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识拓展】
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互相影响
一、人与地球关系概论
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地球是人类在宇宙中生存、发展的唯一家园。地球表层环境的演化、各种气体分子的存在以及四大圈层的相互作用为人类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而人类的存在与发展也使地球表层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地球表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场所,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活动范围已远远超出海陆表面,达到地球高空,甚至宇宙空间,但地球表层依然是人类活动的基本环境。在地球表层环境不断发展、演化的漫长时期里,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之间已经建立起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人与地球表层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整体
在人类改造环境的同时,环境其实也在改造着人类,当人类向自然界索取的物质日益增多,抛向自然环境的废弃物与日俱增时,大自然平衡就会遭到破坏,这就是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根本原因。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自然条件 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地 形 平 原 影响:是城市建设的理想地形原因:利于建筑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利于农耕,满足城市农副产品的需求事例:我国特大城市大部分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世界人口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绝大多数位于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
河 谷 山区的城市一般沿河谷或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例如:黄河谷地的兰州、汾河谷地的太原等
高 原 热带地区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例如: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分布在巴西高原、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位于埃塞俄比亚高原、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位于墨西哥高原
气 候 世界主要大城市都分布在适度降水、适中温度的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我国大城市分布也反映了气候条件与城市的区位关系,如:降水不足400毫米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市较少。荒漠、纬度较高的寒冷地区、海拔高的高寒区、纬度低的湿热区城市较少
气候对城市内部结构和布局的影响较大,对大气有严重污染的企业布局在城市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或盛行风向的下风地带,在季风区要分布在主导风向的垂直方向的郊外
河 流 意义、作用 ①重要的交通通道②满足城市生产、生活用水
布 局 ①河口附近(上海、广州等)、两条或多条河流交汇处(重庆、武汉等)、水运转陆运的转换处(赣州)是重要的城市发祥地②河流两岸城市形态呈带状或组团状
矿产资源 煤 炭 伯明翰、曼彻斯特(英)、匹兹堡(美)、埃森、杜伊斯堡(德)大同、鹤岗、抚顺
石 油 阿伯丁(英)大庆、东营、玉门等
钢 铁 鞍山、包头、攀枝花等
2.交通运输
(1)交通运输方式
方 式 优 点 缺 点
铁路运输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条件影响小,连续性好 造价高,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较高
公路运输 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路运输 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
航空运输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 运量小,耗能大,运费高,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管道运输 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运量很大 投资大,灵活性差
(2)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①自然条件对交通方式的影响
河流、海洋适于发展水上运输(内河运输、海洋运输)
陆地上适于发展陆上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
案例:“南船北马”
