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1.1 地球和地球仪 3课时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1.1 地球和地球仪 3课时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8-21 12:39:20

文档简介

第3课时 地球上的五带
1.“春暖、夏热、秋凉、冬冷”指的是(  )
A.热带四季的气温变化
B.寒带四季的气温变化
C.温带四季的气温变化
D.五带四季的气温变化
读五带划分示意图,回答2~4题。
图1-1-14
2.图中表示我国主要所处温度带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关于甲所处温度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五带中纬度最高的温度带
B.是五带中纬度最低的温度带
C.有极昼极夜现象
D.四季变化明显
4.太阳能够直射的最南界线是(  )
A.南回归线 B.北回归线
C.北极圈 D.南极圈
5.下列四个地点中,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的是(  )
A.(20°S,60°W) B.(30°N,70°E)
C.(70°S,40°E) D.(80°S,90°W)
6.图1-1-15中两等量光束照在地球表面。下列关于图中A、B两处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1-1-15
A.A处的太阳高度比B处小
B.B处太阳光线照射的角度比A处大
C.A处比B处获得的太阳光热少
D.B处太阳辐射的强度比A处小
7.当太阳垂直照射赤道时,下列四点太阳辐射最弱的是(  )
图1-1-16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读五带分布图,完成8~9题。
图1-1-17
8.下列关于图中五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所在纬线是北回归线
B.②温度带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
C.③所在温度带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
D.④温度带可见到可爱的企鹅
9.下列关于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所在纬线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
B.②位于北温带,四季分明
C.③所在纬线是热带与南温带的分界线
D.④温度带森林密布
10.读下面两幅经纬网图。下列关于图中四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图1-1-18
A.A点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B点位于东半球和南半球
B.B点位于C点的西北方
C.A、B两点均位于温带
D.C、D两点终年严寒
11.读下面五带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图1-1-19
(1)习惯上,人们根据______________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将地球表面划分为________带。
(2)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球五带的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3)①带与②带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③带与④带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
(4)获得太阳光热最多的温度带是__________,获得太阳光热最少的温度带是__________,能够体现每个季节特点的温度带是__________。(均填序号)
(5)五带中,终年炎热的是__________,四季变化明显的是__________,终年寒冷的是__________。
(6)我国大部分地区所处的温度带是________(填序号)。
12.某人面北而立,左为东半球,右为西半球,前为热带,后为温带。想一想,这个人在哪里?写出他所处位置的经纬度。
答案
【能力双测】
1.C  “春暖、夏热、秋凉、冬冷”指的是四季的变化,这种现象出现在温带。
2.B 3.B 4.A  第2题,从图中找到我国的大致位置,位于北温带(乙)。第3题,甲所处的温度带是热带,是五带中纬度最低的温度带。有太阳直射现象,没有极昼极夜和四季的变化。第4题,太阳直射的最南界线是南回归线。
5.B  四季变化明显的地方是温带。四个选项中,A点位于热带,C点和D点位于寒带,B点位于北温带。
6.D  A处的太阳高度比B处大,获得的太阳光热多,接收太阳辐射的强度大。
7.D  纬度越高,太阳辐射强度越弱。图中d点纬度最高,太阳辐射强度最弱。
8.D 9.B  第8题,①所在纬线是北极圈,③温度带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②所在温度带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④温度带位于南寒带,在南极洲可见到可爱的企鹅。第9题,③所在纬线是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②温度带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是北温带,四季分明。④温度带终年寒冷,不会森林密布。
10.B  A点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B点位于东半球和南半球。B点位于C点的西北方。A、B两点均位于热带。C点位于南温带,四季分明,D点位于南寒带,终年严寒。
11.(1)太阳热量 五
(2)北寒带 北温带 热带 南温带 南寒带
(3)北极圈 南回归线 
(4)③ ①⑤ ②④
(5)③ ②④ ①⑤ (6)②
12.(23.5°S,160°E)第2课时 纬线和经线
读图1-1-10,完成1~3题。
图1-1-10
1.下面四条纬线中,最长的是(  )
A.0°纬线 B.40°N纬线
C.20°S纬线 D.66.5°S纬线
2.图中本初子午线是(  )
A.A线 B.B线 C.C线 D.D线
3.图中构成东西半球分界线的两条经线是(  )
A.A线和C线 B.A线和D线
C.B线和C线 D.B线和D线
4.关于经纬度变化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0度纬线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递增,最高为180度
B.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南递减
C.以180度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西、向东逐渐减小
D.以0度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增加,最高为90度
衡阳中考图1-1-11为北半球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图1-1-11
5.甲地的纬度是(  )
A.40°S B.40°N
C.20°E D.20°W
6.在甲、乙、丙、丁四地中,既位于中纬度,又位于西半球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7.读“经纬网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1-12
(1)写出图中A、B、C三点的地理坐标:
A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
(2)在图中相应位置标出点D(0°,20°W)和点E(80°N,20°W)。
(3)图中A、B、C、D、E五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位于南半球的是________;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4)图中A、B、C、D、E五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_;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8.在太平洋中部,有一个人口仅为61400人的小国基里巴斯。基里巴斯虽然小到在地图上都难以找到,但由于赤道和国际日期变更线从该国相交穿越,由此也引发了许多别有趣味的现象。
你能帮助该国居民确定自己所处的半球位置吗?
