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为笔”(湖南娄底卷)-2022年中考作文解读+素材+范文

文档属性

名称 “以青春为笔”(湖南娄底卷)-2022年中考作文解读+素材+范文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20 14:04: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年娄底中考
真题回顾: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
青春年少的你,何以抒写自己的青春灿烂,请以“以青春为笔”为题,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审题:
题目“以青春为笔”要突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青春,二是笔。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该如何用自己的青春作为笔杆子来书写或者绘制自己的人生,这样的书写或绘制出来的人生有何意义?这是我们作文时要思考的问题。
立意:
结合题干中简短的材料内容进行立意可知,青年一代的我们是新时代的栋梁,我们要将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为己任,用青春绘制属于中国特色的蓝图,那么就应该有中国精神——不怕困难,坚强不屈,甘于奉献……
类似题目:
青春力量、担当、梦想、起步
名言引用:
青春:即使在痛苦中也闪耀着光彩
  青年是生命之晨,是日之黎明,充满了纯净、幻想及和谐。——席德布郎
  少年像一个快乐的王子,他不问天多高,也不知人间尚有烦恼,一心只想摘下天上的明星,铺一条光辉灿烂的大道。——拜尔
  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故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李大钊
  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其本身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李大钊
  生活赋予我们一种巨大的和无限高贵的礼品,这就是青春:充满着力量,充满着期待、志愿,充满求知和斗争的志向,充满着希望、信心的青春。——奥斯特洛夫斯基
  勇敢产生在斗争中,勇气是在每天对困难的顽强抵抗中养成的,我们的青年箴言就是勇敢、顽强、就是排除一切障碍。——奥斯特洛夫斯基
  我们的青年是一种正在不断成长、不断上升的力量,他们的使命,是根据历史的逻辑来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条件。——高尔基
  青年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希望。青年应当接替我们老年人。青年应当举起我们的旗帜直到胜利的终点。——斯大林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逢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毛泽东  
  青春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伟大力量。它催发着青年人的躯体,启迪着他们的智慧。同时它也灌输着热烈的盛情和坚强的理智。——李准
  一个人在年青的时候,没有什么能把他搞垮。——奥尼尔
名人事例:
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优秀范文:
以青春为笔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回望历史,我国有敢于斗争,不畏艰苦的抗美援朝精神,展望今朝我国有举国同心舍生忘死的抗疫精神。诚如《大学》言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今日之青年应以青春为笔,绘中国精神。
青年一代,应传承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中国精神。“临津江突破英雄连”赴高温酷热、蚊虫肆虐、恐袭频发的西非马里执行维和任务,他们发挥中国精神的激励作用,把急难险重任务当成弘扬传统、彰显血性的实践平台,被联合国驻马里综合稳定特派团誉为“防卫精英”。国家元勋于敏先生,在国家面临核危机的紧急情况下,毅然放弃了自己最擅长的原子弹领域,凭借着不惧风雨的勇气、不畏艰险的力量,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担起了我们氢弹研究领域的大旗,创造了一代科技神话。
青年一代,应传承举国同心、甘于奉献的中国精神。张小娟积极投身家乡灾后重建和脱贫攻坚事业;张桂梅全身心投入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和儿童福利事业;卢永根毅然放弃香港的优渥生活,把毕生精力都献给祖国的农业科学和教育事业。他们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前行力量,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中国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中国精神,是代代的相承。自古以来,无数人筚路蓝缕,在蛮荒时光中,在萧索岁月中,用铁肩担当道义,用妙手铸就华章。一代代人用自己的芳华交换时代的芳华,并用时代的芳华滋养下一代的芳华。春信至、启新程,我们更应该传承先辈遗志,在先辈精神的激励下,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斗志,让中国精神在新阶段焕发光彩。
行至半山,更应快马加鞭;船到中流,更应明白“奋楫者先”。有机衔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需要我们大力发扬中国精神。青年一代,应以青春为笔,绘中国精神。用自己青春的芳华去滋养中国源远流长的时代精神,用自己脚踏实地的奋斗去铸就祖国,柳暗花明,云销雨霁的明天。
类似命题:
我们是与众不同的。无论生活多么艰辛,你总会用自己的方式发光,生命不息,希望不止。
请你以“用自己的方式发光”为题,撰写演讲稿,在学校“青春仪式”上演讲。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姓名和校名等真实信息。
【答案】例文
用自己的方式发光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用自己的方式发光》。
青春,是一个美好而富有活力的字眼!青春是初升的太阳,青春是清晨带露的花儿,青春更是世界上最有魅力的东西。因此,人们常说青春是人生的黄金时期,青春就需要奋斗!就要用自己的方式发光!
