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六节透镜和视觉导学稿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第六节透镜和视觉导学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3-09-16 08:41: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第六节透镜和视觉(一) No.027
编稿人 审稿人
学生姓名 使用日期
学习目标
1.了解透镜的种类。
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3. 通过实验,了解凸透镜成像特点
重点:凸透镜的特点及凸透镜成像特点的有关应用。
难点:凸透镜成像特点的理解。
一、自主预习:
1、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作用,所以又叫做_____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所以又叫做______透镜。
2、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 ,用f表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叫做 ,用u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叫做 ,用v表示。
3、实像由 光线会聚而成,能在 上呈现的像。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而是由实际光线的 相交而成, (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
5、完成下图中的光路图.
二、课中交流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测定凸透镜的焦距f并做好记录。方法:平行光聚焦法
2.将实验器材按如图所示摆放。
注意:将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
调整 、 、 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
(1)将凸透镜放在烛焰和光屏之间,调节凸透镜与蜡焰和光屏之间的距离使之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焰的像。
物距:透镜到物体的距离,用u表示
像距:透镜到像的距离,用ν表示
(2)将烛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一个光具座上,调节它们的位置使它们的中心处于同一高度上
观察光屏上所成的像,并记录
像的性质 实验次数 物距(厘米) 像距(厘米)
倒立缩小实像 1
2
倒立放大实像 1
2
倒立等大实像 1
2
正立放大虚像 1
2
由上表归纳: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 像的性质 像距ν
倒立或正立 放大或缩小 实像或实像
u>2f
f <u<2f
u=2f
三、课堂作业
1.凸透镜不能形成 ( )
A.正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
2.在下列现象中,人眼看到物体实像的是( )
A.用放大镜看邮票上的图案 B.在崖上看水中的鱼 C.在平面镜中看自己的像 D.看电影
3.如下图所示的a、b、c、d四个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c为凸透镜 B.a为凸透镜,d为凹透镜
C.b、 c为凹透镜 D.b为凹透镜,c为凸透镜
4.小丽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形成了一些结论,请你判断对错。
①凡是实像,都是倒立的。( ) ②凡是虚像,都是正立的。( )
③凡是实像,像和物体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 )
④凡是虚像,像和物体分别在凸透镜的同侧。( )
⑤凸透镜所成的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
四、课后拓展
1. 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离透镜10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那么当物体在凸透镜前25cm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
9. 一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点燃蜡烛放在凸透镜前40cm,则烛焰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10.某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的像,然后他把燃烧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时光屏上 ( )
A、成倒立缩小的像 B、成倒立放大的像 C、成正立放大的像 D、不能成像
四、作业布置
五、课后反思
七年级下科学
新授课导学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