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农业
第2课时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走科技强农之路
知识点 1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1.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图中方框内填注对应的农业部门。
2.发展农业不仅要考虑自然条件,还要考虑 条件。
完成1~4题。
1.某同学的家乡河湖较多,适宜发展 ( )
A.林业 B.渔业 C.种植业 D.畜牧业
2.贯彻“因地制宜”的方针,山区农业发展应该侧重于 ( )
A.林业 B.种植业 C.畜牧业 D.机械化
3.农业发展要因地制宜,广州市郊区的农民最应该( )
A.扩大水稻种植规模 B.发展蔬菜、肉、蛋、奶等产业
C.大面积栽种茶树 D.种植甜菜、小麦
4.图所示是我国东部某丘陵地区。其中A为山区,B为丘陵梯田地区,C为平原地区,D为水库,为保护环境、促进农业生产良性循环,请合理安排农、林、副、渔各业的生产布局。(填字母)
(1)种植业宜在 地区发展。
(2)经济林(茶、果树等)宜在 地区发展。
(3)渔业宜在 地区发展。
(4)用材林宜在 地区发展。
(5)根据上述种植业、林业和渔业的生产情况,本区农村副业应发展 。
A.饲养家禽 B.农产品加工
知识点 2 走科技强农之路
1.北方地区居民在冬天可以吃到当地生产的新鲜的西红柿,说明农民采用的科技是 。
2.华北缺水地区的农民种植农作物采用的科技是 。
完成5~7题。
5.[德州中考]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持续上升,我国耕地总面积有所减少,但粮食总产量连年增长,主要原因是 ( )
A.气象灾害减少 B.交通运输条件改善
C.市场需求量增加 D.农业技术水平提高
6.关于我国农业发展方向,叙述正确的是 ( )
A.大力开垦草原、荒地,扩大耕地面积,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
B.多施化肥、农药,提高单位面积生产能力
C.增加粮食进口
D.依靠科技优势,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7.下列关于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绿色、低碳、生态农业不断推广
B.培育新品种,抗病能力增强
C.机械化程度大大提高
D.滴灌、喷灌技术,节约水资源,但不能增产
1.下列做法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是( )
A.内蒙古高原地区退耕还林还草 B.山东丘陵地区大面积种植柑橘
C.青藏高原地区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 D.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大力发展林业生产
河西务镇是天津市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新鲜蔬菜通过“绿色通道”在采摘1小时之后可直接进入北京和天津的各大超市、市场,逐步实现“农超对接”。读“河西务镇位置示意图”,完成2~3题。
2.河西务镇建设蔬菜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 )
①靠近北京和天津 ②雨热同期 ③夏季太阳直射,光照充足
④一年四季蔬菜都能自然生长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河西务镇的新鲜蔬菜能快速进入京、津超市和市场主要得益于 ( )
A.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B.庞大的消费市场
C.便捷的交通网 D.精细的种植技术
“渤海粮仓”是一项大型农业科技工程项目,计划通过对“环渤海地区中低产田和盐碱荒地(如图)”的改造,实现增粮目的。读图完成4~5题。
4.下面对“渤海粮仓”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冬暖夏热,热量充足 B.农作物一年三熟
C.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 D.位于半干旱地区,降水稀少
5.下列改造中低产田和滨海盐碱地,增加粮食产量的措施,合理的是 ( )
A.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B.改良品种,完善灌溉、排盐排碱系统
C.大量抽取地下水进行灌溉 D.大面积焚烧秸秆肥田
6.[威海中考] 微信现已成为便捷的交流方式,农产供需交流群已成为经销商和农户的网上集市。读图甲和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老张的家乡位于乙图中A、B、C三地中的 地,小王的家乡位于 地。
(2)A、B、C三地区都以种植业为主,耕地类型却存在显著差异,A地和B地的耕地类型分别是 、 ,两地的油料作物分别是 、 ,A地和C地的糖料作物分别是 、 。
(3)A地所在地理分区是我国最大的稻米产区,但威海超市里卖的最多的还是C地产的五常大米,请分析C地大米口感好、品质优的原因: 。A地所在的地理分区中有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是 ,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玲玲在朋友圈分享“四月的早晨,广阔的田野一望无际,船儿在密如蛛网的河流中穿梭,田野翠绿的稻秧迎风起舞,采桑姑娘欢歌笑语,塘基蔗苗茁壮。”
