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八年级 物理
探究活动:
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
第一环节:身临其境
我们知道,在物理学中,声音的高低用什么物理量来描述?
音 调
活动一:
提出问题:
音调的高低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猜想:
第二环节——实验大比拼
让我们一起来探究:首先用钢尺进行实验
小组讨论:实验该如何进行?
请说出你的实验步骤。
活动二:选择钢尺做实验
要考虑:
伸出长度、振动快慢、声音高低。
注意事项:
1、尺子要紧压在桌子边缘,按压的手指大致与桌子边缘对齐。
2、三次拨动尺子时,用力大小要大致相同。
探究过程中,我们要采用的探究方法是?
控制变量法
设计记录表格
选择钢尺实验的表格
钢尺伸出长度 振动快慢 声音高低
3cm
6cm
9cm
记录数据分享
钢尺伸出长度 振动快慢 声音高低
3cm
6cm
9cm
最快
最高
较快
较高
低
慢
活动三:选择梳子做实验
将硬纸片以不同的速度划过同一把梳子,
声音有何不同?卡片振动快慢相同吗?
说出你的发现:
我们的结论是:
1、钢尺振动得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2、纸片划过梳齿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二者的共同点是?
最关键的因素是“振动的快慢”。
那么能不能用一个物理量来表示振动的快慢程度呢?
频 率
在哪个地方听说过频率这个词语?
频率(frequency)
物理意义: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
定义: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字母:f
单位:赫兹 ,符号Hz
【相关链接】
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Heinrich Rudolf Hertz,1857年2月22日-1894年1月1日)德国伟大的物理学家。他对人类最伟大的贡献:1888年首先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对电磁学有很大的贡献,我们用他的名字命名各种波动频率的单位,就是纪念他在物理方面的重大成就。
请同学们思考总结:
决定声音音调高低的因素是?
发声体振动的频率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第三环节——乐器大探秘
活动四:打击乐器怎样改变音调?
小鼓演示。
鼓皮绷得越 ,振动频率越 ,音调越 。
紧
高
高
活动五:管乐器怎样改变音调?
竖笛演示。
空气柱越 ,振动频率越 ,音调越 。
短
高
高
活动六:弦乐器怎样改变音调?
吉他演示。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琴弦越细 ,振动频率越 ,音调越 ;琴弦越 ,振动频率越 ,音调越高;琴弦越紧,振动频率越 ,音调越 。
在实际演奏中,琴弦的粗细、松紧程度提前已经固定。在演奏过程中,我们比较容易改变的是:通过手指按压不同位置来改变琴弦的 ,从而改变声音的 。
高
高
短
高
高
音调
长度
高
第四环节——乐器达人秀
活动七:两位同学演奏自制乐器,介绍怎样改变音调。
活动八:拓展延伸
1、二胡演奏前,用手调节二胡顶端的旋钮,是为了改变琴弦的 ,从而改变发出声音的 。演奏过程中,弦上的手向 移动才能使琴弦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一些。
松紧程度
音调
下
2、夏天的傍晚,乘凉的人们看到蝙蝠在空中飞行,却听不到蝙蝠发出的声音,原因是蝙蝠 ( )。
A.不会发声 B.发声响度太小
C.发声频率太低 D.发声频率太高
D
3、用水壶向暖水瓶中倒水时,会听到向小火车一样的“呜呜”声,根据这声音的变化就可以知道暖壶中的水是否满了,为什么?
答:因为随着水位升高,暖水瓶内的空气柱越来越短,振动频率越来越高,听到的声音音调越来越高。
【我来解读】
《会唱歌的玻璃杯》中的科学道理:
玻璃杯的高低不同,装入水的多少不同,用手指蘸水摩擦时振动频率不同,导致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课堂小结】
现在请把你的收获与感想写下来,并进行交流。
【作业布置】
1、动手动脑学物理:(2)(3)
2、动手制作一件小乐器,看谁的乐器有新意,谁演奏得好,说一说你的乐器的物理原理。
美妙的乐曲让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音乐会上,多种乐器共同演奏
演唱会
我们共同探究物理,
其实也是在享受精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