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节 机械能(第1课时)
考试这样考
类型一 动能
角度1:动能的判断
1.下列物体中具有动能的是 ( )
A.转动的砂轮 B.阳台的花盆 C.拉弯的弓箭 D.压缩的弹簧
角度2: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2.如图所示,在“研究物体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将A、B、C三个小球先后从同一
装置的hA、hB、hC高度处滚下(mA=mBhB),推动纸盒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1)要研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我们要选择 两图来进行
比较。实验中通过观察 的大小,来判断小球动能的
大小。
(2)实验中为了研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需要控制小球撞击时的
速度不变,具体的控制方法是 。
(3)要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我们应该选择 两图来进
行实验。
(4)比较图甲和图乙,得出的结论是 。
角度3:判断动能大小及变化
3.在水平街道上匀速行驶的洒水车,一边行驶一边向道路上洒水。下列关于其动能变化的说
法中正确的是 ( )
A.动能不变 B.动能减小 C.动能增大 D.无法确定
类型二 重力势能
角度1:重力势能的判断
4.以下列举实例具有重力势能的是( )
A.百米赛跑中的运动员 B.固定在墙上的壁灯
C.拉伸的弹簧测力计 D.静坐在操场的同学
角度2:探究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
5.在探究重力势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如下猜想: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
质量有关,也可能与物体的高度有关。下面是甲同学和乙同学关于这个探究的实验设计。
甲:让质量均为m的两个物体,从不同高度下落插入
沙坑中的木桩上。
乙:让质量为m和2m的两个物体,从同一高度下落插
入沙坑中的木桩上。
实验发现B比A深,D比C深,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
问题。
(1)要探究重力势能与高度的关系应选用 (填“甲”或“乙”)的实验设计。
(2)游乐场的过山车在开始运行时,会利用机械装置将车体推到轨道最高点,其目的
是 。
角度3:判断重力势能大小及变化
6.如图A3-2-3所示是运动员在铅球比赛中的场景。铅球离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重力势能
EP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最接近的是图中的 ( )
类型三 弹性势能
角度1:弹性势能的判断
7.“停课不停学”期间,一同学在家利用臂力棒锻炼身体,如图所示压弯臂力棒停留在空中,
则臂力棒( )
A.只具有重力势能 B.只具有弹性势能
C.具有动能和弹性势能 D.具有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
角度2: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
8.将一支内有弹簧的圆珠笔向下按压(如图),放手后笔会向上弹起一定高度.下列关于该
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向下按笔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小
B.向下按笔的过程中,笔的重力势能增大
C.笔向上弹起的过程中,笔的重力势能增大
D.笔向上弹起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大
类型四 学科综合
9.如图所示,小球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最后停在粗糙水平面上的B点处。
(1)从A点到B点的运动过程中,小球的速度___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原因
是小球受到___________力的作用。
(2)此装置还可以探究关于能量的问题是 。
(3)若实验时小球滚出水平面外,则可以采用
方法继续实验。
类型五 拓展创新
10.将普通塑料水管进行改装,能做多个实验。将塑料水管①侧面开口并标上刻度,再将塑卷
水管②在侧面不同高度开两个大小合适的口。
(1)将两根塑料管按图甲连接,选合适的滑块放入管①,将一钢球从管②的口放入后,静
止释放。观察并记录 滑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取出钢球,将滑块移回原位,将钢
球从另一个口放入,重复实验。该实验可验证动能大小与 的关系。
(2)将两根塑料管按图乙连接验证“重力势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请你写出实验步骤。
将一钢球从管②的一口放入后,静止释放,观察滑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取出钢
球,将滑块移回原位,将另一质量不同的钢球从同一个口放入,重复实验。
能力提升训练
1.如图所示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示意图。小球从a处滚下,在c处
与小木块碰撞,并与小木块共同运动到d处停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从a到b,小球的势能不变,动能增大
B.从b到c,小球的势能增大,动能增大
C.到达c处,小球的势能最小,动能最大
D.到达d处,小球的动能为零,小木块的动能最大
2.[2021·嘉兴、舟山]如图是雨滴在空中下落过程中速度与时间的关
系图,雨滴在t1~t3三个时刻中具有的动能分别是E1、E2、E3,不
考虑下落过程中雨滴的质量变化,则动能的大小关系是( )
A.E1<E2<E3 B.E1>E2>E3
C.E1<E2=E3 D.E1=E2<E3