玲玲描述的景象在我国哪个地区
答案
1.B 2.A
3.B 城市郊区交通便利,消费市场广阔,应该发展蔬菜、肉、蛋、奶等产业。
4.(1)C (2)B (3)D (4)A (5)B
5.D 本题考查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我国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耕地的生产水平,变低产田为高产田,高产田更高产,所以粮食总产量连年增长。
6.D 7.D
【能力双测】
1.A 各地区应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状况,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内蒙古地区气候干旱,应退耕还林还草,适当发展畜牧业;柑橘是亚热带水果,山东丘陵地区可大面积种植苹果;青藏高原地区生态脆弱,放牧牲畜的数量要合理;长江中下游地区河湖密集,适宜发展淡水养殖和种植业。
2.A 河西务镇建设蔬菜基地的有利条件是:①靠近北京和天津,地理位置优越,市场广阔;②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3.C 读图可知,河西务镇有省道、高速公路相连,交通便捷;距离天津和北京市区近,地理位置优越;通过“绿色通道”运输,流通中间环节少;有国家政策支持。
4.C
5.B 改造中低产田和滨海盐碱地,增加粮食产量,要运用科学技术,改良品种;要完善灌溉、排盐排碱系统,建造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土壤。
6.(1)B A
(2)水田 旱地 油菜 花生 甘蔗 甜菜
(3)一年一熟,生长期长,利于养分积累 长江中下游地区 河湖密布、降水充沛,利于发展淡水养殖
7.珠江三角洲。第二节 农业
第1课时 农业及其重要性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知识点 1 农业及其重要性
在图中横线上填注农业的主要部门。
完成1~3题。
1.[郴州中考] 在农田,人们种植庄稼;在牧场,人们放牧牲畜;在山野,人们植树造林;在水域,人们撒网捕鱼……上述情景描述的产业是 ( )
A.农业 B.工业
C.旅游业 D.服务业
2.下列生产活动中不属于农业生产的是 ( )
①收获水稻 ②养殖草鱼 ③加工木材 ④纺织棉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右图人们所从事的生产活动属于哪个农业部门 ( )
A.种植业 B.林业
C.渔业 D.畜牧业
知识点 2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1.在图中描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秦岭—淮河一线,并将图例补充完整。
2.在图中阴影区填注青海牧区、西藏牧区、内蒙古牧区和新疆牧区。
3.我国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的 平原、 平原、 平原。
完成4~8题。
4.关于我国畜牧业分布地区的正确叙述是 ( )
A.主要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区 B.主要分布于平原地区
C.主要分布于人口稠密的地区 D.主要分布于季风区
5.下列四个地区中,农业生产部门以畜牧业为主的是 ( )
A.华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
C.东南丘陵 D.长江中下游平原
6.东部地区是我国种植业、林业、渔业的主要分布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地区
B.人工林集中分布在东北大兴安岭地区
C.沿海地区淡水渔业发达
D.南方地区是我国的主要旱作农业区
7.我国东部多耕地,西部多草原,主要原因是 ( )
A.受开发历史影响 B.受生产活动方式影响
C.受地质作用影响 D.受气候、水源、土壤影响
8.关于我国糖料作物与油料作物分布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糖料作物:北方甘蔗,南方甜菜 B.油料作物:北方花生,南方油菜
C.甘蔗集中分布在华南地区 D.油菜最大产区在长江流域
1.下列关于我国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我国农业养活了世界约20%的人口,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
B.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C.我国农业已全面实现了现代化
D.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就要彻底抛弃传统农业
2.下列关于我国南方和北方种植业差别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
B.东北的作物熟制是一年两熟,华北的是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C.我国粮食作物呈现出“南稻北麦”的格局
D.北方主要的油料作物是花生,南方是油菜
