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1.白鹭
第二课时
回顾课文
品读课文
读课文第6-8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写白鹭的画面并尝试给画面加个小标题。
水田垂钓图
绝顶望哨图
黄昏低飞图
品水田垂钓图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拟人
品水田垂钓图
思考:“钓”字换成“捉”字好不好?为什么?
我认为不好,一个“钓”字用得及其形象传神,使白鹭捕食时的悠然自得与清水田的宁静、澄澈浑然一体,换成“捉”字就少了这意境了。
我也认为“钓”字更妙。作者用拟人的写法将捕鱼的白鹭形容成在钓鱼,通过一个“钓”字,我仿佛看到一个人,静静地站在清水田里,垂着钓竿,悠然地等着鱼儿上钩,神态是那么悠闲自在。
品水田垂钓图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比喻
生动地描绘出白鹭在清水里觅食时的迷人景象。
品读课文
读课文第6-8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写白鹭的画面并尝试给画面加个小标题。
水田垂钓图
绝顶望哨图
黄昏低飞图
品绝顶望哨图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想一想:站在小树绝顶的白鹭,在眺望什么呢?
它的双眼透出柔和的光芒,或许在领略清新美好的晨光。
它或许在选择更理想的活动场所,眼睛灵活地转动着,那么伶俐。
白鹭深情地凝视着远方,双眼就像一泓深潭。它正等待觅食未归的同伴。
品绝顶望哨图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朗读小贴士:
展开想象
紧抓问好
语气上扬
描绘白鹭孤独站立在小树绝顶悠然自得的独特的美。
品读课文
读课文第6-8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写白鹭的画面并尝试给画面加个小标题。
水田垂钓图
绝顶望哨图
黄昏低飞图
品黄昏低飞图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思考:为什么说偶见白鹭在黄昏的空中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呢?
恩惠本义是:给予的或受到的好处。放在这个情境中,就是指着白鹭低飞是人们的一种享受。
我也赞同她说的。黄昏的空中白鹭低飞的画面把人们所向往的安定、纯洁、恬美的境界形象展现出来了,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就是一种享受。这也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
品黄昏低飞图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白鹭低飞时的形象,对乡居生活的人来说是一种美的享受。
更
“更”字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品读课文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
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思考:“铿锵的歌”与“精巧的诗”有什么不同?
品读课文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
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反问句
但是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
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方法小贴士
1.反问句中有否定词“不、无、没有”等就去掉,如果没有就要加上;
2.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词和语气词去掉;
3.问号变成句号。
做一做
1.我们怎么能言而无信呢?
2.字典不正是我们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
品读课文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
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表示意思的转折
品读课文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前后照应
表达了作者对白鹭、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回顾课文
本文生动地描写了白鹭和谐的色彩、优美的外形与优雅地姿态,表达了作者对白鹭、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课堂小结
作者是如何借助具体事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情的?
立意明确
抓住事物特点
恰当的想象
多角度观察
结构梳理
白鹭
分
颜色、身段
静态美
水田觅食
绝顶望哨
黄昏低飞
动态美
总
一首精巧的诗
总
一首刻在骨子
里的散文诗
总结全文
如散文诗
如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