②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走向的影响
交通运输线路建设的大致走向,社会经济条件(产品的产销分布及相应的运输联系)起决定性作用。但它的具体走向,经常受到各地自然条件的影响。在各种自然条件中,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最为突出。平原地形对交通线路的走向制约较小,山区的交通线路一般在陡坡采用“之”字形等复杂形状。
③自然条件对线网密度和分布格局的影响
交通线路在没有特别需求的情况下,线路往往建在自然条件较为有利或便于修建的地形单元和地形部位上,如平原、缓丘、山间盆地、河谷和垭口等处,而这些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也较多。平原地区交通线路一般呈网状分布。
3.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全球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有的时期变暖,而有的时期又变冷。
(2)全球气候变化对古代人类活动的影响
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此时人类活动受自然条件影响特别大。古代文明和经济的兴衰与气候的变迁有关,气候对古代人类的影响还可以通过动植物分布带的迁移而表现出来。气候的变化影响其他自然要素发生变化,引起整个生态系统的变化,进而导致动植物带的迁移。
(3)全球气候变化对近代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包括近代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和对人类活动影响两个方面
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影响体现在作物生长和作物产量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变化,对工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不同纬度地区能源消耗的差异,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体现在增加疾病发病率及疾病传播范围,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海平面上升和海岸线后退,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态系统不能在短时期内适应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地球表层环境的作用与影响主要体现在:
1.改变地表环境的结构
人类的活动,改变了地表环境的结构。比如,毁林垦荒使森林变为农田,城市的建设使森林、草地或者农田变为以混凝土为主的地面,过度放牧或开垦使草原变为荒漠,水库的建设使旱地变为水面等等。总而言之,人类已经和正在改变地表环境的结构。
2.改变了地表环境变化的进程
如果没有人类活动的影响,地表环境将按照自身演化的规律进行演化。人类活动的影响已经达到可以改变地表环境演化方向的程度。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地表环境变化的速度也会发生改变。
3.改变了地表环境的物质分布
人类改变地表环境的物质分布表现在多个方面。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对水的控制。南水北调工程,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到黄河流域,不仅会使长江入海径流量减少,而且会增加黄河流域的水量,从而使两个流域的水分循环发生变化。再如,人类燃烧化石燃料,使大气中CO2的含量大幅度增加;人类利用氟氯烃作为制冷剂破坏了臭氧层;化肥的使用改变了地表环境中氮、磷、钾等元素的自然循环过程,导致了湖泊的富营养化;灌渠和水库的建设,增加了局部地区地面的水蒸发,从而使降水也增加。
4.改变了地表环境的能量平衡
人类改变了地面的结构,从而也就改变了地面的反射率,使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量增加或者减少,也就改变了地表环境的能量平衡。沙漠化使地面反射率增加,后果是使地面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减少,使地面温度降低;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市中心温度比周围地区温度高;由于水的热容量比较大,水库对热量的调节比较明显,从而使水库及其周围的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都较小。温室效应也是人类改变地表环境能量平衡的绝好的实例:化石燃料燃烧使得大气中CO2浓度升高,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导致地面温度升高。
5.对资源的消耗与破坏
人类在不断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有些资源是可再生的,有些资源则是不可再生的。由于长期的开发利用,一些资源面临枯竭的危险。水资源分布在时间与空间上的不均匀性,也由于人类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对水资源的污染,人类正面临着水危机。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并且矿产资源的储量是有限的。据估计,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世界石油只能再用100~150年,煤可以再用150~250年,金属矿藏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全部用完。资源的枯竭与破坏,为今后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许多不便,为今后社会的发展带来困难。
