维转换。
(五)物化能力
通过脚踏式垃圾桶模型和科技作品制作,积极参与动手操作实践,熟练掌握多种操作技能,掌握组合创新法技巧,综合运动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复杂问题。增强创意设计、动手操作、技术应用和物化能力。形成在实践操作中学习的意识,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正处在16、17岁的年龄阶段,好奇心较强,兴趣广泛,逻辑思维正在日趋发展中,在知识学习上仍需借助感性材料的支持等诸多特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设计思维已经基本形成,他们面对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和现象,能够提出独到的见解,同时技术在身边生活中的应用感受较全面,知识面相对其他年级较广,能够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去解决生活问题。需要结合学生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设计能力范围内的实践活动,高中生不能仅仅停留在观察问题的表面,要挖掘现象背后的本质,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为导向,开展实践活动。
在前期课程当中已经初步掌握基本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技能,了解产品设计的基本流程。在该主题下开展脚踏式垃圾桶模型的制作和创意垃圾桶的初步构思和草图的绘制,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掌握设计的技巧。
教学内容
核心问题
以设计思维为导向,以垃圾桶设计为载体,综合分析结构设计的影响因素,让学生灵活运用方案设计和构思的方法,学以致用,提高创新和生活劳动技能。
教学重点
通过脚踏式垃圾桶模型的制作,了解垃圾桶的结构,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通过垃圾桶项目设计和制作,形成系统的创新设计思维。
根据组员分工卡和团队合作,促进学生发现自己的专长,,初步形成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教学难点
(1)在活动中能运用联想法和仿生法的创新方法,构思出创意实用型垃圾桶雏形;进一步掌握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形成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2)将实践中获得的技术与知识,将产品设计的理论知识应用于项目活动中,设计出富有特色的创意作品,并进行展示交流。
教学活动流程
活动序列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资源 利用 设计意图
课堂引入 小组头脑风暴结合生活中常见的垃圾桶,发现问题。 以生活中的真实情景出发,引导学生观察身边事物。 多媒体 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辩证思维
牛刀小试 以脚踏式垃圾桶为例,制作模型 展示脚踏式垃圾桶的运作原理,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工具和材料,指导学生进行模型制作 工具和耗材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物化能力
方案设计 发现问题,小组讨论进行消毒式垃圾桶的方案设计,分析结构设计中的影响因素 进行产品设计和结构设计的理论指导 多媒体 培养学生系统性思维和工程思维
活动过程 结合各个组的设计草图,分析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取长补短,想出新的创意 带领学生逐个分析各小组的设计构想和草图 多媒体 设计草图 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针对某一结构技术领域的问题进行要素分析、整体规划
1.小组讨论,选择合适的喷雾材料进行模型的建立和实物模拟。 2.组内协调分工 1.强调本节课的任务及要求。 2.协助并观察分工及讨论模拟情况 多媒体 脚踏式垃圾桶 各类喷雾状材料、塑胶管等 通过实物模拟引导学生明确任务,同时打开学生思维,利于设计思维的螺旋培养
1.将设计草图+建立模型做对比,碰撞出新的想法和创意 2.根据组合创新法的使用原则,进行方案的修改和完善 1.回归初步建立的模型,引导学生发现设计中的漏洞和不合理之处 2.介绍组合创新法,拓宽学生设计思路 多媒体 学案 掌握组合创新法的使用技巧,学以致用,理解方案设计的重要性,增强创意设计能力
1.根据设计方案,由材料管理员和工具管理员分别在材料区和工具区领取合适材料和工具。根据材料价格清单,完成预算成本。 2.组员在组长、设计师和工程师的的协作带领下进行作品的制作。 3.作品的调试和完善 4. 有小组内的审计员,对比预算并核算工程成本。 1.发布制作要求并嘱咐安全事项 2.逐个小组巡视并给予技术指导和理论支持 材料区 工具区 通过团队合作,熟练掌握热熔胶枪、木工的操作技能,熟悉传感器器件的连接和组合,综合运用劳动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复杂问题 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成果展示 由各小组发言人展示并介绍本组作品,包括结构、原理、功能及后续拓展的功能设计等,并回答其余同学提出的建议和问题。 组织各小组进行成果展示,记录各组作品的优缺点,点评项目完成情况,引导其余学生客观分析并积极发表见解。 多媒体 各组成品 以任务驱动,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展示作品,进一步了解设计的改进之处,通过各组之间的评论和交流,进一步形成系统地辩证思维,提高科学素养。
小结和拓展 回顾本节课主要内容,根据案例和拓展问题,思考解决方案 总结产品设计的一般过程,展示其他创意案例,并提出新的需求。 多媒体 能够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去解决生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