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征-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征-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8-20 13:34: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
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动有关。
3.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做“音频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学习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2.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具体问题。
3.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初步的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身边的物理道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探究活动。
2.有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愿望,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3.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
重点
1.研究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各与什么因素有关。
2.学习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难点
感知乐音的音色,理解音色取决于发声体本身。
1.分组探究实验器材:钢尺、硬塑料片、梳子、等。
2.演示实验器材:吸管、剪刀、音叉、铁架台、细线悬吊的乒乓球。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复习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聆听大自然的美妙声音,说说听到什么声音,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与传播的?,由此引出声音有不同的性质特点,从而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复习上节内容。请学生背对屏幕听声音回答。加深对声音的不同性质特点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让学生对音的不同特性产生研究的兴趣。
新课教学一、音调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引导学生从声音的产生认识到声音的性质特点与发声体的振动情况有关,并根据已有的经验对音调的高低会与振动的什么因素有关做出猜想。鼓励学生交流探究实验的方案和结果,引导全班学生对结果进行评估。引导学生归纳实验探究结果,判断实验结果是否证实了自己的猜想。提出问题:蝴蝶飞去飞来,靠的是翅膀的振动,蚊子也是,可为什么我们听得见蚊子的嗡嗡声,却听不见蝴蝶的声音呢?给出蝴蝶和蚊子的翅膀每秒振动的次数,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3页,能够正确解答上述问题。引导学生交流:阅读教材第33页还能了解到什么?对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应用了解了多少?二、响度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首先通过牛和蚊子的争论,既复习了音调的知识,又引入响度的概念,同时还强调了音调和响度的区别。 演示教材2.2-3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种情况下音叉发声的响度和乒乓球被弹开的距离,归纳探究结果。判断探究结果是否证实了先前的猜想。通过“对前排学生说句悄悄话,请后排学生猜”的例子,和学生一起探讨了声音的响度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的关系。 回想所听到过的高低不同的声音及发声体相应的振动情况。猜想:音调的高低可能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明确实验目的,分组合作进行探究实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作出判断。学生讨论、再验证、评估。举手发言。学生代表上台演示总结。学生交流结论。积极思考,相互交流,讨论、作答。学生积极思考,做出自己的猜想,并为自己的猜想着依据学生说明自己的猜想以及依据,其他学生评估。学生积极思考,做出自己的猜想,并为自己的猜想着依据学生复习已学的知识,了解新知识,以及二者不同。认真观察,积极思考。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果,积极举手作答。积极参与游戏,判断并回答问题。 尝试根据已有经验和知识对问题的结果提出猜想。尝试设计科学探究的方法,选择所需的器材。体会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数据、整理信息。培养交流合作和初步的评估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指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自然现象。培养归纳概括能力。检查学生平时搜集资料、对技术应用的关注情况。及时给予鼓励,益于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习惯。用学生熟知的现象提出问题,教育学生观察生活、服务生活。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三、音色让学生欣赏编钟乐。播放不同的乐器演奏,学生用耳朵听,看能否辨别出是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夸学生辨别的准确)提出问题:你是怎么辨别不同的发声体的?教师归纳: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体的依据。用示波器分别显示音叉发出的不同音调、不同响度的声音信号波形以及不同乐器的声音信号波形。指导学生观察比较波形的不同特征。 积极参与游戏,判断每次发声的乐器是什么乐器,集体回答。举手回答。分组讨论,踊跃举手作答。观察比较不同声音的波形,集体回答判断结果。积极参与活动,认真观察比较波形的不同。 培养学生从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能力。形式多样,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发现身边的物理现象,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利于形象深刻地理解声波。
归纳小结①学生小结。②课堂练习反馈。 学生回答   能增强学生对乐音特性的理解和感受,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情感。
布置作业
(多媒体显示)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含义 决定因素     相关问题
音调响度音色 声音的高低声音的大小声音的特色 发生体振动的频率发生体振动的振幅发声体本身的材料、结构 频率: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Hz)人的听觉频率范围:20 Hz~20 000Hz)超声波与次声波。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体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