当人类的发展活动与环境的承受能力相一致时,环境则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即良性发展,反之,就会发生恶性循环,从而环境问题就会出现。目前,世界范围内存在着六大问题:人口增长或人口膨胀问题、全球性气候变化问题、大气污染问题、物种灭绝问题、土地贫瘠化问题、生态平衡失调问题。
三、人地关系的发展和演变
人类的发展不可避免要直接或者间接伤害甚至破坏自然。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阶段,即采集渔猎时代,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强,主要为依赖和适应。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较低,由于缺乏改造和控制自然的能力,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受到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明显制约,人类主要靠大自然的“恩赐”而生存。在农业时代,人类的物质生产方式是以利用自然过程为特征的农耕和畜牧活动为主,直接作用于自然客体。由于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活动的规模和范围小,对自然界的利用强度低,因而其负面影响较小。
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工业革命、科技进步等让人类步入了新的时代,这个时代是让自然去适应自己,而不是自己去适应自然,人类对自然界的作用增强,存在着过分强调人类能动作用的思想和“人定胜天”的思潮。认为如果自然不适应自己,结果也只有一个,那就是被人类所颠覆,但是人类忘了,自己只能生存在自然里,那么自然一消失,人类也就不可避免地消失,彻底地消失。
20世纪人类社会在科学技术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带来了世界上空前的经济发展和繁荣,然而人类社会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在进入21世纪之初,地球表层的环境问题日益凸现,地球家园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等一系列问题的严峻挑战。
四、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联系
如今人类对自然界的作用,不断得到回应和报复。正如恩格斯所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正如马克思所引用的一句名言所说: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
人类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如滥垦、滥伐、滥牧、滥采、滥捕等,严重地破坏了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导致生态系统平衡严重失调,全球可耕地、森林、草原面积日益减少,物种锐减,土壤退化,水资源枯竭等一系列后果。
其中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1.造成环境恶化,加剧成灾强度和频率。
2.诱发次生灾害,如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森林火灾等。
3.导致生态系统的承灾能力降低,使脆弱的生态环境更趋恶化。
4.破坏生产力,影响经济持续发展。
5.导致物种消亡,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资源日益减少。
6.造成环境污染,直接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存。
有人曾经说过“人定胜天”,人类真的能够主宰大自然吗?显然,与整个地球表层环境相比,人类的力量还是显得很微小的。这些自然灾害一旦发生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物种消失和环境的破坏。人们对这些自然灾害的预测还不能达到很精确的程度。人与地球表层环境的关系,从人类诞生早期的环境对人类单向的影响为主,已经变为现在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格局。
在经历了那么多的自然灾害之后,我们不难发现,不仅是为了地球,也为了人类自身,只有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建立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才能真正地长远发展。第二节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知识拓展】
气候变化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系统的影响
一、全球气候变化的最新研究
1.近期的区域气候变化,特别是温度升高已经对生物物理系统产生了影响
(1)观测表明,区域气候变化对全球许多地区物理的和生物的系统产生了影响,包括:冰川的退缩、冻土的融化、河湖冰的迟冻和早融、中高纬生长季节的延长、动植物范围向极区和高海拔区延伸、某些动植物数量的减少以及开花期、昆虫出现和鸟儿产卵的提前等。