3.如图是小明用弹弓射“子弹”来研究“弹性势能的大小与物体形变的关系”的情景。
(1)在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弹弓弹性势能的大小。
(2)当弹弓上的橡皮筋形变相同时,所用的“子弹”质量不同,射出去的
距离也不同,质量较大的子弹,射出的距离较 (填:近或远)。
因此,小明在实验中所选用的“子弹”的 应是相同的。
(3)根据实验现象可归纳出:在一定限度内,形变越大,形变物体的弹性势能就越
(填:小或大)。
4.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张家口举办,高山滑雪是冬奥会的重要
竞赛项目之一。如图所示是滑雪运动员从山顶加速下滑训练的情境,在下
滑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 ,重力势能 (均选填“减小”“增
大”或“不变”)。
5.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将小球A、B分别拉到与竖
直方向成一定角度θ的位置,然后都由静止释放,当小球摆动到竖直位置时,将与静止
在水平面上的木块C发生碰撞,木块都会在水平面上滑行一定距离后停止。图中的摆长L
都相同,θ1<θ2,球A、B的质量mA<mB。
(1)如图甲、乙所示,观察到B球能将木块C撞得更远,由此可得出结论: 。
(2)图乙中小球B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图丙中小球B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如图乙、丙所示,图丙中木块C滑行得更远
些,由此可得出结论: 。
(3)若水平面绝对光滑,该实验还能得出结论吗? ,理由是: 。
6.某物理实验小组在探究“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时,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
量有关
猜想二: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所在
的高度有关
猜想三: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运
动路径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他们准备了如下实验
器材:花泥(易产生塑性形变)若干块,
刻度尺一把,体积相同、质量为m的小球3
个和质量为2m的小球一个。所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小球在光滑管道中运动的能量损失
不计)。实验中均让小球从图中高度自由下落,待小球静止后,分别用刻度尺测出小球
陷入花泥的深度。请你根据图中实验情景完成下列内容。
(1)本实验是通过观察 来判断重力势能大小的。
(2)比较A、B两球,由此可得出结论: 。
(3)比较 两球,可得出结论:当物体 相同时,高度越高,物体具有的重力
势能越大。
(4)比较C、D两球,可得出: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运动的路径 (选填“有关”
或“无关”)。
7.[2019·富阳区模拟] 在探究“弹性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小明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被压缩的程度有关;
猜想二: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
为此,小明选用长度和粗细分别相同,但材料不同的两根弹簧A和B,还有小球、木块等器
材,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序号 弹簧 被压缩后弹簧的 长度/cm 木块移动 的距离s/cm
① 弹簧A 5 s1
② 弹簧A 8 s2
③ 弹簧B 5 s3
④ 弹簧B 8 s4
(1)为探究猜想二,可选用实验序号②和 记录的数据进行比较。若 ,
则说明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
(2)为了减小木块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小金认为应该尽可能用光滑的材料做实验,你认
为他的观点对吗 为什么 。
(3)若在第①②次实验中采用了质量不同的光滑小球,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吗 为什
么 。
参考答案
考试这样考
1.A
2.(1)甲、丙 纸盒被推动距离
(2)让质量不同的小球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
(3)甲、乙
(4)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3.B 4.B
5.(1)甲(2)增大过山车的高度,使过山车具有较大的重力势能
6.D 7.D 8.C
9.(1)变小 摩擦力 (2)动能与速度的关系 (2)减小球的高度
10.速度大小 将一钢球从管②的一口放入后,静止释放,观察滑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取出钢球,将滑块移回原位,将另一质量不同的钢球从同一个口放入,重复实验。
能力提升训练
1.C 2.C
3.(1)子弹射出的距离;(2)近;质量;(3)大
4.增大 减小
5.(1)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2)小于 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3)不能。光滑时木块停不下来,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
6.(1)小球陷入花泥的深度 (2)当下落高度一定时,物体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3)A、C 质量(4)无关
7.(1)④ s2≠s4
(2)不对;木块被撞击后不容易停下来
(3)不能;没有控制单一变量,无法通过木块移动的距离得出正确结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