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第2课时 板块的运动
读“全球板块构造示意图”,完成1~3题。
1.六大板块之中,范围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 )
A.太平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大西洋板块 D.北冰洋板块
2.澳大利亚大陆位于( )
A.太平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 D.非洲板块
3.读图,根据大陆漂移学说,目前哪个海域还在不断地扩张之中( )
A.太平洋 B.地中海
C.大西洋 D.北冰洋
4.“印尼大地震”“汶川大地震”“ 智利大地震”“日本大地震”……人们戏言“地球进入了地震模式”,下列关于地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主要分布在火山、地震带
B.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带
C.主要分布在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
D.是板块相互运动的结果
5.地壳发生张裂运动时,会发生的现象是( )
①形成峡谷 ②地表隆起 ③形成高大山脉 ④形成新的海洋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苏州中考据英国《卫报》报道,2016年发生的7.8级凯库拉大地震,不仅使新西兰一些地区的地表上升了8米,而且把新西兰的南岛、北岛拉近了5米,研究人员称,南岛向北移动的趋势还将持续数年。读图,回答6~7题。
6.新西兰一些地区的地表上升以及南岛和北岛距离拉近,主要是由于( )
A.人类活动 B.海平面上升 C.地壳运动 D.地球自转
7.图中字母A、B代表的板块分别为( )
A.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B.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
C.澳大利亚板块、太平洋板块
D.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8.日本是世界上地震发生频率最高的地区,关于其成因,下图中能正确表示的是( )
读图,回答9~10题。
9.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由于( )
A.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B.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
C.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发生张裂
D.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阿尔卑斯山脉是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B.地中海面积将扩大、红海的面积将缩小
C.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
D.地中海沿岸地区不属于火山、地震带
11.北京时间2019年12月14日1时4分在印度尼西亚哈马黑拉岛海域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震中位于南纬0.87度,东经127.97度。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印度尼西亚位于________洲东南部,是两大火山地震带交会的部分。
(2)图中数字①位于________洋,属于________板块;图中数字②位于________洋,属于________板块。
(3)该地震的发生是因为该岛屿位于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4)地震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但通过合理的应急措施,可以减轻地震发生时给我们带来的危害。下图自我保护的应急措施正确的有( )(多选)
12.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以及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是世界上地震和火山活动最剧烈的地带,中国同时位于这两大火山、地震带上。所以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为了减小地震带来的危害,请你列举两条防震减灾的措施。
答案
1.A 六大板块之中,范围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太平洋板块。
2.B 从图中可以看出,澳大利亚大陆所在的板块是印度洋板块。
3.C 大西洋位于非洲板块、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之间,板块间张裂拉伸,使大西洋的面积不断扩大,专家预言,几千万年后大西洋的面积将超过太平洋。
4.B 地球上有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这两大地震带的分布都与板块运动有关,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频繁。地震带的分布和地表形态关系不大。
5.D 板块和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运动频繁,但力的方向不同。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其运动方向相反,板块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张,造成断裂陷落,地表会形成裂谷或海洋;板块发生挤压运动时,其方向是相向运动,板块之间的距离缩小,地表还会不断隆起,形成山脉。
6.C 地球表面的形态处于永不停息地运动与变化之中。读图可知,新西兰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不稳定。新西兰一些地区的地表上升以及南岛和北岛距离拉近,主要是由于地壳运动造成的。
7.B 从图中看出,A是印度洋板块,B是太平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8.D 日本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其原因是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读图可得,D图所示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9.A 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的。
10.C 阿尔卑斯山脉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之间;根据板块运动方向可知,地中海面积将缩小、红海的面积将扩大;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地中海沿岸地区属于横贯欧洲南部到亚洲的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11.(1)亚 (2)太平 太平洋 印度 印度洋
(3)亚欧 印度洋 (4)AB
12.房屋用抗震的建筑材料,学习地震时如何自救、互救等。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第1课时 沧海桑田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1. 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壳的变动 ②气候的变化 ③人类活动 ④海平面的升降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③④
2.下列事实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
A.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B.一年中,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
C.潮涨潮落引起的海岛面积变化
D.喜马拉雅山的岩石中含有鱼、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
3.下列海陆变迁,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是( )
A.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
B.海底的古河流三角洲
C.荷兰的填海造陆
D.红海的不断扩大
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大洲或大洋,从左至右排序正确的是( )
A.北美洲、太平洋、非洲
B.南美洲、大西洋、非洲
C.南美洲、太平洋、非洲
D.非洲、大西洋、南美洲
5.图中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 )
A.甲、丙两大洲可能曾经连为一体
B.鸵鸟具有长途飞行的能力
C.各大洲动物进化的相似性
D.海牛具有远渡重洋的游泳能力
6.读“世界海陆分布图”,下列地理现象或事实,能够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于不断运动变化的是( )
①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
②昼夜的更替
③喜马拉雅山区发现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
④北京周口店的山洞里发现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读“大陆漂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了______________的过程。
(2)三幅图所代表的时间分别是:左图____________,中图__________,右图__________。
(3)大西洋是怎样形成的?南极洲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4)魏格纳“大陆漂移说”的意义是什么?
8.现在的南极洲地层中有很多的煤,众所周知,煤的形成需要有暖湿的环境与大片的森林,是由温暖气候下大片森林埋入地下受高温、高压及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形成的,这一过程需要几百万年乃至上千万年,而南极洲冰天雪地,号称“白色荒漠”,为什么会有此种现象产生呢?
请你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答案
1.C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2.D
3.C 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海陆变迁的影响。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的活动也能够引起海陆的变化。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原来是海洋;海底的古河流三角洲证明此处原来是陆地;红海的不断扩大是由板块运动造成的;填海造陆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4.B 5.A
6.C 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是由于板块碰撞挤压造成海洋变成陆地;喜马拉雅山区发现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区曾经是海洋,后来由于板块碰撞挤压地壳隆起而成为现在的山脉,属于海陆变迁现象。昼夜的更替,是地球自转造成的;北京周口店的山洞里发现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是原始人类活动的遗迹,都与海陆变迁无关。
7.(1)大陆漂移
(2)2亿年前 6500万年前 现在
(3)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背向漂移,2亿年后形成了现在的大西洋。
南极大陆2亿年前曾在中低纬度地区,后来漂移到南极地区。
(4)“大陆漂移说”改变了人们对大洲、大洋形成的传统固定不变的认识,为后来发展的板块构造学说奠定了基础。
8.现在的南极洲上冰天雪地,号称“白色沙漠”,不可能具备煤炭的形成条件;其原因是南极大陆曾经处在温暖地区,后来由于大陆的漂移,才到了现在南极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