(2)降雨变化的影响也很重要,但目前因缺乏足够长的数据序列还无法分析其影响。
(3)土地利用变化与污染等因素也对生物物理系统产生影响,但在特定案例中很难区分出各个因素影响的程度。
2.初步研究表明,一些人类社会系统受到了近期频繁发生的旱涝的影响
有证据表明,一些地区的社会和经济系统已经受到了近期频繁发生的洪涝和干旱的影响,这些系统也同时受到社会经济因子如人口增长的影响,一般来说很难将气候和社会经济因子的相对影响定量区分。
3.自然系统对气候变化极其脆弱,有些系统将遭受不可恢复的破坏
自然系统由于其有限的适应能力而对气候变化表现出特别脆弱的特征,其中一些系统可能遭受严重的,甚至不可恢复的破坏。正在面临这种危险的系统包括:冰川、珊瑚礁岛、红树林、北半球北部山区、热带林、极地和高山生态系统、草原湿地、残余天然草地。随着气候变化频率和幅度的增加,受影响系统的数目及遭受破坏的地理范围也将增加。
4.许多人类社会系统对气候变化反应敏感,其中一些比较脆弱
对气候变化反应敏感的人类社会系统主要有:水资源、农业(特别是粮食保障系统)和林业、海岸带和海洋系统(渔业)、人类居住、能源和工业、保险与其他金融系统以及人类健康。这些系统的脆弱性随其地理位置、时间以及社会经济和环境条件而变化。
不利影响包括:
(1)对于多数的温度升高预测结果,大部分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区存在着普遍的作物减产可能。
(2)对于平均温度升高大于几摄氏度的情况,多数中纬度地区存在着普遍的作物减产可能。
(3)对许多缺水地区的居民来说,水的有效利用降低,特别是亚热带气候区。
(4)受到传染性疾病影响的人口数量增加,热死人数也将增加。
(5)大暴雨事件和海平面升高引起的洪涝对许多居住区的危险性普遍增加。
(6)由于夏季高温,需降温而导致能源需求增加。
有利影响包括:
(1)温度升高低于几摄氏度的情况,中纬度的一些地区存在着作物增产的可能。
(2)全球木材供应可能会增加。
(3)对某些缺水地区的居民来讲,可用水量可能增加,如东南亚的部分地区。
(4)中高纬度地区居民的冬季死亡率降低。
(5)由于冬季高温,取暖所需能源减少。
5.未来极端气候事件的变化可能会带来一些影响
人类社会和自然系统对气候极端事件的脆弱性表现为干旱、洪水、热浪、雪崩和风暴常常造成破坏、困境和死亡。
6.大范围、可能是不可恢复的影响的潜在危险性尚需定量研究
21世纪的气候变化具有导致地球系统大范围的、可能是不可恢复的变化的可能性,从而引起大尺度甚至全球尺度的影响。
7.作为减轻气候变化影响工作的补充,适应是所有社会层次必须实施的一个战略
适应对于减轻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增强其有利影响具有重要作用,但需要较多花费而且不能阻止所有破坏的发生。人类和自然系统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对气候变化的自适应能力。
8.拥有资源越少,越缺乏适应能力因而也最脆弱
人类社会系统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依赖于这样一些因子:财富、技术、教育、信息、技能、基础设施、获取资源的途径以及管理的能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不足,因而也更脆弱。
9.适应、可持续发展和要求公平可能相互加强
许多对气候变化脆弱的群落和区域也面临人口增长、资源耗减和贫穷的压力。有关减轻资源压力、加强环境危险度的管理以及增加社会贫困人口的福利等各种政策可能同时出现于可持续发展和要求公平、增强适应能力、减少对气候变化和其他压力的脆弱性进程之中。将气候变化的危险性列入国家和国际发展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之中,可能会促进和平与发展。
二、自然和人类社会系统的脆弱性及气候变化的影响
1.农业与粮食保障
(1)根据实验研究,作物产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依据诸多因素变化,包括:作物品种及培育,土壤性质,害虫和病菌,CO2 对植物的直接影响,以及CO2、空气温度、水压、矿物质、空气质量和适应能力间彼此的相互作用。即使CO2 浓度的增加能促使作物增产,但这种受益依然抵消不了因过度干热造成的不利影响。
(2)当考虑农业自适应时,作物模式模拟结果显示,气候变化引起中纬度地区作物产量的变化在增暖率小于几摄氏度时是正的结果,而大于几摄氏度时则引起作物产量下降。
(3)多数不考虑气候变化的全球性和区域性的经济研究指出,气候变化对农产品产量及价格的影响估计会对全球收入产生较小的变化,在发达地区产生大的增长,而在发展中地区增长较小甚至减少。
(4)多数研究指出,全球年平均温度升高几摄氏度或再大些将促使粮食价格上涨。
2.陆地和淡水生态系统
(1)植被模拟研究显示,生态系统在气候变化时具有明显扰动的可能。
(2)野生生物的分布、数量、密度及行为已经并将继续受到全球或区域气候变化的直接影响,或通过植被变化受到间接的影响。
(3)为了减少物种面临绝境的危险,可能采取的适应方法有:建立避难所和公园等供野生生物迁徙;采用人工喂养的方法保护野生物种。
(5)与第二次气候变化评价报告结果相反,本次研究指出,气候变化将增加全球的木材供应。
3.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系统
(1)气候变化对海洋的大尺度影响包括:海面温度升高、全球海平面升高、海冰面积减少以及盐度、波浪和海洋环流的变化。
(2)由于气候变化,许多海岸区将遭受洪水泛滥、侵蚀、湿地和红树林的丧失、海水侵入淡水源地等事件,同时风暴影响的程度和严重性将增加。
(3)气候变化对珊瑚礁、珊瑚岛、礁岛、盐沼以及红树林等海岸生态系统的影响将依赖于海平面升高相对于这些生态系统增长的比率、沉积供给、水平移动的空间和障碍以及气候-海洋环境的变化等一系列因素。
4.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1)自第二次气候变化评价以来,短期天气事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已得到了进一步的阐述。