我国粮食供需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如图为2018年中国粮食供需空间分布示意图。根据资料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我国高缺粮地区的粮食生产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质灾害频发 B.农业基础薄弱
C.土壤贫瘠 D.雨热同期
4.甲地成为高余粮地区的突出自然优势是 ( )
A.昼夜温差大 B.光照充足
C.地广人稀 D.降水充沛
5.[德州中考] 图中①②③④四种符号分别表示四种农作物,其中对应正确的是 ( )
A.①—甜菜 ②—甘蔗 ③—花生 ④—油菜
B.①—甜菜 ②—花生 ③—油菜 ④—甘蔗
C.①—花生 ②—甜菜 ③—甘蔗 ④—油菜
D.①—花生 ②—油菜 ③—甜菜 ④—甘蔗
6.读“我国主要畜牧业区与种植业区分布图”,结合有关资料,回答问题。
(1)图中A线是我国主要的种植业区与畜牧业区的分界线。该线大致与我国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2)从地形上看,我国畜牧业区的地形以 为主。
(3)下表是我国甲、乙、丙、丁四个地区农业结构的基本情况。其中丙地区的农业结构情况符合图中所示的 (填序号)地区。
地区 种植业 比重 畜牧业 比重 林业 比重 渔业 比重 其他所 占比重
甲 77.2% 10.8% 1.4% 9.4% 1.2%
乙 46.5% 48.0% 1.5% 1.8% 2.2%
丙 8.0% 90.0% 0.4% 0.1% 1.5%
丁 16.2% 14.0% 62.6% 0.4% 6.8%
(4)王某承包了10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如图所示。据图判断,王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图中B、C、D三地中的 地,该地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气候条件是
。
7.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你知道该诗歌描述的是我国哪一牧区的景象吗
答案
1.A 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我们把利用动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
2.C 农业属于第一产业。利用土地资源进行种植的活动部门是种植业,如①;利用水域空间进行水产养殖的是水产业,又叫渔业,如②;③加工木材、④纺织棉花属于工业生产活动。
3.A 在耕地上种植水稻、小麦、大豆、棉花等农作物,这样的生产部门称为种植业。
4.A 畜牧业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部地区。
5.B 6.A
7.D 我国东部地区地势平坦,气候适宜,是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区;而西部多高原、山地,降水较少,牧草广布,以畜牧业为主。
8.A
【能力双测】
1.B 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是美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粮食的安全,国家就不会安定;我国农业发展成就巨大,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过渡的阶段;发展现代化农业离不开传统农业生产,传统农业产品也有其独特的价值。
2.B 东北地区热量不足,农作物一年一熟,华北地区热量较充足,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3.D 长江以南沿海和京津地区粮食生产条件共同的优势条件是雨热同期,土壤肥沃,农业基础比较雄厚,地质灾害比较少。
4.B 读图可知,图中甲地位于新疆,成为高余粮地区的优势是光照充足。
5.D 油料作物中,油菜在中国种植的面积最广,产量要占到全国油料总产量的一半以上,长江流域是中国最大的油菜产区。花生分布较为普遍,山东、河南两省相对集中。糖料作物中,甘蔗性喜湿热,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广西为最大产区,广东、云南亦生产较多。甜菜性喜温凉,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内蒙古等地。读图可知,①为花生,②为油菜,③为甜菜,④为甘蔗。
6.(1)400 (2)高原、盆地 (3)③
(4)D 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第(1)题,我国主要种植业区和畜牧业区分界线大致与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一致。第(2)题,我国西部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第(3)题,由表中农业结构可知丙地畜牧业占90%,所以应位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西侧的③地。第(4)题,王某承包的土地主要种植水稻,应位于D地,该地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7.内蒙古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