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3.3盐类的水解(共6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3.3盐类的水解(共6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8-20 10:30: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2张PPT)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酸溶液: c(H+) c(OH-)
碱溶液: c(H+) c(OH-)
盐溶液: c(H+) c(OH-)
呈酸性
呈碱性
<
>
呈 性


纯水: c(H+) c(OH-)
呈中性
=
酸 + 碱 = 盐 + 水
根据形成盐的酸、碱的强弱来分,盐可以分成几类?

强酸
弱酸
弱碱
强碱

盐的种类
强酸强碱盐
强酸弱碱盐
强碱弱酸盐
弱酸弱碱盐
NaCl、 K2SO4
FeCl3、NH4Cl
CH3COONH4、(NH4)2CO3
CH3COONa、Na2CO3
一、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盐溶液 NaCl Na2CO3 NaHCO3 NH4Cl Na2SO4 CH3COONa (NH4) 2SO4
酸碱性
盐类型
强酸
强碱盐
强碱
弱酸盐
强碱
弱酸盐
强碱
弱酸盐
强酸
弱碱盐
强酸
强碱盐
强酸
弱碱盐
科学探究
盐溶液 NaCl Na2CO3 NaHCO3 NH4Cl Na2SO4 CH3COONa (NH4)2SO4
酸碱性
中性
中性
碱性
碱性
酸性
酸性
盐的类型 强酸强碱盐 强酸弱碱盐 强碱弱酸盐
溶液的酸碱性 中性 酸性 碱性
发现: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碱性
CH3COONa = CH3COO- + Na+
+
CH3COOH
以CH3COONa溶液为例:
C(H+) < C(OH-)
碱性
H2O H+ + OH-
二、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
1.强碱弱酸盐
CH3COONa + H2O CH3COOH + NaOH
NH4Cl = NH4+ + Cl-
+
NH3·H2O
H2O OH- + H+
以NH4Cl溶液为例:
酸性
C(OH-) < C(H+)
2.强酸弱碱盐
NH4+ + H2O NH3·H2O + H+
NaCl = Na+ + Cl-
c(H+) = c(OH-)
以NaCl溶液为例
H2O H + + OH -
中性
3.强酸强碱盐
三、盐类的水解
H2O H+ + OH-
CH3COONa = CH3COO- + Na+
NH4Cl = Cl- + NH4+
结合CH3COONa和NH4Cl的水解机理,分析归纳…
1.定义:在盐溶液中,盐电离出的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跟水电离出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
促进水的电离;
2.水解的条件:
3.水解的实质:
使 c (H+) ≠ c (OH–)
生成弱电解质;破坏水的电离平衡
盐易溶于水,电离出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
常见
弱酸阴离子:
弱碱阳离子:
NH4+、 Fe3+ 、 Al3+、 Cu2+、 Mg2+、 Zn2+、 Ag+
CO32-、HCO3-、PO43-、HPO42-、ClO-、S2-、HS-、SO32-、F-、CHCOO-
在溶液中,不能发生水解的离子是( )
A.ClO – B.CO3 2 –
C.Fe 3+ D.SO4 2 –
D
练习
下列盐的水溶液中,哪些呈酸性( )
哪些呈碱性( )
① FeCl3 ② NaClO ③ (NH4)2SO4
④ AgNO3 ⑤ Na2S ⑥ K2SO4
①③④
②⑤
3. 等浓度、等体积的酸HA与NaOH混合后, 溶液的酸碱性是( )
A.酸性 B.中性 C.碱性 D.不能确定
D
4. 下列物质分别加入到水中,因促进水的电离而使
溶液呈酸性的是( )
A.硫酸 B.NaOH C.硫酸铝 D. 碳酸钠
C
酸性
碱性
盐 + 水 酸 + 碱
4、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
先找“弱”离子。
一般水解程度小,水解产物少。 常用“ ” ;不写“ == ”、“↑”、“↓”;
不把生成物(如NH3·H2O、H2CO3)写成分解产物的形式。
弱离子 + 水 弱酸(or弱碱) + OH– ( or H+ )
如:NaF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NaF + H2O HF + NaOH
F– + H2O HF + OH–
(一)多元弱酸强碱盐:
如:Na2CO3、 Na3PO4
离子方程式:
HCO3 – + H2O H2CO3 + OH –
CO3 2– + H2O HCO3 – + OH –
(主)
(次)
Na2CO3溶液中含有的粒子?
5种离子,2种分子。

