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二章 第一节 流水地貌(课件(60页PPT)+学案+作业)湘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二章 第一节 流水地貌(课件(60页PPT)+学案+作业)湘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8-22 13:57:05

文档简介

(共60张PPT)
第一节 流水地貌
第一步·新课学前预习
第二步·互动释疑解惑
第三步·课堂达标检测
学 习 目 标
1.了解常见的流水地貌类型。
2.了解流水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类型和成因。
3.了解滑坡和泥石流的成因、危害和防御措施。
知 识 导 引
第一步·新课学前预习
新 知 预 习
一、流水侵蚀地貌
1.在湿润或半湿润山区,流水________切割地面形成峡谷,河谷横断面大多呈____字形。流水下切作用强烈的地区,往往形成深邃的________。
侵蚀
V
峡谷
2.河谷中被水流常年或季节________的部分称为河床。河床是河流输水输沙的槽状凹地,随________涨落而变化。河谷中________期出露、洪水期淹没的部分称为河漫滩。在河谷两侧常分布有洪水不能淹没的________地形,称为河流阶地。河流阶地地面平坦,组成物质颗粒较________,土质较为肥沃。河流两侧常有不同高度的多级________分布。
淹没
水位
枯水
阶梯状

阶地
二、流水堆积地貌
1.河流自山地流至山麓,因地形急剧变缓,流速剧减,所挟带物质在沟谷出口处不断堆积而成的扇状堆积体,称为________。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暂时性河流在山谷出口处因水流分散而形成的扇状堆积体,称为________。
2.在河流的中下游,或河流流经盆地时,常形成________和地形平坦的________。当河流挟带较多的泥沙入海时,泥沙在河口大量沉积,常形成________。
冲积扇
洪积扇
沙洲
冲积平原
三角洲
助 学 助 记
河流左岸、右岸的确定:
面朝河流流向方向,左手边为左岸,右手边为右岸。
河流的凹岸和凸岸
河流中的河曲由于流水的横向环流,所以在凸岸堆积,在凹岸侵蚀,而不是大家认为的北半球在右
岸侵蚀、左岸堆积,如图所示:
根据凸岸和凹岸的流速情况来看,凸岸由于流速慢而易被淤塞,所以河床底部不断堆积,逐渐形成河漫滩和河漫滩平原;凹岸由于水流流速急,河床受流水侵蚀,使河床不断加宽。
点拨:在河流的凹岸由于水流流速急,泥沙不易堆积,水较深,适宜建码头。

三、滑坡和泥石流
1.滑坡
(1)概念:滑坡是大量山体物质在重力的作用下,沿________整体滑动的现象。
(2)危害:滑坡可以掩埋农田和村庄,________道路,________河道,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泥石流
(1)概念:泥石流是山地沟谷中含有大量________物和________的混合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沟床向下流动的特殊流体。
(2)危害:泥石流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往往给工农业生产、________、________和人民生命财产等带来很大危害。
滑动面
阻断
淤塞
固体碎屑

交通运输
城市建设
1.图示法理解滑坡概念
2.图示法理解泥石流概念
第二步·互动释疑解惑
探究点一 流水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核心归纳
1.图解河流侵蚀的三种形式及地貌特点
河流侵蚀地貌是由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共同作用形成的。在河谷发育的不同阶段,三种侵蚀作用同时进行,但所起的作用大小是不同的。如图所示:
方法技巧
结合“凸凹”二字理解凸岸和凹岸
如图把文字和河岸的形状联系起来,便于记忆,也不易混淆。图中m、p处为凸岸,n、o处为凹岸。
2.流水堆积地貌
流水堆积地貌主要有冲(洪)积扇、河漫滩、冲积平原、三角洲等。
典型 地貌 形成 地貌特征 实例及图片
冲积扇 河流自山地流至山麓,因地形急剧变缓,流速剧减,所挟带物质在沟谷出口处不断堆积而成的扇状堆积体,称为冲积扇 形似张开的折扇,自扇顶至扇缘,地面逐渐降低,堆积物由粗到细
洪积扇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暂时性河流在山谷出口处因水流分散而形成的扇状堆积体,称为洪积扇
河漫滩 在河床和谷坡之间,由于河床的移动,以及河流带来的泥沙堆积,常常形成平坦的低地,这种低地在枯水期出露,洪水期被淹没,被称为河漫滩 地形平坦;在枯水期出露,洪水期被淹没
冲积 平原 在河流的中下游,或河流流经盆地时,常形成地形平坦的冲积平原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合农耕
三角洲 当河流挟带较多的泥沙入海时,泥沙在河口大量沉积,常形成三角洲 平面形态近似三角形;沉积物颗粒由河口向海变细;地势低平,组成物质颗粒较细,适合农耕
状元随笔 
河流流速减慢,导致泥沙沉积,在沉积过程中颗粒大、重量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重量小的物质后沉积,因此顺着河流流向,沉积物颗粒一般由粗到细,具有明显的分选性,但这只适用于一次完整的沉积过程。对整条河流来说,由于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河流的侵蚀与堆积往往是交替进行的,所以自河流上游到下游,沉积物颗粒并非都由粗到细。

应用体验
[2022·河南信阳高中高一期末]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B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的名称是(  )
A.瀑布 B.洪积扇
C.三角洲 D.溶洞
答案:B
解析:第1题,图中B位于河流出山口处。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水流速度变慢,搬运能力下降,其携带的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地貌,B正确;瀑布出现在陡崖等落差较大处,A错误;三角洲一般出现在河流入湖口或入海口处,C错误;溶洞出现在石灰岩广布的喀斯特地貌区,D错误。
2.图中①~②处的河流弯曲景象称为“蛇曲”。①~②处地形剖面图(阴影区为泥沙沉积物)正确的是(  )
答案:A
解析:第2题,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处位于河流凹岸,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水深岸陡;②处位于河流凸岸,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主,河岸较缓。A正确,B、C、D错误。
[2022·黑龙江大庆中学高一期末]河流阶地是沿河分布在洪水位以上的阶梯状地形。地壳运动的稳定期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形成宽阔的谷底或平原。地壳运动的上升期河流下切,原来的谷底或平原被抬升成为阶地。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  )
A.T1阶地和T0阶地形成早
B.河谷不断变宽变深
C.阶地适于建设大型港口
D.河床海拔逐渐升高
答案:B
解析:第3题,分析材料可知,在正常情况下,河流阶地越高,年代越老,因此图中T2、T3阶地形成早,A错误;图中有多级阶地,分析材料可知间歇性地壳上升使河流下切与侧蚀交替进行,因此河谷不断变宽变深,河床海拔逐渐降低,B正确、D错误;阶地处泥沙堆积,不适于建设大型港口,C错误。
4.任一级河流阶地沉积物堆积过程中(  )
A.地壳相对稳定 B.地壳持续上升
C.河流不断下切 D.河流间断上升
答案:A
解析:第4题,沉积物为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从图中看任一级河流阶地沉积物都水平分布,且沉积稳定,没有什么变化,说明河流的海拔高度相对稳定,说明此段时间地壳相对稳定。故A正确,B、C、D错误。
