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学设计(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2 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学设计(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21 19:43: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 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群、竹”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着”;会写“竹、牙”等5个字和横折弯钩1个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提取文中明显的信息,感受“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之情。
3.结合插图,知道小动物脚印的不同形状,了解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重点】
1.认识“群、竹”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着”;会写“竹、牙”等5个字和横折弯钩1个笔画。
【教学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提取文中明显的信息,感受“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之情。
2.结合插图,知道小动物脚印的不同形状,了解青蛙冬眠的特点。
【课前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群、竹”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着”;会写“竹、牙、马”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提取文中明显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播放下雪美景视频,引导学生畅聊下雪天的游戏。
教师导入:同学们,冬天下雪的风景是不是很美呢?大家会去雪地里干什么呢?
预设:打雪仗、堆雪人……
教师顺势引导:课文中的小动物们都跑出来了干什么呢?今天咱们就一起学习12课《雪地里的小画家》。
2.出示课题。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板书:12 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师引导:同学们读得非常正确!雪地里的小画家都画了什么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看看吧。
(设计意图: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畅聊自己喜欢的话题,与学生的生活产生联系的同时与学习的内容也产生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活跃课题氛围。)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
听读儿歌,听清每个字的发音。
2.初读课文,检查字词。
教师提出朗读要求,学生按要求朗读课文。
自由读儿歌,借助拼音朋友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儿歌有几句话。
(1)交流课文有几句话:5句话。
(2)认读生字。
①指名学生认读,带拼音齐读,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读准难读的字,如“竹”是翘舌音,“用”和“洞”韵母相同,“参”是平舌音。
②去掉拼音齐读,开火车读。
(3)认读词语。
①学生先自由认读,再带拼音齐读。
②去掉拼音齐读。
(4)学习多音字“着”。
教师讲解:“着”本课“睡着”中读zháo,做动词。做动词时,还可以组词,着火;“着”在之前我们学过的《项链》一课“哗哗地笑着”中读成zhe。还可以给它组词,看着。
(5)师生交流识字方法。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相机指导,补充。
①为、加、洞:“力”加两点是“为”;“力”加“口”是“加”。“同”加三点水是“洞”(加一加)。
②群:一个、两个、一群(数量多),一群大雁、一群鸡、一群鱼、一群大象 (图片对照)。
③牙:大象牙齿的图片如同“牙”的最后一笔撇,可以给“牙”组词,月牙、门牙、牙刷、牙医、牙齿(图示记字法)。
④竹:竹子图仿佛“竹”字,“竹”由两个形似部分组成,主意它们的异同,我们可以给“竹”组词,竹叶、竹笋、竹竿(图示记字法)。
(6)熟字组词,巩固识字。
几:几天 几个 竹:竹子 竹叶 为:为了 为什么 洞:山洞 洞口
群:一群 鸟群 牙:门牙 月牙 加:加大 加快 步:步子 正步
(6)识字游戏——雪花飘飘。
3.教师过渡:我们把字词读得又快又准了,现在把这些字词送到课文里,再来读一遍课文,相信你大声朗读肯定读得更好听,快开始吧。
指读课文,生生评价。
教师引导:你们认为他读得怎么样?
预设1:他读得特别正确,都没有错别字。
预设2:他读得每个句子都非常流利。
三、再读课文,提取信息
1.朗读课文,了解内容。
(1)品读第1句话。
教师引导:同学们读得可真不错!谁来结合图片读读第一句?你知道用什么语气读吗?
指名学生读,教师启发想象:下大雪的时候,看到地上一片洁白,你们的心情怎样?朗读时把这种心情表达出来吧!
(2)品读第2、3句话。
①下雪了,有哪些小画家来到了雪地里呢?
