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9-16 17:10: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1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导入新课: 由秦始皇依据法家学说而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影响中国长达2000多年之久。
  但这种政治制度自创立之始便遭遇两种政治力量的挑战,即地方力量与相权力量。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斗争相互交织,演绎着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政治制度的演变,主要关注两个方面:即中央集权与专制皇权的变化;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政治制度。地方分权皇帝集中集中中央集权中央集权的发展
大家好,我是小敏。我很爱学历史,有一天我在看历史书,看到《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这一课时,竟然睡着了,在梦中,我来到了~~~10目 錄汉朝11唐朝宋朝元朝
小敏看到一位老人,背着包袱,觉得很奇怪,
就问老人准备去哪里~~当然是逃难啦。吴王刘濞联合其他六个诸侯造反了。景帝正准备派兵来平定,姑娘,你也快走吧~~
问题:吴王刘濞为什么造反?刘邦大封同姓王,以为依仗刘氏“天下一家”的格局,就能巩固皇权,稳定天下,他分封给同姓诸侯王的土地面积甚至超过了中央直辖的土地面积。结果他死后不过18年,诸侯王就发动了叛乱。
诸侯王死后,
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汉武帝通过推恩令,实行郡国并行制,使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小敏来到唐朝的塞外,刚好看到唐朝河西节度使张仪潮统军出行的景象~~~ 问题:什么是节度使?
原来玄宗因对外开拓,在边境驻以重兵,
设立十大兵镇,以节度使为最高军事长官。
节度使领若干州,权力很大 。
行政权、兵权、财权“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的形成 唐玄宗统治后期,政治败坏,唐玄宗本人沉迷享乐,不理朝政,任用奸相当权,结果导致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尽管唐朝大将郭子仪、李光弼最后平定了叛乱,但藩镇割据的局面已经形成。在唐朝后期一百五十年里,河北三镇的五十七个节度使中,真正由朝廷任命的只有四人。内地许多节度使也效法三镇,各占一方,唐朝统一遭到破坏, “藩镇割据”局面形成,严重威胁中央集权统治。
哗,宋朝文官出行,他们去哪?小敏遇到一位美貌的女子,于是向她询问一些情况他们是中央派来的地方长官,还有负责监督的通判大人。我们上交赋税的一部分听说还要上交中央呢。对了,皇帝不仅把兵权收归了中央,还抽调了我们这里的一些精兵。赵匡胤即皇帝位后,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如下措施:
中央派知州,通判来监视。
兵权归中央,财赋运京师。
问题:看书回答,这样有何影响? 利: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弊:①权力过分集中,导致臣下不负责任;②机构臃肿,形成“冗官”,效率低下;③军制紊乱,形成“冗兵”,战斗力衰退;④财政危机严重,形成“冗费”,造成积贫积弱。问题:元朝疆域如此辽阔,中央如何管辖地方呢?行省制度 ①晋、冀、鲁由中央(中书省)直接管理。
②实行行省制(平章政事由蒙古人担任)形成省、路、府、州、县级制。
③设宣慰司管理边远民族地区。实行行省制度的意义 元朝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各民族友好相处与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