(2)众所周知,许多通过昆虫、食物和水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在所有情况下,疾病发生传染受当地环境状况、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的强烈影响。
(3)未来的气候变化将伴随热浪的增加,常常因增大的湿度和城市空气污染而加剧,而这将引起与热有关的疾病和死亡。
(4)洪涝的增加将增加溺水的危险、腹泻和呼吸道疾病蔓延的可能,在发展中国家引起饥饿和营养不良。
(5)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对贫穷地区,主要是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国家的人口来说将是最大的。
5.对人类居住、能源和工业的影响
(1)大量研究表明,人类居住将通过下述三种方式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由于资源生产的变化或商品及服务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使支持居住的经济条件受到了影响;物质基础(包括能源传送系统)、建筑物、城市设施以及特殊产业(如工农业、旅游业、建筑业)的一些方面受到气候变化的直接影响;居住人口可能因极端天气事件、健康状况而迁移。
(2)人类居住地受气候变化最普遍的直接危险是洪涝和滑坡。人类居住目前正遭遇包括水和能源短缺、垃圾处理和交通等显著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因高温多雨而加剧。
(3)低海拔海岸区(既有发展中国家,也有发达国家的)的城镇化快速发展正在较快地增加人口居住密度,而这些人为财富(城市)处于海岸气候的极端事件危险之中,随时会遭受破坏。
(4)面临气候变化时,经济单一的居住区(居民收入的大部分来源于受气候支配的初级资源产业,如农业、林业和渔业)比经济多样化的居住区更脆弱。
6.对保险和其他金融业的影响
(1)全球经济因灾难事件的损失增加了10倍,从20世纪50年代的每年39亿美元增加到90年代每年400亿美元,其中发展中国家占1/4。
(2)尽管在加强基础设施和灾害防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天气气候灾害事件的经济损失依然快速上升。过去50年灾害损失结果,一部分由社会经济因子引起,如人口增长等,另一部分则由气候因子,如降雨和洪涝事件的增加引起。
(3)气候变化将增加风险评估的不确定性,而这将会对金融业施加大的压力从而导致风险评估的失误,促使保险赔付的增加,减慢金融服务向发展中国家的扩展。
(4)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向金融界提出了挑战,但同时也是一个机遇。尽管过去认为这些低概率、高影响事件严重影响了金融业的某些方面,但金融业作为一个整体预计能够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三、脆弱性随区域差异而不同
人类居住区和自然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因区域的差异而不同。不同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系统具有不同的内在特征、资源和法规体系,因而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和适应能力。
所有区域都可能遭受气候变化的一些不利影响,一些区域由于其置于气候变化灾害之中或其适应能力有限而极其脆弱。第一节 区域和区域差异
【知识拓展】
区域及区域特征分析
区域的本质特征有二:一是整体性,这是由其内部一致性和联系性决定的。区域的整体性使区域内部某一局部的变化会导致整个区域的变化。某一区域某种资源的发现和生产,会影响整个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某一区域中心城市的崛起会改变整个区域的城市格局和系统。二是结构性,区域的构成单元,按一定的联系产生结构,如城乡结构、城镇结构、环境结构。区域的结构性具有层次性、自组织性和稳定性。区域结构源于区域的联系。由于区域内部的区域功能不同,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资源与产品不一,从而产生多种联系,形成不同结构。
一、区域特征分析的方法
区域特征分析是高考试题的主旋律。在某一特定的区域背景中提供区域图和相关资料,进行空间定位,概括区域自然和人文要素的基本特征,分析自然要素和人文特征之间的关系,得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反思人类活动是否合理,确定当地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1.区域特征分析的内容和思路
(1)区域特征分析的内容
区域地理特征内容繁多,但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土壤、气候、河流、湖泊、自然带、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特征、成因及其描述)和区域社会经济特征(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业、人口、聚落、文化等活动的基本特征及其主要成因)。要运用基本原理来重新梳理知识内容,理解自然环境要素的时空演变规律,解释各种地理现象的成因,包括气候特点、成因,地貌特点、成因,水文特征,土壤、生物与自然带分布原因,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时空变化等。关注人文要素的整体分析和典型案例的应用,包括资源和能源分布特点,工业、农业的地域类型和区位因素,交通运输方式和发展趋势,城市和城市化发展,文化景观与文化扩散类型,旅游资源特征与旅游业发展,人口与环境问题,国土整治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等。