探究点二 滑坡和泥石流
核心归纳
1.滑坡和泥石流的区别与联系
滑坡 泥石流
形成 条件 ①地质地形条件:一般发生在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的山区;②地表植被条件:植被覆盖较差;③气候条件:降水较丰富,降水变率较大的湿润、半湿润地区 ①山高沟深、地形陡峻,有利于水流汇集;②有大量的石块、泥沙和松软土壤;③多暴雨或冰雪融水
滑坡 泥石流
结构
滑坡 泥石流
多发 地区 山地丘陵区、工程建设频繁区都是滑坡多发区 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及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的地区是泥石流的多发区
危害 对房屋和其他工程设施、耕地、农作物造成破坏和河道阻塞,泥石流还对城镇、矿山、乡村产生毁灭性破坏
异同点 相同点 ①主要发生在山地地区;②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在一定坡度上,物质向下运动;③人类活动可诱发其发生;④破坏力极强
不同点 ①运动物质的体积大小不同;②泥石流的形成必须有水的参与
2.泥石流灾害的防御措施
(1)稳:稳定沟岸,减少固体物质来源;
(2)拦:筑拦沙坝,拦截泥沙;
(3)排:在下游建泥石流排导槽,将泥石流排泄到指定地点;
(4)禁:禁止在泥石流沟开荒等可能引起泥石流的人类活动;
(5)植:因地制宜,植树种草,迅速恢复植被;
(6)薪: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3.滑坡灾害的防避
项目 内容
滑坡 发生前 尽量不要在陡坡前长时间逗留
在陡坡上或者坡脚从事生产活动时,尽量不要破坏坡体的稳定性,如果发现坡体松动要尽快离开并报告
如果发现坡体存在软弱面,可以建造截水沟、排水沟和防水覆盖层,防止地表水渗入松软面
针对存在滑动风险的山体,可以通过削坡减载(降低坡高或减小坡角)来减小下滑力,通过修筑挡土墙、抗滑桩等增加抗滑力
滑坡 发生时 如果处在滑坡体上,首先应保持冷静,迅速环顾四周,然后向滑坡体的两侧迅速逃离
当遇到无法逃离的高速滑坡或滑坡呈整体滑动时,宜原地不动,或抱住大树等物体
如果处在滑坡可能影响到的山前或者沟谷,应迅速判别滑坡运动的方向,并迅速离开可能受到影响的地带
应用体验
[2022·江苏无锡市高一期末]地震灾害往往会链发其他自然灾害。我们无法阻止地震发生,但可以通过防灾减灾手段减轻其影响。如图为地质灾害链发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甲、乙、丙、丁依次是(  )
A.地震、崩塌、泥石流、滑坡
B.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震
C.泥石流、滑坡、地震、崩塌
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
答案:A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地震灾害往往会链发其他自然灾害。我们无法阻止地震发生”结合图示可知:甲引发其他灾害,而其他灾害不会影响甲,由此推断甲为地震,地震一般都伴随不同程度的崩塌、滑坡灾害,地震时发生滑坡和崩塌的地点一般本来就具备产生滑坡的条件,强烈的地震降低了滑动面的摩擦力,打破了原来的受力平衡状态,造成了崩塌或者滑坡体滑动下泻。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形成泥石流。而且暴雨加剧了崩塌、滑坡。崩塌、滑坡、泥石流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因此乙、丁为崩塌、滑坡或者滑坡、崩塌,丙为泥石流,A对。
2.下列关于易发生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地区的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多
B.地形平坦
C.地表基岩广布
D.全年降水丰富,季节变化小
答案:A 
解析:第2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地震引发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多,为崩塌、滑坡和泥石流提供物质基础,A对;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发生在山区,B错;形成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地区不一定地表基岩广布,因此地表基岩广布不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多发的共性,C错;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多发不一定全年降水丰富,因冰雪融水也能触发崩塌、滑坡和泥石流产生,D错。
3.在易发生上述灾害的地区修建道路时,设计者应注意(  )
A.人工消雨,减少暴雨洪水的发生
B.大量开挖坡脚,增加道路宽度
C.发射卫星及时监测危害,进行卫星导航
D.加固路基,植树种草护坡
答案:D
解析:第3题,人工消雨,减少暴雨洪水的发生,不现实,A错;大量开挖坡脚更容易引发地质灾害,B错;发射卫星及时监测危害,进行卫星导航,只能提供受灾情况,不能规避地质灾害,C错;修建道路时加固路基,植树种草护坡,以减少滑坡、泥石流的发生,D对。
[2022·河南商丘市高一开学考试]2021年某月,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发布提示:当前地质灾害防控形势较为严峻,请广大市民进入山区前务必关注灾害预警信息、景区关闭信息,强降雨天气不要到山区游玩或露营。据此完成4~5题。
4.该提示最有可能发布于(  )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答案:C
解析:第4题,根据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发布的提示信息,可知北京地区此时有强降雨天气,由于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可以推断此时可能是7、8月,因此C正确,而A、B、D三个选项不符合题意。
5.游客进入山区若遇强降雨,易遭遇的地质灾害及原因有(  )
①地震,因地壳变得活跃 ②滑坡,因土壤水饱和
③泥石流,因水流量猛增 ④山洪,因地势陡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第5题,地震是由于地壳变得活跃后产生的地面震动的现象,属于地质灾害但不是由强降雨引发的,①错误;山区当遇到强降雨时,会因雨水强烈下渗,造成土壤中的水饱和,并在地下形成滑动面,从而引发滑坡,因此②正确;在山区河谷地区,由于强降雨,会导致山洪暴发,河水暴涨,侵蚀和搬运能力大量增强,会携带大量泥沙、石块、枯枝落叶冲出沟谷,形成泥石流地质灾害,因此③正确;山洪是气象灾害,不属于地质灾害,因此④错误。
第三步·课堂达标检测
[2022·湖南衡阳高一期末]河流水下泥沙堆积体,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淹没,继续接受堆积。多个被河流废弃的河漫滩连在一起,就形成了宽广的河漫滩平原。下图示意某河漫滩剖面。据此完成1~3题。
1.河漫滩多分布在(  )
①河流上游 ②河流下游 ③河流凸岸 ④河流凹岸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C
解析:第1题,河漫滩由水下泥沙堆积体发育形成,河流上游水流速度快,以侵蚀作用为主,堆积作用较弱,难以发育河漫滩,①错误;河流下游水流缓慢,以堆积作用为主,容易形成河漫滩,②正确;河流凸岸堆积、凹岸侵蚀,凸岸容易形成河漫滩,③正确,④错误。C正确,A、B、D错误。
2.图中河漫滩逐渐被废弃,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河流(  )
A.改道逐渐西移 B.水流速度减慢
C.搬运作用增强 D.溯源侵蚀加剧
答案:A
解析:第2题,河流东岸发育河漫滩,说明西岸为侵蚀岸、东岸为堆积岸,河道逐渐向西移动,可能导致东岸河漫滩被废弃,A正确;水流速度减慢,泥沙淤积作用增强,会使河漫滩发育规模更大,B错误;搬运作用增强会使河漫滩规模减小,而不是废弃,C错误;河流溯源侵蚀主要在河流上游及源头地区,而河漫滩主要发育在中下游,D错误。
