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目录
03
课前预习
04
精巧点拨
05
同步训练
06
素养提升
课前预习
一、主要降水类型
1.从大气中降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统称为降水。
2.科学家依据降水形成过程中空气上升的原因和形式,把降水分成三种主要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_________,降水量的单位是_______。
第2课时
雨
雪
冰雹
对流雨
地形雨
锋面雨
雨量器
毫米
二、世界降水的分布
4.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是:赤道地区降水______,两极地区降水______;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_____,内陆地区降水_____;回归线两侧的大陆东岸降水_____,大陆西岸和内陆降水_____。(填“多”或“少”)
三、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5.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常常将气候资料用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直观的方式加以表示。
多
少
多
少
多
少
表格
坐标图
等值线图
精巧点拨
1.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1)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和内陆降水少。
(3)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2.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判读:
(1)纵坐标表示气温,单位是摄氏度(℃);横坐标表示时间,单位是月份。
(2)根据一年中的最高月平均气温和最低月平均气温,计算气温的年较差。
(3)判断气温年变化的大小:看气温曲线弯曲程度,弯曲程度小,表示气温变化小;弯曲程度大,表示气温变化大。
3.逐月降水量图的判读:
(1)纵坐标表示降水量,单位是毫米;横坐标表示时间,单位是月份。
(2)观察柱状图的高低,按照降水量刻度,读出每个月降水量的约数,分析说明该地年降水量的多或少;哪些季节多雨,多到什么程度;哪些季节少雨,少到什么程度;全年各月降水较均匀还是集中。
4.气温和降水量特点的判读:
(1)月平均气温达20 ℃以上称为“高温”或“炎热”,0 ℃以下称为“低温”或“寒冷”,0 ℃~20 ℃称为“温和”。
(2)月降水量超过100毫米称为“多雨”,低于50毫米称为“少雨”或“干燥”,50~100毫米称为“湿润”。
同步训练
知识点① 主要降水类型
1.下列关于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降水就是降雨
B. 降水是指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
C. 有云必有雨,有雨必有云
D. 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形式
D
2.下列关于降水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降水量的多少通常用“毫米”来计算
B. 月降水量是一个月的总降水量除以这个月的天数的平均降水量
C. 一个地区,每年的降水量相同
D. 一个地区,每年降水的日期相同
A
3. 民间把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前后的较大降水过程称为“龙舟水”,这期间我国南方暖湿气流活跃,与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在广东、广西、福建和海南交汇,往往会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龙舟水”属于( )
A. 对流雨 B. 锋面雨
C. 地形雨 D. 台风雨
4. 下列属于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的是( )
A. 量杯 B. 量筒 C. 储水瓶 D. 雨量器
B
D
5. 某地降水量为800毫米,是指该地( )
A. 当年的降水量 B. 多年的平均降水量
C. 某一年的降水量 D. 各年降水量都是800毫米
6.(核心素养·区域认知)下列四块大陆中,正确反映世界降水量分布状况的是( )
B
B
知识点② 世界降水的分布
7.世界上年降雨量最多,被称为地球的“雨极”的地方是( )
A.刚果盆地 B.亚马孙平原
C.撒哈拉沙漠 D.乞拉朋齐
D
8. 读图4-2-7,图示区域内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A. 由东向西逐渐减少
B. 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
C. 由西向东逐渐减少
D. 由南向北逐渐减少
A
9. 下列地区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
A. 南极地区 B. 青藏高原
C. 亚洲的东南部 D. 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
10. 下列关于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世界各地的降水分布均衡
B. 沿海地区一定多于内陆地区
C. 赤道地区多于两极
D. 大陆东岸一定多于大陆西岸
C
C
11. 某同学想要绘制一幅自己家乡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他应该采用的数据是( )
A. 每年平均气温 B. 每月平均气温
C. 每月15日平均气温 D. 每月最高气温
B
知识点③ 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12. 图4-2-8是“甲、乙两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地比乙地气温年较差大
B. 甲地全年温和
C. 甲地河流每年都有结冰现象
D. 乙地四季分明
D
13. 气象学家测量、收集并整理出伦敦的降水资料(如图4-2-9所示),其季节分配特征是( )
A. 各月降水分配较均匀
B. 降水集中在夏季
C. 降水集中在冬季
D. 各月几乎无降水
A
14. (核心素养·综合思维)读图4-2-10,下列关于甲、乙两地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地都位于南半球
B. 两地降水都集中在夏季
C. 甲地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D. 乙地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C
15.某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四季分明,下列符合这一气候特征的坐标图是( )
D
16. 读图4-2-11,完成下列问题。
(1)从A向北到B,年降水量逐渐_________,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受____________的影响。
(2)C、D、E三地相比,降水最多的是______,降水最少的是______。
(3)M、N两地相比,降水较多的是_____,降水较少的是______。这说明在回归线附近的地区,大陆_____岸降水较多,______岸降水较少。
减少
纬度因素
C
E
N
M
东
西
(4)有人说,成群结队的骆驼在P地经常出现,你觉得这是否可信?判断依据又是什么?
不可信。因为P地降水多,不会出现沙漠和骆驼。
17. 阅读下表,完成下列问题。
北京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 -4.7 -1.9 4.8 13.7 20.1 24.7 26.1 24.9 19.9 12.8 3.8 -2.7
降水(毫米) 3 7.4 8.6 19.4 33.1 77.8 193 212 57 24 6.6 2.6
(1)根据上表数据,将图4-2-12和图4-2-13补绘完整。
(2)北京平均气温高于22 ℃的月份有____________月,是北京的______季。
(3)北京平均气温低于10 ℃的月份有__________________月,是北京的______季。
(4)北京月均降水量大于50毫米的月份有____________月,北京月均降水量小于10毫米的月份有__________________月。
6、7、8
夏
11、12、1、2、3
冬
6、7、8、9
11、12、1、2、3
(5)根据所绘图像,分析北京的气温和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的主要特点。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我国南方地区的2、3月份,室内的玻璃、门窗上有时会挂满小水珠,地板也湿漉漉的,俗称“回潮”或“回南天”。下面是东莞市某中学地理小组记录的数据。
素养提升
日期 3月3日 3月4日 3月5日 3月6日 3月7日
气温( ℃) 12 13 15 20 22
空气湿度(%) 60 65 80 92 95
回南天 不出现 不出现 不出现 出现 出现
(1)“回南天”出现时,气温和湿度的变化是( )
A. 气温上升,湿度减少 B. 气温下降,湿度增加
C. 气温上升,湿度增加 D. 气温下降,湿度减少
(2)“回南天”一般出现的季节是______季。
(3)“回南天”出现时,怎样做有利于室内干燥?
C
春
关闭门窗,不让外面的暖湿气流进入;室内开启除湿机;放置一些生石灰之类的吸潮物品吸潮除湿。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