雪地里的小画家有( )( )( )和( )。
(答案:小鸡 小狗 小鸭 小马)(板书:小鸡 小狗 小鸭 小马)
②他们画了什么吗?赶快从课文里找一找。
预设1:小鸡画竹叶。
预设2:小狗画梅花。
预设3:小鸭画枫叶。
预设4:小马画月牙。(板书:竹叶 梅花 枫叶 月牙)
③观察插图找脚印。
教师引导:知道了四位小画家的“作品”后,你能把插图上小画家和他们对应的“作品”连一连吗?
生连一连,教师借助课件引导学生核查答案。
④观察作品找不同。
教师引导:小画家们的作品有什么不同呢?提示:可以按照下面的句式来回答。
因为 的脚印像 ,所以 画的是 。
(示例:小鸡 竹叶 小鸡 竹叶)
教师提示:小鸡是爪子,所以踩出的脚印像竹叶;小狗的爪有厚厚的肉垫,所以踩出的脚印像梅花;小鸭的脚中间有脚蹼,所以踩出的脚印像枫叶;小马的蹄子踩出的脚印像月牙。
⑤按照节奏读一读。
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2.填一填,背一背。
下雪啦,下雪啦!
雪地里来了 。
小鸡画 ,小狗画 ,
画 , 画 。
(答案:一群小画家 竹叶 梅花 小鸭 枫叶 小马 月牙)
四、指导写字,养成习惯
1.指导书写“竹”。
(1)老师带读“竹”字组词,学生跟读。
(2)学生观察“竹”字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教师范写,提示书写要点。
★左右结构,左右两部分要对称。
★横要短。
★右半部分的撇穿插到左半部分横的下方。
(3)学生书空后描红,教师巡视,关注写字姿势。
(4)教师反馈评价。
2.指导书写“牙”。
(1)老师带读“牙”字组词,学生跟读。
(2)学生观察“牙”字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教师提示学生书写要点。
★第二笔竖短横长。
★竖钩在竖中线右侧。
★撇收笔略高于竖钩。
(3)教师范写,学生先描红再自主练写,教师巡视,关注写字姿势。
(4)教师反馈评价。
3.指导书写“马”。
(1)老师带读“马”字组词,学生跟读。
(2)学生观察“马”字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教师提示学生书写要点。
★上窄下宽。
★横折要窄。
★竖折折钩的第一折要写在横中线上,写得宽一些。
(3)教师范写,学生先描红再自主练写,教师巡视,关注写字姿势。
(4)教师反馈评价。
五、巩固练习,布置作业
1.巩固练习。
2.布置作业:熟读课文,背诵前3句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用、几”2个字和横折弯钩1个笔画。
2.背诵课文。能提取文中明显的信息,感受“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之情。
3.结合插图,知道小动物脚印的不同形状,了解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闯关,导入新课
创设复习闯关的情境,借助课件引导学生用在闯关游戏中复习旧知。
1.第一关:字词魔术卡。
(1)教师指名学生认读生字卡片,相机正音。
(2)全班齐读生字卡片上的词语。
2.第二关:找脚印。
把雪地里的小画家和他们的作品连一连吧!
3.第三关:接力背诵比赛。
上节课学习的前三句话你能背诵吗?快来接力背一背吧!
教师过渡:同学们课文中的信息记忆得非常准确呢!下面咱们继续看看小动物们是怎么画画的?
二、品读释疑,理解课文
1.品读第4句话。
(1)提取信息,理解课文。
小动物们用的什么颜料、什么彩笔画出了这么漂亮的画呢?
预设: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
教师引导: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猜到,小画家的画其实是什么?
预设:小动物的脚印。
(2)指导朗读。
教师引导: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们真是又顽皮又聪明,看他们的绘画水平可真高!让我们带着对小画家们的称赞一起读一读吧。我们还可以配上动作读一读。
指名读,齐读。
3.品读第5、6句话。
(1)理解内容。
教师引导:这么多小动物都来参加了,可是青蛙为什么没参加?
预设:他在洞里睡着啦。
(2)指导朗读。
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他在洞里睡着啦!
教师引导:青蛙在洞里睡着啦,我们应该怎么读呢?