3.下列河段河漫滩平原发育较好的是(  )
A.横断山区的怒江段
B.松嫩平原的松花江段
C.江南丘陵的湘江段
D.黄土高原晋陕间的黄河段
答案:B
解析:第3题,丘陵、山区河流流速较快,堆积作用弱,不利于河漫滩平原发育,A、C错误;松嫩平原地势平坦,河流水流缓慢,有利于河漫滩平原发育,B正确;黄土高原晋陕之间的黄河段穿行于峡谷中,不利于河漫滩平原发育,D错误。
[2022·甘肃张掖高一期末]读我国西南地区地震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分布图,完成4~6题。
4.我国滑坡和泥石流在地域上具有(  )
A.广泛和相对集中的分布特点
B.类型齐全的特点
C.爆发频繁的特点
D.规模巨大的特点
答案:A
解析:第4题,总体而言,我国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空间分布范围很广,但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具有广泛和相对集中的分布特点,A正确。B、C、D选项均不是我国滑坡和泥石流在地域上具有的最为明显的特点,排除B、C、D。
5.下列对该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位于板块交界处,现代地壳活跃
B.地形复杂,山体坡大
C.降雨分配不均,暴雨集中
D.气温差较大,岩石破碎
答案:D
解析:第5题,西南地区位于板块交界处,现代地壳活跃,松散沉积物多;地形复杂,山体坡大,且降雨分配不均,暴雨集中在夏季,有利于滑坡、泥石流的发生。A、B、C选项不符合题意。区域岩石破碎主要受内力挤压的影响,内力挤压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岩石易破碎,D选项符合题意。
6.泥石流灾害发生时正确的逃生方法是(  )
A.沿着沟谷向山顶奔跑,寻找制高点
B.朝沟谷下游方向迅速跑到地势低的地方
C.垂直于沟谷方向逃离,尽量逃往地势较高处
D.原地不动,等看清泥石流的准确前进方向再做决定
答案:C
解析:第6题,应垂直于沟谷的方向向海拔较高处逃跑,尽量逃往地势较高处,泥石流位于沟谷中,沿着沟谷逃跑危险性大,更不能待在原地不动,C正确,A、B、D错。
7.[2022·山西怀仁市高一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流水是地表常见的外力作用形式。流水塑造的地貌,称为流水地貌。如图示意流水地貌。
(1)指出甲处地貌景观名称,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2)河流自山地流至山麓,因地形急剧变缓,流速骤降,所挟带物质在沟谷出口处不断堆积形成冲积扇。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3)从水源、土壤和自然灾害的角度,分析人们常选择河流阶地作为居住和耕作场所的原因。
答案:(1)牛轭湖。河流流经甲处时,因地形变缓,受河岸限制少,形成河曲;当河床弯曲越来越大时,河流上下河段越来越接近,曲流呈“Ω”形;洪水泛滥时,河水可能冲断河曲的颈部,使弯曲部分与河道分离,形成牛轭湖。
(2)冲积扇外形似张开的折扇,自扇顶至扇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由粗到细。
(3)地形平坦,组成物质颗粒较细,土壤较为肥沃;地势较高,可避免遭受洪涝的威胁;离水源地(河流)比较近,便于取水。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形状可知,甲处地貌为湖泊,形似牛轭,应是牛轭湖。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流水对河面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故其形成过程是:河流摆动形成弯曲;河水不断冲刷与侵蚀河岸,河曲随之不断地发展,河曲愈来愈弯,河流的流程大大加长;当河流洪水期,河水冲刷与侵蚀最弯曲的河岸,河流遂截弯取直;河水从截弯取直的部位流走,原有的河曲被废弃;原有被废弃的河曲成了牛轭湖。第(2)题,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加上地形急剧变缓,流速骤降,所挟带物质在沟谷出口处铺散沉积下来,平面上呈扇形,形成冲积扇。从扇顶到扇缘,地势由高变低,流速由快变慢,搬运能力逐渐减弱,沉积物由厚变薄,颗粒由粗变细。第(3)题,人们常选择河流阶地作为居住和耕作的场所,主要是因为河流阶地地势平坦,方便修建活动及交通设施;土层深厚,适合耕作;土地肥沃,适合种植业的发展;临近河流,水源丰富,方便取水;河流是天然的防御设施,地势较高,能够防御洪水侵袭等。
[教材探究·活动点拨]
教材第38页 探究
1.嘉陵江在此处形成曲流主要是受地形的制约。流水对凹岸不断侵蚀,泥沙在凸岸沉积,于是凹岸越来越凹、凸岸越来越凸,最终形成曲流,嘉陵江上的曲流就是这么形成的。
2.流水侵蚀地貌,如峡谷、瀑布等;流水堆积地貌,如冲积平原、三角洲等。
教材第41页 活动
1.雅鲁藏布大峡谷山高谷深,峡谷长且弯曲,两岸多高山、陡坡。
2.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在青藏高原东南地区形成降水带,年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流速快,侵蚀作用强。新生代以来,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地壳快速抬升,河流下切,形成峡谷。
3.可通过网络等相关渠道了解怒江大峡谷、长江虎跳峡、长江三峡等著名峡谷情况。例如,长江三峡自西向东分别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瞿塘峡,以雄伟著称;巫峡,两岸山连山,烟云变幻,以幽深著称;西陵峡,急流险滩,以险峻著称。
教材第43页 活动 流水侵蚀与堆积地貌模拟实验
1.(1)侵蚀地貌为冲沟,呈V字形;沉积地貌为冲积扇,呈扇形。
(2)影响流水侵蚀与沉积的因素具有多样性。本实验模拟的是坡度与流量(流速)对地表侵蚀和沉积的影响程度。通过对A面的观察可以发现,坡度、流量(流速)与地表侵蚀强度呈正相关;坡度越大,流水侵蚀越厉害,被搬运的物质越多;径流量越大(流速越快),流水侵蚀越厉害,被搬运的物质越多。通过对B面的观察可以发现,堆积物呈扇状分布;颗粒物从扇顶至扇缘由粗变细;水流搬运物质越多,堆积物亦越多。运用实验结果去观察自然界中流水侵蚀的大地形,不难发现这二者具有相似的规律,河流对地貌形态的塑造总体呈现上游以侵蚀地貌(冲沟、峡谷)为主,中下游以沉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等)为主。
2.略。
教材第45页 活动
1.对乡村的主要危害:摧毁农田和房舍,伤害人畜,毁坏森林、道路、农业机械设施和水利水电设施等,有时甚至给乡村造成毁灭性灾害。对城镇的主要危害:砸埋房屋,摧毁工厂、学校、机关单位等,毁坏各种基础设施,造成停电、停水、停工等,有时甚至毁灭整个城镇;发生在工矿区的滑坡,可摧毁矿山设施,造成职工伤亡,毁坏厂房,使矿山停工停产,造成重大损失。
2.一般来说,滑坡多发地区地形起伏大,多陡坡;降水丰富、集中,多暴雨;岩石松散破碎,外力破坏明显;土质疏松,天然植被稀疏,或者天然植被破坏严重;人类活动对区域环境改造作用强。对滑坡的防范措施:①监测和预报,建立预警机制,提升防灾抗灾能力;②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对滑坡的诱发作用,如建排水沟,保护坡地植被等;③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提高边坡岩土体的抗滑力,如削坡减载,边坡人工加固等;④引导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适应,实现区域人地的协调发展;⑤通过立法、行政处罚、宣传、教育等措施来制止人类的不合理活动。
教材第46页 活动
1.(1)泥石流的危害:摧毁农田、破坏道路;毁坏村庄、造成人员伤亡;使通信、电力、交通等设施受损等。
