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星球地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众多的人口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
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B. 我国人口数量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C. 河南省是我国目前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
D. 广东省人口多主要是由人口出生率高造成的
进入21世纪,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 )
A. 人口由乡村向城市集中 B. 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C. 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D. 人口分布不均匀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人口分布的重要地理分界线是()
A. 大兴安岭—长白山 B. 漠河—腾冲
C. 秦岭—淮河 D. 黑河—腾冲
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5%
B. 我国人口的分布是西北多、东南少
C. 我国人口均匀分布,东西差距不大
D. 我国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我国现阶段的人口政策是()
A. 人口越多越好 B. 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增长
C. 人口越少越好 D. 实行计划生育,全面二孩
我国东部地区和特大城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并不高,但是人口增长较快,其主要原因是( )
A. 农村人口比重下降 B. 东部地区中、小城市进行合并
C. 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D. 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202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我国人口总量变化对我国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带来的影响是( )
A. 人均资源占有量增大 B. 消费市场增加
C. 环境压力减小 D. 就业压力减小
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总人口为14.1178亿。读甲、乙两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三次人口普查后,由于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导致我国人口总数下降
B. 图中信息显示,我国人口普查严格执行每10年普查1次
C. 合理预测未来人口形势是人口普查工作的重大意义之一
D. 据图可知,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儿童人口比重低于老年人口比重
春节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2019年春节期间全国有数亿人流动(或迁移)。下表为2019年春节期间人口迁入迁出量排名居前十的城市。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迁出人口前十的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成都 杭州 天津 武汉 南京 西安
迁入人口前十的城市 杭州 成都 广州 西安 昆明 南京 武汉 厦门 长沙 郑州
表中人口迁入量和迁出量的位次能够反映城市的活跃程度。下列城市组合中,春节期间最活跃的一组是()
A. 北京、郑州 B. 广州、长沙 C. 武汉、南京 D. 成都、杭州
北上广是春节期间人口迁出量最多的城市,主要原因是()
A. 外来务工者多 B. 当地人爱好旅游哦
C. 政策引导迁出 D. 去南方避寒
读我国“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图”及“第六、七两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表”,完成下列题目。
第六次 第七次
0~14岁比重 16.60% 17.95%
15~59岁比重 70.14% 63.35%
60岁以上比重 13.26% 18.70%
城镇人口比重 49.68% 63.89%
从我国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图可知( )
A. 我国人口总数持续增加 B. 人口一直保持高速增长
C. 人口年平均增长率持续下降 D. 1982年以后,人口逐渐减少
下列根据第六、七两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表所得的结论,错误的是( )
A. 老龄化程度继续加重 B. 幼儿及青少年人口数量有所增加
C. 城镇人口比重上升 D. 目前,我国劳动力已经严重不足
人口普查显示,近十年来我国人口年均增长率为0.57%,我国人口增长已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由此可见( )
A. 我国劳动力短缺 B. 应鼓励多生多育
C. 我国人口素质在下降 D. 我国人口增长速度逐渐放缓
我国已完成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如图为第六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题目。
2010~2020年间( )
A. 0~14岁人口数量减少 B. 15~59岁人口比重增加
C. 60岁以上人口比重增加 D. 全国人口增长超过1亿
15.人口普查可以( )
①掌握人口规模的变化
②查清人口结构的状况
③改变人口空间分布格局
④提供人口政策制定的依据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
16.读我国人口增长图和人口密度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反映出我国人口增长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______,人口增长______。
(2)为了控制人口数量的过快增长,我国把实行______作为基本国策,基本内容为控制人口______,提高人口______。
(3)图2中我国人口密度小于10人/平方千米的省级行政区域有______、______。(看图写出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
(4)从图上看出,我国人口分布具有______ 的特点,大致以A______至B______ 一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稠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任意答出两个)
17.阅读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12亿,占总人口的15.5%,据预测,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峰值,超过4亿,届时每3人中就会有一个老年人.
材料四 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明确: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国家不再专门鼓励晚婚晚育,新法于2016年1月1日起实施.
(1)读材料一图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为______线,该线的东南部人口______,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______,小聚居,______.
(2)材料一体现了我国人口东西分布的巨大差异,说明了______.
A.东部应向西部大量迁移人口 B.西部计划生育落实得力
C.西部向东部迁移人口数量巨大 D.西部自然、社会经济条件较差
(3)材料二说明我国人口的增长特点是什么?
(4)结合材料三、四,简要说明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新法实施对我国人口发展带来的好处是什么?
18.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一,简述我国的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并从地形、气候两个方面简要说明其原因。______。
(2)图一中我国人口密度小于10人/平方千米的省级行政区域有______(写出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
(3)据图二,2015到2017年我国人口总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是______。
(4)2011年以来,我国先后对计划生育政策做出“双独二孩”“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的调整,其主要目的是______(单项选择)。
A.提高人口综合素质
B.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C.大幅度增加人口数量
D.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19.【研究性学习】
课题名称:中国的人口
课题资料:
资料一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
资料二我国人口分布图( 2010年)。
课题思考:
(1)资料一说明1949年前后我国人口的增长分别是呈现什么特点?______。
(2)人口的增长应符合什么样的规律?为控制人口的增长,我国政府实行的长期基本国策是什么?______。
(3)根据资料二,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______。
(4)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其目的是什么?______。
1.【答案】A
2.【答案】C
3~5.【答案】D、D、D
6.【答案】D
7.【答案】B
8.【答案】C
9~10.【答案】D、A
11~12.【答案】A、D
13.【答案】D
14~15.【答案】C、B
16.【答案】大 迅速 计划生育 数量 素质 藏 青 东多西少 黑河 腾冲 地形平坦 气候湿润等
17.【答案】黑河-腾冲 稠密 大散居 交错杂居 D
18.【答案】以黑河-腾冲为界,界限以东人口比较稠密,界限以西人口比较稀疏;东部地区平原广阔,气候温暖湿润,人口集中;西部多高原、山地,气候干旱少雨,人口稀疏 青、藏 不断增加 先升高后降低 B
19.【答案】1949年以前我国人口增长缓慢;1949年以后我国人口增长较快 人口数量的增长应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资源环境条件相协调;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 为了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