(2)区域特征分析的基本思路
一个地区特定的地理位置,形成该地区特定的水热组合,即气候特征。气候进而影响水文、生物、土壤等,这些要素便构成了区域自然特征。人类从自然环境中开发和利用资源,发展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城市建设、交通运输、商业贸易等经济活动,从而构成区域人文地理特征。
①位置特征: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温度带位置、海陆位置、相邻位置、交通位置。
②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地势高低、主要地形区。
③气候特征:气温和降水的数值特征、气候类型、气候特点。
④水文特征:河流汛期、流量、结冰期、含沙量、落差等。
⑤人口特征:人口数量、年龄结构、人口迁移、人口分布。
⑥经济特征: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农业区和工业区分布、主要产品和部门等。
⑦环境特征:现状、成因、危害及解决办法等。
这些内容只是区域特征分析的一般思路,并不是每个区域特征的分析和比较都要考虑上述所有因素,而是要根据区域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二、区域特征的分析与比较
1.掌握区域特征的基本方法
区域特征就是指某特定区域内各种自然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及自然资源等)和人文地理(经济、人口、城市等)要素综合作用形成的综合地理特征,既有对区域内地理事象的描述,也有对其成因的解释。掌握区域特征的基本方法主要有综合分析法和比较法两种。
(1)综合分析法
从整体上认识和分析某地区的区域特征。区域特征是通过各种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而形成的,故需通过全面、系统地分析,从整体上来认识。在分析过程中要善于抓主导因素,例如,气候酷寒是南极洲区域特征的主导因素,它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的其他自然特征(地势高,烈风,淡水资源和风能资源丰富等)和人文特征(无常住居民)。
(2)纵横比较法
通过对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进行对照、比较和分析,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某地区的区域特征,多采取列表比较的形式。例如: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线,南、北方的区域特征有显著差异,具体表现在自然和人文两大方面。
掌握区域特征,应该把综合分析法和比较法结合起来使用。
2.区域特征分析和比较的思路
(1)地理位置分析和比较的思路
①绝对位置。
经纬度位置(确定一个区域范围或具体地点)。
②相对位置。
海陆位置: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等。
山河位置:从山脉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状、流向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
政治地理位置:根据国家或区域轮廓,或者邻国、邻省轮廓等进行分析判断。
交通地理位置:从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交通网中线、点的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
(2)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和比较的思路
①地形:主要分析地形特征、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
地形类型与名称:可以根据区域位置得出,也可以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海拔及地形剖面图来判断。
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海拔、地面起伏状况、地形分布上来描述。
地势特征:主要从地面起伏变化的趋势上来描述,常用的描述语言有两种:一是某方向高,相反方向低;二是从一个方向向另一个方向倾斜。
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外力作用在地面起伏大的高原、山地主要是侵蚀作用,在低平的地区主要是堆积作用,在降水多的湿润、半湿润地区主要是流水作用,在降水少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是风力作用。
地质灾害:主要是指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等。
②气候:从气候类型、降水和气温等气候要素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对动植物资源和河流的影响、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等方面分析。这里主要介绍两个方面:
气候类型: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