分布范围广的原因:我国山地面积广大,地形坡度大;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岩石破碎,地表松散物质多;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强度大;人口总量大,分布密集,人类活动影响大。所以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2)人类面对泥石流灾害的侵扰时,防灾减灾措施主要包括非工程措施和工程措施。见下图:
我们可运用遥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科学技术,提高对泥石流灾害的预警预报、实时动态监测和灾后重建能力。此外,还可采取设立滑坡和泥石流观测点,建立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等措施。
2.(1)地貌特点:千沟万壑,崎岖不平。
形成原因: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多暴雨;土壤垂直节理发育,土质疏松;人类活动强度大,地表植被破坏严重。
(2)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3)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办法可以减少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将黄土高原的沟壑变平坦,既保护了生态环境,也增加了当地的经济效益,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3.(1)图略。依据图中树龄等值线范围(0~12年、10~20年)、陡坎(原河岸)等信息,可标注出上、下游两个废弃的曲流。
(2)裁弯取直时间应在20年前。原因:上游河段曲流中树龄的年代范围是10~20年,只有河道出露水面变成陆地后,树木才能生长,该处最早的树木年龄为20年,说明裁弯取直时间应在20年前。
(3)河流两侧流水作用的差异,上下游河流弯曲度的差异等。第一节 流水地貌
学习目标
1.了解常见的流水地貌类型。
2.了解流水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类型和成因。
3.了解滑坡和泥石流的成因、危害和防御措施。
知识导引
第一步·新课学前预习——学习新知 挑战自我
新知预习
一、流水侵蚀地貌
1.在湿润或半湿润山区,流水________切割地面形成峡谷,河谷横断面大多呈____字形。流水下切作用强烈的地区,往往形成深邃的________。
2.河谷中被水流常年或季节________的部分称为河床。河床是河流输水输沙的槽状凹地,随________涨落而变化。河谷中________期出露、洪水期淹没的部分称为河漫滩。在河谷两侧常分布有洪水不能淹没的________地形,称为河流阶地。河流阶地地面平坦,组成物质颗粒较________,土质较为肥沃。河流两侧常有不同高度的多级________分布。
二、流水堆积地貌
1.河流自山地流至山麓,因地形急剧变缓,流速剧减,所挟带物质在沟谷出口处不断堆积而成的扇状堆积体,称为________。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暂时性河流在山谷出口处因水流分散而形成的扇状堆积体,称为________。
2.在河流的中下游,或河流流经盆地时,常形成________和地形平坦的________。当河流挟带较多的泥沙入海时,泥沙在河口大量沉积,常形成________。
助学助记
河流左岸、右岸的确定:
面朝河流流向方向,左手边为左岸,右手边为右岸。
河流的凹岸和凸岸
河流中的河曲由于流水的横向环流,所以在凸岸堆积,在凹岸侵蚀,而不是大家认为的北半球在右
岸侵蚀、左岸堆积,如图所示:
根据凸岸和凹岸的流速情况来看,凸岸由于流速慢而易被淤塞,所以河床底部不断堆积,逐渐形成河漫滩和河漫滩平原;凹岸由于水流流速急,河床受流水侵蚀,使河床不断加宽。
点拨:在河流的凹岸由于水流流速急,泥沙不易堆积,水较深,适宜建码头。
三、滑坡和泥石流
1.滑坡
(1)概念:滑坡是大量山体物质在重力的作用下,沿________整体滑动的现象。
(2)危害:滑坡可以掩埋农田和村庄,________道路,________河道,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泥石流
(1)概念:泥石流是山地沟谷中含有大量________物和________的混合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沟床向下流动的特殊流体。
(2)危害:泥石流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往往给工农业生产、________、________和人民生命财产等带来很大危害。
1.图示法理解滑坡概念
2.图示法理解泥石流概念
第二步·互动释疑解惑——启迪思维 探究重点
探究点一 流水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核心归纳
1.图解河流侵蚀的三种形式及地貌特点
河流侵蚀地貌是由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共同作用形成的。在河谷发育的不同阶段,三种侵蚀作用同时进行,但所起的作用大小是不同的。如图所示:
方法技巧
结合“凸凹”二字理解凸岸和凹岸
如图把文字和河岸的形状联系起来,便于记忆,也不易混淆。图中m、p处为凸岸,n、o处为凹岸。
2.流水堆积地貌
流水堆积地貌主要有冲(洪)积扇、河漫滩、冲积平原、三角洲等。
典型 地貌 形成 地貌特征 实例及图片
冲积扇 河流自山地流至山麓,因地形急剧变缓,流速剧减,所挟带物质在沟谷出口处不断堆积而成的扇状堆积体,称为冲积扇 形似张开的折扇,自扇顶至扇缘,地面逐渐降低,堆积物由粗到细
洪积扇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暂时性河流在山谷出口处因水流分散而形成的扇状堆积体,称为洪积扇
河漫滩 在河床和谷坡之间,由于河床的移动,以及河流带来的泥沙堆积,常常形成平坦的低地,这种低地在枯水期出露,洪水期被淹没,被称为河漫滩 地形平坦;在枯水期出露,洪水期被淹没
冲积 平原 在河流的中下游,或河流流经盆地时,常形成地形平坦的冲积平原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合农耕
三角洲 当河流挟带较多的泥沙入海时,泥沙在河口大量沉积,常形成三角洲 平面形态近似三角形;沉积物颗粒由河口向海变细;地势低平,组成物质颗粒较细,适合农耕
状元随笔 河流流速减慢,导致泥沙沉积,在沉积过程中颗粒大、重量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重量小的物质后沉积,因此顺着河流流向,沉积物颗粒一般由粗到细,具有明显的分选性,但这只适用于一次完整的沉积过程。对整条河流来说,由于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河流的侵蚀与堆积往往是交替进行的,所以自河流上游到下游,沉积物颗粒并非都由粗到细。
应用体验
[2022·河南信阳高中高一期末]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B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的名称是(  )
A.瀑布B.洪积扇
C.三角洲D.溶洞
2.图中①~②处的河流弯曲景象称为“蛇曲”。①~②处地形剖面图(阴影区为泥沙沉积物)正确的是(  )
[2022·黑龙江大庆中学高一期末]河流阶地是沿河分布在洪水位以上的阶梯状地形。地壳运动的稳定期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形成宽阔的谷底或平原。地壳运动的上升期河流下切,原来的谷底或平原被抬升成为阶地。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  )
A.T1阶地和T0阶地形成早
B.河谷不断变宽变深
C.阶地适于建设大型港口
D.河床海拔逐渐升高
4.任一级河流阶地沉积物堆积过程中(  )
A.地壳相对稳定B.地壳持续上升
C.河流不断下切D.河流间断上升
探究点二 滑坡和泥石流
核心归纳
1.滑坡和泥石流的区别与联系
滑坡 泥石流
形成 条件 ①地质地形条件:一般发生在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的山区;②地表植被条件:植被覆盖较差;③气候条件:降水较丰富,降水变率较大的湿润、半湿润地区 ①山高沟深、地形陡峻,有利于水流汇集;②有大量的石块、泥沙和松软土壤;③多暴雨或冰雪融水