预设:温柔些,不要把他吵醒了!
教师引导:是的,让我们轻轻地读一读最后两句话,可千万不要吵醒青蛙啊!你再试着读一读这两句。
(3)拓展知识,仿写儿歌。
①教师补充冬眠小知识:每当气候渐渐变冷,食物缺乏的时候,许多动物就迸入冬眠。所以,冬眠现象是动物生存斗争中对不良环境适应的一种方法。
动物在冬眠期间,伏在窝里不吃也不动,或者很少活动,呼吸次数减少,体温也降低,血液循环减慢,新陈代谢非常微弱,等到身体内所贮藏的营养物质快要用光时,冬眠期也将结束了。
教师引导: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有冬眠的习惯?
预设:蛇、刺猬、熊。
教师小结:还有蝙蝠、刺猬、极地松鼠等小动物都有冬眠习惯。
②仿写。
为什么没参加?
他在洞里睡着啦!
(示例:熊)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好奇心、求知欲,在设疑追问、跃跃欲试的状态下进行文本阅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此外用指读、齐读的方式把不同语气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出来,为以后背诵课文奠定基础。)
三、尝试背诵,仿说句子
1.多种方式,背一背。
(1)熟读成诵。
对读——开火车读——自由读。
(2)听歌曲帮助背诵。
听一听《雪地里的小画家》,跟着一起唱一唱,背一背。
(3)自编动作背诵课文。
教师提示:雪地里小动物分别画的什么画?谁试着边做动作边说一说。
预设:学生一边模仿小动物在雪地里的动作,一边回答。
教师引导:你能背过课文了吗?也可以加上动作呦。
预设:学生一边快乐地做动作,一边背诵课文。
2.想象画面,仿说句子。
还会有谁来和他们一起画画呢?
预设1:小鸟画竹叶。
预设2:小猪画月牙。
预设3:狮子画梅花。
教师小结:小动物们不同的脚印画出了不同的图画,都为冬天增添了美丽的色彩。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想象真丰富呀!等到了下雪天,你也到雪地里创作一幅属于自己的作品吧!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仿写儿歌,链接学生生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培养说话写话能力,丰富学生积累。)
四、学写笔画,书写指导
1.学习新笔画:横折弯钩。
(1)教师范写,提示学生书写要点先写短横,再向左略斜往下方行笔,然后向右圆转,最后向上出钩。钩的写法与竖弯钩相同。
(2)引导学生边说笔画名称边学写。
2.教师指导学生书写“几”。
(1)老师带读“几”字组词,学生跟读。
(2)学生观察“几”字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教师提示学生书写要点。
★竖撇可先写直一点儿,然后才撇出去。
★横折弯钩要一笔写成。
(3)教师范写,学生先书空,后描红,教师巡视,关注写字姿势。
(4)教师反馈评价。
3.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用”。
(1)老师带读“用”字组词,学生跟读。
(2)学生观察“用”字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教师提示学生书写要点。
★中间两横不接触两边。
★中间第二横在横中线上。
★竖在竖中线上。
(3)教师范写,学生先书空,后描红,教师巡视,关注写字姿势。
(4)教师反馈评价。
五、拓展延伸,巩固练习
1.下雪了,小鸡、小狗、小鸭、小马都在雪地里开始画画,小青蛙躲在洞里睡着啦,其他小动物怎样读过寒冷的冬天呢?一起来听听歌曲《小动物怎样过冬》吧!
小动物怎样过冬
冬季里刮呀刮北风,冰天雪地天呀天气冷。
我们穿上厚棉衣,小动物怎样过冬。
小动物怎样过冬,小羊毛儿长得长,
小兔毛儿厚绒绒,燕子飞到南方去,
小青蛙睡在泥土中,小青蛙睡在泥土中。
2.巩固练习。
【板书设计】
12 雪地里的小画家
小鸡 竹叶
小狗 梅花
小鸭 枫叶
小马 月牙
青蛙 冬眠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与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