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技术的发展 说课稿-2022-2023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1》

文档属性

名称 1.1 技术的发展 说课稿-2022-2023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1》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通用技术
更新时间 2022-08-21 12:22: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说课稿
课题:苏教版普通高中通用技术
技术与设计 1
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第一节 技术的发展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苏教版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必修课程:技术与设计 1 的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第一节——技术的发展。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
一、教学背景分析
【学科核心素养】
1、技术意识:能从技术的发展历史中感悟技术与人类需求间的关系,建立正确的技术观,树立科技兴国为己任的精神目标。
2、工程思维:能辩证地看待技术,能利用所学的技术观分析技术事件。
【课程内容要求】
1、感知生活中技术现象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2、结合我国优秀的传统技术文化和个人的成长经历,认识技术与人、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形成对待技术的积极态度和使用技术的责任意识。
【学业要求】
1、从案例分析中体会技术发展的源动力在于人的基本需求。而人类不断发展的需求也同样促进着技术的发展。
2、能通过讨论分析得出正确的技术观,并能用于分析具体的技术事件。
【学情分析】本节为高中阶段学生参与技术学习的起点。此阶段同学储备的技术知识仅仅停留在生活中的技巧和方法方面,不具备总结性的技术观念。
【教材分析】本节以“学生野外生存中的生火问题”为情景导入,设计了“追溯技术的历史”和“展望技术的未来”两个任务。前者侧重对技术产生的原因和技术的发展动力的追溯、探究、探索与体验。后者侧重引导学生理解现代技术将日益成为引导社会变化,应对社会变化的重要因素。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体验和案例分析感悟技术的历史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化。
2、畅想技术的未来,形成对待技术的积极情感和理性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技术体验、案例分析和马上行动,培养学生对待技术的积极情感。
【教学难点】形成正确的技术观并可以用其分析技术事件。
四、教学准备与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钻木取火装置、天猫精灵、多媒体课件。视频材料:“钻木取火”、
“照明简史”、“中国航天”、“丰原聚乳酸”、“未来的一天”。
【教法与学法】通过“情景导入、任务引领、问题嵌入、活动贯穿”以及学习反思、综合实践等过程,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学生通过体验活动、参与活动,观察、思考、比较、归纳,得出答案。
五、教学设计引入环节
由于我们现在已经身处工业 4.0 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所以,通用技术的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反映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的未来趋势。因此,我开始就会介绍一位新同学——天猫精灵,她将一直伴随着所有课程的教学。引入是广告词:“挖掘机技术谁家强?中国山东找蓝翔”。通过询问学生拥有哪项技术?为什么要去学?怎样学?以及学得怎样?引导学生思考技术的定义。
任务一:追溯技术的历史
1、技术体验:“野外求生体验——钻木取火”
由天猫精灵给出原理,同学们对照原理,讨论选择合适的工具,积极参与技术体验。当然,如果取火没有成功,学生也会理解:任何一项技术的发展过程, 都不可避免的遭遇失败,掌握技术需要不断的练习积累经验。这正是技术产生的必经过程。由此天猫精灵总结技术的定义。本环节中学生意识到技术产生和发展的艰辛,激发他们学习技术的兴趣和愿望。落实了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待技术的积极情感”。
2、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需求之间的关系
案例分析 从火到灯——人类走向文明的历程
该案例揭示了“以人为本”的核心技术观,是引领本书乃至全套教材的逻辑起点,也为后续的台灯设计埋下伏笔。通过观看视频“照明简史”和讨论问题, 引领学生分析技术的发展与人的需求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悟技术产生于人的需求,人的需求也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本环节落实了学科核心素养”目标中“”技术意识”目标:能从技术的发展历史中感悟技术与人类需求间的关系。
3、技术推动了社会的变革
在“李约瑟难题”的思考讨论中,我特别设计了近期极具关注力度的:华为集团大公主孟晚舟回国事件,同学们对此事是有一定了解,但不深刻,没有用技术的视角去分析思考。我会引导学生从华为的崛起、美国的抵制、加拿大的无理拘押三方面思考,意识到我们要掌握科技的核心力量、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
新之路、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建功立业。从而树立起科技兴国为己任的精神目标。再次落实了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待技术的积极情感。”
在了解改革开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技术领域的伟大成就时,学生会主动询问天猫精灵。我会播放视频“中国航天”,引领学生体会技术发展的艰辛。国家技术的进步,自然过渡到家乡技术的地步。我重点介绍了家乡蚌埠的先进技术: 丰原集团的“聚乳酸”技术。它改善了白色污染问题,处于世界领先的水平!由此,我们可以相信,中国梦不再是梦,家乡腾飞也不再是梦。此处激发了学生为振兴祖国,振兴家乡而努力学习技术知识的强烈愿望。让本节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待技术的积极情感。”得以升华。
任务二 展望技术的未来
辩论环节:“如何正确看待技术的未来”让同学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技术能够完全满足我们所有的需求还是技术会给我们带来更为严重的灾难?辩论的过程是“能辩证地看待技术”素养教学的延伸。由此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地看待技术?”、“如何正确地使用技术?”及“如何参与技术活动?”,通过比较、归纳、总结,得出正确地技术观。实现教学难点的突破。
学以致用:用技术的知识点评影片“我和我的父辈”
针对学科核心素养目标中“工程思维”层面要求:能辩证地看待技术、能利用所学的技术观分析技术事件。我设计了这个环节。素材来源于刚刚看过的影片。这是国庆假期的德育作业,所以他们印象深刻。影片记录了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技术。体现了技术的历史发展对社会进步的贡献。对不同环节的点评主要可以有以下几种引导:“乘风”环节中说明:武器技术是用来保护人,而不是侵略人。体现了要“更具道德地使用技术”;“诗”环节描述了一代航天人的无私付出成就了我们今天位于世界前列的航天技术。意识到技术产生和发展的艰辛;“鸭先知” 告诉我们“对待技术要有积极参与的的姿态”。要做那只“勇于第一只下水的鸭子”;“少年行”带我们畅想了技术的未来。所以,影片的点评不但巩固加深了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更落实了教学目标和教学难点。
本节的设计中,我觉得亮点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天猫精灵的加入,让整个课堂生动起来。其次是最后的影片点评,让学生拥有了用技术的观念去分析事件的能力。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程的设计。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