结构
多发 地区 山地丘陵区、工程建设频繁区都是滑坡多发区 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及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的地区是泥石流的多发区
危害 对房屋和其他工程设施、耕地、农作物造成破坏和河道阻塞,泥石流还对城镇、矿山、乡村产生毁灭性破坏
异同点 相同点 ①主要发生在山地地区;②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在一定坡度上,物质向下运动;③人类活动可诱发其发生;④破坏力极强
不同点 ①运动物质的体积大小不同;②泥石流的形成必须有水的参与
2.泥石流灾害的防御措施
(1)稳:稳定沟岸,减少固体物质来源;
(2)拦:筑拦沙坝,拦截泥沙;
(3)排:在下游建泥石流排导槽,将泥石流排泄到指定地点;
(4)禁:禁止在泥石流沟开荒等可能引起泥石流的人类活动;
(5)植:因地制宜,植树种草,迅速恢复植被;
(6)薪: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3.滑坡灾害的防避
项目 内容
滑坡 发生前 尽量不要在陡坡前长时间逗留
在陡坡上或者坡脚从事生产活动时,尽量不要破坏坡体的稳定性,如果发现坡体松动要尽快离开并报告
如果发现坡体存在软弱面,可以建造截水沟、排水沟和防水覆盖层,防止地表水渗入松软面
针对存在滑动风险的山体,可以通过削坡减载(降低坡高或减小坡角)来减小下滑力,通过修筑挡土墙、抗滑桩等增加抗滑力
滑坡 发生时 如果处在滑坡体上,首先应保持冷静,迅速环顾四周,然后向滑坡体的两侧迅速逃离
当遇到无法逃离的高速滑坡或滑坡呈整体滑动时,宜原地不动,或抱住大树等物体
如果处在滑坡可能影响到的山前或者沟谷,应迅速判别滑坡运动的方向,并迅速离开可能受到影响的地带
应用体验
[2022·江苏无锡市高一期末]地震灾害往往会链发其他自然灾害。我们无法阻止地震发生,但可以通过防灾减灾手段减轻其影响。如图为地质灾害链发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甲、乙、丙、丁依次是(  )
A.地震、崩塌、泥石流、滑坡
B.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震
C.泥石流、滑坡、地震、崩塌
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
2.下列关于易发生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地区的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多
B.地形平坦
C.地表基岩广布
D.全年降水丰富,季节变化小
3.在易发生上述灾害的地区修建道路时,设计者应注意(  )
A.人工消雨,减少暴雨洪水的发生
B.大量开挖坡脚,增加道路宽度
C.发射卫星及时监测危害,进行卫星导航
D.加固路基,植树种草护坡
[2022·河南商丘市高一开学考试]2021年某月,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发布提示:当前地质灾害防控形势较为严峻,请广大市民进入山区前务必关注灾害预警信息、景区关闭信息,强降雨天气不要到山区游玩或露营。据此完成4~5题。
4.该提示最有可能发布于(  )
A.1、2月 B.4、5月C.7、8月 D.10、11月
5.游客进入山区若遇强降雨,易遭遇的地质灾害及原因有(  )
①地震,因地壳变得活跃 ②滑坡,因土壤水饱和
③泥石流,因水流量猛增 ④山洪,因地势陡峻
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③④
第三步·课堂达标检测——即时训练 巩固落实
[2022·湖南衡阳高一期末]河流水下泥沙堆积体,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淹没,继续接受堆积。多个被河流废弃的河漫滩连在一起,就形成了宽广的河漫滩平原。下图示意某河漫滩剖面。据此完成1~3题。
1.河漫滩多分布在(  )
①河流上游 ②河流下游 ③河流凸岸 ④河流凹岸
A.①②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图中河漫滩逐渐被废弃,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河流(  )
A.改道逐渐西移B.水流速度减慢
C.搬运作用增强D.溯源侵蚀加剧
3.下列河段河漫滩平原发育较好的是(  )
A.横断山区的怒江段
B.松嫩平原的松花江段
C.江南丘陵的湘江段
D.黄土高原晋陕间的黄河段
[2022·甘肃张掖高一期末]读我国西南地区地震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分布图,完成4~6题。
4.我国滑坡和泥石流在地域上具有(  )
A.广泛和相对集中的分布特点
B.类型齐全的特点
C.爆发频繁的特点
D.规模巨大的特点
5.下列对该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位于板块交界处,现代地壳活跃
B.地形复杂,山体坡大
C.降雨分配不均,暴雨集中
D.气温差较大,岩石破碎
6.泥石流灾害发生时正确的逃生方法是(  )
A.沿着沟谷向山顶奔跑,寻找制高点
B.朝沟谷下游方向迅速跑到地势低的地方
C.垂直于沟谷方向逃离,尽量逃往地势较高处
D.原地不动,等看清泥石流的准确前进方向再做决定
7.[2022·山西怀仁市高一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流水是地表常见的外力作用形式。流水塑造的地貌,称为流水地貌。如图示意流水地貌。
(1)指出甲处地貌景观名称,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2)河流自山地流至山麓,因地形急剧变缓,流速骤降,所挟带物质在沟谷出口处不断堆积形成冲积扇。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3)从水源、土壤和自然灾害的角度,分析人们常选择河流阶地作为居住和耕作场所的原因。
[教材探究·活动点拨]
教材第38页 探究
1.嘉陵江在此处形成曲流主要是受地形的制约。流水对凹岸不断侵蚀,泥沙在凸岸沉积,于是凹岸越来越凹、凸岸越来越凸,最终形成曲流,嘉陵江上的曲流就是这么形成的。
2.流水侵蚀地貌,如峡谷、瀑布等;流水堆积地貌,如冲积平原、三角洲等。
教材第41页 活动
1.雅鲁藏布大峡谷山高谷深,峡谷长且弯曲,两岸多高山、陡坡。
2.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在青藏高原东南地区形成降水带,年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流速快,侵蚀作用强。新生代以来,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地壳快速抬升,河流下切,形成峡谷。
3.可通过网络等相关渠道了解怒江大峡谷、长江虎跳峡、长江三峡等著名峡谷情况。例如,长江三峡自西向东分别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瞿塘峡,以雄伟著称;巫峡,两岸山连山,烟云变幻,以幽深著称;西陵峡,急流险滩,以险峻著称。
教材第43页 活动 流水侵蚀与堆积地貌模拟实验
1.(1)侵蚀地貌为冲沟,呈V字形;沉积地貌为冲积扇,呈扇形。
(2)影响流水侵蚀与沉积的因素具有多样性。本实验模拟的是坡度与流量(流速)对地表侵蚀和沉积的影响程度。通过对A面的观察可以发现,坡度、流量(流速)与地表侵蚀强度呈正相关;坡度越大,流水侵蚀越厉害,被搬运的物质越多;径流量越大(流速越快),流水侵蚀越厉害,被搬运的物质越多。通过对B面的观察可以发现,堆积物呈扇状分布;颗粒物从扇顶至扇缘由粗变细;水流搬运物质越多,堆积物亦越多。运用实验结果去观察自然界中流水侵蚀的大地形,不难发现这二者具有相似的规律,河流对地貌形态的塑造总体呈现上游以侵蚀地貌(冲沟、峡谷)为主,中下游以沉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等)为主。
2.略。
教材第45页 活动
1.对乡村的主要危害:摧毁农田和房舍,伤害人畜,毁坏森林、道路、农业机械设施和水利水电设施等,有时甚至给乡村造成毁灭性灾害。对城镇的主要危害:砸埋房屋,摧毁工厂、学校、机关单位等,毁坏各种基础设施,造成停电、停水、停工等,有时甚至毁灭整个城镇;发生在工矿区的滑坡,可摧毁矿山设施,造成职工伤亡,毁坏厂房,使矿山停工停产,造成重大损失。
