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熔化和凝固-课件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2熔化和凝固-课件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共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8-21 20:02: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3.2熔化和凝固
自主学习一
【学习任务】认真阅读课本53-55页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导学案的自主学习一。
【学习时间】5min
【要 求】重要的知识点用红笔画出来
固态 液态 气态
  1.物质有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2.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
物质的三种状态及变化
生活中的现象
A浇铸工件
B雪糕化了
C河面冰封
D冰雪消融
E滴水成冰
固态 液态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熔化
凝固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提出问题: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猜想和假设:(请同学们提出自己的猜想。)
设计实验:研究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过程。
1.实验装置(如右图)
海波(硫代硫酸钠)
石棉网
试管夹
铁圈
试管
烧杯
酒精灯
铁架台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设计实验:2.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a.安装器材:从下往上安装
b.石棉网:使烧杯受热均匀
c.水浴加热:可使海波受热均匀
d.过程中搅拌器要不断的搅拌
e.注意温度计的使用规范
f.用酒精灯外焰加热,用灯盖盖灭酒精灯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40℃左右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在海波或石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分析与论证:
t/℃
t/min
0
48
A
B
C
D
固态
固液共存
液态
0
t/℃
t/min
海波的熔化图像
石蜡的熔化图像
小技巧
怎样作图?
1.描点;
2.用光滑的线连接各点。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分析与论证:
海波在熔化前、熔化中、熔化后三个阶段中温度变化的特点:
熔化前 吸收热量 温度升高 固态
熔化时 吸收热量 温度不变 固液共存态
熔化后 吸收热量 温度升高 液态
凝固
(1)物质由  态变成    态的过程叫凝固。
(2)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但温度   。
(3)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    。
(4)晶体在凝固时的温度叫   。同一晶体,其熔点与凝固点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比较熔化和凝固图象
熔化图象 凝固图象 海 波
石 蜡
AB段:吸热,固态,温度上升;
BC段:吸热,固液共存,温度不变;(B点: 固态,C点: 液态)
CD段:吸热,液态,温度上升;
DE段:放热,液态,温度下降;
EF段:放热,固液共存,温度不变;(E点: 液态,F点: 固态)
FG段:放热,固态,温度下降;
先变软,后变稀,最后为液体,温度一直升高
先变硬,后变
稠,最后变为
固体,温度一直降低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固 体 相 同 点 不 同 点 熔 点 温度变化 图象
晶体 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都是固体 有一定形状和体积 有 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
非晶体 没有 熔化过程中温度上升凝固过程温度下降
熔点
固液共存状态,温度不变。
时间
时间
温度
温度
液体降温过程
液体凝固过程
固体降温过程
液体升温过程
时间
时间
温度
温度
非晶体熔化图像
晶体凝固图像
非晶体凝固图像
晶体熔化图像
晶体和非晶体的异同
小结
【课堂小结】
小结
固态
液态
1、
熔化
凝固
2、固体
晶体
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有熔点)
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非晶体:
熔化过程和凝固过程都是固液共存状态
没有熔点
熔化和凝固都没有固液共存状态
3、晶体熔化条件:
(1)温度要达到熔点。(2)能继续吸热。
同时具备
晶体凝固条件:
(1)温度要达到凝固点。(2)能继续放热。
同时具备
(吸热)
(放热)
(熔化和凝固是互逆过程)
4、同种晶体物质,熔点=凝固点。
课堂练习
如下图是某种固体加热变成液态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观察图象并回答:
(1)固体在开始加热时的温度为 ,固体的熔点为 。
(2)这种物质在固态时的名称为 .
(3)图中BC段表示物质处于 状态,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共持续了 分钟

-5℃
0℃

固液共存
4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任何固态物质熔化时,都要吸热
B.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不变
C.任何固态物质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这个温度叫做该物质的熔点
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虽不变,但仍然要吸收热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