有的人认为,趁着青春,我们应该吃喝玩乐个够。在这种人眼里,时髦的衣着、美味的佳肴、舒适的生活,才是青春的最大价值。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的中学生为了满足个人的欲望,踏进非法网吧,通宵达旦,废寝忘食,让家中的父母担忧万分,甚至为了上网的钱而与父母争执不休,最后因得不到父母的“支持”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在他们心中,不用说人生的价值,更不用说远大的理想,就连最起码的“孝顺父母”的感情的底线他们都放弃了。这种人的青春有价值吗?这种青春能给社会留下点什么呢?
当然,现在我们大多数的青少年都不是这样。他们内心里明白,青春,不仅仅是强壮的体魄、年轻的容貌、奢侈的享受。青春,应该发光!青春如玫瑰一般美丽,如黄金一般宝贵,人们珍惜青春胜过珍惜黄金千万倍。“花无白日红,人无常少年”,这话的确说得对。人在年龄上的青春短暂易逝,然而人在精神上的青春却可以万古长存。
看看我国的女排英雄们吧!她们以敢于拼搏的非凡毅力,用坚持不懈的勤学苦练终于冲出亚洲,攀登上世界排坛高峰,荣获世界女排冠军,为祖国争了荣誉。在采访中,她们的回答是:“人生能有几次搏,我决心为祖国的荣誉去顽强搏击。”“我们能够为祖国、为人民争得荣誉,这就是我们运动员最大的幸福,最大的快乐!”同学们,你们听见了吗?她们为中华民族争了气,她们为中国人民争了光,她们没有让自己的青春在无聊享受中虚度,而是让青春在艰苦磨练中闪光;她们没有让青春暗淡失色,而是让青春光彩夺目。同学们!中国女排英雄不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
同学们,别让虚度年华而辜负了青春,我们应该奋起直追,用我们青春的光彩增添祖国的光辉!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解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
1.审题立意。以“用自己的方式发光”为题,撰写演讲稿。审清题目关键字词是重中之重。首先要把握“光”的含义。“光”通常是指照在物体上,使人能看见物体的那种物质,如太阳光、灯光、月光以及看不见的红外线和紫外线等。写作时,不要只把写作内容停留在现实中的光,而要更深层次地挖掘“光”的象征义,挖掘“光”带给我们的启示或某种特殊意义;“用自己的方式发光”“为什么发光”“怎么发光”“发光的过程是怎样的”都需要我们的思考。写作时,要重点把握“发光”的过程以及在“发光”中的收获。“发光”的过程可能充满艰辛、波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做一个勇敢的发光者,会带给我们自信和勇气;会使家庭幸福、朋友群聚;会指引我们追逐梦想、实现理想等。
2.选材构思。中学生正值人生最美好的年华,要为自己设定目标,有所追求,这样才能不负青春,不负年华。“ 发光”指的是人物美好、向上等精神品质。因此注意所选取的事件要积极向上,能够体现出追逐梦想的主旨。如:可以写自己虽然学常常,但是在书法比赛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站在领奖台上的那一刻,是用自己的方式发光的一刻;可以写身边的普通人,那些在平凡岗位上工作却身怀绝技的劳动者,他们平凡中见传奇,书写普通人奋斗后的精彩,也是用自己的方式发光。
3.本文要求写成演讲稿,注意演讲稿的格式。①称谓:顶格写。对象不同,敬语不同。如:尊敬的老师/领导、亲爱的同学们;②问候语:空两格。如:大家上午好!③开场白:介绍自己或者直接进入主题,如:我是XXX,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XXX》;④接下来是正文,正文条理清晰,语言具有吸引力等等;⑤结束语:空两格。如,我的演讲完毕,感谢大家的聆听!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