2.一般来说,滑坡多发地区地形起伏大,多陡坡;降水丰富、集中,多暴雨;岩石松散破碎,外力破坏明显;土质疏松,天然植被稀疏,或者天然植被破坏严重;人类活动对区域环境改造作用强。对滑坡的防范措施:①监测和预报,建立预警机制,提升防灾抗灾能力;②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对滑坡的诱发作用,如建排水沟,保护坡地植被等;③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提高边坡岩土体的抗滑力,如削坡减载,边坡人工加固等;④引导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适应,实现区域人地的协调发展;⑤通过立法、行政处罚、宣传、教育等措施来制止人类的不合理活动。
教材第46页 活动
1.(1)泥石流的危害:摧毁农田、破坏道路;毁坏村庄、造成人员伤亡;使通信、电力、交通等设施受损等。
分布范围广的原因:我国山地面积广大,地形坡度大;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岩石破碎,地表松散物质多;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强度大;人口总量大,分布密集,人类活动影响大。所以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2)人类面对泥石流灾害的侵扰时,防灾减灾措施主要包括非工程措施和工程措施。见下图:
我们可运用遥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科学技术,提高对泥石流灾害的预警预报、实时动态监测和灾后重建能力。此外,还可采取设立滑坡和泥石流观测点,建立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等措施。
2.(1)地貌特点:千沟万壑,崎岖不平。
形成原因: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多暴雨;土壤垂直节理发育,土质疏松;人类活动强度大,地表植被破坏严重。
(2)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3)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办法可以减少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将黄土高原的沟壑变平坦,既保护了生态环境,也增加了当地的经济效益,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3.(1)图略。依据图中树龄等值线范围(0~12年、10~20年)、陡坎(原河岸)等信息,可标注出上、下游两个废弃的曲流。
(2)裁弯取直时间应在20年前。原因:上游河段曲流中树龄的年代范围是10~20年,只有河道出露水面变成陆地后,树木才能生长,该处最早的树木年龄为20年,说明裁弯取直时间应在20年前。
(3)河流两侧流水作用的差异,上下游河流弯曲度的差异等。
第一节 流水地貌
一、
1.侵蚀 V 峡谷 
2.淹没 水位 枯水 阶梯状 细 阶地 
二、
1.冲积扇 洪积扇
2.沙洲 冲积平原 三角洲
三、
1.(1)滑动面 (2)阻断 淤塞
2.(1)固体碎屑 水 (2)交通运输 城市建设
探究点一
应用体验
1~2.解析:第1题,图中B位于河流出山口处。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水流速度变慢,搬运能力下降,其携带的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地貌,B正确;瀑布出现在陡崖等落差较大处,A错误;三角洲一般出现在河流入湖口或入海口处,C错误;溶洞出现在石灰岩广布的喀斯特地貌区,D错误。第2题,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处位于河流凹岸,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水深岸陡;②处位于河流凸岸,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主,河岸较缓。A正确,B、C、D错误。
答案:1.B 2.A
3~4.解析:第3题,分析材料可知,在正常情况下,河流阶地越高,年代越老,因此图中T2、T3阶地形成早,A错误;图中有多级阶地,分析材料可知间歇性地壳上升使河流下切与侧蚀交替进行,因此河谷不断变宽变深,河床海拔逐渐降低,B正确、D错误;阶地处泥沙堆积,不适于建设大型港口,C错误。第4题,沉积物为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从图中看任一级河流阶地沉积物都水平分布,且沉积稳定,没有什么变化,说明河流的海拔高度相对稳定,说明此段时间地壳相对稳定。故A正确,B、C、D错误。
答案:3.B 4.A
探究点二
应用体验
1~3.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地震灾害往往会链发其他自然灾害。我们无法阻止地震发生”结合图示可知:甲引发其他灾害,而其他灾害不会影响甲,由此推断甲为地震,地震一般都伴随不同程度的崩塌、滑坡灾害,地震时发生滑坡和崩塌的地点一般本来就具备产生滑坡的条件,强烈的地震降低了滑动面的摩擦力,打破了原来的受力平衡状态,造成了崩塌或者滑坡体滑动下泻。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形成泥石流。而且暴雨加剧了崩塌、滑坡。崩塌、滑坡、泥石流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因此乙、丁为崩塌、滑坡或者滑坡、崩塌,丙为泥石流,A对。第2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地震引发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多,为崩塌、滑坡和泥石流提供物质基础,A对;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发生在山区,B错;形成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地区不一定地表基岩广布,因此地表基岩广布不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多发的共性,C错;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多发不一定全年降水丰富,因冰雪融水也能触发崩塌、滑坡和泥石流产生,D错。第3题,人工消雨,减少暴雨洪水的发生,不现实,A错;大量开挖坡脚更容易引发地质灾害,B错;发射卫星及时监测危害,进行卫星导航,只能提供受灾情况,不能规避地质灾害,C错;修建道路时加固路基,植树种草护坡,以减少滑坡、泥石流的发生,D对。
答案:1.A 2.A 3.D
4~5.解析:第4题,根据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发布的提示信息,可知北京地区此时有强降雨天气,由于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可以推断此时可能是7、8月,因此C正确,而A、B、D三个选项不符合题意。第5题,地震是由于地壳变得活跃后产生的地面震动的现象,属于地质灾害但不是由强降雨引发的,①错误;山区当遇到强降雨时,会因雨水强烈下渗,造成土壤中的水饱和,并在地下形成滑动面,从而引发滑坡,因此②正确;在山区河谷地区,由于强降雨,会导致山洪暴发,河水暴涨,侵蚀和搬运能力大量增强,会携带大量泥沙、石块、枯枝落叶冲出沟谷,形成泥石流地质灾害,因此③正确;山洪是气象灾害,不属于地质灾害,因此④错误。
答案:4.C 5.B
课堂达标检测