气候要素的分布:主要是气温和降水的分布。一般包括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大区域气候要素的分布,就是指其气候特征;第二种是局部地区气候要素的分布,要根据其局部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来分析,如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向阳坡气温高,背阴坡气温低。
③河流:主要从河流的水系特征、水文特征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水系特征:主要是指河流的流程、流向、水系归属、河道特征(河谷宽窄、河床深浅、河流弯曲系数)、河网密度(支流多少、河湖关系)、流域面积(面积大小、水系排列形式)等。
水文特征:主要是指河流的流量、水位(汛期、枯水期、断流、干涸)、含沙量、结冰情况(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等。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河流中上游地势起伏大、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流急的地区,主要开发水能资源;在河流中下游地形平坦、水流平缓、河道宽阔、流量稳定的地区,主要开发内河航运。
(3)人文地理特征分析和比较的思路
①居民:主要从人种、人口及分布、民族和宗教、文化等方面分析。
②农业:主要从区位条件及评价、耕作制度或熟制(热量影响)、作物种类(热量和水分影响)、耕地类型(水分影响)、地域结构类型等方面分析,注意生产结构的调整及其影响。
③工业:主要从工业部门、工业分布特点、区位条件及评价(如原料产地、工厂和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技术和交通条件及布局要求)等方面分析。
④城市:主要从城市化水平、城市布局特点、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
⑤交通:主要从交通运输线路和交通枢纽、交通运输网的密度、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等方面分析。
⑥环境问题:主要分为两大类:a.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b.生态破坏:包括资源(土地、生物、水、矿产)破坏与浪费和环境恶化(沙漠化、水土流失、生态平衡破坏)两大方面。目前主要的环境问题应从其现状、成因、危害及解决办法等方面来进行分析。
3.适合比较的地理区域
不同地理区域之间存在着地理事物的异同,通过逐项比较的方法,可以准确掌握各地理区域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因此,比较法是学习区域地理时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地理特征相似或差异性明显的区域较适合用比较法来学习。
(1)地理位置相似或差异性明显的地区
①60°N亚欧大陆东岸和西岸,可从气候类型、特点及其成因等方面进行比较。
②印度河河口与恒河入海口都位于23°26′N附近,可从气候特点、主要农产品、附近的工业城市、宗教等方面进行比较。
③对位于北纬30°附近的长江三角洲、尼罗河三角洲和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的比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河流注入的海洋、地形成因、气候类型、人口分布、主要城市、发展农业的条件与主要农产品、农业带等。
④马达加斯加岛与台湾岛都被回归线穿过,可以比较两者地形和气候类型的异同。
⑤被回归线穿过的巴西圣保罗与印度加尔各答,可从气候类型、矿产、主要农产品、人口与工业、经济特点等方面进行比较。
⑥直布罗陀海峡与曼德海峡的密度流及其成因的比较。
⑦南极洲和北冰洋都位于极地地区,可从气候特征及其成因、科学考察、特有动物等方面进行比较,还可以对中山站、长城站、昆仑站和黄河站的位置进行比较。
(2)地形、气候等自然特征相似或差异性明显的地区
①秦岭南北两侧地区的气候、水文特征。
②喜马拉雅山南坡和阿尔卑斯山南坡冬、夏季雪线变化及其成因的比较。
③比较中亚与同纬度的西欧地区的气候特征和水文特征的差异。
④比较北美、南美、澳大利亚、南亚等的地形特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⑤安第斯山南段东部与西部气候、自然景观差异及其成因的比较。
⑥澳大利亚和巴西自然环境的异同(位置、气候、地形、资源等)。
(3)经济特征相似或差异性明显的地区
①日本和英国在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工业分布和经济特点等方面的异同。
②鲁尔区与辽中南工业区在区位条件、工业部门结构、整改措施等方面的差异。
③北非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在气候、资源、人口、经济特点等方面的异同。
④比较俄罗斯四大工业区的区位条件、工业部门结构及工业城市的分布。
⑤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区与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的比较,可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技术水平等方面来进行。
⑥世界棉花主要产区(中国、美国、印度、中亚地区、埃及)共同的优势条件。
⑦澳大利亚与加拿大在自然条件、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特点等方面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