答案
【能力双测】
1.A  纬度越低,纬线越长。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圈是赤道,即0°纬线。
2.B  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
3.A  本题考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和160°E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4.C  以0°纬线为界,北纬向北度数增加,南纬向南度数增加,最高为90°;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增加,最高为180°。
5.B 6.D  第5题,读图可知,甲的纬度是40°N。第6题,甲地(20°E,40°N)位于中纬度,东半球;乙地(80°W,0°)位于低纬度,西半球;丙地为北极点,高纬度,兼跨东西半球;丁地(100°W,40°N)位于中纬度,西半球。
7.(1)60°N 60°W 0° 0° 40°S 40°E
(2)D、E所标位置如下图所示:
(3)A E C B D
(4)B C A D E
8.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构成的经线圈,从20°W向东到160°E为东半球,从20°W向西到160°E为西半球。赤道和国际日期变更线(大致为180°经线)穿过该国,据此可知,该国地跨南北半球,属于西半球。第1课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仪
1.读图1-1-4,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是(  )
图1-1-4
A.①→③→②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③→①
2.东营中考“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北京时间2018年1月31日晚发生了月全食现象,我国大部分地区居民欣赏到了美轮美奂的“蓝月亮”景观。月食现象证明了(  )
A.地球的大小 B.地球自转方向
C.地球的形状 D.地球表面海陆分布
有一天,住在地球某地的“咸蛋超人”准备穿越地心前去拜访位于地球另一端的“面包超人”,并决定“遁地”前去。于是他从家中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线并穿越地心来到“面包超人”家。据此回答3~4题。
3.“咸蛋超人”此次穿行的距离约为(  )
A.4万千米 B.6371千米 C.8万千米 D.12742千米
4.两位超人很久没见,准备进行飞行比赛,他们选择了绕赤道一周作为比赛线路。你知道他们要飞行的距离吗(  )
A.400千米 B.40000千米
C.4000千米 D.400000千米
5.下列关于地球仪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球仪上的地轴是一个假想的旋转轴
B.地球仪上的南北极是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C.地球仪是按比例缩小的地球模型
D.所有地球仪都会有表示国家的符号与名称
6.以下四个地球仪组装正确的是(  )
图1-1-5
7.读图1-1-6,回答下列问题。
图1-1-6
(1)请用图中给出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地球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2)从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上,我们看到地球是一个________体。
(3)假如你从M点出发向东绕地球旅行,若每天走50千米,再回到M点时,你已经走了________天。
8.如今,塞罕坝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112万亩的人工林海,如果按1米的株距排开,可以绕地球赤道12圈。而谁又能想到,50余年前,这里“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50多年来,一代代塞罕坝人在茫茫荒原上躬耕不息、接力不止,创造了中国高寒荒漠生态建设史上的绿色奇迹,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
估算一下50多年来,塞罕坝人种植了多少棵树?
答案
【能力双测】
1.B
2.C  前4世纪的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看到地球影子是圆形的,而推断出地球是球形的。
3.D 4.B  第3题,根据题意,此次穿行的距离应是地球的直径,长度约为12742千米。第4题,赤道的周长约为4万千米。
5.D  地球仪分为不同的种类,并不是所有的地球仪都有表示国家的符号与名称。
6.A  地球仪是正球体,地球仪上地轴与水平面的夹角是66.5°。
7.(1)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表面积约是5.1亿平方千米。
(2)球 (3)800
8.4.8亿棵。
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12圈是48万千米,即480000000米。若按株距1米计算,可以种植480000000棵树,即4.8亿棵树。