CO3 2– + H2O HCO3 – + OH –
分步水解,但以第一步为主
(二)弱碱强酸盐水解:一步书写完成
如:NH4Cl、CuSO4、AlCl3
NH4+ + H2O NH3·H2O + H+
Cu2+ + 2H2O Cu(OH)2 + 2H+
Al 3+ + 3H2O Al(OH)3 + 3H+
(三)弱酸弱碱盐水解
1、一般双水解,如: (NH4)2CO3 、NH4HCO3、 CH3COONH4
CH3COO– + NH4+ + H2O CH3COOH + NH3·H2O
2、“完全双水解”的,用“ == ”、“↑”、“↓”
Al 3+ + 3HCO3– Al(OH)3 + 3CO2
Al3+
HCO3-
CO32-
S2-
AlO2-
HS-
SO32-
HSO3-
Fe3+
HCO3-
CO32-
AlO2-
AlO2-
SiO32-
NH4+
AlO2-
Cu2+
NH4+
Fe3+
Al3+
Mg2+
3.弱酸弱碱盐的水解方程式:背
补充:多元弱酸酸式酸根离子的水解与电离的对比:
⑴ NaHCO3
HCO3 – + H2O H2CO3 + OH –
水解
电离
HCO3 – + H2O CO32– + H3O +
因 水解
电离
程度:
>
∴溶液呈 性

⑵ NaHSO3
HSO3 – + H2O H2SO3 + OH –
水解
电离
HSO3 – + H2O SO32– + H3O +
因 水解
电离
程度:
<
∴溶液呈 性

5.水解的规律:
⑴ 有__才水解;无__不水解
⑵谁__谁水解;越__越水解


盐类 实例 能否水解 引起水解的离子 对水的电离 平衡的影响 溶液的
酸碱性
强碱 弱酸盐
强酸 弱碱盐
强酸 强碱盐

弱酸的
阴离子
促进水的
电离
碱性
NH4Cl

弱碱的
阳离子
促进水的
电离
酸性
NaCl
不能


中性
CH3COONa


1. 常温下,下列溶液pH小于7的是
A.氯化钾 B.硫酸铜 C.硫化钠 D.亚硫酸氢钠
2. 下列溶液能使酚酞指示剂显红色的是
A. 碳酸钾 B. 硫酸氢钠 C. 碳酸氢钠 D. 氯化铁
3. 下列离子在水溶液中不会发生水解的是
A. NH4+ B. SO42– C. Al3+ D. F –
4. 氯化铵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 NH4+ 、H + 、OH –、Cl –
B. Cl – 、 NH4+ 、H + 、OH –
C. H +、 Cl – 、 NH4+ 、OH –
D. Cl – 、 NH4+ 、 OH – 、H +
【课堂练习】
五、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
1.内因:
盐本身的性质
(越弱越水解)
① 不同弱酸对应的盐:
NaClO (aq) CH3COONa (aq)
对应的酸
HClO CH3COOH
<
>
水解程度(碱 性)
③ 同一弱酸对应的盐
Na2CO3 (aq) NaHCO3 (aq)
对应的酸
HCO3– H2CO3
<
>
碱 性
∴ 正盐的水解程度 酸式盐的水解程度
>
MgCl2 (aq) AlCl3 (aq)
② 不同弱碱对应的盐:
对应的碱
酸 性
Mg(OH)2 Al(OH)3
<
>
① 温度:
升温,促进水解。
② 浓度:
加水稀释,促进水解。
③ 加酸:
弱碱阳离子的水解。
弱酸根离子的水解。
抑制
促进
④ 加碱:
弱碱阳离子的水解。
弱酸根离子的水解。
促进
抑制
⑤加入双水解的离子
10
2.外因:
条件 移动方向 H+浓度 pH Fe3+水解程度 现象
升温
加FeCl3固体
加H2O
通HCl
加Fe粉
Fe3+ + 3H2O Fe(OH)3 + 3H+ 当条件改变时,请填写下表:

增大
减小
增大
颜色变深



增大
增大
减小
减小
增大
增大
减小
增大
减小
颜色变浅
颜色变浅
颜色变深

减小
产生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气体
减小
增大
对于水解平衡
CH3COO– + H2O CH3COOH + OH–
改变条件 方向 c(Ac–) c(HAc) c(OH–) c(H+) pH 水解程度
升温
加H2O
加醋酸钠
加醋酸
加NaOH
通HCl(g)
1.对滴有酚酞试剂的下列溶液,改变条件后颜色变深的是(  )
A.明矾溶液加热
B.CH3COONa溶液加热
C.氨水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
D.小苏打溶液中加入少量NaCl固体
练习
B
2. NH4+ + H2O NH3·H2O + H+,
氯化铵水解平衡的移动:
加热 加水 加NH3 加NH4Cl 加HCl 加NaOH
c(NH4+ )
c(NH3·H2O )
c(H+)
c(OH-)
pH
水解程度
2.在一定条件下,Na2CO3溶液存在水解平衡:CO32-+H2O HCO3-+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水解程度减小
B.升高温度,c(HCO3-)/c(CO32-)减小
C.通入CO2,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加入NaOH固体,溶液pH减小
C
4.为了配制C(NH4+)和C(Cl-)之比为
1:1的溶液,可在NH4Cl溶液中加入( )
①适量的HNO3 ②适量的NaCl
③适量的氨水 ④适量的NaOH
A.①② B.③
C.③④ D.④
B
5.常温下,0.1 mol·L-1 HA溶液与0.1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测得混合溶液的pH=8,试回答以下问题:
(1)混合溶液的pH=8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____ 0.1 mol·L-1 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填“>”“<”或“=”)
补充:水解平衡常数
弱酸强碱盐的水解平衡常数
NaAc水解反应的总反应可写为:
Ac- + H2O HAc + OH-
Kh:水解平衡常数,表示盐水解程度的大小,与弱酸及水的离子积有关。
溶液中同时有:


①/②则:
1、水解平衡常数及与电离平衡常、KW的关系
一元弱酸强碱盐水解常数通式:
多元弱酸强碱盐的水解较复杂,与多元弱酸的电离相似,也是分步进行的,如Na2CO3的水解。
CO32-+H2O HCO3-+OH-
HCO3-+ H2O H2CO3+OH-
Kh1>>Kh2,第一步水解的程度远大于第二步,即第一步水解是主要的,计算盐溶液的pH时可以忽略第二步水解。
例:计算0.1 mol·dm-3 NaAc溶液的pH值
解:设[OH-]=x
平衡时: 0.1-x x x
弱碱强酸盐的水解
该类盐的水解情况和前面讨论的相似,不同的地方只是与水作用的是盐的阳离子。如NH4Cl 水解:
NH4+ + H2O NH3. H2O +H+
一元弱碱强酸盐水解通式:
例:计算0.05 mol·dm-3 NH4Cl水溶液的pH值
解:设[H+]=x
平衡时:0.05-x x x
探究
以CH3COONa溶液为例,如何理解
单一离子的水解程度很小?
CH3COO -+ H2O
CH3COOH + OH -
K ’ =
C(CH3COOH ) ·C(OH - )
C(CH3COO -)
× C(H+)
× C(H+)
=
KW
K(CH3COOH )
=
1.0×10—14
1.8×10—5
=
5.6×10—10
单一离子的水解程度很小
如何理解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H和CH3COONa等体积混合溶液显酸性?
CH3COOH
CH3COO — + H +
K电离 > K 水解
探究
如何理解为何NaHCO3溶液呈碱性:
H2CO3: K1 = 4.3×10—7、 K2 = 5.1×10—11
HCO3 —
CO3 2— + H +
HCO3 — + H2O
H2CO3 + OH -
K2
K’ =
C(H2CO3) ·C(OH - )
C(HCO3 -)
× C(H+)
× C(H+)
=
KW
K1
=
1.0×10—14
4.3×10—7
=
2.3×10—8
> K2
通常多元弱酸的酸式根离子以水解为主
混施化肥
泡沫
灭火剂
制备胶体
明矾净水
判断溶液
酸碱性
离子浓度
比较
试剂贮存
盐溶液
的蒸发
溶液配制
盐类水解
的应用
1.泡沫灭火器的原理
塑料内筒装有Al2(SO4)3溶液
外筒装有NaHCO3溶液
Al2(SO4)3 和 NaHCO3溶液:
Al 3+ + 3HCO3– Al(OH)3 + 3CO2
Al 3+ + 3H2O Al(OH)3 + 3H +
HCO3– + H2O H2CO3 + OH –
混合前
混合后
六、盐类水解的应用
2.明矾KAl(SO4)2 ·12H2O FeCl3 等用作净水剂
Al 3+ + 3H2O Al(OH)3 (胶体) + 3H +
Fe 3+ + 3H2O Fe (OH)3 (胶体) + 3H +
生成的Al(OH)3、 Fe (OH)3胶体本身无毒,吸附性强,可吸附不溶性杂质,起到净水作用。
3.热的纯碱去污能力更强,为什么?
升温,促进CO32–水解,碱性增强,去油污能力增强。
CO3 2– + H2O HCO3 – + OH –
4. 俗话说“灰混粪,粪混灰,灰粪相混损肥分”,为什么?
灰指草木灰,其主要成分是K2CO3,
粪肥含有铵态氮肥( NH4HCO3,(NH4)2CO3,NH4HSO4,(NH4)2SO4,NH4NO3)。
过磷酸钙(主要成分为磷酸二氢钙Ca(H2PO4)2和石膏CaSO4·2H2O)。
5.易水解盐溶液的配制与保存
配制 FeCl3溶液:加少量 ;
配制 FeCl2溶液:加少量 ;
保存NH4F溶液 :
稀盐酸
稀盐酸和Fe粉
不能存放在玻璃瓶中!
铅容器或塑料瓶
Fe3+ + 3H2O Fe(OH)3 + 3H+
配制 FeSO4溶液:加少量 ;
稀硫酸和Fe粉
为抑制水解,水解显酸性,加相应的酸;若显碱性,加相应的碱。
6.归纳总结:关于溶液的蒸干灼烧问题
(1)本身稳定性问题
如KMnO4溶液蒸干后得到K2MnO4和MnO2 ,NaHCO3溶液蒸干后得到Na2CO3
(2)水解产物是否挥发。
如:AlCl3、Al(NO3)3等盐水解后生成的酸能挥发,加热促进水解,最终所得固体产物为Al2O3。
如:Al2(SO4)3水解后生成的酸难挥发,最后所得固体为Al2(SO4)3 。
(3)在空气中操作,空气中有强氧化性物质氧气,如有还原性,会被氧化
如:Na2SO3等盐在加热蒸干过程中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最后得到的固体为Na2SO4。
总结:将溶液经蒸干灼烧,最终所得物质填入下表
AlCl3
FeCl3
CuCl2
MgCl2
Al2(SO4)3
FeCl2
Na2SO3
NaHCO3
Na2CO3
Al2O3
Fe2O3
CuO
MgO
Al2(SO4)3
Fe2O3
Na2SO4
Na2CO3
Na2CO3
盐类水解的三大守恒重点
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大小比较
1.电离理论
② 多元弱酸电离是分步的,主要决定第一步
① 弱电解质电离是微弱的
c (NH3 · H2O) c (OH–) c (NH4+) c (H+)
c (H2S) c (H+) c (HS–) c (S2–) c (OH–)
>
>
>
>
>
>
>
对于弱酸、弱碱,其电离程度小,产生的离子浓度远远小于弱电解质分子的浓度。
如: NH3 · H2O 溶液中:
(针对弱电解质)
补充:
如:H2S溶液中:
2.水解理论
① 弱离子由于水解而损耗
② 水解是微弱的
③ 多元弱酸阴离子水解是分步的,第一步为主
c (Cl–) c (NH4+) c (H+) c (NH3·H2O) c (OH–)
如:Na2CO3 溶液中:
c (CO32–) c (HCO3–) c (H2CO3)
>
>
>
>
>
>
如:NH4Cl 溶液中:
(针对盐电离的弱离子的水解)
c (Na+) c (CO32–) c (OH–) c (HCO3–) c (H2CO3) >c(H+)
>
>
>
>
(1)电荷守恒
如:NH4Cl 溶液中
阳离子: NH4+ H+
阴离子: Cl– OH–
正电荷总数 == 负电荷总数
n ( NH4+ ) + n ( H+ ) == n ( Cl– ) + n ( OH– )