1~3.解析:第1题,河漫滩由水下泥沙堆积体发育形成,河流上游水流速度快,以侵蚀作用为主,堆积作用较弱,难以发育河漫滩,①错误;河流下游水流缓慢,以堆积作用为主,容易形成河漫滩,②正确;河流凸岸堆积、凹岸侵蚀,凸岸容易形成河漫滩,③正确,④错误。C正确,A、B、D错误。第2题,河流东岸发育河漫滩,说明西岸为侵蚀岸、东岸为堆积岸,河道逐渐向西移动,可能导致东岸河漫滩被废弃,A正确;水流速度减慢,泥沙淤积作用增强,会使河漫滩发育规模更大,B错误;搬运作用增强会使河漫滩规模减小,而不是废弃,C错误;河流溯源侵蚀主要在河流上游及源头地区,而河漫滩主要发育在中下游,D错误。第3题,丘陵、山区河流流速较快,堆积作用弱,不利于河漫滩平原发育,A、C错误;松嫩平原地势平坦,河流水流缓慢,有利于河漫滩平原发育,B正确;黄土高原晋陕之间的黄河段穿行于峡谷中,不利于河漫滩平原发育,D错误。
答案:1.C 2.A 3.B
4~6.解析:第4题,总体而言,我国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空间分布范围很广,但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具有广泛和相对集中的分布特点,A正确。B、C、D选项均不是我国滑坡和泥石流在地域上具有的最为明显的特点,排除B、C、D。第5题,西南地区位于板块交界处,现代地壳活跃,松散沉积物多;地形复杂,山体坡大,且降雨分配不均,暴雨集中在夏季,有利于滑坡、泥石流的发生。A、B、C选项不符合题意。区域岩石破碎主要受内力挤压的影响,内力挤压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岩石易破碎,D选项符合题意。第6题,应垂直于沟谷的方向向海拔较高处逃跑,尽量逃往地势较高处,泥石流位于沟谷中,沿着沟谷逃跑危险性大,更不能待在原地不动,C正确,A、B、D错。
答案:4.A 5.D 6.C
7.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形状可知,甲处地貌为湖泊,形似牛轭,应是牛轭湖。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流水对河面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故其形成过程是:河流摆动形成弯曲;河水不断冲刷与侵蚀河岸,河曲随之不断地发展,河曲愈来愈弯,河流的流程大大加长;当河流洪水期,河水冲刷与侵蚀最弯曲的河岸,河流遂截弯取直;河水从截弯取直的部位流走,原有的河曲被废弃;原有被废弃的河曲成了牛轭湖。第(2)题,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加上地形急剧变缓,流速骤降,所挟带物质在沟谷出口处铺散沉积下来,平面上呈扇形,形成冲积扇。从扇顶到扇缘,地势由高变低,流速由快变慢,搬运能力逐渐减弱,沉积物由厚变薄,颗粒由粗变细。第(3)题,人们常选择河流阶地作为居住和耕作的场所,主要是因为河流阶地地势平坦,方便修建活动及交通设施;土层深厚,适合耕作;土地肥沃,适合种植业的发展;临近河流,水源丰富,方便取水;河流是天然的防御设施,地势较高,能够防御洪水侵袭等。
答案:(1)牛轭湖。河流流经甲处时,因地形变缓,受河岸限制少,形成河曲;当河床弯曲越来越大时,河流上下河段越来越接近,曲流呈“Ω”形;洪水泛滥时,河水可能冲断河曲的颈部,使弯曲部分与河道分离,形成牛轭湖。
(2)冲积扇外形似张开的折扇,自扇顶至扇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由粗到细。
(3)地形平坦,组成物质颗粒较细,土壤较为肥沃;地势较高,可避免遭受洪涝的威胁;离水源地(河流)比较近,便于取水。
2页课时作业6 流水地貌
一、选择题
[2022·福建莆田高一期末]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图中扇三角洲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一定发育在河流入海口 ②三角洲前缘沉积物颗粒较小 ③一般发育在河流出山口 ④三角洲前缘河流搬运能力强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2.下列关于图中辫状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流量稳定 B.河道较浅
C.河流不易改道 D.主要由地下水补给
[2022·黑龙江双鸭山高一期末]沟头防护工程是指为防止径流冲刷引起沟头前进和坡面蚕蚀而采取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下图为“我国某地沟头防护工程平面布置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沟头防护工程可以有效防止沟头的(  )
A.侧蚀  B.下蚀
C.沟头崩塌 D.溯源侵蚀
4.种植树木可以更有效配合防护埂,缓解该处的生态环境问题,图中四点中最适合种树的为(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2022·湖南省岳阳县高一期中]尼亚加拉河自伊利湖流注五大湖中最下游的安大略湖,全长约56千米,以水量大、水质清、水流快著称,是世界上含沙量最低的河流之一。流程约经一半有一处宽大的陡崖即为尼亚加拉瀑布所在地。观测发现,该瀑布位置不断移动。下图示意不同年份该瀑布边界线位置。据此完成5~7题。
5.PQ两点水面海拔(  )
A.汛期时P>Q
B.枯水期时P>Q
C.全年Q>P
D.全年P>Q
6.造成尼亚加拉瀑布不断移动的最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冰川侵蚀  B.流水侵蚀
C.冰川沉积 D.流水沉积
7.尼亚加拉河河水含沙量极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河流流速 B.河流径流量
C.湖泊影响 D.冰川作用
[2022·河北石家庄高一阶段练习]读某区域地形图,回答8~9题。
8.仅从自然条件考虑,图中四聚落中受泥石流威胁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9.四聚落中(  )
A.甲聚落位于河流交汇处,取水最方便,形成最早
B.乙聚落地势最高,洪涝灾害少,但发展缓慢
C.丙聚落在河流凹岸,水深易建码头,发展最快
D.丁聚落地形平坦,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慢
[2022·河南范县高一阶段练习]某游客在外出旅游时,拍下了某地建造的格栅坝的照片(如下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上图中所示的格栅坝,主要用来(  )
A.建设高速公路 B.建造高脚屋
C.预防泥石流 D.防止山体滑坡
11.图示区域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
A.山西  B.福建 
C.云南 D.黑龙江
[2022·全国高一期末]江心洲指的是江河中的沙洲。下图为赣江中某地的江心洲沉积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该江心洲的形成过程最可能是(  )
A.河流水量变小,流速变快,泥沙沉积
B.河流遇海水顶托,流速变慢,泥沙沉积
C.河流遇地形阻挡,流速变慢,泥沙沉积
D.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变慢,泥沙沉积
13.图中四地中水流速度最慢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二、非选择题
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河流作用是地球表面最经常、最活跃的外力作用,它贯穿于河流地貌的形成全过程。流水不断以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塑造形态各异的河谷和河流地貌。
材料二 下图为湄公河流域图及甲、乙两处河谷形态图。
材料三 河流三角洲的形成速度和规模,主要取决于河流携带泥沙的数量、入海口附近地势以及海浪侵蚀速度。下图为黄河三角洲面积1976~2004年来的变化趋势。
(1)比较甲、乙两处河谷形态差异并分析原因。
(2)说出丙处地貌名称及形成过程。
(3)根据材料三分析1990年到2003年间黄河三角洲面积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
15.下图是“世界泥石流多发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从地形、降雨条件分析泥石流多发区的自然特征。
(2)图中A地山脉分布并不广泛,为什么是泥石流多发地?
