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第1课时 气温的变化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在实习活动中,按要求一天共测得4次气温值:21 ℃、15 ℃、32 ℃和28 ℃,却忘记了记录测量气温的时间。据此回答1~2题。
时间 2时 8时 14时 20时
气温( ℃)
1.这一天的日平均气温是( )
A.6 ℃ B.24 ℃ C.17 ℃ D.12 ℃
2.假如由你来完成上面表格的填写,32 ℃的气温值将填在哪个时间栏内( )
A.14时 B.12时 C.2时 D.6时
3.北京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月份是7月,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气温最高月是( )
A.7月 B.1月 C.2月 D.8月
4.“中考”后很多地区将酷热难耐,如果父母欲带你去旅游避暑,最理想的避暑地点是下图中的( )
5.日温差是指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下图是某地某年的2月11日—20日的气温曲线图,下列四个日期,日温差最大的是( )
A.12日 B.14日 C.16日 D.18日
6.下面是某地多年各月的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统计表,请根据图中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5 -2 5 12 18 23 25 22 20 11 5 3
(1)请你帮助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
(2)该地________月气温最高,________月气温最低,温差________ ℃。
(3)由该地最高(或最低)月均温出现的月份可知:该地位于________(填“南”或“北”)半球。
(4)综合气温资料可知:该地所处的温度带为________带。
7.读“甲、乙、丙三地气温变化曲线图”,回答问题。
(1)甲地最热月是______月,平均气温是______ ℃;最冷月是______月,平均气温是______ ℃。
(2)乙地最热月是______月,平均气温是______ ℃;最冷月是______月,平均气温是______ ℃。
(3)丙地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带。
(4)图中甲、乙、丙三地中,__________地在北半球,________地在南半球。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请你查询资料并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罗衾不耐五更寒”?
答案
1.B 2.A 本题组考查气温日较差的计算和气温的变化。第1题,日平均气温=(21 ℃+15 ℃+32 ℃+28 ℃)÷4=24 ℃。第2题,32 ℃为这天的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
3.B
4.C 从题干中知道,旅游的时间是“中考”后,在7月份左右,A地7月气温约28 ℃,B地7月气温约32 ℃,C地7月气温约20 ℃,D地最冷月气温在25 ℃以上,应为热带地区。
5.D 通过计算,气温日较差(日温差)分别为:12日是6 ℃,14日是8 ℃,16日是3 ℃,18日是9 ℃。在这四个日期中18日的日温差最大。
6.(1)如图:
(2)7 1 30 (3)北 (4)北温
(1)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在图中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即可。
(2)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地7月气温最高,1月气温最低,温差为30 ℃。
(3)由该地最高(或最低)月均温出现的月份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
(4)如果全年平均气温高于20 ℃,该地位于热带,平均气温低于0 ℃为寒带,全年四季分明为温带,该地全年四季分明,又位于北半球,所以该地的温度带为北温带。
7. (1)1 28 7 14
(2)7 26 1 -6 (3)北寒
(4)乙、丙 甲 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分布状况
8.“五更”为旧时时间设置,大致为3:00-5:00,即日出前后,此时气温为一天中最低,故“罗衾不耐五更寒”。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第2课时 气温的分布
1.读图判断,甲、乙、丙三地的年平均气温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丙<甲 D.丙<乙<甲
2.图中表示的是四个地点的气温曲线图,其中位于热带的是( )
3.大庆中考有关气温分布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般情况下,低纬度地区气温低,高纬度地区气温高
B.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
C.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相比,气温完全一致
D.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相比,海洋气温高于大陆气温
日照中考读某月太平洋表层海水等温线(单位:℃)分布图,完成4~5题。
4.对比回归线附近海水温度可知,此时处于( )
A.北半球夏季 B.南半球夏季
C.南半球7月 D.北半球1月
5.太平洋海水表层水温线的分布特点是( )
A.北半球中纬度等温线稀疏
B.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C.北半球等温线与纬线平行
D.沿北回归线,大洋西岸低于大洋东岸
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年平均气温在________以上,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________以下,全球年平均气温分布的总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中可以看出,最炎热的大洲是_____________,最寒冷的大洲是__________。
(3)同纬度地区,夏季________气温高,冬季________气温高。
(4)南半球20 ℃等温线大致和____________平行,穿过的大洲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亚洲中部的____________地区,年平均气温在0 ℃以下,比同纬度其他地区低10 ℃,这是为什么?
(6)由于南半球海洋面积广大,而陆地面积相对较小,所以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的等温线________。
7.热带中的“冰岛”
赤道地区的太阳终年直射或近于直射,地面获得热量较多。人们总以为这里一定是骄阳似火,高温难耐,似乎找不到一处清凉的地方。其实不然,南美洲的厄瓜多尔,赤道从境内东西横贯,有“赤道之国”的美称。但厄瓜多尔的火山群,气候却寒冷干燥,成为赤道上的“冰岛”。
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答案
1.B 世界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读图可得:甲是北寒带,乙是热带,丙是南温带,在地球五带中,年平均气温最高的是热带,其次是温带,最低的是寒带。
2.A A图中各月气温均在20 ℃以上,属于热带。
3.B 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因为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纬度不同的地方,太阳照射的角度就不一样,接受太阳光热的多少就不一样,气温的高低也相差悬殊。一般是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是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所以同一纬度,一般高山、高原地区气温低,平原、盆地地区气温高;一般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相比,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
4.A 读图可知,南回归线附近气温约为20 ℃,北回归线附近气温约为25 ℃,南回归线附近气温低于北回归线附近气温,此时处于北半球夏季。
5.B 北半球中纬度等温线较密集;太平洋海水表层水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北半球等温线由于海陆差异显著,在海陆交界处特别弯曲;沿北回归线,大洋西岸高于大洋东岸。
6.(1)20 ℃ -10 ℃ 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2)非洲 南极洲
(3)陆地 海洋
(4)南回归线 非洲 南美洲 大洋洲
(5)青藏高原 海拔高,气温低。
(6)平直
7.厄瓜多尔是一个高原山地国家,国土面积的3/5以上是高原。受到海拔高度的影响,海拔越高,气温就会越低,所以就形成了“冰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