溶液总是呈电中性的,即溶液中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
c ( NH4+ ) + c ( H+ ) == c ( Cl– ) + c ( OH– )
3. 溶液中的三个守恒关系
阳离子: Na+ 、H+ 阴离子: OH– 、 S2– 、 HS–
又如:Na2S 溶液
Na2S == 2Na+ + S2– H2O H+ + OH–
S2– + H2O HS– + OH–
HS– + H2O H2S + OH–
c (Na+ ) + c ( H+ ) == c ( OH– ) + 2c ( S2–) + c ( HS– )
∵ 正电荷总数 == 负电荷总数
(2)物料守恒
是指某一组分的原始浓度等于该组分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
如:a mol / L 的Na2CO3 溶液中
Na2CO3 == 2 Na+ + CO32– H2O H+ + OH–
CO32– + H2O HCO3– + OH–
HCO3– + H2O H2CO3 + OH–
∴ c (Na+ ) = 2 [c (CO32–) + c (HCO3–) + c (H2CO3) ]
c (Na+ ) = 2 a mol / L
c (CO32–) + c (HCO3–) + c (H2CO3) = a mol / L
如:Na2S 溶液
Na2S == 2 Na+ + S2– H2O H+ + OH–
S2– + H2O HS– + OH–
HS– + H2O H2S + OH–
因此:c (Na+ ) == 2 [ c ( S2–) + c (HS–) + c (H2S) ]
如:NaHCO3溶液
c (Na+)=c (HCO3–) + c (CO32–) + c (H2CO3)
(3)质子守恒
如:NH4Cl溶液中
水电离的H+去向:
NH3·H2O、溶液中的OH–、
c(H+) = c(NH3·H2O) + c(OH–)
根据H2O H++OH-,由水电离出的c(H+) 与c(OH–)
始终相等,即水电离出的H+或OH-虽然与其他离子结合以不同形式存在,但其总量仍然相等。
溶液中的H+
水电离的OH-去向:
如:CH3COONa溶液中
c(H+) + c(CH3COOH) = c(OH–)
质子守恒:
例1:在0.1 mol/L的NH3·H2O溶液中,关系正确的是( )
A.c (NH3·H2O) > c (OH–) > c (NH4+) > c (H+)
B.c (NH4+) > c (NH3·H2O) > c (OH–) > c (H+)
C.c (NH3·H2O) > c (NH4+) = c (OH–) > c (H+)
D.c (NH3·H2O) > c (NH4+) > c (H+) > c (OH–)
A
例2:用均为0.1 mol的CH3COOH和CH3COONa配制成1L混合溶液,已知其中 c (CH3COO–) > c (Na+),对该混合溶液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c (OH–) > c (H+)
B. c (CH3COOH) + c (CH3COO– ) = 0.2 mol/L
C. c (CH3COOH) > c (CH3COO– )
D. c (CH3COO– ) + c (OH– ) = 0.2 mol/L
解析: CH3COOH和CH3COONa的混合溶液中,CH3COOH的
电离和CH3COONa的水解因素同时存在。已知[CH3COO-]>[Na+],根据电荷守恒[CH3COO-]+[OH-]=[Na+]+[H+],可得出[OH-]<[H+]。说明混合溶液呈酸性,进一步推测出0.1mol/L的CH3COOH和0.1mol/L的CH3COONa溶液中,电离和水解这一对矛盾中起主要作用是电离,即CH3COOH的电离趋势大于CH3COO-的水解趋势。根据物料守恒,可推出(B)是正确的。
B
(1)CH3COOH和NaOH等浓度等体积混合,离子浓度
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Na+)>c(CH3COO-)>c(OH-)>c(H+)
(2)CH3COOH与CH3COONa在溶液中1︰1混合后呈酸性
①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②电荷守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物料守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质子守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CH3COO-)>c(Na+)>c(H+)>
c(OH-)
c(CH3COO-)+c(OH-)=c(Na+)+c(H+)
2c(Na+)=c(CH3COO-)+c(CH3COOH)
c(CH3COO-) +2c(OH-) =c(CH3COOH)+2c(H+)
(3) pH=3的CH3COOH与pH=11的NaOH等体积混合
①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CH3COO-)>c(Na+)>c(H+)>c(OH-)
②电荷守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能否写出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___(填“能”或
“否”)。
c(CH3COO-)+c(OH-)=c(Na+)+c(H+)

(4)CH3COOH和NaOH等浓度混合,溶液呈中性,除水外,粒
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c(CH3COO-) =c(Na+)> c(CH3COOH)
>c(H+) =c(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