(3)图中B地并不是多暴雨地区,却是泥石流多发地,其原因是什么?
(4)非洲与亚、欧两洲相比,泥石流出现的可能性较小,试分析原因。
课时作业6 流水地貌
1~2.解析:第1题,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一般发育在河流出山口,①错误、③正确。三角洲前缘,地势落差小,河流流速慢,河流搬运能力弱,沉积物颗粒较小,②正确、④错误。第2题,图中显示辫状河流主要分布在冲积扇前缘,而此部位地势较低平,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作用为主,河道较浅。辫状河流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河流多次改道。辫状河流水源主要来自上游河流,流量受上游河流影响,从材料中无法得知流量情况。B正确,A、C、D错误。
答案:1.D 2.B
3~4.解析:第3题,读材料可知,沟头防护工程是指为防止径流冲刷引起沟头前进和坡面蚕蚀而采取的水土保持工程,即沟头防护工程是防止沟头前进,保护地面不被沟壑切割破坏,防止沟的溯源侵蚀,D正确;侧蚀、下蚀是发生在河流的干支流沿线,不是在沟头位置,A、B错误;防护工程的目的不是防止沟头崩塌,C错误。第4题,防护埂是用来拦蓄水流的,泥沙在这里沉积,减少水土流失,调蓄水流速度,减少对沟头坡地的侵蚀;在A、C、D处种树,都不能减少对沟头的侵蚀,A、C、D错误;B处在沟头处,在B处种树可以减少防护埂上下来的水流对B处的侵蚀,减少溯源侵蚀的力量,起到防护作用,B正确。故选B。
答案:3.D 4.B
5~7.解析:第5题,瀑布的位置变化反映了溯源侵蚀。根据边界线的年份,可知Q在源头方向,为陡崖顶部,海拔高,故选C,A、B、D错。第6题,瀑布的位置变化为河流溯源侵蚀,是典型的流水侵蚀地貌,故选B,排除A、C、D。第7题,尼亚加拉河河水含沙量极低的主要因素与上游大湖泥沙沉积有关,故选C。河流流速与河流径流量均与含沙量正相关,尼亚加拉河水量大、水流快,排除A、B,冰川作用在五大湖形成初期作用较大,目前该区域无冰川分布,排除D。
答案:5.C 6.B 7.C
8~9.解析:第8题,读图可知,图中丙聚落位于河流凹岸,河流上游来水量大,流水侵蚀作用强,且该处河道弯曲,排水不畅,故受泥石流威胁最大,C正确。甲、乙处来水较少,丁处水流量最大,但河道平直,行洪通畅,受泥石流威胁较小,A、B、D错误。第9题,乙聚落位于河流上游,地势最高,水量小,洪涝灾害少;但受地形和交通的限制,人流物流较少,发展缓慢,B正确。丁聚落位于河流交汇处附近,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水陆交通便利,最有利于城市的发展,形成最早、发展最快、规模最大,A、D错误。丙聚落位于河流凹岸,受洪水灾害影响大,不利于其发展,C错误。
答案:8.C 9.B
10~11.解析:第10题,因为泥石流是指在山区,由暴雨、暴雪等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格栅坝可拦截石头等大块物质,可以让水通过,因此主要用来预防泥石流,因此C正确。治理滑坡常用方法有修筑挡土墙、护墙、钢筋混凝土抗滑桩、预应力锚杆,因此排除D选项;高脚屋是一种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干栏式”民居,便于通风透气排水,同时悬空屋底的空间可以饲养家畜,还可以阻隔野生动物的骚扰,因此排除B选项;高速公路经过山区河谷时经常采用桥隧结合或者采用U形弯道、展线这样的延长距离、降缓坡度的方式,经过滑坡地带,多采用挡土墙、锚杆挡墙、抗滑桩等办法,因此排除A选项。第11题,我国西南地区处在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较强烈,多断裂,岩石破碎;处在第一、二阶梯交界处,地势起伏大,山高谷深;再加上多暴雨、植被破坏等原因,成为我国地质灾害最严重多发地区,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因此,该区域最可能位于西南地区的云南省。山西、福建、黑龙江发生泥石流的频次小于云南,因此C正确,排除其他选项。
答案:10.C 11.C
12~13.解析:第12题,据材料可知,江心洲指的是江河中的沙洲,其形成过程体现的是河流的沉积作用,河流的沉积作用与河流的流速、含沙量有关。如果流速变快,河流的沉积作用会减弱;遇到地形阻挡,流速减慢,从而会使泥沙沉积;由材料中“赣江”这一信息可知其与海洋并不直接相通;河流出山口处沉积形成的是冲积扇。第13题,据图可知,图中④地沉积物颗粒最小,说明其水流流速最慢。
答案:12.C 13.D
14.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看出,甲位于湄公河上游,流经地区地势起伏大,河流流速快,下蚀作用强,河谷深而窄,呈V形;乙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地形平坦,河流流速慢,侧蚀作用和沉积作用加强,河谷呈宽而浅的U形。第(2)题,丙位于湄公河入海口附近,此处地形平坦,流速慢,泥沙易沉积;受海水顶托作用流速进一步减慢,携带的泥沙大量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第(3)题,从图中可看出,从1990年到2003年间,黄河三角洲的面积波动下降,整体面积呈减小趋势。说明形成三角洲的泥沙在减少。一方面是由于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有所改善,水土流失减缓,河流含沙量减小,再加上黄河中上游修建了大量的水电站,泥沙在库区沉积,使得上游来沙量减少;另一方面是由于海水侵蚀加强,带走泥沙。
答案:(1)甲处河谷深而窄,呈V字形;乙处河谷浅而宽,呈U字形。原因:甲处河流流经高山峡谷,落差大,流速快,下蚀作用强;乙处地形平坦,流速慢,下蚀作用减弱。沉积作用加强。
(2)河口三角洲。河流携带泥沙,搬运至河口;河口地区地形平坦、并且受海水顶托,流速减慢,泥沙大量沉积,形成三角洲。
(3)三角洲面积整体呈减少趋势。
原因: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改善,水土流失减少,三角洲泥沙来源减少;中上游修建水利工程,对河流进行拦泥蓄水,减少泥沙来源;海水侵蚀速度加快。
15.解析:第(1)题,泥石流的形成有三个条件:①陡峭的沟谷;②大量松散的堆积物;③充足的水源。第(2)题,在山区、高原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因风化作用,地表多碎屑物质,如果植被覆盖较差,水土保持能力弱,一旦遇有暴雨或大量冰雪融水,就易形成泥石流。第(3)题,B地夏季冰雪融化产生较大水流;冻融风化作用强,易产生松散物质。第(4)题,非洲总体比亚欧地区降水少。
答案:(1)泥石流多发区,地势起伏大,坡度陡,且多碎屑物质;泥石流多发生在降雨变率大(多暴雨)的地区。
(2)①A地气候干旱,风化作用强,地表植被缺乏,地表多碎屑物质;②气候特征大陆性强,降水变率大。
(3)①B地夏季冰雪融化易产生较大水流;②B地冻融风化作用强,易产生松散物质。
(4)非洲总体降水较亚、欧地区少。
8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